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800000015

第15章 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具体案例(3)

为实现访美愿望,李登辉指示台湾“驻美代表”鲁肇忠,任内最主要任务是促成他的美国之行。此外,李登辉还指示国民党雇用的公关公司大力游说。在台湾方面的公关和游说之下,美国国会和舆论界支持李登辉以回母校康奈尔大学的名义对美进行私人访问。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批评克林顿政府拒绝让李登辉访美的举措。5月2日,美国众议院以396票对0票通过决议案,敦促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5月9日,参议院又以97票对1票通过决议,欢迎李登辉访美。

面对国会的强大压力,5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正式声明,不同意李登辉到访,只同意李登辉过境。5月16日,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修正案,规定该法的军售条款优于“八一七公报”;国务院不得以对美外交政策有严重不良后果为由,拒绝台湾官员到美国进行私人访问。5月18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发函邀请李登辉访美。

美国政府在舆论和国会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尽管知道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李登辉访美,但是面临国会的压力,加上6月份美国就要讨论是否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克林顿政府认为中国有求于美国,不会对此做出强烈的反应。5月2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正式公布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的决定。

对美国公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中国政府对此做出了强烈的反应。6月17日,中国召回驻美大使李道豫回国述职,取消国防部长迟浩田的访美计划,推迟中美关于“导弹及其控制制度”会谈,取消美国高级官员原定对中国的访问。1995年7月和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举行军事演习,显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和决心。

为消除恶劣影响,8月25日至27日,美国派出副国务卿塔尔诺夫来华访问。9月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对美公共电视发表讲话时称,美国保持同中国的关系,保持与台湾重要但非官方的关系。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赴美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后,与克林顿在纽约举行会晤。江泽民严正指出:“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美国方面不久前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由于台湾问题是一个重要而非常敏感的问题,因此希望美国不要在这方面制造麻烦,千万不要因为台湾问题而干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中美两国围绕李登辉访美引发的争端暂告一个段落。

二、报道关键词

1995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台海问题上报道量很大,其中《纽约时报》报道159篇,《华盛顿邮报》涉及台湾的报道94篇。

涉及台湾的关键词是“签证(visa)”和“选举”(election)。“签证”多次被提及,表明美国的倾向性相当明显,希望李登辉获得赴美签证。美国媒体的报道多次出现“签证”,意在引导舆论,影响美国政府决策。而事实上,1995年中美关系的交恶,都是“签证”惹的祸。如果没有或很少出现“Visa”这个词,1995年中美关系不会这么大起大落。

涉及大陆的关键词是“演习”(tests)、“抗议”(protest)、“警告”(warn)和“召回”(recall)。仅《华盛顿邮报》6月17日的一则报道就涵盖了几个相关关键词。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用“演习”这一关键词告诉受众,大陆是一个很容易被激怒的而且是有黩武倾向的政权。用“抗议”、“警告”和“召回”主要指大陆对美国同意李登辉赴美访问的激烈反应,这也符合西方追求冲突的新闻观。

涉及美国的关键词则是“发放”(grant)和“会晤”(meet)。前期的中美冲突是因美国政府向李登辉“发放”签证引起的,在中国的强烈抗议和坚定立场面前,美国最终还要坐下来与中国“会晤”,以缓和紧张的气氛。美国既不忘干涉中国内政,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同时两国还有重大的共同利益,美国激怒中国之后,还会努力与中国缓和矛盾,消弭分歧。

三、内容分析

1.对李登辉访美的相关报道

从报道内容看,《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李登辉访美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功能。这里有三个阶段:起初是做敦促美国政府决断的“急先锋”,再到做李登辉访美的“记录员”,再到美中关系倒退时的“辩护者”。

(1)鼓励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到访,扮演“急先锋”角色。

早在1995年3月31日,《华盛顿邮报》就发表题为《磕头;国务院向北京卑躬屈膝》的文章,文章作者是美国第三世界事务联合会的执行主任,对美国政府不允许李登辉访美提出了猛烈批评。文中说:

Lee Teng-hui,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wishes to accept an honorary degree from Cornell University,where he earned his PhD in agronomy.

Last year,when Cornell made the same offer,Lee was refused entry into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Beijing belligerently reminded the State Department that granting a visa to a Taiwanese leader would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One China.” (Cornell subsequently sent an emissary to Taipei for a substitute ceremony.) This year,on Feb. 9,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Winston Lord told a congressional hearing that our government “will not reverse the policies of six administrations of both parties.”

