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400000006

第6章 初步发展期(1918-1937年)(2)

北伐成功后,国民党又经历了新军阀混战,蒋介石在1927年最终取胜,建立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南京政府。后又因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换上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国民党实现了形式上对全国的统治。此时,蒋介石为达到独裁目的,宣称根据孙中山提出的“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依次推进主张,南京国民政府已转入建设时期,并提出要结束“军政”实行“训政”。1928年8月8日至15日,在蒋介石的主持下,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二届五中全会,决议实施“训政”。10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训政纲领》,宣布:“训政”期间,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由国民党训练国民逐渐推行“选举、罢免、创制、监察四种政权”。同日,国民党中常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海陆空军总司令。1929年3月18日至27日,国民党在南京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以“总理遗训”为“训政时期中华民国最高之根本法”,规定:“中国国民党独负全责,领导国民,扶植中华民国之政权、法权”,而于人民之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于必要时得“在法律范围内加以限制”。会上还公开提出了一项严厉处置反革命分子议案,宣布一切违反三民主义的分子“均属反革命分子”,凡经国民党省市党部书面证明为反革命分子者,“法院或其他法定之受理机关应以反革命罪处分之”。[9]由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便在“训政”的名义下确定了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对全体民众统治的政治体系。这成为此后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官营教育电影业一个基本的历史语境。当时的中国电影业主体以商业最发达、思想最活跃的上海为发展中心,而官营教育电影业则以南京为基地,使自身命运与国家中心政权的兴衰裹挟纠结在一起,最终成为中国电影业,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文化中一个别具含义的因子。

为了对抗30年代上海电影界掀起的进步左翼电影运动,国民党除于1931年设立了教育部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外,更效法当时意大利、德国用电影为专制统治服务的办法,提出了“国产电影运动”和“教育电影运动”的口号,并开始积极组建官营电影业。而直接对应其意识形态宣教目的,并对国家经济、文化各项基本建设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教育电影业首当其冲,被纳入其规划之下。本期,国民党对官营教育电影业的建立,具有自上而下的特征。因此,其建构重心也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方面。

一、电影股的设立

早在1929年,国民党便设立了中央宣传部之编撰科艺术股。其中就有“电影之设置”。只因“限于经费,故对于自摄影片之一切冲洗,剪接,放映以及对外电影界之联络,指示等工作,均未能臻于完善”。1930年成立了由内政、教育两部合组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从事检查国内外影片”。至1932年5月,将先前设立的“艺术股”正式改称为“电影股”,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之文艺科。

到了1933年,电影股进一步直辖于中央宣传委员会并在同一年开始摄制教育电影。当时的电影股“添聘专门人才,主持其事,其内部工作,分设计,制作,指导,编审,联络,映演,设置,调查八项”。其中与教育电影直接相关的为制作、编审、映演和设置四项。编审部门的职责中便有:“编制适合宣传本党主义政策及历史之电影剧本;编制各种教育电影剧本”。制作部门则负责“摄制有关宣传本党主义政策之电影片;摄制重要社会建设事业电影片;摄制各项教育影片”。映演部门主要负责“一、推广映演本会摄制之电影片;二、办理本会电影片之租借事宜”。而设置部门的工作除“设置中央电影摄制场”外,还要“设置国际摄影新闻社”[10]。因此,中央电影摄制场在南京奠定了基础,并发展成为国民党重要的制片宣传的喉舌机构。从电影股的部门配置来看,国民党的官营教育电影机构从一开始便具备了相对完备的形态。由制作、编审和设置部门完成教育电影的生产;映演部门则主要承担了教育电影的发行与放映。其中,设置部门设置的“国际摄影新闻社”还促成了国内外教育电影的交流。

