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800000011

第11章 美国主流报纸与台海问题(1)

第一节 美国主流报纸的界定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所谓主流媒体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首先,拥有一定的受众覆盖规模和受众接触频次。主流报纸的发行量一定不小;主流电视的收视率一定不低;同样,主流网络媒体的访问量和访问频次也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其次,在媒体内容设置上,所谓主流媒体一定是社会运行的“守望者”、舆论监督的执行者,一定是回答社会现实发展问题的。一个远离社会主流和现实发展的紧迫问题的媒体,是不能称之为主流媒体的。第三,主流媒体影响的应该是社会行动力强的人群,即主流人群的思想和行为。这群人拥有较多的“消费话语权”、“知识话语权”、“时尚话语权”、“管理话语权”。

主流媒体要求有较大的发行量,但衡量媒体是否属于“主流”并不绝对看重发行量多少而在于影响力大小。本书选取的美国主流报纸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家纸质媒体《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从历史来看,这两份报纸经过100多年风雨历程的洗礼,是不折不扣的百年老报;从现实来看,这两份报纸是美国政坛人物必读的报纸,它们在美国政治中极有影响,扮演着参政议政者的角色。

据1998年的统计数字,美国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十家日报(不包括星期日版)是:《华尔街日报》(1740450)、《今日美国》(1653428)、《洛杉矶时报》(1067540)、《纽约时报》(1066658)、《华盛顿邮报》(759122)、《纽约每日新闻》(723143)、《芝加哥论坛报》(673508)、《新闻日报》(572444)、《豪斯顿纪事报》(550763)、《芝加哥太阳报》(485666)。但是发行量高并不等于报纸的声誉高,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一共有六家日报被公认为美国主要报纸。

1.《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概况

《纽约时报》1851年由雷蒙德创办,在它初创时期,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这样评价道:“《纽约时报》代表了便士报时期的最高成就”。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该报已成为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报纸,对美国政府、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力很大。

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商业社会常有的那种浅薄和哗众取宠之处。它格调严肃,不以惊世骇俗的大字标题、耸人视听的新闻招徕读者;它信息量极为充足,对每一起国内外重大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详尽的独家报道;它总是对一切事物保持冷静的姿态,用最巧妙、最职业化的手法掩盖报纸的倾向……而这一切,恰恰很集中地代表着公认的当代西方报纸价值取向。

《纽约时报》一向以“历史的记录者”自居,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新闻,哪怕有风险也要刊登。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纽约时报》篇幅巨大、内容丰富。平日版约为80至100版。1980年起分纽约版和全国版两种,纽约版有A、B、C、D四部分:A组为国内外新闻版,包括社论和社论版对页;B组为都市版,报道纽约、新泽西、康奈狄克地区的新闻以及部分全国新闻;C组为特写版,从周一到周五分别刊登体育、科学、生活、家庭、周末等不同内容的新闻特写;D组为经济版。全国版主要是平日版A、D两组的内容。此外还发行星期日版,星期日版在400版以上,1998年发行量约163万份。

《纽约时报》的读者以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为主,是国会议员、高级官员、工商巨头和许多国家首脑必读的报纸。该报共有四千多名工作人员,从事新闻业务的有1100人。强大的从业者队伍使报纸有着丰富的稿源,美联社、路透社等大通讯社的稿件也不过5%左右。报纸25%的收入靠发行,75%靠广告支撑。

2.《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概况

《华盛顿邮报》创办于1877年,是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报纸。创办人为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当时对开四版发行,发行量为1万份。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金融家尤金·迈耶以82.5万美元买下该报,公布了著名的办报原则:

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

因此,本报将尽量告诉全体人民有关美国与世界的重要事件的真相。

作为新闻传播者,本报将遵循一名绅士理应遵循的社会礼仪。

本报的内容需雅俗共赏。

报纸的职责是为读者、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报纸老板的私利服务。

为报道真相,报纸应准备在必要时为公众利益牺牲报纸自身的物质利益。

本报不会与任何特殊利益集团结盟,它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务人员的见解将是公正、自由和有益的。

1933年至1943年,迈耶聘请著名的作家担任社论版主笔,优异的社论版使该报获得了“明智、有人情味和开明”的声誉,发行量增长了3倍,达16.2万份。1946年起,迈耶的女婿菲利浦·格雷厄姆接办该报。先后购买了《华盛顿时代先驱报》、《新闻周刊》和几家电视台,成为一家新兴的传播集团。到1954年发行量已达38万份,成为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驻华盛顿记者的必读报。美国最著名的政论家李普曼也常为《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文章,使其愈加令人瞩目。

