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700000033

第33章 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1)

陈作平

主体性是指“与客体相对的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包括独立性、个体性、能动性及占有和改造客体的能力。”作为生存单位,每一个主体都有维持自身存在并不断改造客体的需要。在社会生活领域,主体不同,主体性需要就不同:政治家的主体性需要是取得政绩,资本家的主体性需要是追求经济利润,老百姓的主体性需要是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作为个体之和的社会主体性需要是形成社会团结。主体性需要都倾向于维持自身的独立性而将客体视为被自己利用的对象。那么,新闻工作和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要是什么呢?

在人类新闻传播史上,新闻传播活动一直无法摆脱主体性迷失的困扰,新闻工作者一直在为寻找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而求索:在封建统治时期,新闻媒体要服从专制制度,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在政党报刊时期,新闻媒体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要为政党利益服务;在商业化时期,新闻媒体是大众信息消费的工具,是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要为大众需要和媒介主的经济利益服务。这些工具属性使得新闻传播活动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陷入了主体性迷失的境地。于是,在西方新闻理论界,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新闻媒体是一种独立的力量,它应该是自由的,不听命于任何利益集团,只听命于社会,只为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服务,应该成为“社会的守望者”,应该成为“第四种权力”等等。由于这种观点以自由和民主思想为基调,和其他观点相比,很容易赢得公众的支持;而且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要。但是严格来说,这种对主体性需要的认识仍是不够彻底的,它仍无法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需要。因为这种主体性需要仍是一种外在的功能追求,只不过将价值判断的主体变换为社会和公众而已。

那么,新闻传播活动自身的主体性需要到底是什么呢?芮必峰教授曾经从专业视阈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阈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阈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阈。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专业视阈称之为‘本质视阈’。”专业视阈就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视阈”和“本质视阈”,就是新闻传播活动“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这种看法显然已经抓住了新闻传播活动主体性的关键所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要不能只从外在的事物中寻找,任何外在功能和价值判断都意味着将新闻传播活动视为一种工具,从而使其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主体性需要必须保持新闻传播活动自身的独立性,必须在新闻传播活动自身质的规定和需求中去寻找。这就意味着必须把新闻传播活动从媒介功能当中剥离开来,去研究摆脱了附属地位和工具属性之后的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以及在这种本质规定下的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共同规律(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将这种对主体性的规定称之为“新闻理念”,将各种外在的目的追求称之为“媒介功能”)。

如果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其实就是新闻信息能够存在或者能够成其为自身的前提条件,因为新闻传播活动只是一种手段,无论怎样变化发展,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传递新闻信息,通过传递新闻信息才能实现各种媒介功能,把握住对新闻信息质的规定也就把握住了对新闻传播活动质的规定。

按照通常的理解,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和公开性三个基本特性,这三种特性也构成了新闻理念的核心内涵,于是,我们就可以推论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就是提供真实、新鲜、公开的信息。如果用完整的语言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进行描述,即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要就是通过提供真实、新鲜、公开的信息来公开传播客观世界最新的真实情况。

将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新闻理念)与各种媒介功能区分开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日常的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研究中,人们往往对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不加区分,笼统地将二者混为一谈,用指导思想或工作原则之类的概念统而代之。诸如: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原则,坚持新闻价值原则,坚持社会责任原则,坚持正义原则,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等等。要坚持这么多原则,常常使新闻实践者顾此失彼,无所适从,也使新闻理论研究陷入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将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与各种媒介功能区别开来,这就意味着首先必须对新闻理念与媒介功能做出严格区分,要将新闻事业的一切外在规定和外部功能排除出去。比如,按照本文的划分,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与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原则有着本质不同,前者属于新闻理念范畴,后者属于媒介功能范畴。

如果我们把新闻传播活动视为一个从手段到目的的过程,那么,通过新闻理念与媒介功能的区分,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新闻传播活动在完成自身使命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整合。第一次是被新闻理念进行的整合。这一整合属于媒体自身的内部整合,即要符合自身的规定。其特点是,新闻传播活动首先必须能够承担起传播新闻信息的任务,这是一种前提性规定,但也是一种中途性的、尚未达到新闻实践活动最终目的的整合。第二次是被媒介功能进行的整合。这次整合属于外部整合,即新闻传播活动要在现实社会中有自己的功用,要实现一定的媒介功能。其特点是从新闻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出发,根据特定的需要调整媒体形态(新闻传播活动形态)。这是目的对手段的整合。