……

Upon assuming office in 1988,Lee dropped all pretense of ever reconquering the mainland and granted that the Communists do indeed control it. Since then,he has eased tensions and promoted cooperation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rough the Lee Doctrine,the pragmatic,flexible approach through which he (1) acts independently without declaring independence,which would provoke Chinese wrath and perhaps an invasion; (2) openly recognizes the PRC government and its achievements and asks that it reciprocate,and (3) seeks to expand Taiwan's role in the world while assuring Beijing that he is doing so as a fellow Chinese who has their interests at heart as well.

……

But Lee does not wish to come here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Taiwan question” or other political matters,and he does not seek to meet with any American officials. He simply wishes to accept an honor from a private American institution,and perhaps discuss with fellow Cornell alumni the factor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aiwan's——and China's——outstanding economic success.

译文:

李登辉,这位在台湾“中华民国”的“总统”,希望在他获得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母校康奈尔大学接受荣誉学位。

去年,康奈尔就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可惜李被拒绝入境,理由是北京提醒美国国务院如果给台湾领导人发签证就违反了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

自李登辉1988年就任台湾领导人以来,他不再鼓吹统一大陆并且承认共产党对大陆的实际控制。他一直运用“李登辉主义”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作,这种政策实用而灵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独立问题上只做不说,这不会挑衅北京而引发后者的入侵,二是公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它所取得的成就,并且要和它实现互惠,三是寻求在全球增强台湾的影响力,同时让北京确信他把北京的利益放在心上。

李登辉来康奈尔不是为了讨论台湾问题之类的政治问题的,他也不想会见美国官员。他仅仅是希望接受一家美国私人研究机构的荣誉而已,最多可能和康奈尔的校友们讨论台湾和大陆的经济成就。

众所周知,“磕头”(kowtow)是中文词汇,将带有很强感情色彩的中文词汇搬到报纸上,渲染了美国媒体对政府决策的不满,足见《华盛顿邮报》对李登辉访美的坚定支持。

1995年5月13日,《纽约时报》也发表题为《台湾“总统”的签证》的文章,言词和缓但是坚定支持李登辉访美,文章“鼓励”克林顿推翻国务院的判断:

The White House is pandering needlessly to China in refusing a visa to President Lee Teng-hui of Taiwan for a private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Mr. Lee has been invited to speak at Cornell University,where he earned his doctorate. This week the House and the Senate overwhelmingly approved nonbinding resolutions that Mr. Lee be granted a visa. The State Department is not budging. A spokesman declared a visit would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President Clinton should overturn that judgment.

Since 1979,when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merica has had no formal ties with Taiwan,recognizing China's stance that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breakaway republic that must eventually be reunited with the mainland. In the absence of diplomatic ties,Taiwan has become America's fifth-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has moved away from its authoritarian past. It has one of the most vital market economies in East Asia.

America needs China's cooperation in containing North Korea's nuclear ambitions. But policymakers must also recognize that Taiwan's importance for China is more emotional than strategic,and that any time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any friendly gesture toward Taipei,a loud reaction can be expected from Beijing. Having accepted the principle of Beijing's primacy,Washington is not obliged to cower when China throws a tan-trum over the granting of a visa for a private visit.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萌宝来虐渣

    快穿之萌宝来虐渣

    简介懒得想,自己看内容。一个小萝莉(假)收集碎片的故事就此展开……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笑对人生

    笑对人生

    《笑对人生》由道格拉斯·范朋克所著,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FAIRBANKS)。美国著名演员、导演和剧作家。哑剧表演天才,是第一位在电影中扮演蒙面侠佐罗的演员。《笑对人生》是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面对挫折和痛苦,迎难而上,笑对人生。
  • 胃病百问百答

