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400000012

第12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人才成长规律探析(4)

邹韬奋生活在国难当头的历史时期。他出生那年(1895年),腐朽的清王朝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被迫割地赔款。各国侵略者随后纷至沓来,妄图彻底瓜分古老的东方国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政治思想不断进步,而促使其政治思想彻底转变的契机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以前,邹韬奋主编《生活》周刊,以传播职业消息、鼓吹谋生之道为宗旨,主张《生活》应“成为社会上人人的一个好朋友”,“力求政治的清明”和“实业的振兴”,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立场。“九.一八”事变后,他否定了报刊为全社会服务的观点,严正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主张坚决抗日,利用《生活》周刊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使该刊从“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变成了高举抗日救国大旗的号角。

杨潮从小豪爽热情,有正义感,同情受压迫的妇女和穷人,强烈反对老管家非法禁湖,反对向捕鱼、采莲的乡民征收课税,憎恨打骂渔民的管湖乡勇,曾跳湖抢救被封建势力所迫投水自尽的女子。抗日战争中,杨潮始终站在正义的反***同盟阵线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撰写具有科学预见性的政治军事评论,表达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世界反***战争终会胜利的决心。

二、共产党报人政治理论素养深厚

1.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马克思曾说“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人民的信任更是记者赖以生存和成名的条件。记者要受到人民的信任,就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维护真理,维护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与人民共患难、同甘苦、为人民说话。邹韬奋、邓拓等都是这样做的。

邹韬奋在第一次流亡到英国伦敦时,潜心研究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认识到世界发展大趋势是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中华民族的出路,当前最重要的是“努力于民族解放的斗争”,这一斗争的“中心力量”就是代表“中国的勤劳大众的组织”,即中国共产党;中国必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邹韬奋详细考察、分析了苏联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加深了对新闻事业阶级性的认识。1935年8月回国以后,他就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运用报刊这一舆论工具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他曾在《立场与主张》中写道:“我服务于言论界几十年,当然有我的立场和主张。我的立场就是中国大众的立场,我的主张就是自信必能有益于中国大众的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此后的报刊生涯中,邹韬奋始终站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这边,服从党的领导,为国家民族独立富强、人民群众自由解放而奋斗。

杨潮创办实业失败后,勤奋攻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斗争和革命文艺运动的影响下,放弃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想法,坚信马列主义,立志“绝对不离开中国共产党一步”。他积极主动地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表数以百万计的政治军事评论。他以鲜明的立场、独到的见解、生动的语言、准确的判断,在战火弥漫、胜负未决的时日,挥笔痛斥一切反动派的暴行,指出“抗战必胜、反***战争必胜”的结论。他的政治军事评论,对宣传革命、组织群众、鼓舞群众,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去夺取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浦熙修坚持个人进步,一心倾向共产党,始终支持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而进行的伟大事业。浦熙修刚刚进入北师大,便开始接触到政治问题,在自传中她如此回忆:“记得看到《国闻周报》上零星地刊载着共产党在江西的事业,我说不出来的喜悦与向往,……这种革命意识因为没有人指导,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1936年,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数千名学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罢课游行,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冲击和镇压,浦熙修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行为给予了莫大的同情和支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新民报》西迁重庆,浦熙修没有随去。兵荒马乱中的浦熙修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在参加革命的弟弟妹妹影响下,毅然从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编写儿童抗战故事,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团体儿童保育会。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摩擦不断,浦熙修一直倾向于共产党。这时,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局驻在重庆,公开的机构有《新华日报》社和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这些机构既是浦熙修重要的采访对象,更是她重要的信息来源。1938年,她的妹妹浦安修在延安与彭德怀结婚,邓颖超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亲戚”,叫她“浦二姐”。此时的浦熙修也感觉到共产党没把她当外人,和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抗战中,她借助《新民报》积极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她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主张,建议召开政协会议和建立联合政府,反映了人民的呼声,代表了民众的利益。

2.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1924年,胡乔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在省立八中,胡乔木开始接触到《中国青年》、《向导》、《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及其他众多进步书刊。胡乔木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口号要在中国消灭剥削、消灭贫困,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含义和实际内容;同时也了解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学说。进入清华大学后,胡乔木很快融入到进步学生的社会活动之中。1930年底,胡乔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正式走上了红色的革命之路。在之后的漫长人生中,他始终如一地学习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积极开展新闻工作。

由于杨潮攻读过众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有着很深的认识,所以能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深入调研,实事求是,对战争全局和每一次重大战役都能作出精辟的、恰如其分的科学分析,富有针对性和预见性。1944年9月,他在《德国会投降吗?》一文中断言德国不会投降。1945年4月,他在名篇《从柏林到东京》中仔细计算了美军在欧洲东调所需要的船舶吨位和时间,苏军东调所需要的列车数量和时间,预测对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时间,预言“日本可能投降”,当时人们多不相信。但不出所料,这篇文章发表不到3个月,日本天皇就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的原因,正如杨潮所分析的三个可能性:苏军分数路向驻我东北和内蒙的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八路军、新四军配合苏军进行有力的反攻;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斯诺曾赞叹杨潮“有战略家的眼光,不愧为中国杰出的军事评论家!你可以与美国的麦克斯.威尔纳、英国的佛勒少将等世界闻名的第一流军事评论家并列,应该受到国家的保护和优待啊!”

