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100000020

第20章 文化折扣探析——中国影视文化贸易对策(1)

赵杨

摘要:全球化语境下,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提出推动着中国影视业前进的脚步,也带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影视节目贸易交易逆差及贸易壁垒等问题也相应而生,由此生发出一个当下中国影视业必须直面的新名词——文化折扣。

中国影视要想在世界影视之林异军突起,降低文化折扣,需要分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突围。高端以真、善、美的普释性为目标,依赖于综合国力的加强,拓展文化视野,通过传播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消解文化折扣;中端利用文化亲近性,用最小的文化折扣打通东南亚国家的影视文化贸易壁垒;低端则是从影视产品本体的适应性上具体分析如何降低文化折扣。不管是高端、中端还是低端策略,都必须以坚持本土化和民族性为前提。

关键词:文化折扣文化多样性普释性文化亲近性本土化

全球化语境下,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提出推动着中国影视业前进的脚步,也带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影视节目贸易交易逆差及贸易壁垒等问题也相应而生,由此生发出一个当下中国影视业必须直面的新名词——文化折扣。

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是多样性的,因此,影视作品的输出与解读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壁垒,“文化折扣”(culture discount)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是不同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直接后果。如何最大程度地消解文化折扣是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课题之一,也是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同时,寻求解决文化折扣的有效途径是消解国际贸易壁垒的基本条件之一。

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文化贸易的过程中,逐步自觉地认识到:要想在全球化语境下走向世界,必须解决文化折扣的问题。于是,一批仿效《卧虎藏龙》的中国大片横空出世——《英雄》、《无极》、《十面埋伏》、《夜宴》相继出炉,循着李安式的东方唯美写意的镜头语言,用华美的“仿中国”外壳包裹起他们认为的便于西方观众观看和喜爱的古代武侠故事。仿哈姆雷特式的语言方式、西方模式化的情节构成、奢华绚烂的造型布景构成了中国大片的标志性符号。视觉冲击取代了中国文化内涵,西方人期待的中国视像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变得益发的张扬。这真的可以降低或是消解文化折扣吗?这是让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吗?

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折扣是不可能消失的。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模式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并产生影响,就一定会受到文化传统、文化制度、心理结构、群体规范、文化基础设施的影响。任何一种文化体系吸收外来文化,总是要有选择的,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不相冲突互补的那部分最容易被接受,而吸收、冲突、融合最终会带来文化的适应和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国影视要想在世界影视之林异军突起,降低文化折扣,需要分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突围。高端以真、善、美的普释性为目标,依赖于综合国力的加强,拓展文化视野,通过传播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消解文化折扣;中端利用文化亲近性,用最小的文化折扣打通东南亚国家的影视文化贸易壁垒;低端则是从影视产品本体的适应性上具体分析如何降低文化折扣。不管是高端、中端还是低端策略,都必须以坚持本土化和民族性为前提。

一、高端策略

1.真、善、美的普适性

当人类社会逐渐演进至后现代文化时期时,影视逐渐被美学所涵盖。但影视作为美学的一个领域,时间却并不长。20世纪90年代,美学进入了复兴时期,越来越拓展成为一个多元化、多触角的话语集合。不同文化、不同理论、不同现象都成为它哲学思维的对象,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融会各种因素的艺术脱颖而出,成为该时期美学新的重要话题。同时,美学所具有的洞穿力量也赋予了艺术新的活力和更丰富的内涵,“文化也开始出现为一个与美学相关的主题。这不仅是因为现代主义的高雅艺术与大众(或消费)文化之间所挑起的坚硬对抗逐渐变得柔和起来,而且二者之间还表现出强劲弥合的趋势”。正如法国作家吉思·黛布雷所持的观点那样,人类社会目前进入的是视听统治时代,视觉是该时代最显著的标志,经济与这个视听时代息息相关,后现代文化所具有的突出特点——视觉化、全球化和商品化令影视作品的审美面临新的挑战。商品性和艺术性开始相互促进又相互掣肘,怎样在它们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以及如何满足各种层次观众的欣赏水平正是解决文化折扣的契口。美学旨在使艺术“变得有意义”,赋予它以哲学沉思才可能给出的秩序。因此,影视作品固然是消费品,但它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作用和社会价值观定位的潜在作用不容忽视。纵观《乱世佳人》到《辛德勒的名单》,莫不是传达着美的信息,带给人们生活的希望和生的力量。因此,在文化多样性的情况下,真、善、美的普适性才是文化折扣消解的最终归处。

2.文化视野的拓展

世界上共存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势必带来解读上的差异。全球化加速了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进一步拓展了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新空间。在传播过程中,任何一种外来的艺术在进入一个新的传播领域的时候,都会受到语言、习俗、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艺术被生产、流通、交换的社会过程里,社会的消费资本是需要发展、培育的。它是语言模式、心理认同、媒介范式、价值判定方式以及诸多因素的综合体,当艺术、媒体、受众之间的疏离感降低,达到最大的共融,消费资本就达到了相对最小值。文化在互动中接近,文化折扣也就相应降到了最低,因此,文化视野的拓展至关重要。

文化视野的拓展并非仅仅是对外审视性的,还有内省的含义。对外,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领域,进一步了解别人的文化,解读对方的影视艺术符码;对内,在不断拓展对外视野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赋予影视作品新的内容与活力。文化视野的拓展意味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理解,也意味着在价值取向、文化范式、评价体系通过某种艺术形态所达成的共识,自然就降低了文化折扣的阻碍。

3.寻找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观念和价值是最大的、最能包容各种文化现象的东西,它能包容最大数的单个文化特质的各个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主体文化意识,在影视艺术中,意识形态构成了人们造就现实和梦幻的观念,在光影中既勾画了他人的身份,也勾画了自己的身份。因此,达成观念的共识,构筑起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是影视艺术沟通无障碍的重要渠道。