    胃病百问百答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夫君未从良

    夫君未从良

    慕容烟,现代顶尖的大盗之一,飞檐走壁不在话下,年纪轻轻便已让全世界的警察头疼万分。原本完美的生活偏偏被一次行动打乱,阴沟翻船,一个不留神,穿越到了不被历史所记录的朝代--轩国。诗词歌赋样样稀松,才女是当不得了。女红更是烂的无可救药,所以,温婉佳人也是做不成了。那做个贤妻良母怎样?慕容烟嗤之以鼻:“爱情算个毛!男人算个屁!相夫教子?鬼才扯这些!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在现代那叫人民币!在古代那叫银子!”于是,慕容烟重操旧业。一个纤细的身影活跃在轩国名门贵族家中,人送盗圣之名,当然,我说的不是楚留香。醉云阁是妓院,又不是普通的妓院。不同于才春丽坊,满香亭,醉云阁的头牌红遍了大江南北,却偏偏,是个男人。女盗男娼,谁说不是一段佳话呢?片段一:慕容烟“吱呀”一声推开雕花的木刻房门,大大方方地迈步进去。如她所料,屋子里两个人全部伏在桌子上,晕了过去。“这牌子倒真是个好东西,”慕容烟走到那个很胖的男人身边,伸手扯下男人腰间的玉牌,“做工这样好,还是块上好的暖玉,带在你身上,真是委屈这玉牌了。”本想转身离开,怎料伏在桌上的另一个红衣男子吸引了她的注意。那男人衣衫很松,肩上的丝帛似不经意滑下,露出一个莹白的肩头,竟比女子的还要好看。“这应该就是这里的头牌云洛吧,”慕容烟只觉得快要流鼻血了,那男子的身段,竟是越看越诱人。“药效没过,看一下应该醒不了吧!”慕容烟想着,已然伸手翻过了那男子。一张完美无瑕的俊脸上,一双狐媚的眼睛笑意浓浓,墨发披散,稍显凌乱,却是美得不可方物。“你的容貌我可是看到了,”云洛笑道,“你是要杀我灭口呢?还是连我一起偷走呢?”片段二:“听说云洛在你府上?”来人一袭粉色长裙,外罩长长得流苏围腰,外衫上一朵张扬的牡丹更衬得她气势嚣张。慕容烟靠在自创的躺椅上,张口含住云洛递来的红果,一口吞到肚子里。“没有。”慕容烟眯起了眼睛,一口否认,不顾云洛在旁笑得媚态宜人。“你胡说!他不是就在那里么!”牡丹女怒道,扬手一挥,身后的下人便匆匆打开了带来的箱子,一箱子银子立刻耀了慕容烟的眼睛。“这些银子赏给你,劝你识趣一点,云洛我带走!”牡丹女满脸不屑道。慕容烟站了起来,接过银子,拉起云洛转身就走,边走边道:“来人啊!关门!放狗!”且看女主逍遥古代,一切尽在夫君未从良。很感谢支持馒头的亲们~~很感谢给馒头留言的亲们~~
  • 迷失长白山

    迷失长白山

    一个年轻的司机,在长白山内的旅途中,遇到了灵异事件,丢失了五年的岁月,当他重新返回文明世界后又周游了全国,才发现、、、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 穿越,我是职业的

    穿越,我是职业的

    【男强,女强,双洁,1v1】“彼岸花开开彼岸,暗夜血琼彼岸染。吾名:夜彼染。”岁月无穷,时光无尽,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修成人形。一身血色红衣,强大而神秘,她生而为王。然,孤独的灵魂,有谁知?多久以后,她笑得释然:“旭,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懂我的,果然只有你一人而已。”
  • 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

    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

    二十几岁的人时常问自己,拿什么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一百万个可能。本书的内容有成长路上的痛与伤、苦与乐,涉及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年轻人有一定的指导励志作用。希望大家能够从书中读懂自己,读懂生活,和想要成为的自己相视而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匡三国

    一匡三国

    建安二年,袁术称帝,曹操伐张绣败退,袁绍手握河北四州。张汹,一个刑警大队队长穿越成为冀州中山国无极县的商人世家。原本以为自己毫无依托,却发现自己乃是枪术大师童渊的最后一名弟子,赵云成为自己师兄。师兄弟是同心协力还是分道扬镳?官渡之战即将爆发,张汹身处动乱之地,背负家族命运,要如何抉择?枪杆子很重要,张汹训练部曲誓要打造一只精兵。武艺也很重要,他周游河北英雄之间,讨教武艺。知识不能丢,不远千里拜名师,他不想作为一个文盲。人才不能放,河北人才济济,总有几个能为我所用。美女更不能放,就算是袁绍之子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