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300000043

第43章 导演的起源 职责与修养(4)

(六)导演的实际工作任务

在录制广播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最艰难的、最劳心费力的是导演。他必须统帅整部剧的演出,一切艺术上或与艺术有关的事务性工作,全部要经过他的筹划、审定和安排。他必须与剧作者、演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工作。因为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成败,都与他的艺术创作有着极为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

导演的实际工作步骤,简而言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剧本介绍给演员及其他艺术创作人员,使他们对剧本有所了解。

2.深刻了解剧作者的创作意图,挖掘剧本的内涵,指导演职员如何充分发挥剧本的意念,弥补剧本的缺点。导演与剧作者应该融为一体。

3.协助并指导演员了解他们各自所担任与创造的角色。导演与演员应当融为一体。

4.调和并统一演员们的艺术创造,使他们各尽所长,取长补短,相互衬托。导演应该告诉演员表现得是否正确;在每一场戏中,演员戏份的轻重,以及与其他演员之间的配合是否恰当,等等。

5.协助并指导音乐、音响效果工作者进行创作。

6.把每一场戏按照预定的计划在录音棚或实景地进行录制,并使它们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素材。

7.在复制间协调音乐、音响效果工作者,将音乐和音响与整体语言素材进行合成。

8.定出审听的时间,邀请有关领导审听。当剧目经领导审听通过后,安排播出时间,发出节目预告,通知剧本作者与演员收听,写出内容介绍稿刊登在报刊上进行宣传,寄发有关人员的劳务报酬等事务性的工作。

以上是一份极为简单的导演工作程序表,导演的实际工作大体如此。一切剧本都是平面的文字形式。要想使剧本成为可供播出的广播剧节目,使听众在听觉上有一个舒适的、融合的感受,获得审美满足,那就必须依赖导演的力量。导演的成功不体现在书本上,也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坐以论道而成的,他要在进行案头工作的构思中,在排练场上的指导中,在录音棚里的把握中,在录制合成制作的指挥中,实现他的一切意图。这些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有一点疏漏。当剧目播出之后,导演还期待着听众的反馈,以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导演的修养

导演作为剧组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修养,其中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个方面:

(一)内在修养

1.导演应该是学者、艺术家

导演要精通戏剧理论。这无需多解释,因为这是成为一名好导演所必备的条件,广播剧导演自然也不例外。导演要从戏剧艺术方面来领导并统一剧组人员的意见与行动。如果导演在戏剧艺术方面的知识不深厚,尤其是在编剧、表演、音乐、音响效果等方面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他将很难领导整个剧组进行集体创作并顺利完成艺术作品。因此说,导演必须是一位学者或艺术家,应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

2.导演应该懂得哲学和心理学

广播剧的主题往往具有哲学的性质,剧中的人物或多或少带有一丝哲学气质,或许在对话里蕴涵一些哲理性的思想,因此,导演懂得一些哲学理论对从事导演工作将大有益处。至于心理学给予导演的帮助就更大了。剧本所描述的都是人与环境或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正常的或是冲突的关系,如果导演对心理学毫无了解,是很难把握好一部剧本的。此外,导演对听众的心理也应该有所了解和研究。制作广播剧是供听众听的,如果导演不了解听众的收听心理,剧目的生产等于无的放矢。所以,研究听众的心理是非常必要的。导演是剧组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导演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员的感觉、思想、情感、行为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现象,如果不能有深入的了解,将难以起到领导的作用。

3.导演要研究历史与地域风情

导演经常接触到不同题材内容的剧本,而剧本中所表现的绝对离不开作者对所写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的描绘。如果导演不熟悉作者所描绘的时代和地理环境及一般人的思想、生活、风俗、习惯等,他将无法表达出剧本的精髓。导演对剧本中所描绘的一切必须与作者有同样深度的了解,甚至比作者了解得还要博与广,他才有资格担任这一剧本的导演,才有可能把体现剧本的艺术价值。因此,导演在平时对历史、地域、民俗风情等都应该有相当的研究,否则,他对剧本的艺术处理就会出现偏差或失误。导演要了解某一时代和地区人民的思想、生活、风俗、习惯等,如何获得这些知识性的修养,可以从这一时代和地区所产生的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这往往比从历史、地理书籍中得到的会更真实。

