登陆注册
3287100000034

第34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文化和宗教的作用(3)

第三节 规范体系的文化、宗教差异与国际危机传播

规范,就是调整和限制人们行为的原则,它根据社会的普遍认同所指定的,要求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符合群体的利益,使社会整体化。规范体系的形成与地区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分不开,不同地区也因此呈现不同的规范制度,这之间有融合也有矛盾。

社会学家贝滕豪森(Bettenhause)曾经说过:“社会规范是影响人类活动的最无形、最强大的社会控制形式之一。”传播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因此它受控于规范体系。在文化、宗教差异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对于传播有着不同的规范制度,也就形成了不同理念和方式的传播。尤其是在国际危机传播这一非常领域里,跨文化、跨宗教、跨地域的传播成为全球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之一。国际危机事件往往需要准确有效地传播给世界各地的人们,然而,不同的文化、宗教规范体系使得同一篇新闻报道产生了不同的地域化的解读,文化、宗教规范体系的碰撞导致了国际危机传播的或碰撞或交融的过程和结果。由此看来,规范体系是带有浓厚文化与宗教色彩的,会对国际危机传播产生不可规避的影响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文化规范

(一)习俗规范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说过:“只要大多数人的行为考虑了风俗的存在,并参照了风俗,某一个人不按照风俗行事,他的行为就‘不适应’环境,他就必须承受大大小小的不快和损失。”一般来说,习俗比其他任何的社会规范都能更加广泛地熏陶和感染人们的行动,因为习俗“非一人而成,亦非一日而积”,是具有长期的传播影响力的。

由此看来,在国际危机传播中,传播者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报道策略,熟悉各地的习俗,避免发生习俗上的传播冲突,减少“不快和损失”——也就是收获最好的传播效果,避免不必要的传播误读。其次,适应地域性习俗规范的国际危机传播形式和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从心理上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使传播者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融入受众群体的一部分;相反,不适应地域习俗规范的国际危机传播形式和内容,容易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产生距离感,成为和受众群体脱离开的个体,而对于不属于群体本身的事物,人们常常需要时间去审视,并且更严格地去判断,也就更不容易接纳和认同。

(二)禁忌规范

每个文化中都存在着不能触碰的禁忌,禁忌是人们对事物接纳的极端认识,常常是极为神圣或者极为黑暗而不能去触碰的。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同样表现出地域性。

禁忌约束着本地人的思维、信仰、行为,遵守禁忌规范是一定程度的尊重。在国际危机传播中,传播者把本国的信息向异地传播,或是传播者向本国传播关于异地的信息,这时就需要传播者尊重本国以及他国的禁忌规范。不触及他国的禁忌,也是对他国的尊重,而尊重是一切传播顺利进行的根本。

比如,很多国际媒体都会向前往阿富汗报道的记者发放“禁忌令”,包括:不许同阿富汗妇女握手;不许给阿富汗妇女照相;不能在阿富汗人祈祷时打扰他们;不能践踏阿富汗人祈祷用的地毯,等等。试想,在国际危机传播中,如果媒体不顾及阿富汗的禁忌规范,大量拍摄阿富汗妇女的样貌,或者影响他们正常的祈祷过程,不仅是对阿富汗人的不尊重,报道内容很可能因此不能得到阿富汗人的配合而失去真实性,传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道德规范

对于道德的定义有很多,苏格拉底认为,罪恶是对于道德所应知的许多事物的无知,而道德就是知识。霍尔巴赫认为,道德就是善的行为,就是做善事、为旁人的幸福尽力。换言之,道德就是为社会的利益、幸福、安全而尽力的行动。

虽然不同地区的道德准则不尽相同,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有些相通的东西。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至少有三种“轴心式”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一种文化都有的:尊重他人和对他人的义务,对生命意义的充分理解,以及人的自我尊严。

而在国际危机传播中同样有很多的道德规范:尊重被报道的对象,尊重所报道的客观事实,尊重受众的知情权。不同文化有着共同的道德规范,这说明受众对于事物本质的判断有着相同的认识和向往。那么,促进不同文化之间道德规范的融合和理解,建设一种有理性的、自由的道德规范,就是国际危机传播的重要目的和使命。国际危机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形态,有义务尊重国际道德规范,也有责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追求报道的真实性、全面性、客观性,作为传播事实的媒介,让受众作出自己的判断。只有遵守了道德规范,才能反过来得到受众的尊重,得到其他媒体的尊重。

二、文化规范与国际危机传播

每个地区的文化规范具有如此鲜明的特点,使得每个人都带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人是文化表现和传承的载体,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传播者及受众也无一例外。文化常年熏陶下形成的习惯,会使他们把这种地方性文化特色带入国际危机传播事业中去。

我国南北方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二者文化规范上的差异,以北京的《北京晚报》和上海的《新民晚报》为例。《新民晚报》是海派报纸的代表,而《北京晚报》是京派报纸的代表,他们都有几十年的发行历史,发行量大,在群众中拥有很强的公信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北京、上海两地的文化差异。

