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600000015

第15章 蒙太奇思维是影视剧作的构思和形式(3)

抒情蒙太奇电影属于叙事艺术,但好的电影往往又具有诗情。抒情蒙太奇就是创造影片诗意的一种手法。如在中国影片《巴山夜雨》的“祭子”那场戏里,白发苍苍的老人洒红枣的镜头之后,是几个江水旋转的写景镜头,红枣随波而去。人们由此想到:随波而去的不仅是洒下的红枣,也是那千万个无辜的牺牲者……这是一种诗中寓意的手法,即将那种升华了的感情,通过寓意的手法加以表现。诚如《巴山夜雨》的导演所说:“如果我有什么追求的话,那么我只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寓意多一些,表现更多一些内容。”抒情蒙太奇不仅使影片具有一定诗的意境,也抒发了电影创作人员自己的情怀和愿望。

以上介绍的是“表现性蒙太奇”的几种类型。它们和叙事性蒙太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是用镜头的连接,而是通过镜头和镜头之间的对列,产生出特殊的艺术效果,以达到对比、隐喻、象征、抒情等目的。

对于电影剧作者来说,掌握电影语言——蒙太奇,是要掌握它的实质,并非要在电影剧本中注上“平行蒙太奇”或“象征蒙太奇”等等;重要的恰恰是要求电影剧作者熟练地将它们运用到电影剧本中去。所以,那种认为熟悉并掌握蒙太奇是导演的事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学习电影编剧的人不仅要懂得蒙太奇,而且要掌握各种类型的蒙太奇的不同性能。唯有如此,才能在撰写电影剧本时,真正运用蒙太奇语言去构筑自己的剧本,而且能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但是,对电影剧作者来说,更加重要的,是在电影创作中学会“蒙太奇思维”,而不仅仅是把蒙太奇当做一种手法去学会和应用。那么,什么叫“蒙太奇思维”呢?阿·希区柯克认为,这就是电影的形象化思维能力。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举了个例子:回顾电影的早期年代,如卓别林的影片:他有一次拍了一部名叫《流浪者》的短片。第一个镜头是在监狱的大门外,一个看守走出来贴了一张通缉告示。下一个镜头:一个瘦高个子的男人在河里游完泳上岸,发现衣服不见了,放在原地的是一套囚服。再下一个镜头:在一个火车站上,卓别林穿着一条过于长大的裤子朝摄影机走来。希区柯克认为,这三条胶片之所以能把故事的内容讲述得那么清楚,主要是因为剧作者具有电影的形象化能力。法国电影理论家雷内·克莱尔惋惜那些“习惯于文学创作的人”不能“鉴赏这种纯粹作用于视觉的构思”,指的便是这种独特的电影构思——蒙太奇思维。可见,电影剧作者的思维和小说家、戏剧家都有所不同。小说家用文学语言去叙述;戏剧家要注意人物动作的连续性;而电影剧作者则必须懂得如何从无限丰富的生活素材中,发现和选择出那些通过画面(或镜头)的组接而能够清楚、生动地表现他的全部思想意图的形式和动作。所以,我们说蒙太奇思维决定着剧本的构思和形式。

这种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突出了主要的东西,省略了过程性的东西,通过镜头的连接,把省略掉的部分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和补充。这样,蒙太奇思维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就不仅是压缩掉烦琐的交代。由于删去了中间过程,导演就使观众节省了不必要花费的精力,而使观众的精力集中起来。因为,由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细节所组合的现象在银幕上的表现力,要比在实际中所看到的现象有力得多,它能“深刻地揭示和鲜明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联系”,而且电影剧作家还为观众提供了“再创造”的条件。观众恰恰最不喜欢“和盘托出”的艺术品,他们在欣赏的时候,总是喜欢经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而有所发现,这样的欣赏活动才会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愉悦。试想,当观众从上面三个镜头中判断出这个穿着过于长大的裤子的人就是逃犯的时候,他会为这种欣赏活动感到审美的满足和愉快。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是和作品的内容以及剧作家的思想相联系的。爱森斯坦说:“每一个蒙太奇单位就已经不是作为什么互无关联的东西而存在,而成为统一的总的主题的某一部分的画面了。”这就使作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蒙太奇和内容统一起来,避免了那种脱离内容,玩弄蒙太奇技巧的形式主义做法;也克服了那种认为蒙太奇可以决定一切的绝对化的理论倾向。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是和作家的思想相联系的,爱森斯坦说:“蒙太奇思维与整个思维的一般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说明了蒙太奇与电影艺术家的整个思维有关,确定了蒙太奇首先是通过形象来展示思想的。这种联系,出于电影艺术家加强形象的含义和感染力的需要,因此具有全面展示和阐释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联系的功能。