从1932至1933年,该电影股共拍片72部,其中除了大量的新闻片外,教育电影有《棉业改良》(一本)、《杭徽公路》(一本)、《中央广播无线电台》(两本、有声片)、《中央政治学校》(两本)、《炮兵学校》(两本)、《工兵学校》(两本)、《骑兵学校》(两本),以及有声片《紫金山天文台》(两本)等8部。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此外,1932年7月,陈立夫、郭有守等又在南京组织了官方性质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其创会宗旨为“研究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宣扬文化,并协助教育电影事业”,积极提倡教育电影化和电影教育化。该协会后来逐渐成为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乃至整个官营影业的重要行政推行机构和政策性导向机关,对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郭有守在其《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中还特别介绍了该协会的成立缘由和经过。他提到:1932年夏,报上“忽登载江海关意大利籍职员博斯(Bos)约集在上海的几位教会人士,组织了一个教育电影的会。不仅是全国性的会,并且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联合会的教育电影组织和工作”,而当时“国联为推进国际文化事业,成立了一个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这是总机构,设在瑞士日内瓦。委员会的决议交国际文化合作院执行,合作院设在巴黎。委员会正成立一个国际教育电影协会,设在罗马。各国可成立类似组织,为该会的代表”。国民党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委员则认为:“教育电影的事,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办。全国性的团体,应该设在南京。遂决定发起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于是,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8月,郭有守奉命到欧洲考察教育,还亲自携带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向国联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的抗议函件,要求国联在中国关于教育电影工作事,应由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代表,并负责加以推进。1933年1月,欧洲教育考察团回到罗马,也将相关情况,向设在罗马的国际教育电影协会总会说明。后来,该总会遂将博斯的组织取消,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国际地位,也最终得到了确认。[11]

除了每年制作会务报告,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还推出了一系列《中国电影协会年会专刊》,并在专刊中系统地讨论了教育电影的美学、经济学、技术等各方面的理论,如:第四届年会专刊中郭有守的论文《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第五届年会特刊中的论文《略谈教育电影剧本》(王平陵)、《教育电影与戏剧》(余上沅)、《如何广置有关儿童教育的影片》(吴研因)、《什么是优秀的教育电影》(陈友松);以及第六届年会特刊中《教育电影的理论及其在视觉教材的地位》(范得胜)等。

在1933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又被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为“罗马国际教育电影协会”的中国分会,并直接参加了国产教育影片与外国教育影片的交流。然而,因为当时“协会对于教育电影的设置与推行,以限于经费,进展缓慢”。为谋求发展,该协会后来陆续在南京、上海、杭州,青岛、济南、昆山建立了分会,并积极提倡教育电影运动。1933年和1934年,该协会连续组织了两届国产影片比赛,并提出以“发扬民族精神,鼓励生产建设,灌输科学知识,发扬国民精神,建立国民道德”为教育电影的取材标准和国产优秀影片的评选标准之一。该协会还曾于1935年2月起,在南京各影剧院加映教育影片,并略收“附加教育电影费”(南京市政府核准该协会在各电影院附加教育电影捐,每张门票价值在一元以内加一角,一元以外加两角。每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他们用这笔款项“另户储存,指定专作自行摄制或购买教育电影之用”。后来,又在1935年提出4000元与金陵大学理学院合作摄制教育影片,由“协会负经济责任,金大负技术责任”[12]。

除了在南京、上海两地推行教育电影以外,该协会还组织在京沪,京杭甬,京无,淮南四铁路沿线各中等学校放映教学影片。其中,由协会自制的教育影片已有15种,包括:《首都风景》、《西湖风景》、《开封》、《防毒》、《酱油》、《灯泡制造》、《搪瓷》、《玻璃仪器》、《调味粉》、《紫砂器》、《陶瓷》、《蚕丝》、《底皮之制造》、《农人之春》、《中国体育》等。此外,该协会还替国民党教育部摄制教育影片两部,并向国外陆续购置了教育影片63种,加上中文字幕,再分别租给各地放映。此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还与国民党教育部,南京市政府以及江苏教育厅共筹经费,在江苏省立南京公共体育场内建筑了首都民众教育台一座,推行民众教育,专门放映教育电影,并进行集会和演讲。并于1933年5月在南京举行第一届年会。1934年5月在上海举行第二届年会,1935年5月在杭州举行第三届年会,1936年在无锡举行第四届年会,1937年在南京举行第五届年会等。

