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100000025

第25章 好莱坞电影与华语电影:学术话语背后的权力角逐与文化逻辑(3)

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对华语电影接受过程中新的发展当作一个合法的范畴呢?毫无疑问,自1990年代以来大量的学者和学生都把严肃地研究华语电影或者各种各样的亚洲民族电影当作自己学术工作的中心。但另外一种事实也无法回避:好莱坞的统治力变本加厉了。对所谓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学术研究此时呈现为一套“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事实上却是将好莱坞电影塑造成全球化电影规范的积极的代理人(客观的外衣,推销的实质)。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为寻找这种规范的替代者而进行的研究是同一块硬币的另一面,也只是再次加强了这种规范的假定的/被公认的好莱坞中心性。在这个层面/范畴上,形式主义和风格/文体分析在电影研究领域并没有引进/获得任何根本的突破。事实上,并不是特别难就可以看出作者理论和体制化形式主义理论之间的连续性。从具有独特世界观和独一无二的签名的个人化的作者论向产业结构、类型传统/惯例、叙事模式等命题的关注焦点的转换,也就是说从作者/个体向机构/系统的转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好莱坞在电影学术研究领域的霸权/统治地位。相反,我们还可能看到,电影研究的机构化历史作为一种积极的过程与日俱增地将好莱坞电影与电影同质化或者等量齐观了。与其挑战作者理论,“银幕”理论和体制化的形式主义,都为好莱坞霸权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无论是整体式地批评电影机制/机器及其意识形态,还是坚持并维护一种公正客观的外观不做任何过分的价值批判或者阐释性主张。

好莱坞在电影研究的学科结构中不可一世的中心性与华语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知识领域的出现并不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现象。在好莱坞电影和华语电影研究之间建立联系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全球化。当然,全球化也是一个受到激烈争论的概念。它的意义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语境而定。全球化的理念总是会在人们的大脑中唤起这样的一幅画面:好莱坞电影征服全球电影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因而使全世界的电影均质化和单一化。同时,全球化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样性和差异性迅速地增加了。全球化在第二层意义上催生了多元文化单子/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世界多极化的意象,世界没有一个单一的中心——好莱坞——垄断了世界视听影像的生产,规定了这个术语的含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都由这些影像产生出来。全球化成为电影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因为它可以同时指向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全球化概念作为两种相反思潮和运动的综合所具有的构成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允许电影研究通过将好莱坞电影研究中心化为“电影研究”的代名词,整合它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赞美、欢迎或支持全球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彰显各种各样不同的差异性(民族/国家的、地区的、文化的、类型的、性别的、种族的等等)。结果,在电影研究中,学者们常常期待的不再是关于任何一个具体国家电影的深度知识(这样常常被人诟病为单一文化主义,好象好莱坞电影研究就不是这样)。相反,它是关于“电影”的专家意见(好莱坞电影等于“电影”)以及世界电影包括华语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普遍的相似性。电影研究已经利用全球化概念使自己变得更加具有世界性和多元文化性,同时,将自己从非好莱坞电影研究中撤回。全球化概念作为一个方便的借口已经进入电影研究的绝大部分领域,进一步加强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学科实践。电影研究的多元文化主义从效果上看,就是其他文化的排列与展示的综合。在这里很难不看到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形式证明。