有力量的影视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对于生活的反思,通过反思而领悟到的人生的价值、意义。文化价值观念通过个体生命的日常生活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得以反映,能够引起共鸣的,就是符合了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此外,全球化语境下,还要注意符合时代发展与中西融通,用现代意识处理好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寻找到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以便文化折扣更好的消解。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民国时期“文化学”的学科建构,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一般进程中,成为多少有些异样的特例。它以学术史的问题形式而展现近代文化思想变迁的多维面相。与其他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境遇相比,“文化学”显示了异乎寻常的“发展”之势,这是近代以来在西学驱动下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发展的结果。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和对中国文化历史地位的自觉)的派生,近代中国社会恰好提供了这一具体学科转型的土壤。
  • 以孝励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励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通过对旌表制度的源流与流变、旌表的方式与流程、旌表的事例与作用的论述,以使读者能够对古代孝与旌表制度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热门推荐
  • 临别的暗礁

    临别的暗礁

    “我究竟,为什么要反叛?”梦中的神秘男人,父母的双双离世,月下的嗜血杀手,扑朔迷离的身世…她带着种种谜团来到属于自己的真正故乡,经历种种死别,到头来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局,而自己从最初的诞生为始就注定成为这棋局独一无二的弃子。“每个人都是有秘密的,你也是,我也是。至于我的秘密,就让时光告诉你吧。”“残虹,我真的,好爱你……”因为你是,反叛者啊……
  • 全球之序列战争

    全球之序列战争

    新书《我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求支持哦!!!序列生物入侵!世界秩序崩溃!(这是一个轻松向的故事,大概就是别人努力拯救世界,而主角努力吐槽别人……)
  • 十年卧底黑道

    十年卧底黑道

    事出偶然,我盯上了黑道1966年1月24日,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子里。我的父亲是一位病退军人,在我八岁那年去世了,撇下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姐弟四人艰难度日。初中毕业后,我因家庭困难缀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由政府照顾安排到镇政府工作。后来我还做过乡办企业的厂长。直到我准备竞聘乡团委书记的那年,我突然觉得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些变化。确切地说,是缘于1993年的一件偶然的事情,那年我二十七岁。弟弟高志祥带了一帮朋友来家里赌牌喝酒。
  • 傻王的专宠

    傻王的专宠

    本是宰相长女,却因父亲厌弃,从小尝遍人情冷暖;本来许配当朝太子,不想继母陷害,被逼转嫁傻子王爷;本欲随遇而安了此一生,岂料遭人暗算,二八佳人香消玉殒。#呵呵,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病猫?就算死,她也要拉几个下来垫背!临死前,她更发下重誓:如有来生,有仇报仇,有怨抱怨。上天眷顾,人生重来,她无所顾忌,把狂妄的本性发挥到极致。欺凌自家姐妹,陷害大伯小叔,挑衅父母长辈,藐视皇家威严再携手自家傻王爷,妇唱夫随——扳倒了太子,废黜了宰相,扶持了新帝。#万事顺心,相公疼爱,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她却渐渐发现…她那看起来傻头傻脑的王爷相公,好像也不是那么傻?傻王爷语录:第一,爱妃永远是对的。第二,就算所有人都说爱妃不对,爱妃也是对的。第三,谁敢说本王爱妃不对?打死他!
  • 吊头山(三)

    吊头山(三)

    阿孟和小野在山林中迷失了方向,他们找到猎人居住的木屋,却无意中发现,木屋外鬼影重重,阿孟掩住口中的惊呼,却被“鬼”捉住了……“孟哥。”小野的声音出现在耳侧,而我的眼前却是一片的黑暗,后脑也在隐隐作痛,像是被人敲了一记。“孟哥。”小野又叫了我一次。我感觉身子被轻轻摇动,这才发现自己还没睁开眼皮。我连忙打开眼睛,一眼就看见小野蹲在我前面,而阳光的光束从木屋的窗户射人,照亮了污黑发霉的空间,此时已经是天色泛白之际。
  • 木桃客栈

    木桃客栈

    木桃客栈一般人找不到,找上门来的都是有缘人。
  • 一个人的宗门

    一个人的宗门

    鸿宇大陆八大宗门之一,最为神秘的罗天宗所有门人一夜之间消失不见,而罗天宗内只剩下刚入宗门的外门弟子罗小天一人……他要如何在这陌生的世界生存?罗小天扛着一杆带有“不准成精”的固有结界的五颗红星的金色旗帜,一手拿着一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生锈的铁棒子在路上独自一人迈步前行。
  • 纣临

    纣临

    这只是个,关于一名平庸的、普通人的故事。
  • 冷面王爷之跪宠医妃

    冷面王爷之跪宠医妃

    21世纪的天子娇女初来大周国乍到,美貌无双,文武双全,本来是被父亲养来要送给当今皇帝的女人。却被她的好妹妹与继母使计被迫与传说的变态王爷结为连理。她计划了n久逃之夭夭,次次被王爷截胡。某男说,“本王没有分房睡的打算,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她手握银针说,“不要逼我下狠手。”“死丫头,你又对本王下手。”男人抽出银针扔在地上,栖身向下告诉怀中的人说,“做本王的女人,不会让你吃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星和小才女

    大明星和小才女

    我曾有一个恋人,但他最终死在了我怀里。我曾有一个好姐妹,但她背叛我夺了我的家业。我曾笑傲天地放肆嚣张,却被命运欺压陷入泥泞。我曾无知的以为,自己是照耀四方的太阳。等到所有的光芒都离我而去,我才猛然惊醒,原来,这世间并没有什么东西永远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