为了进一步分析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我们有必要将两次整合进行对比研究。

媒介功能和新闻理念有着本质不同,媒介功能是将人的需要赋予新闻传播活动,它以人的社会需要为主体。由于人的需要因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形形色色利益主体的不同而不同,于是,媒介功能经常处于变化当中,是不断发生转移的。新闻理念是以新闻信息自身的属性为主体,其对新闻信息自身属性的规定是恒一的,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等新闻信息的基本属性是一切新闻实践活动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它带有强制性,是不允许随着人的意志而变动的,否则就不能成其为新闻信息。因此,从作用模式来说,媒介功能与媒体形态之间是一种平衡互动关系,具有可调节性;而新闻理念与媒体形态之间是一种恒一的指向关系,具有刚性特点。

媒介功能和新闻理念对媒体形态的两次整合使得新闻传播活动形成了双重属性。目的对手段的控制形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属性,前提规定与实现前提规定的条件关系就构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不是新闻媒体本身的要求,是外在的要求;而自然属性则是脱离了社会功能需要的,属于媒体自身的属性和要求。前者以人的需要为转移,后者是新闻媒体的本能倾向。前者是一种外部牵引力量,后者是内部驱动力量。内部驱动力是自发的,倾向于使自身趋向完美,或更好地成其为自身。自然属性使媒体形态朝着一个既定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是持之以恒的力量,古今中外各种新闻事业都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本书努力诠释“泰勒原理”的思想精髓,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和剖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如何去将“泰勒原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在遇到有关的课程问题时,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帮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事业的追求无止境。相信学习了“泰勒原理”,中小学教师会有所收获,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快地达到专业圆润的境界。
  •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石该如何奠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相关成果对中非教育交流和产能合作的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热门推荐
  • 银指甲

    银指甲

    如果你爱我,我们就找个小岛过一辈子,那里有大海、蓝天、椰树,我们永不分开、长相厮守……自从发生沉船事件以后,黎雪就落下了失眠的毛病,因为她最喜欢的男孩在沉船事件中不幸罹难,那个男孩死前送给了黎雪一瓶银色指甲油,她失眠的时候就会轻轻地涂抹指甲,她记得最后一次见男孩时,男孩对她说:“你的指甲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暑假来临以后,黎雪在秀水街的一家时装店打工,平时就住在时装店的阁楼里。这天,黎雪想起男孩的话,不禁掉下泪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以囚之铭

    以囚之铭

    这天是囚笼,这地是囚笼,这江湖是囚笼,这人心亦是囚笼。白虎山,天猫洞,一个少年单手握拳,对天大吼:“我单明生而为人,你们却不把我当人,那我便行妖道,做魔事,又如何!”
  • 星际商农:这个大小姐不好惹

    星际商农:这个大小姐不好惹

    别看她低调不显,这叫闷声发大财别看她年纪不大,这叫出名要乘早别看她清清秀秀,部队鹰训,她可是冠军别看她瘦瘦小小,脱下军装,要肉也是有的光少:想好蜜月去哪里吗?——去纳威星吧,我在那边盖了栋城堡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

    现代女生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她们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们注重个人修养与常识;她们为自己设定理想与目标;她们思维敏捷,聪明智慧,干练精明,谈吐优雅;她们善解人意,对所爱的人体贴有加;她们具有个性又保持女性的温柔本质;她们热爱生活,把生活当成一项艺术来经营,在工作与休闲中拿捏着美感的平衡。可是在这个一切都快餐化的时代,女性民开始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失去了把握生活细节之美的细腻与耐心。千万不要以为生活的细节枝末节无关紧要,其实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女性的修养和品质。现代女性更不能不拘小节,也许一个不当的举动和一句欠妥的言谈,就会使你魅力大打折扣,也会使人怀疑你的能力。
  • 毒液和魔法

    毒液和魔法

    许午:“作为一条咸鱼,如何在漫威这个危险的宇宙苟活?”(毒液:撒撒盐,翻一翻,撒撒盐。一口咬下去,嘎嘣脆,咸鱼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灭轮回

    帝灭轮回

    儿时,惨遭灭门,背负血海深仇,成为心中不断变强的信念,最终成为一代强者。
  • 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沃伦·巴菲特,人称“美国股神”是世界上价值投资法则的集大成者,他年轻时以100美元起家,而今,据《福布斯》杂志估计,他的总资产高达1000亿美元。不仅如此,巴菲特独特的投资哲学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亿万富翁,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造就美国股市上万个亿万富翁的秘密(超值白金版)》搜集大量资料事实,与读者共享巴菲特的传奇人生,深度剖析其独特的投资策略,使读者体验激情阅读的同时学会将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成功应用于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