该协会还积极地与国外教育电影机构进行交流。如协会就曾参加了第一次国际教育电影会议,并且该会代表朱英当选为大会副会长,并参加了大会举行的农村影片国际竞赛。1935年,国际协会在比利时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上,与比利时农村改进会合组“农村电影国际比赛会”上,该协会出品的教育影片《农人之春》影片参与比赛,结果获得大会特奖。该片“完全利用天然景象,在春耕时期,农人脚踏水车,折背插秧,牧童于夕阳西下时归途中横牛背上吹笛以及农人家庭生活等”。郭有守还写道:“影片在比赛前夕始寄到。在22个国家参加比赛的影片,其中不乏在技巧和布置,有富丽堂皇的表现,但不如中国的影片来得自然和逼真,在习于高度机械化的生活,这算是别具风格,颇合于审查人员的口味,因此《农人之春》得到第三名奖。本来还会考虑第二名,后来第二名归于意大利。中国乃居第三。只有前三名,可以在北京车站广场放映。电报传来得奖消息,使读者疑信参半。事实的证明,给予协会同仁很大的鼓励。”[13]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还将自制的教育影片《中国体育》一片,委托波兰人奥京斯基在欧美各国巡回放映,以增进国际对中国情况的认知;协会又与美、德、意三国教育电影机关交换教育影片;并且协会还一直协助国际教育电影协会调查电影教学,互相交换刊物。

三、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

与南京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同年成立的官方教育电影机构,还有设立于上海的“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将这一机构设于上海的目的,除了欲与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电影运动分庭抗礼之外,也因为上海特有的便利条件更适于进行教育电影的对外交流。该处于1933年12月由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转呈教育部核准公布的简则中提出:“第一条,本处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之合作,呈准中央宣传委员会教育部及内政部备案,在全国各省市县推行教育电影。第二条,本处除经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向国际教育电影协会租赁之教育影片外,并且向国内外各影片公司及教育文化电影机关定购教育文化影片在国内轮回映演。第三条,……除市区直接派员设立分办事处外,其他各省县城则与当地教育机关合作在民众教育馆、学校以及公共场所映演。第六条:丑、……教育影片则完全由本处免费供给,每月更换节目,此项节目由本处全权分配,至于教育影片配合映演之滑稽影片,则须自行租赁。寅、每一节目在一县地连映十四天,映演完毕之日,必须寄往本处指定之邻县,不得延搁,以免误及他县之工作。”[14]

同类推荐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阳光下的葡萄干

    阳光下的葡萄干

    “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会有什么下场?/它会不会干瘪枯萎,/像阳光下的一颗葡萄干?”《阳光下的葡萄干》表现了一个非裔美国家庭对美国梦的追逐。亲情、理想、现实在逐梦的旅途中相互冲突……梦想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对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此剧在百老汇上演时一举成名,连演530场,被多次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
  •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热门推荐
  •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大约公元前3世纪,巴勒斯坦城市西顿(Sidon)居住着一位名叫昂蒂帕克(Antipater)的男子。他是古文物领域的贝德克尔,著有一本旅行指南。他或许不是首个试图向旅行者指出不可错过之景的人,但这份举世仰慕之物的列表也许出自他手,并经其他作家转述,直到成为权威。昂蒂帕克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将列表中奇迹的数量限制为神圣之数七,于是有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
  • 燕游吟

    燕游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仙夫君妖神妻

    上仙夫君妖神妻

    她神魂封印,七魄尽毁,七世轮回,重生异地。凌山拜师,千绝峰上,看尽六界名人,金鱼凤凰为伴,修习各类仙法,熟读各类仙籍,成年时,妖气肆意,成为妖界之主,妖孽仙君为她背离仙界!当她神魂回归,力量觉醒,妖神合一,六界谁能与她抗衡?
  • 海浪 达洛维太太

    海浪 达洛维太太

    吴尔夫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一生勤奋,著述丰富。吴尔夫认为写作要摒弃纷繁的物质表象,在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探求中定格人类“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间”,通过人物的瞬间感悟揭开生活的面纱,触探生命的哲理。《海浪》《达洛维太太》被认为是吴尔夫最重要的两部作品。
  • 木叶之隐藏BOSS