4.导演应是一个情感极为丰富的人

剧作者所创作的剧本必然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才会引起听众心理上的共鸣,听众才会觉得合乎情理。因此,作者本人必须是一个情感极为丰富的人,他的内心才能有真情可以流露。导演正是作者真情的体现者,他把作者内心那种真、善、美的情感充分揭示出来,使听众也获得真、善、美的陶冶与审美的享受。如果艺术家缺乏丰富的情感,他将永远不会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导演更应该具备丰富的情感,否则他将不可能体现出剧作的真谛和有完成综合艺术的耐心、恒心和毅力。

5.导演应有灵敏的头脑

导演应具备的能力,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得会的,因为导演这种工作毕竟是艺术而非技术的。除了不断地努力之外,导演还要有一个特殊灵敏的头脑。导演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为有许多情境导演是无法身临其境去体验的,那就得依赖于想象力了。意识的创造依靠想象形成,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尤其是广播剧艺术,所表现的事物包罗万象,剧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动机需要依靠想象完成。假如导演没有灵敏的头脑,他如何能够带领全体剧组人员圆满地完成艺术创作任务?

以上简述了作为导演所应具备的内在修养。内在修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素质,是靠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此外,导演还必须有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做到对人真诚而不虚伪,谦虚而不骄傲,公正无私,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受到演员及合作者的爱戴和信服,做起事来也格外方便、顺手。这些又涉及导演的外在修养。

(二)外在修养

除了必须具备的学识之外,导演还需具有一些特殊的外在修养,才能算作一位好导演,才能使导演艺术发挥到最高峰。导演在工作时必须与演职人员密切合作,要想使工作取得高效率,良好的工作态度很关键。具体来说:

1.始终有饱满的情绪

导演在工作之前,要做好确定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在工作中,要以旺盛的精力,领导全体演职人员,认真工作。以身作则,按照既定目标,积极进行。排演一次,必须有一次的成绩;工作一小时,需要有一小时的成果。绝不敷衍萎靡,使大家做无谓的时间消耗。

2.以理智克制情感

导演与各工作人员相处,不应有优越感。要能容忍,不怕麻烦,不性急,不发怒,富有同情心。对演员表演方面,重启发和教导而不要命令。导演不能假装自己什么都懂,更不应该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对,而是要和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学习。导演指导演员表演,千万不能让演员盲目地接受命令,要让演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启发他的内心活动,诱导其创造能力,避免使演员成为傀儡式或活道具式的演员。导演要想顺利地完成任务,必须耐心工作,要以理智克制情感。

3.要有坚强的意志

导演要永不懈怠,永远不灰心,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导演是一剧的领导,一切工作都要由导演来作出最后决定。因此,每当工作人员向你请示或请教某事应当如何做的时候,你必须胸有成竹,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其次,在剧本中又有许多生活遭遇不同、性格迥异的剧中人等着你一一研究,而每一个剧中人也都有许多不同的对话和动作等着你去实现。你还得会同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研究探讨一些问题,这些还仅仅是在排练之前。此后,你要对剧中人物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动作仔细琢磨,在琢磨体现中去排练。演员在没有排练任务时还可以休息,而导演则从开始到结束,始终没有休息的时间。导演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凭借一时的勇气,一时的冲动,去完成一件工作很容易,但要长期而艰苦地守住一个理想的事业却很难。所以,导演必须有更坚强的意志,更大的恒心,领导全体演职人员始终如一地守护着这株“幼苗”,直到开花、结果。

4.永远不要骄傲

导演是一剧组中负有全权责任的人,他要使剧作家、演员、一切工作人员和听众对录制好的节目满意。因此,别人把最好的努力和意见贡献给你的时候,你不能以为自己是最后作决定的人,就完全拒绝接受。要认真判断,应该拒绝的是些什么?应该接受的又是些什么?别人提出批评的时候,要平心静气,虚心检讨,找出自己的错误,失败乃成功之母,你更应该努力上进。对别人的表扬不要自满,别人越是赞扬你的时候,你越要小心谨慎,虚心请教,虚怀若谷,力求更进一步。

导演在剧组虽然是领导者,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独裁者,也不是一个万能的人。剧目的完成是依靠各部门的共同合作来实现的。导演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制作广播剧艺术的质量。艺术创作是无止境的,导演要广泛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水平。

总之,导演者在艺术方面,必须领导全体演职员积极地、虚心地、精益求精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负起启发、督促、指导、综合的责任。

思考题:

1.导演选择剧本的标准是什么?

