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100000017

第17章 英国创意产业的第一个十年(1997—2007)

英国本土的消费能力毕竟有限,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大的市场往往在国土之外。凭借英语的传播优势,凭借英国雄厚的创意生产能力和广阔的海外营销渠道,英国人对于创意产业的海外营销颇为自信。有研究证明“个性化的渴望体验具有鉴赏力的消费者(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国内现象而是一个国际现象。”这一现象随着全球中产阶级的壮大会逐步扩散。

报告分析了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对于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认为日本消费社会已成型,印度可能紧随其后。报告引用麦肯锡的预测,“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可能会在2025年上升至45%,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英国贸易投资部门支持将中国、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当作其特别优先发展的市场。

(二)丰厚的文化遗产

这里所说的文化包括符号、精神和制度层面的人类创造物。

公元5世纪,欧洲的一个日耳曼人部落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英格兰,他们是今天英格兰人的祖先,他们创造了以英语符号为基础的盎格鲁—萨格逊文化。这一文化模式经商品贸易和殖民战争扩散至世界很多地方,包括北美大陆。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美国继承发扬了这种文化。时至今日以英语为代表的盎格鲁—萨格逊文化依然处于强势位置。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多使用英语为其传播载体。

报告除了多次提到英语的强势位置对英国创意产业的正面意义外,还提到令英国人感到自豪的艺术学院和堪称公共媒体典范的英国广播公司,当然英国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金融体系也构成英国创意产业的动力所在。

(三)高度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创意产业持续成功的关键。越是鼓励多样、开放和竞争,越有可能激发创意提高生产率。”创意产品或服务的产出往往来自于对传统的反叛、对边界的突破、对旧俗的颠覆。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只有提供多样性空间的城市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创意阶层”,“他的结论是区域经济增长建立在创意的‘3Ts’(技术、才能和容忍,即Technology,Talent,Toleance)基础之上。”人们使用佛罗里达所确立的三个指标——种族的多样性、同性恋居民比例和人均专利应用数量——来计算英国的创意指数(creative index),结果曼彻斯特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伦敦、莱切斯特、诺丁汉和毕斯托。英国政府鼓励不同种族、信仰、文化群体相互包容,使一个可能导致棘手的族群冲突问题演变成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除此之外,英国创意部门鼓励学科交叉创新(interdisciplinary-innovation),使得艺术、科学融为一体,泽及社会。

三、英国创意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这份题目看起来颇为自夸的报告并没有回避英国创意产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叙述其中三点,这三点不仅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一)周期性波动

报告在分析13个部门组成的创意产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经济表现时特别指出英国一些创意产业部门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稳定。换言之,英国其他经济部门(the rest of economy)的运行要比创意产业部门要平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波动性要小一些。报告在第一章第21页提到英国一些重要创意产业部门如广告、设计和建筑设计,尤其是软件业的周期性波动过大。他们要么上升速度异常,令人眩目,要么急速下坠,令投资者跌破眼镜。

大起大落的增长和衰退,可能会打击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引发相关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为什么英国创意产业的第一个十年会出现明显的波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寻找原因:首先,以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在产值上占英国创意产业的较大比例,而这几个行业的大幅度的起落自然会引起整个创意产业的波动。为什么这几个行业的波动很大?因为在英国这几个产业与传统的制造业为代表的行业关联密切。以设计业为例,“英国的设计业是制造业的关键部门,占制造业41%。设计让传统的制造业避免了低水平的价格战。”设计为传统的制造业提升了艺术品位,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水平的价格厮杀。但是,制造业对设计的需求出现波动时,可能会对整个设计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区域战略规划的趋同

作为一种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没有一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会轻言放弃。但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绝非领导意志可以左右。创意产业最大的资源并不是园区、政策,而是创造和革新(creation and innovation)。前者代表新的原创思想的生成,后者则是对新的原创思想的应用。二者构成创意产业的核心。创意的生成绝非易事,首先它需要创意的载体——人。“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一个庞大的多元的艺术人才在某一个地区聚集往往是因为(该地区)能够为艺术和创意产品创造一个‘领先市场’(lead market)。”