三、知识素养高

1.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新闻工作综合性强,包罗万象,需要具备丰厚、渊博的知识,需要见多识广,记者只有成为杂家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邹韬奋、胡乔木、杨潮都有文理兼修的求学经历,能触类旁通,所以才写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新闻作品。

***父母早逝,由祖父教养成人,接受了传统的封建教育,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修养,后又东渡求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学贯中西。

杨潮14岁考进北平清华学校(8年制留美预备学校),主攻理工。他英语、数学、物理成绩优秀,也酷爱文学、戏剧,知识结构极为全面,为他日后成为优秀记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胡乔木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入学后,吴有训教授(当时为物理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找新生谈话,他问胡乔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将来作何打算,又如何发展。胡乔木以喜欢研读历史回答。“既然你喜欢的是文科,大可不必念物理系,你可以转到文科去嘛!”就这样,胡乔木幸运地转进了年少时就钟爱的历史系。这样一来,原本理科成绩就不错的胡乔木转学文科后,便形成了广博的知识结构,为其事业成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

只做到博杂而不注意精专的记者,只能成为“样样通,样样松”的“万金油”。大凡名记者,都是“广然后深,博而后专”。

杨潮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国际政治军事评论专业记者,正是得益于其掌握的丰富专业知识。由于他平时注意积累国际政治军事知识,洞察国际政治的风吹草动,所以在成为记者后,创作了大量政治军事评论。在这些评论中,他以丰富的战争信息,浩瀚的历史资料,精确的经济、地理数据,缜密组织的论据,使读者感到评论条理清晰,说理透彻,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四、业务素质强

1.深入调研的工作作风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调查研究是最为重要的一条准则。

1936年范长江历尽艰辛,深入革命圣地延安进行采访,将延安真相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展现于世人面前。回到上海后,范长江在《大公报》和《国闻周报》上依次发表了《动荡中的西北大局》和《陕北之行》,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范长江将“西蒙采访行纪”、“绥远战地通讯”、“西北采访记”以及“陕北之行”汇编成《塞上行》一书。

2.“三贴近、三深入”的工作方法

贴近(深入)实际、贴近(深入)生活、贴近(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是我们党新闻宣传工作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和成功借鉴。

***从事多年的报刊活动后,提醒记者要“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的情况”,“因为社会是复杂的……要想把这不断的、发生的、多方面的社会现象描写出来,并加以批评或指导,非有相当的知识和学问不可”。他要求记者要有全社会观点,不要专注一方面的事情,应该多方面地报道社会生活,特别是要注意报道社会底层的情况。“但是现在新闻界,遇着督军的举动或阔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用大字,排在前几版,那穷人因穷自尽,或其他种种因为受环境压迫发生不幸的结果,乃社会上很大的变故,反用小字,排在报的末几版不注意的地方。”他认为这“就是新闻界的一个大缺点”。

***曾经提出过“新闻写真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情况的写真,新闻就必须遵循时效性、可读性和真实性规律。他这种关心民生的情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三贴近”报道原则不谋而合。他认为,通过与广大读者、群众的接触,在同他们的交往中获取新闻线索,这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最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同类推荐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人们或因学缘关系,或因前期相关学科习得惯性,对“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等相关概念,或多或少会出现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民族学、人类学与所涉及的姊妹学科及子学科的亲缘关系和隶属关系加以梳理澄清,以便更好地解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

    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聘请王思斌教授讲述当今社会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如何探讨社会建设之本,反思传统的发展战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代社会”、市场化改革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到“社会政策时代”,王思斌教授带领我们探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解析快速转型中的基本民生之惑,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政府、市场与社会,政治民主化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等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关系,重建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制度,走向民主和公正的社会,走向有尊严的生活。
  • 华大讲堂(2010)

    华大讲堂(2010)

    本书收录2010年作客“华大讲堂”的龙永图、陈少峰、王长江、黄平、李慎明、唐元、李林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经济形势、城市文化、政党政治、国际形势、全球化发展、十二五经济、中国法治建设等热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内容系根据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他努力写人民的历史,把卫国战争写成是为人民的正义之战,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审美地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一条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是使小说产生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
  • 新世纪神话传说

    新世纪神话传说

    曾经仰望星空,感叹星空的无穷,曾经翻越人海,只为探寻那最初的一个梦。曾经失去的,没有经历的,便重新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慢慢成长,或许与其他人不同,但我是千里,我有我自己的风采
  • 笑看温柔闹红尘

    笑看温柔闹红尘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温家徒有京城第一豪宅,实则穷得叮当响。穷怕了的温家小姐温柔被皇帝指婚,兴奋得两眼冒光。老天开眼,皇帝指婚的对象可是展莫渊!他是一品将军,那得多有钱!出嫁当日,亲爹欢送——为什么会欢送?她是她爹的养老基金啊!表哥陪嫁——为什么是表哥?她是表哥的衣食父母啊!相公跑路——为什么是跑路?圣旨到,展莫渊立刻起程前往边关,驱除鞑虏,保家护国!展莫渊,别以为躲到千里之外我就会放过你……本姑娘,跟你,没完!
  • 联邦海军陆战队I:新兵

    联邦海军陆战队I:新兵

    本书是军事题材的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因此本书骨子里就是美国陆战队内幕故事大揭秘:他们如何开展训练和实战演习、通常执行什么任务、如何执行那些任务、军阶如何提拔、战术战略,当然也包括军人的日常生活与心理情感等等。由于是科幻,那么美国海军陆战队对于未来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的思考方向等,亦可从本书看出端倪。对于军迷与科幻迷来说,这是一部融汇了星际战争宏大背景与高度专业军事风格的科幻佳作。
  • 怪诞故事

    怪诞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王伤

    王伤

    某天醒来,你会发现,你身边没有人了,你再也不想上游戏了。——敬炫舞时代新星时代舞团‘将臣’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陪你年少有为

    陪你年少有为

    “顾嘉,等我事业有成就娶你”,当初陈澧的话顾嘉一直记得。后来的时光都成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