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800000027

第27章 是“我”选择了职业,还是职业选择了“我”(2)

再加上女性固有的耐心和细腻,她们总是能找到与男同行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和落笔点。一旦选择了新闻这个职业,尤其是要做战地记者时,女性潜在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力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虽然战争报道一直被认为是男记者的专利,但仍有一些女性坚信自己也能做到。譬如科尔曼,她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有力反驳了人们以往的观点,如战争是男人的事、女人在战场上没有立足之地、她们的脆弱会令男人们陷入险境等等。

1898年,科尔曼前往报道美西战争(Spanish-American War),但没想到的是,等她赶到古巴时,错过了那次战争的几次主要战役。无奈之中,她竟找到了一个不同的报道视角——她发现,很多士兵因为忽视了伤口染疾而终,还有的因染上了疟疾身亡——这个视角使Kit发掘出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对人的最根本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

美国女记者玛尔塔·格尔霍恩因报道西班牙内战,被誉为战地女记者的楷模。在采访参加西班牙内战的士兵时,她写道:

我发现,在这些貌似坚强和无情的身躯中,隐藏着人的善良,流动着人的良知,体现着无奈,向我们揭示战争贩子逼良从娼的非人道行为。

意大利《宣言报》的女记者朱莉亚娜·斯格雷纳在冲突一线奔波十多年,始终致力于揭露战争对于无辜平民的残忍后果。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一名男记者曾对斯格雷纳的工作发出这样的感慨:当战场上的男记者们忙于追逐总统和将军时,她却能将视角伸向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当《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女记者玛丽·科尔文驾车行驶在波黑战场上时,看见一名男子黯然坐在路边,眼里充满了泪水,久久地凝视着旁边的一堆泥丘。出于女人的本能,她停下来和男子攀谈。她用女性的温柔去感动和劝慰男子。男子告诉她,那是他妻子和孩子的坟墓,他们没能逃脱无情的战火,撒手人寰。回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男子禁不住失声痛哭。玛丽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也感受到男子失去亲人的巨痛。后来,她写下了他的故事,质问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和她一同前往波黑,热衷采访大新闻的男记者们看到报道后,不得不佩服她敏锐的观察力,对她特有的细心观察力自愧不如。

萨拉·达尼尔,法国《新观察家》周刊女记者。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她多次前往伊拉克进行报道。由于她不满足于从驻伊美军或当地政府方面得到简单而雷同的官方消息,她按照自己的方式,走进充满死亡威胁的伊拉克城市的街道,去探访当地各阶层的成员。2004年8月初,在她得知自己有机会采访“斩首者”武装分子的首领阿布·拉希德后,她未做考虑就一口应承下来,并与对方商定了采访细节。但随着采访时间的迫近,她还是开始隐隐担心起来,因为她需要穿过费卢杰进行采访,尽管对方再三表示会保证她的安全,但在美军撤出之后,费卢杰这座属于逊尼派势力控制的城市,已经成了反对“美国侵略者”的大本营,绑架、袭击外国人的行动大多在这里策划和组织,人质大多在这里被扣押甚至杀害。最让她恐惧的是费卢杰新颁布的一条法令——允许居民杀害外国记者。可最终,职业精神让她战胜了恐惧。采访完毕,萨拉·达尼尔以《杀人者如是说》这篇报道让世界知道了面纱后的秘密。

2004年度的普利策奖特写摄影奖授予了《洛杉矶时报》的女摄影师卡罗琳·科尔,以奖励她敢于走在利比里亚内战的前线,以及她对冲突中无辜平民的特别关注。在2003年利比里亚内战期间,卡罗琳·科尔在蒙罗维亚拍摄了一组照片,并起了个名字叫“围攻期间的蒙罗维亚”。她用自己的镜头捕捉到了蒙罗维亚街头激烈交战的场景,以及那些无辜平民痛苦生活的景象。