这些观察表明,华语电影作为一种学科对象,不应该被当作一种体制/机制斗争和批评博弈的场所。但是,政治上完全中立的华语电影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要将华语电影转换成一种实际可行的/能独立发展的批评概念,首先不必急于将它界定成任何想当然的、不必经受检验的神话概念,但必须看到他正面的、积极的身份与价值。相对于“中国电影”,华语电影概念具有一种扩大的地缘范畴,并不能自动解决民族电影研究中出现的许多关键性的批评议题。以世界区域(文化和语言区域)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电影研究范畴作为一种连贯性或者整体性的资源,在政治上从来都不是中立的,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也不是毫无偏见的。以欧洲电影为例,创造欧洲电影一致性身份以对抗好莱坞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殖民化的各种努力和企图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要欧洲被置于牺牲者的位置,只要欧洲电影只是屈居于第二世界的位置,它就不会停止对好莱坞的抵制,至少要坚持争取参与平等的国际竞争。尽管欧洲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批评概念从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层面是无法确定、无法证实的,但是如果把它和对欧洲观念的深入研究结合起来看的话,却没有人能够否认欧洲电影观念/意识的存在。同样,在华语电影研究中,最大的危险仍然是,那些表面看来积极的、正面的属性很容易被证明一无是处,仅仅只是无处不在的好莱坞与(边缘)世界二分法的产物。要想具有批评的有效性,华语电影的观念就不能只是好莱坞中心范式的派生物。但是,要在这个二分法的等级制度之外,重新对华语电影进行概念化也是很困难的。鉴于这种研究范式的渗透性和广泛性,我们永远不能放松对好莱坞(美国)中心主义霸权的可能性放松警惕。否则,我们的批评事业就会弄巧成拙地堕入多元文化的新殖民主义的圈套。

不同于那些成熟完善的专业学科,华语电影研究还不曾经历过严厉的批评和质疑,因为它具有与众不同的体制性和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华语电影研究可以免于质疑和争论,特别是针对它难以琢磨的身份、模糊不清的边界和不确定的研究对象。这些对于其他学科和研究领域来说似乎就是灾难,但这正是华语电影活跃的生命力所在。那么,华语电影研究比起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在视野、方法和重点上提出了哪些新东西呢?首先,相比中国电影的概念,华语电影的概念显然淡化了从国族、疆界和政治的同一性来界定电影的思路,而强调这些电影中语言和文化的同一性。根据《跨国的华语电影》一书的编者鲁晓鹏的考证:“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台湾和香港学者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引入的。由于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解冻,大陆的电影学者首次应邀到台湾进行访问。因此‘华语电影’就被台湾学术界引来作为出产于华语社会的电影的代称,以示有别于之前为区别大陆片、港片、国片而采用的几个概念。换言之,用一个以语言为标准的定义来统一、取代旧的地理划分与政治歧视。”其次相应地,华语电影的概念打破了对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以地域(大陆,台湾,香港)研究为主的思路,而发展了一种贯通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语电影的视野。第三,在此基础,华语电影的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关注华语电影内部的关系研究、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第四,它在方法上还受到此时正当红的文化研究和产业研究的强烈影响,在传统电影研究的作者、类型、风格、流派等概念上,又引进了国族、阶层、性别、身份认同等概念;在电影的艺术和文化维度上,又加上了产业和经济的维度。

总之华语电影研究现今仍然肩负着双重的使命:对内的体制建设,并且尽可能的与华语电影产业实践结合起来,对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话语支持和审美语境;对外则须对全球化浪潮下的好莱坞帝国审美及其学术话语起到应有的制衡作用。

(原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注释:

[1]王逢振,《詹姆逊谈全球化》,《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6日。

[2]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第19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3]特里.伊格尔顿,《美学的意识形态》,牛津布.莱克威尔出版社,1990年,第84页。

同类推荐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本书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集,精选了《磨坊文札》和《月曜日故事集》中不同主题的作品。其中《最后一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1912年,《最后一课》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
  •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主要讲述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上演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故事。萧红以悲悯的笔调,展现了当时黑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现状,对旧社会中底层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此外,本书还精选了十八篇萧红所著的短篇小说,可说篇篇精彩,语言质朴却又内蕴深藏,字里行间表现出对旧社会的深切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无限同情。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本书作者干天全教授研究中国寓言数十年,精选两百多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分析寓言背后的智慧,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一则《坎井之蛙》,让人知道坎井外有海阔天空的世界,不能在狭小的环境里自我满足、自鸣得意;一则《刻舟求剑》,告诫人们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以发展变通的眼光来处理问题,墨守成规就会失败;一则《南辕北辙》,使人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确的方向,若方向错了,不管物质条件如何优越,自己如何努力,只会离预想的目标越来越远……
  • 中国成语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国成语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中国成语故事》将那些最常用、最脍炙人口的成语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受益匪浅。
  • 小记者大世界