    木叶之隐藏BOSS

    “雷好,我是野狼!”“呸!”“你好,我是野良奈落,很高兴认识你,少年!”漩涡鸣人看着面前似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露出震惊的表情道:“是你,万事屋的坂田银时?”“呸!我叫野良奈落,火之国大名!”“大名,大名,大名!”当一众欢呼声响起时,奈落露出陶醉表情将竹扇打开道:“没错,这就是我!火之国大名,生于战国时期见证荣耀光辉而走到最后的隐藏BOSS”“咔”灯光,幕布,镜头,撤,撤,撤,“不对啊,我给钱了啊,混蛋,回来,信不信我弄你们,我可是火之国大名啊!”火影忍者,战国大名,年少之身,一步步靠着带毒系统登上巅峰,成为火影世界翻云覆雨的隐藏BOSS
  • 废材翻身之狂傲炼药师

    废材翻身之狂傲炼药师

    前世,她是站在神域顶端的炼药大师,手握重宝、风华绝代,却被恋人所害,含恨陨落再次睁眼,她已经成为一名人人可欺的废材少女。从这一刻起,她就暗自发誓,不仅要重新夺回属于她的荣耀,也要手握杀戮的力量,将所有欺辱背叛过她的人通通踩在脚底!谁说灵脉受损就不能修炼了?咱可有能洗经伐脉的神域秘宝!谁说光系炼药师就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人宰割了?她可是能修习七系术法的罕见全灵体!谁说捡到的秘籍残缺就不能使用了?这可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契约召唤术!谁说她的契约兽是吃里扒外的卖萌货了?一不小心就给她拐来了个实力深不可测的魔头当保镖!欺辱她者,必反受其辱!阻碍她者,必为她所灭!伤她亲者,必加倍奉还!杀妖兽,夺秘宝;闯秘境,收灵宠;炼灵药,捡神器在这片强者为尊的大陆且看她如何左手救治世人,右手颠覆世界!???????????????????【片段一】眼前的这名女子,腰细腿长,墨发如瀑,皮肤白皙,五官精致,一颦一笑间皆夺人心魄,好一个绝代佳人!她暗自赞叹着:“师姐好美!”却见那名女子嗔怪地弹了弹她的额头,“你又取笑你的师兄了。”“什,什么?你不是师姐?你是师兄?”她目瞪口呆。【片段二】他豪气地将手中的剑一把拍到桌子上,翘起了一条腿:“既然你打败我了,按照我们蛮族的习俗,今后我就是你的了!”她无力地扶额:“我的跟班已经够多了!”水系、火系、光系、暗系……众灵兽纷纷瞪大了眼睛,摇着尾巴围住了自家主人。某只毛团直接跳到了她的肩膀上,宣告自己的主权。“谁说我要当你的跟班?”他狡黠地一笑,“我要当你的男人!”【片段三】“听说你昨日又回宗门去探望那个娘娘腔了……”他把玩着一缕深紫的长发,凉凉地开口道。“那是我的师兄!”她义正言辞。“今日你还特意专程给那个病秧子送药去了……”他的语气开始哀怨。“那是我的朋友!”她面无表情。“……回来的路上还被那个讨厌的蛮子给拦了下来!”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杀气。“你又跟踪我的行踪了?”她忍无可忍。“我也不想的……”他突然俯下身子,凑近她的耳边,邪邪一笑。“谁叫你强行跟我订立了契约,我只好一辈子都跟着你啦!”本文1V1女强男强,欢迎跳坑~
  • 爱在亿万光年间

    爱在亿万光年间

    一场莫名其妙的相亲,让林橙橙莫名其妙的被当成毒贩子,又莫名其妙的被男神所救,最后就莫名其妙的闯进了男神的生活,开启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同居子。她以为这是爱,是丘比特的眷顾,正打算不要脸的继续傍上这张长期饭票,男神的未婚妻却突然到访,给了她狠狠一记耳光,她总算明白了,男神是大家的,老公才是自己的。“为什么你会喜欢我这种又老又丑,又不温柔,还没有家世的逗比。”某人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揪心了。“因为我是外星人。”男神非常认真的回答,他的审美他做主。
  • 关于异世界的她和她的男配

    关于异世界的她和她的男配

    “所有人都可以死,唯独姐姐不可以,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你们知道吗!!!”“行走在光明道路上的人,看到的永远都是美好的一面,你知道,在光明的背后,有多少黑暗。”“有血有泪的是人,而你……是什么?”“我只是想要一个爱我的人,有错吗!!!”……………
  • 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