与男记者比较,女性记者擅长运用她们与生俱来的柔软与温情,去体现硬新闻中的每个元素。她们对人们的痛苦、灾害跟环境、健康、吸毒和受虐待有关系的问题特别关注。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其他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女战地记者凭借着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女性本身固有的敏锐、细致感觉,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第三节加拿大媒介女性对传媒实践的贡献

英国女权主义者玛格丽特·富勒在《19世纪的妇女》一书中说:“女人所需要的不是作为女人去行动或占上风,而是像一个自然人那样得到成长,像智者一样去分辨一切,像灵魂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展示(她)的各种才能……”

在社会学和生物学中,女性被界定为一个充满爱心、富于牺牲精神、勇于无私奉献的群体。那么,媒介女性在新闻媒体这个特定的职业环境中,聪明地将这些品质与女性独有的特质结合起来,以她们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社会生活与媒介发展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闯入男性报道领域的媒介女性

到了19世纪末,在加拿大新闻界,有这样一批新女性开始出现了。她们勇敢地闯入了原本属于男人们控制的领地,凭着自己的决心、才华和成功,改变了世界对她们的看法,也令更多女性改变了看待自己的方式。

1.科尔曼和她的“女性王国”

科尔曼(Kit Coleman)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显赫世家,她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有过美满的婚姻。但随着两岁女儿的夭折,她的丈夫弃她而去。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科尔曼做过家庭教师,以期排解心中的伤悲,最终她来到了加拿大。但她的第二段婚姻,结局同样凄凉,她的第二任丈夫再度抛弃了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个破碎的家庭,科尔曼到有钱人家去做女佣,还为《每日邮报》写专栏。她参与写作的这个专栏名叫“女性王国”(Women's Kingdom),借助这个平台,辛勤笔耕25年之后,成为加拿大最著名的女记者之一。

科尔曼的专栏文章,时而像一位风烛残年的孤独老人,时而如一位大家庭里的主妇,时而像豆蔻年华的少女,时而又如一位温柔的母亲。然而,科尔曼只是任凭读者们猜度,而不去做任何解释。

“女性王国”渐渐羽翼丰满——它的报道内容囊括了社论、热点报道、诗歌,它为大众参与女性话题和社会改革的讨论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论坛,读者们可以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争论,如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种族的、社会的等等。读者群中既有男人,也有女人,时任加拿大总理的韦尔福瑞德·劳瑞(Wilfred Laurier)每天都会捧这个专栏的场,有一次,他特地安排了科尔曼与他们夫妇一起去英国访问白金汉宫,这在当时的新闻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可以说,科尔曼的成功,源自于她独特的风格和敢于触碰争议话题的勇气。她曾经去伦敦,在狄更斯笔下那些灰暗的角落里用心观察乞丐、酒鬼、罪犯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她曾经去古巴,采访美西战争。在从古巴返回佛罗里达的轮船上,为了帮助护士们照顾那些饥饿的、发烧的、伤痕累累的士兵,她不慎也感染了疟疾。正是由于她总能与采访对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在她笔下流淌出的,永远是用心写出的文字,饱含着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情感。

她被称为新闻女英雄,她的报道被认为是所有战地报道中最好的,像艺术品,丝丝扣扣,凝聚着最贴心的人文关怀。

2.用热情书写事业的女性——萨拉·珍妮特·邓肯

萨拉·珍妮特·邓肯(Sara Jeannette Duncan)是一位热情大方、充满朝气的女记者。她当过教师,酷爱文学和写作。在多伦多《环球报》上会经常看到她写的诗歌,当报社要找她去当编辑时,她却拒绝了,因为她想当记者。

1884年的世界博览会给了她当记者的机会。她凭着智慧、活力,还有温暖的个性,加上扎实的写作功底,很快便在新闻界崭露头角。她报道博览会的文章被多家报纸转载,其中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小试牛刀后,她开始为多伦多《环球报》撰写专栏。可当报社主编告诉她编辑部里没有她办公的地方时,她极不满意。但萨拉·珍妮特·邓肯在心底暗下决心,迟早要赢得编辑部里的一席之地。