1971年,《华盛顿邮报》继《纽约时报》后,揭露了美国在越战中有关秘密情报,声名大振。紧接着1972年,该报记者因为成功报道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不得不辞职,进一步奠定其成为美国主流媒体的地位。1974年8月9日,《华盛顿邮报》用将近两寸半特大字号的通栏标题,宣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辞职的消息,也宣告了该报的胜利。“水门事件”的成功报道使该报获得了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并享誉世界。

1983年,《华盛顿邮报》开始出全国版。1998年,星期日版发行108万份,平日发行约76万份。该报以调查性报道著称,也是美国唯一可以在某些领域(如政治新闻)与《纽约时报》一争高低的报纸,可见其威望与影响。《华盛顿邮报》注重国会新闻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群与《纽约时报》相仿。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国际报道详尽充分,研究这两份美国主流报纸媒体的台海问题报道,探寻它们报道台海问题的机制,考察由此体现出的美国精英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对台海问题的看法,不仅可以增进对美国媒体的了解,更可以让我国媒体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摒弃一些陈旧的做法,进一步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更加客观公正地做好台海问题报道,促进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二节 台海问题的界定

台海问题,是台湾海峡问题的简称。至今鲜有学者对台海问题给出明确定义,查遍Baidu和Google两大网站,都无法见到明确的概念。有人将其理解为台湾问题,认为它是台湾的归属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也有人认为台湾问题就是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还有人认为台湾问题是指一切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鼓吹“两国论”的主张和谋求台湾“独立”的行径,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矛盾和争端。

台湾问题是关于台湾的归属问题,但是台海问题与台湾问题并不完全等同。原因有三:一是从理论上讲,研究台湾问题的客体应该仅限于台湾岛及其附属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而不能将金门、马祖列入台湾问题。二是从实践上讲,大陆在地图等相关出版物上,将金门、马祖等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两个岛屿列入福建省疆域,即不承认金门、马祖为台湾当局控制。那么台湾问题自然不应该包括金门、马祖两个岛屿,但这显然是和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不相吻合。但是,不管金门、马祖,还是大陆、台湾,统统都是台海问题的研究内容。三是从两岸表述看,为追求国家统一,大陆对两岸关系问题冠之以“台湾问题”,而大陆解决两岸问题的专门机构是“台湾事务办公室”。但在台湾当局看来,国家统一问题是“大陆政策”或“两岸政策”,而非单纯的“台湾问题”。台湾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专门机构是“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鉴于大陆和台湾在两岸问题上也是“各自表述”,笔者认为,涉及两岸的问题用“台海问题”来定位,则是两岸都可以接受的表述,更加科学、务实。新华社就两岸问题经常发表署名评论员文章,署名就叫“邰海”(台海),而不是“大陆”或“台湾”,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台海问题是台湾海峡问题的简称,是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它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是国际势力干涉的产物。台海问题尽管被国际化,但它纯属中国内政,解决台海问题不容他国干涉。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变化、两岸政党领导人的交流、两岸同胞的往来、大陆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表述、台湾当局领导人就两岸关系的表述都属于台海问题的研究范畴。台湾当局实际控制领域(包括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的内部事务不属于台海问题的研究领域。

台海问题从历史上看,它与国共两党有关,从现实看,它与“台独”有关,与台湾当局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台湾问题自始至终都与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干涉有关。从这一概念的内涵上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员战败后退到台湾。他们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武装割据台湾。这样,台海问题首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台海问题与两个朝鲜问题、两个德国问题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而东西德、南北朝鲜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根据《雅尔塔协议》,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随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而相应地,苏联则在其占领区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德意志从此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1990年10月3日,两德最终统一。由此可见,德国的分裂和统一,都是按二战期间和战后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完成的,它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同台湾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同类推荐
  •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基于自有的“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大规模信息采集、非参与式观察、海外问卷调查、远程访谈等调查方法,将学理剖析、比较研究、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分布式数据挖掘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研究架构和整体性认识。
  • 学校教育学

    学校教育学

    本书讲述以往乃至今日,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有没有把人作为“工具”或“手段”的情况呢?毋庸讳言,是有的。我们曾把教育当作“市场”做;我们仍把“两全”的教育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窄化为分数、升学率,然后将之与自己的“面子”“位子”等所谓“绩效”紧密挂钩。《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教育工作中出现的误区的“纠偏”,是对教育本质功能的理性回归。
  • 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基于李绍明的民族学史考察