所以,对电影剧作者来说,所谓要掌握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决不是要在电影剧本中充塞一些“特写”“全景”“推、拉、摇、移”之类的电影术语,这是导演的工作。重要的恰恰是要求电影编剧掌握蒙太奇思维的本领,给导演提供用电影思维和手法写出来的剧本。普多夫金说:“虽然编剧不必去规定要拍什么和如何拍,也不必去指明要剪辑什么和如何剪辑等等,但是如果他懂得并且能够考虑到导演工作上的可能性和特点,他就能给导演提供可用的素材,因而使他能够创作出一部用电影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影片。”

总之,电视编剧向导演提供的,应该是运用电影思维写作的电影剧本。但事实往往不是如此,我们有些编剧并非在用电影思维,而是在用文学思维写电影剧本。

先讲两件真实的事情。

1984年10月,中国电影剧作家代表团和日本电影剧作家协会代表团座谈,日本代表团的团长八住利雄代表日方致开幕词,在他的开幕词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许多同行都是既写小说,又写电影的,我认为,无论小说也好,戏剧也好,和电影剧本的写法从构思阶段开始就不相同,因此,我很想听听中国同行们从写小说到写电影剧本这一转折时期有无苦闷和犹豫。这可作为我研究电影剧本特性时的参考。”八住利雄的话表示了他对中国电影编剧的“两栖状况”很惊讶,而这种惊讶说穿了是怀疑我们的电影编剧会不会让文学“串”了电影的“味”,能否真正掌握电影剧本的特性。因而,日本代表团的另一名成员、著名的导演新藤兼人干脆在会上提出一项建议:双方一起来研究一下“什么是电影剧本”。

第二件事也发生在1984年。有人写信给夏衍,对第三、第四届电影“金鸡奖”中的“最佳编剧奖”连续空缺提出问题,问夏衍原因何在。夏衍回答说:“我们的电影剧作家很少考虑到电影是综合艺术这一特点。似乎这方面的事都应该由导演来改编和补充。”

我很同意夏衍这个看法,因为他短短的一句话指出了我们电影编剧的一些通病:第一,把电影剧本看成是单纯的文学,很少考虑到电影是综合艺术这一特点,更少考虑到这种综合不是捏合,因为被综合进去的各种因素已经融会到电影成形的基础之中。因此,我们的电影编剧只擅长于向导演提供一个文学形象,而不长于通过文字向导演提供一个电影形象。这就难怪日本的八住利雄先生要问我们的电影编剧“有无苦闷和犹豫”,而且特别强调,“电影剧本的写法从构思阶段开始”就和小说、戏剧不同。第二,正因为如此,我们电影编剧写出来的许多剧本,都不能马上投入拍摄,而要由导演来改编和补充。这里说的改编和补充,不是指分镜头,而是指导演在分镜头前,把剧本拿来,先要经过一番电影的艺术加工,把文学形象加工改造成为电影形象。说得挖苦一些,导演拿到的似乎还不是电影剧本,是小说,是话剧剧本,因此,他还要做“改编”工作。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在“电影文学剧本”和“电影分镜头剧本”之间,又多出一种剧本,叫“导演工作台本”。导演为什么要在“分镜头”前增加这样一道工序,先要写出“工作台本”呢?说穿了,编剧提供的剧本太文学化了,无法马上投入“分镜头”,于是就像夏衍所说,还要由“导演来改编和补充”。

