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800000039

第39章 加拿大广播电视中的女性形象(1)

加拿大广播电视媒介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嬗变,与电影、报刊中的女性形象存在许多一致性。与报刊单一地诉诸受众视觉不同,广播是声音媒介,诉诸受众听觉;而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融合了印刷媒介和广播媒介的语义信息,同时承载动态的视觉信息,能够同时给观众多种刺激。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电视具有更大的诱惑力,是一种强势媒介。

在《大众媒介对妇女采取的符号灭绝》中,盖耶·塔奇曼说,电视媒介主要采取两种策略:一是采取“反映假说”(reflection hypothesis),二是采取“符号灭绝”(symbolic annihilation)。以“反映假说”看来,大众媒介反映居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尤其是商业节目,出于市场考虑,往往迎合最大数量的受众。因此,电视媒介一方面美化、理想化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家庭主妇角色,另一方面对职业女性采取“符号灭绝”。

本章着重从广播电视新闻、广告、戏剧中语义、听觉和视觉信息方面观察广播电视呈现的女性形象。在加拿大广播电视中,无论是新闻、戏剧节目还是广告,对女性的呈现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呈现不足和刻板印象描绘。在数字方面,女性无论是作为新闻制作者还是新闻人物,出现几率都明显少于男性,尤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中。女性很少以权威人士身份出现在广播电视各个节目中。在新闻、戏剧和儿童节目中,当性别差异出现时,几乎都毫无例外地与传统定义的性别特性相关。比如,在电视剧中,女性角色通常都和家务和家庭活动有关,男性则更多地和工作、车辆和暴利行为有关。在另一方面,女性在电视新闻播音员和广告中比例明显增多,电视出境女记者比例也明显高于报纸女记者,这说明视觉信息中包含较多的女性元素。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一、新闻制作者

电视女记者比例高于报纸比例,但仍明显低于电视男记者比例。在所有分类性别比例中,电视女播音员比例最高,而且在近年中保持增长趋势,几乎和男性播音员平分秋色。

根据CRTC(1990)对1984年和1988年除歌曲之外的所有800多小时的广播节目的抽样检查,四年中女广播播音员大幅上升,到1988年,英法广播中女播音员所占比例大致为22%。

但是,女记者人数比例未发生变化,英语广播中保持在25%左右,而法语广播中只有14%。电视女记者人数增长较为明显,尤其在英文公营电视网中。但女记者人数比例最高时期也未超过40%,基本保持在普及点1/3之下。

CBC(1990)研究该台1989年地方新闻报道,发现其英语电视台的女播音主持人超过男同事20%。但英法台中,女记者人数仍旧少于男同事,分别少30%和20%。

Media Watch 1993年冬季对加拿大四家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加拿大电视网(CTV),全球(Global)和新闻世界(News World)的新闻报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女记者约占38%,男记者约占62%。其中,公营电视台CBC的女记者比例最高,为46%;其次是CBC下属的新闻世界,比例为约44%;排第三位的是全球(Global),约为37%;最末的是私营电视台CTV,比例差十个以上的百分点,只有26%。

Media watch 1994年随机抽样调查两星期的加拿大电视新闻节目,结果显示女性记者比例也仅为38%。

GMMP(2005)报告显示,在抽样当天检视的201家电视台节目中,女播音员出现比例是49%,几乎与男性相当,但女记者比例只有39%。

由上述几项调查研究可见,公营电视台有意识地提高女性记者比例,比私营广播电视注重遵守CRTC性别规范。私营广播电视在这方面自律情况则远不及公营广播电视,这也说明商业因素对性别呈现的影响。

统计数据同时说明,尽管女记者人数有所提高,但她们整体比例仍然持续在低水平。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男女记者的性别比例差异远远大于男女播音员的性别比例差异。一个假设认为,如果有足够多的女性占据有影响力的职位(例如编辑、执行制片),新闻内容将会更加多元化。记者是收集、选择、编辑素材的重要角色,他们选择报道谁,采访谁,也就决定了谁作为报道对象在新闻中出现,谁作为专家发表意见,谁作为普通公众接受采访。因此,相对女性播音员,女性记者的缺乏说明权威的丧失或者缺乏。

