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3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心理效应大多是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实验得到的有关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心理效应往往能体现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如破窗效应、接近效应)或基础理论(如定势效应、移情效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心理效应的集合也是构筑心理科学大厦的一块基石。下面拟对心理效应内涵进行阐释并分析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

虽然心理效应在学界已耳熟能详,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广泛搜集心理效应词条的过程中却发现,对心理效应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并不清楚,有点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翻查了国内已出版的几本主要的心理学词(辞)典和《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以及若干心理学教科书之后才发现,根本就找不到对心理效应的解释!再细想,之所以如此,可能缘于心理效应是一个由“心理”和“效应”两个词构成的词组,而词组不属于词典解释的范围?或者因社会文化的发展,许多词汇还没来得及被收录进词典里?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把注意力转移到分别对“心理”和“效应”这两个词的查找上。“心理”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这里只取它的一个最基本的意义。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认为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效应”一词在多种词典里都可以找到对它的界定。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里认为“效应”有两种含义:“(1)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光电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等。(2)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明星效应”。从《朗文英汉双解网络版》和《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缩印本第6版)以及《外文社汉英大词典最新版》里对“效应”的解释,可以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含义:

1.a change that sth.causes in sth.Else.

一个事物作用于另一个事物上产生的变化(侧重于变化)。

比如:the effect of heat on metal.热对金属产生的效应。

2.the way in which an event、action or person changes someone or sth.Else.

一件事情、一种行为或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变某人或某事(侧重于发生变化的方式)。

3.a particular look、sound、or impression that someone,such as an artist or writer,wants to create.

一些人比如艺术家或作家所希望创造出的那些特别的形象、声音或印象。

把对“效应”的这三种解释联系到“心理活动”特别是“传播心理活动”中,又可以找出三类对应的关系:

其一,相对于“效应”的第一种解释:把“一个事物作用于另一个事物上产生的变化”,引申为传者的言行对受众或采访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例如,“暗示效应”指受众因受到传者报道中所暗含的某种意蕴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再如,“登门槛效应”指记者对采访对象施以策略,使采访对象愿意接受采访。

其二,相对于“效应”的第二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因某种信息的刺激(或通过某种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如“冯·雷斯托夫效应”指被接见者的特征给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菜肴名称效应”指形象的、准确的、令人垂涎的菜名能使顾客产生美好的心理感受,并激发其食欲。

第一和第二点本质上有相通之处,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反应。因为所谓的刺激,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主体造成的。如菜肴的名称虽然是对顾客的直接刺激,但是这些菜名显然是由厨师编写的。又如,“好(坏)心情效应”,看起来是由被试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了是否愿意去帮助他人,但是,其好坏心情的形成又是由他们是否得到主试放在电话亭里的硬币而决定的。因而从根本上看还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

当然,也还有一些刺激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像“黑洞效应”,指环境中光的亮度从明到暗时的视觉适应问题;又如“气温效应”,指天气温度的高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斯楚普效应”则指刺激的颜色与内容的矛盾对认知的影响。比如让被试判断用红颜色写的“黑”这个字多于用黑颜色写“黑”这个字的时间。

有的心理效应既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素,同时也存在客观刺激。如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亦称延后游说效应、事后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和韦斯提出的概念,指来自低可靠性的信息源的信息所引起的态度变化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变得明显的现象。]中影响受众的因素有传播者,同时也有他所传播的信息。

其三,相对于“效应”的第三种解释有“名人效应”、“偶像效应”等。

心理效应的内涵十分丰富,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有的心理效应名称虽不同,但内容却相通,其区别主要在于具体的微观环境不同。如“观众效应”、“实验者效应”二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观众效应”指如果有他人在场观看某人进行某种活动,这个人会感到有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或抑制)活动的效率。“实验者效应”指因实验者有意无意地将实验目的及对结果的期望传给了被试,从而造成被试的反应朝着有利于证实实验假设方向的改变。这两个心理效应的相同点:1.都是主体的一方对另一方自觉或不自觉地施加影响;2.都含有受影响一方试图以良好的印象管理施加影响者一方;3.二者都存在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不同之处在于“观众效应”是在非实验室的环境里,大者可在成千上万的体育比赛现场;小者可在只有几个人的房间里。而“实验者效应”则一定是在实验室的环境中。

也有个别词条虽然名称相同,内容却不同。例如“瀑布效应”(又叫“瀑布错觉”),对之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揭示视觉的一种生理现象,指凝视瀑布一段时间之后,转头注视附近的悬崖,就会发现悬崖上的草木有从下向上移动的现象。观看流水或旋转的唱片后再看其他事物时,也能产生类似的感觉[黄希庭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另一种则是从心理角度来分析的,认为有时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却引起信息接受者心情不平静的反应。“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溅花腾雾”[百度百科http://ju.pihoo.com/toprame/dingzhen.php)。]。

同类推荐
  •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号称“南方的北方人”,性格张扬刚烈,像辣椒一样火爆,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外地人心中,湖南人是很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湖南人总是给人一种出类拔萃的印象。湖南人头脑机敏,对政治军事感兴趣,而一旦应用到经济上来,也能有所成就,湖南人的机敏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 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试着论证人们要获得民主这个“好东西”是有条件的,提出了当下社会主义下民主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希望有益于民主建设的实践。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混血遗子