    小记者大世界

    本文讲述的是:“叙事类,写景类,状物类三部分等精彩的内容。”
热门推荐
  • 玄珠登陆时代

    玄珠登陆时代

    吕博庸于梦中遇蛇,奇梦之中获得一颗神秘宝珠。舒话金庸,仙游大唐,至此之后便展开一系列的奇迹的人物变换,他遇到了自己的队伍,但等待他的却是另一个江湖。
  • 喵仙渡神记:师兄亲亲啦

    喵仙渡神记:师兄亲亲啦

    (1v1多世情缘)哎呀师兄生气了怎么破?不方不方亲亲啦,如果还气就再亲亲啦!哎呀师兄魔怔了怎么破?忘记她了怎么破?没事没事都没事,没什么是亲亲不能解决师兄的啦!不就下个人间渡个神嘛,师兄居然追到人间来,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就一起携手搅乱这天下咯。
  • 我的爱情得了一场感冒

    我的爱情得了一场感冒

    林慧和荣泽宇的婚姻在外人看来是神仙眷侣,实际上林慧被丈夫的善妒搞得苦不堪言,最终选择了离婚。亦师亦友胜似亲人的路岑一死于心脏病,前夫荣泽宇肇事坐牢......深爱林慧的苏远得了生死未卜的重病,从此不明踪迹......一切都来得这样猝不及防,像一场重灾感冒,林慧在烟火人间,还能不能从容起舞......
  • 修仙吗,最坑那种

    修仙吗,最坑那种

    萧炎为何找我单挑?秦羽为何手持尿壶?王大锤为何跟我拼命?哮天犬为何屁股红肿?这一切,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请看——《修仙吗?最坑那种》
  • 珍惜所有相遇

    珍惜所有相遇

    不要以为你放不下的人也同样放不下你,不要放下尊严去挽留一个人,因为那个时候的你真的很丑
  • THE VIOLET FAIRY BOOK

    THE VIOLET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古萌兽驾到

    上古萌兽驾到

    作为一只得到天地眷顾因混沌之气而被创造出的小白泽,小白婳表示自己很懵懂。她才诞生不久,尚未化形,且,身边总有一只妹控大白泽在守着。随着逐渐成长,小白婳遇见了许多人和事,经历了数个时代的变迁,而白泽一直在她的身边陪伴着。盘古、伏羲、女娲。青丘九尾玖娣,鲲鹏、五爪金龙金桐,随着一位位上古洪荒众神的消散和隐归,小白婳与哥哥白泽又该何去何从?放心吧,轻松宠文,绝不虐。作者玻璃心,还望海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傅小姐的五封信

    傅小姐的五封信

    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傅小姐永远都是杜先生朝朝暮暮思念的人儿。奈何生不逢时,情无处放。
  • 女王逆袭攻略

    女王逆袭攻略

    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全职太太被离婚,老总老公找了年轻漂亮的女人。是哭哭啼啼痛不欲生?还是变成一团火焰痛打渣男?父亲意外去世赔款百万,是将钱款双手奉上给渣男、奇葩亲戚?还是将钱紧紧握在手中寸步不让?小姑子爱搅局;大明星有苦恼;婆婆太强势;眼瞎嫁了一个凤凰男;豪门间看似光鲜的联姻;自己变成伏弟魔的困扰……女人,这辈子生活不容易。是做一个唯唯诺诺忍气吞声的小女人?还是要做一个说一不二的大大大女王?这个选择题,是你的,是我的,也是叶青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