2009年5月11日至5月17日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新民晚报》为27条,《北京晚报》为83条,在报道数量上相差悬殊。对于国际危机事件,《北京晚报》会尽量派记者前往事件现场,因此80%的报道来源于本报记者的采写。而《新民晚报》将更多的版面留给了本地的事件,有关国际危机的报道,则更多转载新华社的权威信息。

以上的对比数据不仅反映了《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的传播者受到文化影响,对突发事件的表现方式不同,另外也反映了不同文化氛围的人们对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注以及需求的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北京人居住在首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普遍较高的文化素质。从儿童到老人,从出租车司机到企业白领,国家大事总能成为北京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和焦点。而上海人居住在商品化、开放化的都市,经济文化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生活,比起国家大事,上海人更加关注自己的钱包或者与自身利益更贴近的事物。由此可见,在讨论国际危机传播问题的时候,不可忽视文化规范在其中的影响。

三、宗教规范

宗教是贯穿人类历史的一种古老文化现象,时至现在,它也依然规范着很多人的言行。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全球信奉各种宗教的教徒人数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4个信奉宗教,这足以说明当今宗教规范对人们的影响力的广泛度。同时,乔治·洛奇还打过一个比方:如果把世界浓缩成一个1000人的村落,那么将会有300个基督徒,175个穆斯林,128个印度教徒,55个佛教徒,47个泛神论者,4个犹太教徒,210个信仰其他宗教的,210个没有宗教信仰的。这一数据又说明了,在全世界,人们各自抱持着各自的信仰。

宗教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格尔茨曾经说过:“宗教中处处都有着内在的义务,它不仅仅是鼓励虔信,它还要求虔信;它不仅仅是诱发理智上的赞同,而且还强化情感承诺。”由此看来,宗教不仅仅是人们心灵上对“神”的寄托,更会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并且这种力量还会时刻规范着他们。

宗教是带有强烈倾向性和感情色彩的,这与国际危机传播客观中立的报道要求背道而驰,但是,随着宗教在人们心中地位的上升,宗教的力量超乎想象。因此,国际危机传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宗教洪流的影响。

(一)宗教对传播者的影响力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到波及,伤亡惨重。

英国主流大报《泰晤士报》对海啸的报道渗透了宗教情绪。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面对这样一场罕见的灾难,整个世界也迅速作出回应,政治家们承诺立即提供帮助,一些国家开始向该地区运送紧急援助物资,宗教人士在为受灾的人们祈福……”

假如由中国记者来报道此事,一定不会提及宗教人士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国记者与中国记者的不同:更为重视宗教的作用。

英国记者之所以会如此重视宗教,与英国几百年来的宗教历史影响分不开。1587年,著名的《论教会组织原理》指出了宗教对于国家的意义:为社会提供用以约束公民的秩序,随后逐渐作为民族的信仰得以延续下去。16世纪到17世纪,清教徒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到了20世纪,在政府的支持下,教会学校得到了关注,宗教继续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因此,在这样源远流长的宗教背景下熏陶出来的英国记者,自然会在报道中表现出浓厚的宗教情绪。

(二)宗教对受众的影响力

2005年9月30日,丹麦销量最大的报纸《日德兰邮报》刊登了12幅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将其和恐怖主义及自杀性爆炸联系在了一起,这一行为侵犯了伊斯兰教的宗教规范。事发之后,10个伊斯兰国家的大使向丹麦首相表示了抗议,最终报社不得不出面为此事道歉。2006年1月10日,挪威的一家报纸又一次转载了该漫画,使得事态一发不可收拾。1月26日,沙特阿拉伯召回驻丹麦大使,利比亚也声称将会关闭在哥本哈根的大使馆。4天后,几名持枪歹徒袭击了加沙的欧盟办公室,要求其就漫画事件道歉。与此同时,各地的伊斯兰教徒开始抵制丹麦商品。更值得关注的是,这起由于宗教引发的国际化事件,将各国媒体夹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伊斯兰人不允许媒体刊登该漫画,而非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则强烈要求满足知情权,认为他们有权利看到漫画。

面对这样的矛盾,很多知名的媒体都采用了折中的方式,从远距离拍摄漫画,使受众难以分辨漫画的图案,例如BBC、ABC和NBC。英国的《太阳报》和《每日电讯》也采用了和电视媒体类似的方式,《泰晤士报》和《卫报》则刊出可以看到漫画的互联网链接。

由此可见,宗教信仰的不同会导致受众对于同一事物抱持不同的态度。新闻工作者应该了解并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把握好报道的方式和尺度,既客观地完成新闻报道的使命,又不侵犯宗教的禁地。

同类推荐
  •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作了前瞻研究,提出了建设“全球人才枢纽”的命题,并对未来人才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布局行了深研究,对推上海未来人才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订人才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大众科学创业