1885年,萨拉·珍妮特·邓肯赴美为《华盛顿邮报》工作,撰写书评或社论、报道社会问题、采访政治或文学名人,忙得不亦乐乎。但渐渐地,她忍不住对家的思念,终于又回到了多伦多。回来后,报社主编破天荒地为她在办公室里安排了一个位子。萨拉·珍妮特·邓肯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加拿大数一数二的在报社里享有如此优待的女记者。1886年,她的第一个专栏“女性世界”在《环球报》亮相。

或许与萨拉·珍妮特·邓肯热情好动的性情有关,她总在思变。不久,她又开始为蒙特利尔《明星报》工作,报道有关国会的新闻,成为第二位进入国会新闻中心(Parliamentary press gallery)的女性。

维基·盖柏瑞尔(Vicki Gabereau)是一位为加拿大人所熟悉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她出生在温哥华,18岁时随家迁居多伦多。在随后的12年里,她的工作经历复杂离奇。她开过出租车,在马戏团演过小丑,在酒吧当过女招待。1974年,她还参加了多伦多市长的竞选,但以不到18万票的成绩落败。

对于生活如火般的热情,好奇的天性、率真的性格,她最终走向了广播电视的舞台。她的第一份与广播有关的工作是在安大略的一家规模很小的电台里主持脱口秀节目。后来,她加入了加拿大广播公司做档案管理员。1981年,她便成为《开心五重奏》(Variety Tonight)节目的主持人。1985年,她成为“维基·盖柏瑞尔”节目——每天长达两个小时的日间脱口秀——的主持人,一直到1997年。在那12年里,她获得了成功,成为备受听众喜爱的主持人。

1997年以后,不满足已有成就的维基·盖柏瑞尔选择了加拿大电视网CTV。在那里,她仍然是做脱口秀节目,从广播的话筒背后走出来,坐在荧屏前的维基·盖柏瑞尔依然信心满满,应对自如。她有着出色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可以让原本沉默无语、或是闪烁其词的嘉宾轻松地和她交谈,仿佛坐在自家的篱笆墙上;她令人温暖的智慧,不时夹杂着的幽默,使她轻松走入了受访者的内心世界,也让无数的加拿大观众折服。

如今,已经有了30载新闻生涯的维基·盖柏瑞尔,头上的桂冠数不胜数——两次最佳谈话节目奖LEO、最佳主持人奖;三次ACTRA奖得主,获最佳广播主持人、采访人称号;2005年,她获得了加拿大双子奖的最佳脱口秀节目奖。可以说,她主持的脱口秀节目,与其说是面对面的交谈,不如说是心与心的沟通,因而她被认为是加拿大最无可争议的谈话皇后。

不过,在这些众多的荣誉之外,令维基·盖柏瑞尔最骄傲也最看重的是,2003年3月24日,她有了祖母这个“头衔”。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本书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人们通常把文明看成一种现成的财富,但作者认为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而且,作者推翻了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的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文明的进程。总之,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社会经济,而且考察人的情绪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变迁;不仅重视重大事件,也从小处着手,探讨人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以小见大。是一部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南开诗学(第1辑)

    南开诗学(第1辑)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一辑,即创刊号,分“特稿”“诗歌研究”“诗学理论”“域外诗学”“诗学文献”“研究动态”“研究综述”七个栏目,并特邀叶嘉莹先生的文章领衔,全面展示诗歌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探究诗情诗思,建构中国诗学体系,共同推动中国诗学研究的发展。
热门推荐
  • 倾世千城