我建议大家多去研究研究“电影文学剧本”和“导演工作台本”之间的不同,把它们对照起来研究,对于编剧还不掌握电影思维能力,会有一个十分具体的感受。这里限于篇幅,我只能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在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里这样写道,“井边已结了厚厚的冰柱子。”而到了导演的工作台本里改成:“井窝旁满地是水和薄冰。”导演把“已”字去掉了。虽是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思维,前者属文学思维,后者属电影思维。用克拉考尔的话来说:“出现在银幕上的东西都必然带有当前事件的烙印。”故而对电影来说,无所谓“已”不“已”了。又如,电影文学剧本写道:“胡同拐角的井窝子旁,吱吱吜吜的独轮水车一辆来一辆往。”导演的工作台本改成:“水从深井里被打上来倒在水槽里流向接水的独轮车,吱吱吜吜的独轮水车一来一往接水送水。”显然,前者侧重于文学描写,把情景交代清楚就完了,而后者则侧重于视觉的流动感。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水怎样被打上来,又被倾倒在水槽里;沿着水槽,水流向了在水槽另一端等待接水的独轮车;当它装满之后,吱吱吜吜地被推走;另一辆空车又被推到水槽口。这样一改,镜头的运动感以及动作的层次感均得到了加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却又总的可以说明一点,我们有些电影编剧已经习惯于以文学思维代替电影思维。哪里知道“没有能以电影语言提供的剧本,导演就没有可供加工的材料”。正是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着电影剧本的艺术质量;也正是这种状况,导致第三、第四届电影“金鸡奖”中的“最佳编剧奖”的连续空缺。

现在到了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了:电影剧本不是单纯的文学,而是电影艺术综合因素的集中体现。因此,电影剧作者在写电影剧本时所运用的,不应是文学思维,而应是电影思维。

毋庸讳言,我国现有的、大量刊载在电影杂志上的电影剧本,还不是真正运用电影思维写出来的剧本,它们只是从形式上做了一些电影的分场,而实质上,剧作者还是在运用文学思维塑造文学形象。这样的剧本,严格地讲,无异于小说或戏剧剧本,还不属于一种电影现象,最终很难达到银幕的再现。

对一个电影剧作者来说,他必须明确:电影剧本是一种具有电影美学要求的特殊作品。因此,他在写作时,就不能只调动文学这一种因素,他还必须将各种综合因素都在剧本中体现出来。这恐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影剧作者必须具备的“电影思维能力”了。

其实,电影剧本的这一写作特点,是早已被一些电影艺术家们论述过的。杜甫仁科在苏联电影大学里曾明确地说过:“应当把培养电影思维作为各种课程的基础。”另一名苏联电影理论家瓦尔坦诺夫也说过,电影剧本创作的“主要危险……不在于一些编剧喜欢把电影剧本写得适于阅读,主要危险在于文学思维压倒了电影思维”。

这种区别于文学思维的电影思维,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说过,它诚如希区柯克所说,是电影的形象化能力,而对于这种电影的形象化能力,普多夫金又着重指出,“要运用造型的(能从外形来表现的)形象思维”来实现。普多夫金为什么要把电影的思维叫做造型的形象思维呢?这说明,电影虽属综合艺术,但在电影的各种综合因素之中,造型却是使电影这门艺术得以成形的基础,因此也是电影思维的主要特征。

我们试以电影和戏剧这两门综合艺术做一个比较来说明这一点。中国戏剧家熊佛西说过:“我们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是指它用文学、音乐、绘画以及其他艺术当着媒介,而另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佛西论剧》)这么看来,戏剧所综合的诸种艺术因素,与电影所综合的诸种艺术因素颇为相似,然而它们又是两门独立的艺术。其原因就在于:戏剧得以成形的基础是对话,如果离开了对话,戏剧便不复存在;而电影得以成形的基础却是视觉形象(造型),如果离开了视觉的造型形象,电影也将不复存在。