除了在权威位置上的缺乏,在报道重要事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时,不管是女性播音员还是记者都出现较少,晚间新闻时段女性几乎更完全消失了。因此2002年Sophie Thibault成为全国法语电视台TVA的晚间十点新闻主播,标志着加拿大晚间新闻主播的一个重要突破。通常,安排女性主持的节目是午间节目、地方新闻、周末节目,或充当“临时替补”。

上文提到,报纸新闻记者中女性比例偏低,不及普及点1/3。电视记者中女性比例同样偏低,但是高出1/3的普及点。电视记者经常需要出镜,对形象的考虑使女性有更多机会出现在记者队伍中。而对报纸记者的要求只是思想、观点和文字,在这种要求下,女性记者比例的减少从侧面说明男性还是被普遍认为是评论者和权威者。

非戏剧类人物

这一类别包括新闻类电视节目中被报道的新闻人物和在非新闻类电视出现或被提到的人物。总体上,女性出现比例偏低,范围局限性明显。相对于在新闻节目中的严重缺失,女性人物在非新闻类节目得到相对较多的关注。

CRTC曾对加拿大媒体社会性别形象描绘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报告分别研究1984年和1988年广播电视中对性别的描绘,包括在700多小时电视节目、800小时广播节目和3000小时广播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人物性别和角色。这份报告代表最广泛的加拿大媒体情况,因此它的数据和发现具有广泛的说服力。CRTC报告(1990)证实,尽管加拿大采取措施提高媒介素养和加强行业自律,长期以来媒体对女性形象描绘的传统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通过大规模统计,报告发现:“在加拿大广播电视的几乎每一块领域,不管是专题节目还是广告、广播还是电视、英语节目还是法语节目,女性出现的频率都少于男性。”

在这段时期的新闻节目中,广播提到的女性新闻人物在英法广播中都只占7%左右。电视新闻中,虽然女播音员和记者比例都有明显提升,但是女性新闻人物比例仍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这种状况在近十年中没有多大改变。根据GMMP 2005年抽样报告显示,当天电视新闻人物中女性仅占13%。

在非新闻节目中,女性被提到的比例明显上升,即使在女性新闻人物比例很低的广播节目中,比例也升至18%。这再次说明女性在非新闻类的娱乐等节目中出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在主要以政经和体育为内容的新闻中的比例,也说明政经和体育新闻对女性的忽视。

以体育为例。虽然体育一直基本是男人的领域,在众多赛事中,男子项目普遍多于女子项目,这在客观上减少了女运动员的绝对报道比例。可是,对女运动员的报道比例普遍低于她们的参赛比例,也低于她们取得的成绩。公营电视台比私营电视台普遍更加注意性别平等刻画,这再一次说明商业因素对性别描述的重要影响。如一项研究显示,报道1994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私营电视台CTV的体育报道中男运动员比例明显多于女运动员比例。女子项目相关报道只占26%,比实际参赛比例(41%)低15%,而男子项目相关报道比例占64%,比实际参赛比例(56%)高8%。对男子曲棍球的特别关注是报道中性别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与CTV总体报道相比较,CFTO私营电视台CTV网多伦多电视台。晚间新闻相关报道中性别比例较为平等,其报道比例分配(42%的女性和58%的男性)和加拿大运动员获得奖牌数以及实际参赛男女队员比例大体一致。公营电视台CBC对男女运动员的报道比例也接近男女实际参赛比例。其两个新闻节目——CBLTCBLT:1985年建立,公营电视台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在渥太华、多伦多的电视台。晚间新闻和黄金时段新闻报道中,报道比例是46%的女性和54%的男性,同样和加拿大运动员获得奖牌数以及实际参赛男女队员比例基本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媒体也有意识地通过新闻报道促进女子体育运动。例如,加拿大女子体育网WTSN是全世界第一个24小时播出的、致力于报道女性体育成就的体育电视网。它有效地提升了女运动员的人气和商品价值。但是由于运营和商业原因,WTSN电视频道现已关闭。近年来,加拿大主要体育媒体TSN开始播报女子曲棍球世界杯赛和女子CIAU篮球决赛。更重要的是,这些赛事都得到体育播报员较为公平和合理的报道,没有刻意突出女性刻板符号。TSN同样开设信息节目For the Love of the Game,专门报道女性和体育。然而,这种报道趋势也可能带有负面含义,比如为市场目的可能物化或性化女运动员。