    混血遗子

    黑暗血族与光明圣者,血族与人族的混血之子,在守护与被守护之间挣扎,一步步解开尘封往事。最初觉醒,暗十字教会,神鹰帝国,亡灵天灾,战争四起,圣塔之星……………(简介持续更新中)(拥有魔法、领地、情感等元素,读者慎入)(新人作者,慎入)(一天一更也可能多更,慎入)书友群:597654830
  • 追婚上线:独宠娇美甜妻

    追婚上线:独宠娇美甜妻

    结婚数年,他心里一直有着另一个女人,身为妻子的苏瑾雨再清楚不过,没想到一次醉酒,她意外和他发生关系,两个人之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当苏瑾雨以为自己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的时候,韩墨昀却将另一个女人揽入怀中。到底是她陷入太深,还是他演戏太真?心伤太深,苏瑾雨决定彻底消失,离开他的世界。然而多年后再见,却是他不愿意放手了,“苏瑾雨,这辈子,你都是我老婆,有且唯一。
  • 修罗逆天无敌系统

    修罗逆天无敌系统

    上古巨魔以传承为由寻找傀儡,传承却被穿越重生带有逆天系统的林枫得到,不知林枫是堕入魔道还是斩杀邪魔?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宗教泰斗,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于一身的全才,更能找到获得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李叔同,法号弘一大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也是温暖人生的智慧之光。弘一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其品格、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学习之道、人生态度等,皆是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
  • 漕帮奋斗记

    漕帮奋斗记

    秦苒,草根励志女一枚。成长路上逢各类男子。书生程体贴关心:苒娘你只须在后宅安稳度日,待我高中出仕,必来迎娶你!莽夫钱死缠烂打:苒娘你只要嫁了给我,呼奴唤婢,穿金戴银,都由得你!另有一只观姝不语,时不时使点小坏,不知作何打算……
  • 上海,不哭

    上海,不哭

    小说从单身美女炎炎的视角,用现实与回忆相交替的手法,讲述了四个年轻的外地女孩在上海的职场与情场的打拼与浮沉——她们曾经怀揣梦想、充满朝气。在懵懵懂懂地历经了人际的伤害、金钱的诱追和各式各样的男人之后,开始对幸福和人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作品以都市白领生活为缩影,描述了当下都市人的孤独、惶惑、漂泊,对爱情的追逐与理解,以及对幸福的坚持和信仰等,真实地再现了在大都市寻梦的年轻男女的情感与生活,将成长蜕变的痛楚凝结成了一轴鲜活的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现代宅女陈静姝因为亵渎大神,被罚穿越,而且穿的还是古典名著!就是画风怎么有些不对劲?别人穿越不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吗?哦,你说最近大家穿越都爱种田?种田也比XXX强!总结:这姑娘在该宅斗的文里种田,在该宫斗的文里碾压,在该历险的文里基建,在不恰当的时刻遇到了他。
  • 太仆寺卿

    太仆寺卿

    小兽医穿越到了大明天启年间,成了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的邻居和佃户,本想安安稳稳的过些小日子,奈何风风暴正在酝酿中……
  • 冷爷心头宝

    冷爷心头宝

    佟越越,26岁,报社记者。父母早亡,由亲爱的姑姑养大。从小到大,什么事情,她都自己担着,直到遇见他后,什么危险都离她远远的……冷夜尧,29岁,冷氏财团总裁,也是全世界有名的军火商,一个黑白两道都礼让三分的人,据说从不把女人放在眼里。直到遇见她后,才知道,原来世上他最该疼的还是眼前这个时时跟他抬杠的女子……部分片段:“爷,不好了,夫人上前线去了?”下属慌慌张张进来汇报。“屁,现在是太平盛世,哪来什么前线后方之说?”抖了抖报纸,然后移开视线,看着眼前的人:“你他妈的是不是太闲了?”“爷,夫人所在的报社要派人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因为大家都惧怕打仗,所以就要夫人前去了。”他详详细细解释着,心里却暗自说着:夫人啊,你这不是找事吗?什么地方不会去,为什么要去打仗的地方啊?看来,这家报社是要保不住了。果不然,秦政康挑眉:“没人去,就要楚楚去,当她娘家没人了吗?”某下属暗忖:爷,夫人家就只有她一个人,她姑姑不是还抛下她去嫁人了,当然是没人了。“去,灭了那家报社。”大手一挥,见下属离去,又叫回来:“你回来,回来。”“爷,怎么说?”下属又匆匆忙忙跑回来。“等夫人上飞机后再灭报社,顺便让航空公司将夫人的机票给换到马尔代夫去,她最喜欢那里了。”冷夜尧贼兮兮的笑着,“顺便,帮我也订一张去马尔代夫的机票,我要去给她惊喜。”“爷,我也会跟国内外几家大报社的人说的,让他们无意之中拍到你和夫人的照片,这样,你就可以正名了。”下属说完,就像脚踩风火轮般走了。部分:一日。“爷,夫人说她太闲了,想学画画。”“给她找全世界最好的画家,让她学得开心,钱不是问题,男人赚钱就是要给女人花的。”又一日。“爷,夫人说她想学化妆。”“以后这种事情不用问,她才学什么,直接给她找最好的,不要来问我了。”再一日。“爷,夫人说要是她想换枕边人,你说过这样的事情不用找你的。所以,她说麻烦你挪位。”“换……”等他回神的时候,一阵暴走:“这女人,是不是真的太闲了?看来,晚上我要她了。”旁边站着的人,忍住笑容,谁不知道,晚上爷都是被夫人赶出卧室,睡走廊的。结婚都已经快一年了,连夫人的身体都没有看见过吧?可怜的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