    大众科学创业

    本书是一部关于大众创业的书稿,本书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大众创理论进行了明确、清晰的表述,从科学的角度,以管理、信息、决策等为理论依据。书稿共四章,分别是创业是什么;快乐创业;幸福创业;科学创业。用朴实的语言,提出了“开心、快乐、幸福、科学创业。”用浅显的语言讲创业的道理和技术,适合大学生创业者阅读。
  • 政府网络发言

    政府网络发言

    该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组织架构和效能保障,同时从网络问政、网络论坛、网络微博,以及培养意见领袖、应对网络谣言等具体方面提出了政府网络发言的基本策略,并对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既具有理论开拓的价值,又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意义,可以为新闻传播学者和各级政府官员提供有益的启发、借鉴和帮助。
  • 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二十一世纪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改善。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的修炼已经成为临床医学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临床医生,医学生,研究生等群体在实践中如何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面对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如何找到医学中的真谛,发现医学中的科学问题,直接影响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培养与训练,人文素质的提炼与升华,将引领二十一世纪新一代医学工作者迎接医学科学发展的挑战。报告者长期工作在临床和科研的前沿,将用自身的经历,和研究生们共同探讨医学发展中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反映了掠夺战争的缩影。把氏族公社解体前后的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人情风俗等,做了形象的记录,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单纯朴素,从容舒缓,中间穿插着大段的祝赞、浓笔重彩的铺写和诗意的描绘,大刀阔斧地塑造焕发着神异色彩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语言艺术融汇了诗歌凝炼、响亮的音乐美和散文质朴自然的特色,其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倾世女巫

    倾世女巫

    一出生就属人类的她被天猫王多次刺杀,为此,天赏姑娘一直渴望着自己有一张猫脸,有着猫人的特征。当天赏说服了国王去寻找他的王子后,便和她的小伙伴花间错、茄菲、少年乔恩、白思玉等,开始踏上了一条走向强者的成功之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门行

    西门行

    本书是系列长篇小说《脂城卷》中的一部。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作者采用传统章回体的形式创作。既是对中国传统叙事艺术的扬弃,也是向中国优秀传统叙事的致敬。讲述辛亥革命前后,大户出身的陈依玄落拓不羁,专心钻石中医偏方,潜心医治先天痴呆的女儿心碧。平民出身的冯鞠元却向往兴办新学,随后倾心革命。惧内的老秀才蒋仲之为了糊口,服从妻子,在西门卖起了卤味。自幼尚武的韩尚文混入江湖。最有激情的杨乐山则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同盟会,两年后回国,在上海办报,宣传革命。通过西门五个秀才的不同人生选择,揭示时代与人物的命运轨迹。
  • 怎么舍得你难过

    怎么舍得你难过

    乔雅兰遇见了一个他(温柔体贴、善良可心的富二代),还有一个他(温文尔雅、却腹黑残忍的小混混),在他与他的面前,她抉择、面对,她没有想到,那个夜晚……
  • 千里之外

    千里之外

    那一夜,我们谈了很多,关于过去,更过的是未来,我们已经决心离开这个地方。也许固守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放弃会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我也知道我们的放弃有逃跑的意味,可是我们必须在现实中找到一种平衡,看来这里也并不是值得我们留恋的地方。就在这夜里,我们的交谈融化了坚冰,她说,只要你和我一起走,我就什么都不在意了。我也知道辞职和一份真爱相比孰轻孰重,或者说这两者不能用来比较。
  • 超凡蚊暴君

    超凡蚊暴君

    一觉醒来,邓肯发现自己穿越成为大公爵家的私生子,而且还带着《吞噬诸天》游戏中反派大BOSS蚊道人的游戏大礼包。命运模板开启,沉沦的世界开始苏醒,隐藏在黑暗中的超凡力量渐渐醒来,巫师、骑士、兽人、兽语者、异域祸乱源……邓肯发现,在这里要想活着,就必须做那一个最霸道的人。横眉冷对千夫指,暴君偏向虎山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别人都叫我暴君,暴君的暴,暴君的君。”
  • 枕边小品:你的人生解答书

    枕边小品:你的人生解答书

    本书内容丰富,在其中你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务实,你能找到经济学大师思想的轨迹,也能寻觅到哲学家的思维光芒,更多的,你能体会到小人物在生活、事业、情感等诸多方面所展现出的聪慧。阅读这些故事能让你获得有益的人生经验和教训,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加健全……它们是你迷失时的灯塔,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不断引导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明智而从容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避免走弯路或重蹈覆辙,顺利、快速地走向成功和幸福。
  • 我是魔帝我怕谁

    我是魔帝我怕谁

    【奶爸类】【灵气复苏类】【新书:《签到使我变强》火热连载中】三年前,他被奸人所害,功力尽废,挑断经脉,扫地出门;三年后,他化魔归来,莫欺少年穷!尔等不过蝼蚁,逆我者死,地狱才是你们的归属,我是魔帝我怕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拆字法

    拆字法

    你拆开是什么,是人和尔我拆开是什么,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