2.导演的实际工作任务都包括哪些方面?

3.导演的内在修养都包括哪些方面?

4.导演的外在修养包括哪些内容?

注释:

[1]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辨音能力甚强。晋平公铸大钟,众乐工听后都认为音律准确,独他不以为然,他的判断后为师娟所证实。

[2]原作为日本的掘江史郎、内村直也。

同类推荐
  • 美国汉学纵横谈

    美国汉学纵横谈

    《美国汉学纵横谈》这本论文集为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全部论文均在正式刊物和报纸发表过,在国内学界产生一定影响。分为三个部分:19世纪美国汉学史研究、20世纪美国汉学史研究、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本次结集出版,将对国内研究美国汉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研究

    从其他学科吸取理论营养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译学建构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诚如杨自俭先生所说的那样,“虽然有许多文章都强调要重视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与方法,但大都只是提提而已,很少有人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借来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热门推荐
  • 紫星花之诗2

    紫星花之诗2

    卡亚特大陆是一片临海大陆,越往西越荒凉,最远是人类没有到过的神秘之地。大陆上的人们信仰着光明之神,却饱受妖魔的威胁。在几万年前,光明之神将危害人类安全的黑暗妖魔封印到了地底深处被称为“第九层圣殿”的地方。克里欧找到妖魔解禁的端倪,组成小队深入第九层圣殿。在这里,克里欧终于明白了妖魔王的诡计……
  • 绝世剑修都市行

    绝世剑修都市行

    剑主夺舍重生行都市,无人可挡!杀向浩瀚宇宙的故事,看少年如何逆袭成人中之龙!
  • 今天追到男神了吗

    今天追到男神了吗

    颜墨这一生一共有两个追求:追到男神,嫁给男神。某日,颜墨向某男神求婚,谁知,男神无情地回了一句:“送上门的我不要!”气的颜墨一崩三丈高,从此颜墨发誓,追他,追他,再追他。追到地老天荒,让他无处可藏!翻身做女王,让他跪下来唱征服!
  • 掉进沼泽的玫瑰

    掉进沼泽的玫瑰

    生于花园的玫瑰永远都是高贵的。暴力张扬体育生周宵?温柔可靠转学生宁沼 一朵玫瑰,一片泥沼 互相缠绕,依附,坚强盛开。
  • 女工记

    女工记

    大型组诗,描述了一百位下层女性农民工的生活。诗人将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们的“们”换成一个个鲜活的的女性个体,记录她们在流水线上艰难而努力的生活与奋斗。作者不是旁观者的叙述,而是感同身受的倾吐,所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 吓到你了吗

    吓到你了吗

    信则有,不信则无。就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
  • 余小姐天天都想浪

    余小姐天天都想浪

    余书礼因为商业联姻嫁给裴含煜了,结婚以前的她是个乖乖女,在娱乐圈里做个十八线外的小演员。结婚以后只想生下孩子天天演戏出去浪,旅游安排!吃喝安排!逛街安排!包场安排!
  • 斗罗大陆之万界召唤系统

    斗罗大陆之万界召唤系统

    宅男唐轩,踩在了漏电的插线板上,就此穿越,还获得了一个万界召唤系统,剧情斗一斗二。[斗一女主:宁荣荣,朱竹清,古月娜(召),千仞雪,斗二女主:马小桃,凌落宸,张乐萱。]注:斗二是主角唐轩儿子的冒险。书友群:643752794
  • 剑镇诸天

    剑镇诸天

    神峰如剑拔地起,耸入云天不见巅。这一天,少年持剑从神剑峰出山入世。这一刻,狂风骤雨于青霄国起,漫卷苍穹诸天!
  •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在新文学史上,萧红是独异的一位女作家。在她身上,勃发着身为底层女性的创造力。萧红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内心充满爱、温暖,敏感而多情。其写作方式充分散文化,自由、散漫、率真、自然,讨厌教条。在她那儿无所谓“文体“,只爱自由地表达。她的作品,几乎全数带着自叙传的色彩,主观色彩浓郁。鲁迅曾说,在她的作品中,”北方人民的对于生动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特意收录部分书简和小说中的两个独立章节,以见萧红整体作品散文化的风采。不论虚构还是纪实,其底色皆是: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