艺术家和创意人才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地区聚集呢?理查德·佛罗里达“发现了一个证据‘波希米亚人’,他用这个名称定义艺术家和设计者,常常和美国大都市成功的高科技密切相关”。

创意产业给国家带来丰厚的税收,给其他行业带来创新的活力,给城市带来耳目一新的改变。但是创意产业绝非空穴来风。它需要很多的前提。许多政策制定者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先进,造成战略规划的雷同。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创意和文化产业当作其发展战略的核心,尽管格拉斯哥(Glasgow)和盖茨赫德(Gateshead)发展创意产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007年,英国全国科学技术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Science Technology Art)呼吁英国政策需要体现“‘明智竞争’(intelligent competition)以确保不是每一个城市和地区都指望用同一种方式获取同样的利润”。“在英国的9个区域的创新经济战略中,有5个提到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战略同质化倾向不仅不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溢出效果(spillover effect),而且可能导致内部恶性竞争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战略规划属于长远计划,涉及面广,出现重大错误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可小视。

(三)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困境

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是创意产业的价值所在。报告多次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英国的知识产权体系是决定英国创意产业成败的关键”。

英国本来拥有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是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英国遇到了和许多国家一样的头疼问题。以英国的音乐产业为例,“有10%的英国网络用户使用用户友好的peer to peer软件程序如BitTorrent和Limewire从事内容盗版,超过80%的音乐下载是没有付费的。”

除了英国本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在数字技术时代抬头之外,报告提到英国的海外市场遭受知识产权侵犯。毋庸置疑,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财富来源,是创意者的动力之一,是维系创意产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所在。对这一难题的破解成为英国和中国、印度等国政府的重大课题。

四、启示

十年,对于一个产业发展周期来说不算太长。尽管英国创意产业在这十年间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要使创意产业在英国乃至全球成为一个明确的支柱产业,还需要相当时间的探索和磨练。创意产业要从精英笔下的概念和构想变成妇孺皆知的财富来源还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淀。不过,这十年至少证明了十年前的决策并非只是一时兴起,纯粹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就业工程”。我们也许可以从这份报告中窥见一个充满活力和趣味的经济正在出现,它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心理需求和消费结构的最新变化,反映了技术供给、文化品位和消费需求之间新的博弈与平衡。也许这是托尼·布莱尔和他领导的工党政府留给人们的精神遗产。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是拉动就业和财富增长的重要渠道。创意产业并非自动向前,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满足创意企业和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要。英国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单纯的资助补贴扶植方法过渡到使创意产业自己形成投入产出模式。“一个包容、自信、多元和善于表达的社会”才是人类创意的摇篮。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文化西安

    文化西安

    本书以游记的形式介绍的西安的宫殿遗址、帝王陵墓、长安八水、文化展馆、钟楼鼓楼、西安城墙、雁塔广场、曲江风光、大新城、花园社区、休闲度假等部分。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味道之味觉现象

    味道之味觉现象

    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毁灭它。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的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爱的重建

    爱的重建

    长期以来,阿明·扎德博士一直见证着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他的哲学博士学位以及被分别身为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父母养育长大的经历,使他对健康和爱的重要关系有着全方位的理解。阅读本书不仅是一次迷人的旅行,而且能从中收获改善关系和增进幸福的实用方法。扎德博士以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将生物学、哲学、宗教、历史甚至经济学等学科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使得这本《爱的重建》能够轻松地为读者们所理解。
  •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环境美化(“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环境美化(“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城市环境美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途径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手段。本书为你介绍环境美化。
  • 红杏出墙记12:回归

    红杏出墙记12:回归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低位修仙小子

    低位修仙小子

    生活拮据的郑徽靠捡破烂为生,被女友抛弃后,得到了奇遇,一飞冲天,前女友后悔不已……
  •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宙室的防范常识,存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妖气异界

    妖气异界

    异界灵气复苏会发生什么这里有江湖,有术法,也有武林,灵气复苏群魔乱舞
  •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