二、女性人物主题

女性人物很少作为权威人士出现在新闻节目中,女性声音被严重忽略。

根据CRTC(1990)监测数据,在英语电视新闻中,22%的接受采访的人为女性;在法语电视新闻中28%为女性。从1984年至1988年,新闻中接受采访的女性人数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比例虽然从1984年的21%上升至1988年的22%,但这一个百分点并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

进一步分析被采访人出现的节目类型和在节目中的作用,发现女性一般出现在非新闻和非体育类节目中,如自然节目、益智游戏、宗教节目、脱口秀和其他一些节目。在这类节目中,性别比例趋向均衡,而在其他类别节目中,尤其是在新闻和体育节目中,被采访人性别比例差距最大。在政治、商业、经济和法律等“硬新闻”中,女性接受采访的机会大大少于她们在社会新闻、健康和娱乐等“软新闻”中的机会。如广播新闻节目中,被采访者中女性比例仅为12%,但在非新闻节目中,比例增加一倍。此外,当女性接受采访时,通常以普通人士身份发表大众意见,而不是以专家的身份接受采访。具体说来,女性占被采访专家中的15%,主要被采访人士中的18%,被采访的普通人士中的38%。

Media Watch(1994)对1993年冬季电视新闻节目的监督结果也显示,女性只占新闻采访源的一小部分,只有24.9%。

加拿大魁北克政治分析家Denis Monière(1998)对三家全国电视网——CBC、Radio-Canada(法语公共广播电台)和TVA——播出的83条晚间新闻广播分析后发现,女性主要以“普通公民”身份发表意见,很少作为专家阐述观点。在政治或商业成功方面的故事几乎都是关于男性的。对女政治人物的采访与她们在国会或者魁北克国民大会的议员比例不符。这种数量上的不足也没有在报道深度和质量上得到补偿。

同类推荐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该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对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全书共有17多万字,9章内容。第一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第二章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发展是统一的,第三章为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第四章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五章为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六章为治理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第七章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化,第八章为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第九章为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本书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的新演讲集,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如文学的江湖、茶中的故乡、兴亡千载说昭君、苏东坡的历史观、汉语的世界、不住象牙塔要坐冷板凳、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等。
热门推荐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那年繁花开

    那年繁花开

    夏矜VS盛衍时(1v1,双洁,超甜无虐),两个欢喜冤家一梦三生,从打打闹闹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故事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妖神传说之落樱

    妖神传说之落樱

    作者友情提醒:修仙易上.瘾,入坑需谨慎!司落樱:昆仑墟灭我十世,此仇不报,枉为妖神!木寒水:神怜悯众生,却辜负了你,我之过也。放下仇恨,莫要再执迷了!祝清流:被世人唾弃又怎样,与天地为敌又何妨?为了给“她”报仇,变成半人半魔也是我心甘情愿!
  • 祖坟青烟(中国好小说)

    祖坟青烟(中国好小说)

    公司老总罗青松携带“寒衫2号”参加林博会招商引资,无人问津,临走前偶遇自己的堂兄弟罗青春市长,二人因为家族的纠葛陷入冷战与对抗。父辈间的矛盾冲突、家族内部的纠纷、关于祖坟冒青烟的传说,也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 温度

    温度

    人生如蚁而美如神,如果生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渡过,我愿意努力。
  • 限界之丧王传说

    限界之丧王传说

    身为丧尸一族的王者,我来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当我以为自己可以尽情享受这个有趣的世界时,意外出现了……“那个,能给我省点限界点吗?我想买点装备。”“哇!这个衣服好好看!”“那个……”“哇!这个衣柜好实用的样子!”(????????????)?--------------------------------(930475792)书友群已建立,感谢各位看客前来催更(我不会同意就是了,嘿嘿嘿……)——————新书《平凡中的异事》已发布
  • 欧阳黔森短篇小说选

    欧阳黔森短篇小说选

    欧阳黔森,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常委,贵州省青联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中文核心朔刊《当代》、《十月》、《收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等。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水晶山谷》,短篇小说集《味道》等十部。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风雨梵净山》、《王阳明》,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旷继勋篷遂起义》等十一部作品中,任编剧兼总制片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军电视“金星奖”及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三十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四个一人才”,中宣部、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初恋至此剧终

    初恋至此剧终

    十八岁夏天,平凡少女洛小雨和死党苏己容同时爱上了钢琴天才萧楠。十年情深的铁杆,转身变成了针锋相对的敌人。少年明明说过喜欢她,却为何选择离开。她对自己说了千万次要忘记他,却还是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