    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基于李绍明的民族学史考察

    书稿以李绍明为个案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研究,最主要的分析对象是李绍明的口述访谈材料以及他的学术作品。文章虽涉及人物的人生历程,但却不是人物传记研究,因而不涉及对人物的是非功过作价值判断。严格说来,这项研究毋宁是“对一位人类学家进行的人类学研究”(the anthropology of an anthropologist)。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民族研究者的学术人生,去理解具有“人类学中国特色”的20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民族学或者民族研究形成的过程、特征、得失及其影响。
  • 不平等简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平等简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平等,最近成为了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问题。为什么它曾被忽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现在成为公众讨论的最前沿问题?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热门推荐
  • 风留月

    风留月

    【新手作者文笔稚嫩】【狗血无逻辑苏苏苏】【兄妹非CP】【双男女主】【不喜勿喷】【BG文】这是一个霸总和霸总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吕峥,起点历史大神月关倾情推荐!天涯、起点现象级神作,短时间内聚拢粉丝数百万!从隐士、谋士、军师到权臣、枭雄的进击之路,且看终极牛人司马懿如何开启司马家族千秋大业!沉默、隐忍、谋划,夹缝中求生存,成就乱世三国的真正胜利者!司马懿及其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皇朝的风云史,全景演绎司马家族的荣耀崛起之路。出身望族的司马懿,从东汉小吏起步,屈节出身寒族的曹氏政权四十余年,蛰伏隐忍,藏起“鹰视狼顾”之相,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静待曹操时代的过去,伺机而动,终成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司马氏化家为国的蜕变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横空出世,谋划千里,终结了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本书主要讲述了汉末三国至西晋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夺权上位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加入丰富的历史细节,对谯郡曹氏、河内司马氏、谯郡夏侯氏、颍川陈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世家大族的命运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全景的展示。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谋略与抉择、血与泪……在那个风雷激荡的乱世,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
  • 花都牧歌

    花都牧歌

    一个看似平凡的北漂,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他肩负使命,历尽千辛,寻找遗失的圣物……
  • 我是只病毒

    我是只病毒

    某人穿越到了陌生的世界,被某人困在奇怪的梦境里三年之久,因实在戒不掉网瘾,便答应某人开始修道,盼望着能够实力强大然后穿越时空回家上网。
  • 火影之木叶叛忍

    火影之木叶叛忍

    我叫水木,我要做灭世大魔王!(忘了本大爷的童鞋,请自觉打开《火影忍者》第一集,没错,我才是第一个出场的“大”反派!)
  • 故事会(2015年6月下)

    故事会(2015年6月下)

    前段时间,听了个事儿。有一对工人夫妇去援非,夫妻俩开着辆货车要穿过一个人迹罕至的草原。车子开到一半,突然爆胎了。车上有工具和备胎,凭借丈夫的技术,几分钟便可解决问题。正准备下车时,丈夫从后视镜里看见一头流浪的雄狮悄悄溜了过来。在非洲草原最炎热的季节,丈夫却惊出了一身冷汗。此刻丈夫心存幻想,也许过一会儿狮子就走了,可遗憾的是,狮子在车旁坐了很久都不动。
  • 下堂弃后

    下堂弃后

    简介:我,殷霜,一个美丽的女人。而仅就在他的眼里,我只是一件廉价的礼物。原想着,这辈子就当一具躯壳这般得活着,可是,他突出起来的温柔,莫名的宠溺,让我逐渐在自己的战场上失守。繁华过境,才蓦然发现,所谓的宠爱,亦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对于他,我的价值莫过于他政治棋盘上的一粒棋子,利用殆尽,一纸废后的诏书就是我的下场,而他,依旧可以左拥右抱,风花雪月。摸着腹中的小生命,我决定永远的逃离,不要责怪我的懦弱,因为我深知他对这个孩子的态度——他不会要我为他生的子嗣。多情终被无情弃,看来我还是高估了自己,原来,在爱情的戏里,我没有演技……==========
  • 上古妖兽都市生活录

    上古妖兽都市生活录

    他,自有意识以来无父无母,他,没有滔天法力,他,没有绝世神器,他,只是靠着努力一步步的成长。他,没有种马一般的生活,他,没有那么多的奇遇,他没有王霸之气一显,四方来投,他大半身都在孤军奋战。本书没有神奇的功法,没有夸张的奇遇,没有盘古为父,女娲为母的显贵身份,也没有血海深仇,他修炼只是为了一个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