同类推荐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的塑像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凿窟造像和不断修绘,形成了南北全长约1.6千米的宏大石窟群。莫高窟现存洞窟、壁画、彩塑,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辛先生在《读书》上的专栏文章集结,在本书中这位在乐海中跋涉了大半生的老乐迷化身为“音乐导游人”,将自己大半生所得的“听乐实感”化为一篇篇实在的“乐普”文章,以期能同诸多爱乐同好一起探幽音乐的极境。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全书呈现的装饰艺术也是美化了生活,其内容从《欧美各国的装饰艺术》、《美国的装饰艺术》等多国方面的装饰艺术。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医然心动

    医然心动

    华佗的《青囊经》失传了?no,no,no。还不是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吴木槿空有高超的医术,却不得施展。奈何所嫁非人,逃跑途中不慎跌入时空隧道,来到了2029年的某国,遇到了创业失败、失恋的安昔年,开始学习适应这个未知世界的生活。木槿从古代的封建思想逐步接受着一系列的新思想……看古代女神医穿越到未来,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市侩,玩转市井豪门,携手逆袭人生,谱写轰轰烈烈的跨世纪恋歌!
  • 九牛坝观抵戏记

    九牛坝观抵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之无上仙威

    异界之无上仙威

    一个修炼阵法的小胖子,因为渡劫失败穿越到了异界,这是一个斗气与魔法的世界,然而受限于附体的身躯无法修炼斗气和魔法,他依然选择修真的道路,通过阵法让大陆的各个强者,误认为他是一个强大的魔法师,更认为他是一个强大的剑圣!其实,他想大声告诉他们:“小爷其实是玩仙法的……”
  • 卑微王爷在线追妻

    卑微王爷在线追妻

    洛敬城作为楚锦国最卑微的王爷没有之一,王妃怎么生气了?王妃怎么不和我说话了?王妃,你怎么离家出走了?!南梦梦作为楚锦国最温柔贤惠的王妃没有之一,却嫁给了一个脑残王爷,他怎么可以摔我的簪子?他怎么能踢我发小?一怒之下离家出走,被抓回来后他怎么可以禁我足?一众大臣:王爷怎么可以把善良温柔的王妃赶出家门?太后:谁敢欺负我的姐妹?梦梦快来皇宫,哀家养你!刚刚登基的小皇帝:皇婶,皇叔再欺负你,朕帮你欺负回去!皇城亲友团:王妃!休了王爷这个渣男!说话还不利索的小公子:娘亲下次离家出走记得带上我哦!洛敬城:这女人该不会真的抛夫弃子吧?!王妃,我错了,在线卑微。
  • 鸡毛鸭和鸭毛鸡3:鸡毛船

    鸡毛鸭和鸭毛鸡3:鸡毛船

    驴小偷在家里没人的羚羊家门口画了一个圈。他又在有人在家的袋鼠家门口画了一个叉……于是鸡毛鸭明白了:驴小偷做了记号,晚上会挑画了圈的人家下手。驴小偷做完记号,把粉笔扔了。鸡毛鸭捡起粉笔。他在驴小偷留下的每一个圈里都画上叉,让驴小偷来偷东西时疑疑惑惑,不敢轻举妄动。最后,鸡毛鸭在自家门口画了一个圈。
  • 血统之潮

    血统之潮

    用古神的眼眺望虚空,以巨龙之翼掀起湮灭之风,精灵的血,泰坦的脊梁是他坚实的后盾,他以凡人之躯一力容纳无数血脉,他是诸神和血统的猎人。“要做怪物,便要做最伟大的怪物”“我内心的黑暗谁也无法驾驭,但我双眼之中不乏光明”当他成为凌驾整个虚空的存在时,规则与命运都将向他低头。
  • 最后的大罗金仙

    最后的大罗金仙

    太上忘情,不染红尘。要么忍,要么残忍……
  • 位面超凡之路

    位面超凡之路

    机缘送上门的时候,任何人都不介意拼搏一把!所以,在那无数位面之中,踏上那条超脱之路吧!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本书是凡尔纳的一部著名科学幻想小说,讲述英国绅士福格与朋友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的故事。旅途中,他和仆人“万事达”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一路上机智、勇敢,又表现出十足的绅士派头,最后抱得美人归并赢得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