    倾世千城

    生命力惊人的小狐狸×白切黑“柔弱”皇子拥有神格的少女白千城表示她的人生一开始就开了挂……老妈是风姿绰约的女神,老爸曾是一方霸主,全大陆第一高修只收了她做徒弟,家里打杂的曾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楚家军……上述这些白千城都不清楚,老妈打小没见过,老爸天天拿着咸鱼充当尚方宝剑,师父天天带她划水拔草喝喝小酒,打杂的天天想着偷懒罢工……住在最危险的迷幻森林,过得最舒爽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失足变成一只小狐狸,跌跌撞撞地撞进景辞的怀里……“我家在南边的一片森林里,我老爹是一个酒鬼,但我们家有钱啊!!”白千城说完唰唰唰掏出一堆账本和地契。“姑娘,和我在一起。代价可是很沉重的……”没错,这是一个花痴被爱情蒙住眼睛,被骗的一无所有的故事。
  • 爱情的神圣

    爱情的神圣

    任何东西都不能以健康做交换。记住,你只能活一辈子。请容许我说一句让很多人会不满意的话——普通人。不配自杀!生命的意义还没有实现。却连自己家人的快乐都想剥夺!安安份份学习。读完该读的书。想伤心时,痛快地伤心,想欢喜时也同样痛快地欢喜。没有哪个人比你的生命重,没有哪场爱情会比你尊严重。受到伤害,说明道行不够,看人不准。好好修炼自己的眼光吧。总看着伤口哭,是毫无意义的。
  • 双兔

    双兔

    英勇善战,风流倜傥的悄王爷娇俏可人,温柔多变的小宫女
  • 仙女闹凡间

    仙女闹凡间

    我们可爱的三公主下凡了,看她如何闹凡尘。温柔的他,痴情的他,专一的他,花心的他,还有他……到底谁是他的真爱?
  • 骨妃倾城舞

    骨妃倾城舞

    她是来自崩塌异界帝尊,他是淮上陨落轮回帝尊。本该两个极强强者的碰撞,也该是惊天动地的碰撞。奈何初生之时时空错换,造就了两人重逢之时注定陨落之势。石头与刻刀,相爱相伴却又被迫相杀。西淮说,世间没有她破不了的局破不了的阵,若是为心爱之人,弃了满身傲骨又何妨?!(我发四,我是最后一次改简介。)
  • 绝版恋人甜心变

    绝版恋人甜心变

    不过是一次普通至极的登山活动,竟然能让他们改头换面,浑身散发出迷死人不偿命的男性魅力!一定是依靠了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中了深山里的某种诅咒!作为超级无敌的登山社社长,安夕阳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出真相,将他们打回原形。可是,大敌当前,勇敢斗法,见招拆招,怎么越拆越乱?她爱的是他意外得来的外貌,还是爱他真真实实的人?他敢不敢用自己原本的样子,对她说出他的心意?且看这一幕爆笑的变身大戏,还原真实的绝版恋人!
  • 登山者

    登山者

    本书是一位上校军官创作的诗集,作者以诗意的笔触、饱满的情感,描摹了他眼中的祖国山川、家乡风物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思乡、思亲的情怀,赞颂了人间真情的伟大与温暖。
  • 中国企业员工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

    中国企业员工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

    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学习,错误的教训也同样要借鉴。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从别人的错误中分析原冈、汲取教训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同理,只有善于分析各种各样的失败案例,去寻找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才能避免自己遭遇同样的失败。
  • 她在丛中笑

    她在丛中笑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里,文联就是写写画画,唱唱跳跳。殊不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文学艺术往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地方民众道德品质、精神追求的直接体现。搞好文联工作,推动文学发展,促进艺术繁荣,不仅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人民热切期望的报答。
  • 天命灵女

    天命灵女

    蓝逸尘作为蓝家家主,身负重任,身边跟着一名冷酷无情的女杀手:岑钰,,岑钰自小就跟着蓝逸尘长大,在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护蓝逸尘,就算是死,也不悔,蓝逸尘从来没有将她看作属下,只想要对她好,给她全世界……一场又一场的阴谋中,蓝家和岑钰都深陷其中,岑钰突然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一切又是那么的扑朔迷离,而这一切背后有掩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