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700000043

第43章 时政新闻节目改革的路径与方法(1)

方毅华

时政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中播出的以时事与政治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节目的简称。在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日常运作中,狭义的时政新闻主要指关于党政领导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的时政新闻,还包括有关政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活动与政策发布的报道。近年来,时政新闻的内涵不断扩大。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也被纳入时政新闻报道的范围,业内人士称之为“第二时政”。

一、时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时政新闻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与受众的关联性理应受到大众欢迎,但在我国出现了时政新闻总量增长与受众“欲知”信息严重不足“结构性缺失”的矛盾。这种“冷热不均”的状况不仅有碍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更不利于人民群众“知晓”、“参与”、“监督”等民主权利的实现。可以这样说,以时政报道为定位点的新闻节目没有突破,广播电视新闻改革难言成功。笔者认为,当前时政新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节目内容选择失衡,表现为“三多三少”

时政新闻节目在报道对象方面的失衡——领导人行为相关的报道多,公民独立表达意见、行使权利的报道少。中央两台以时政新闻定位的王牌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和《新闻联播》以及各省市的主要新闻节目当中,以各级领导人会见、出访、视察、调研等为代表的各类活动,规格和规模各不相同的大小会议、全局或局部的相关政策等内容,丰富而详尽。就会议报道而言,从国家、省、市的全局性会议,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每一次例会,甚至政府部门负责的某项工程的规划会、开工动员会、每一次检查会、验收会、奖励表彰会,都连篇累牍地予以报道,甚至领导人看一场演出,也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对应的公民表达意见、行使权利的行动报道很少,更多是作为“内参”处理。而这些行动关系公民的政治权利,也与领导的施政行为科学与否密切相关。公民表达意见、行使权利的行动,最直接的表现为上访、静坐,甚至表现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冲突。对于群众的这些行动,政府部门或积极沟通促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或置之不理致使这些行动得以继续,或采取强压手段导致冲突升级、恶化。其实这种公民表达意见、行使权利的行动是任何民主国家共同的政治现象,但我国时政新闻节目对此类行动几乎一致地保持缄默。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今年贵州瓮安事件的报道,已经比以往有了较大进步。

时政新闻节目在报道立足点上的失衡——传达党政决策的内容报道多,关于决策过程、施政行为的原因报道少。时政新闻节目对党政决策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准确、及时报道决策本身,记者的工作主要是去基层寻找例证,用以说明决策的正确性。至于决策的依据以及过程,公众从媒体中几乎无从知晓,那么,决策科学与否群众只能是猜测,疑窦丛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公民参与权的保障是决策民主化的体现和决策科学化的保障。许多决策失误往往是人民参与权缺失的结果。

时政新闻节目在报道比例上的失衡——赞扬、肯定的内容报道多,批评、否定的报道少。只讲取得的成绩,很少或干脆不讲存在的问题,舆论监督力度近些年持续弱化。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广播电视采编人员片面理解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认为只能说好不能说不好,全面才是正面。对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声音,才可能是真实的声音。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方法、水平不同,见仁见智,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可能相同。时政新闻节目常常把不一致的声音当作“杂音”、“噪音”予以削弱,其结果导致公民参与、监督权的缺失。公民参与权的实现有赖于获知重要时政信息,了解发表观点和意见的对象,这需要借助媒体才能实现;公民参与、监督权的实现还有赖于自己的意见有处可发,能够传达至决策者,进而影响决策,这也需要借助媒体才能实现。力求反映真实声音的时政新闻节目应在报道一种声音时,允许另一种声音有传播的空间。唯其如此,才能向受众全面展示社会的真实图景。

梳理时政新闻节目因播出内容失衡而表现出的“三多三少”现象,探究我国时政新闻节目存在问题的实质,笔者发现,时政新闻节目出现种种问题的症结,或许是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主要作为宣传、推行政治的工具,而较少凸现监督决策、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媒介功能的结果。目前我国时政新闻节目主要缺少的是受众“欲知”、能体现民主实质的内容。宣传、推行政治与监督政治决策、保障公民民主权利,二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监督政治决策、保障公民知情和参与的民主权利,是保证决策程序化、科学化、透明化,也是推行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媒介而言,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前提。广播电视的媒介价值是多维度构成的。如果只强调某一个维度,媒介的价值实现就会由理想的立体化而逐渐单一化、平面化,由此必会引发受众的心理排斥、逆反和受众的流失,传播的有效性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节目表现形式的僵化,表现为“三多三少”

节目语言干瘪无味的多,生动活泼的少——尤其是领导会见、会议类新闻,表现形式、写作方法千篇一律,解说词也大多是刻板的、文件式的语言表述,镜头语言枯燥、单调而程式化。尤其是电视时政新闻,仍然沿用多年来习惯了的“新华体”,虽然准确、完整,新闻要素俱全,但平铺直叙的陈旧模式,会使受众产生距离感。广播电视新闻由于历史的原因,基本沿用了通讯社、报纸的书面语言表达方式。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受众接收信息渠道大幅增加、对广电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仍然不考虑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特性,不思变革。尤其是电视作为一个立体传播媒介,它包括了画面、声音、字幕和各种因素的组合,理应成为集纳百家、丰富生动、自成一体、特征鲜明、具有竞争力的语言。

节目主播数量多,有个性的少——由于时政新闻节目占据各台的黄金时段,每天如期出现在广播电视中的新闻节目主播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正襟危坐,字正腔圆,表情严肃,成为各台的标志和“名片”。他们面对所有的听众和观众,忠实地播读既定的稿件,准确地表达原稿的精神和意图。他们有着端庄的容貌,大致统一的着装,基本不变的发型,精致的化妆,无可挑剔的优美音质。但他们缺少了一个很宝贵的因素——个性。这也是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出现若干新面孔后引发观众强烈反响的重要原因。观众期待这个王牌节目的改革,希望有个性的节目主播出现。其实在保持时政新闻节目严肃的基调之下,保持节目基本风格稳定的前提下,节目主播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播讲特点,塑造自己独特的播出风格。主播的个性化有助于受众理解节目内容,提高传通率,增强节目的播出效果。

节目编排僵硬死板的多,灵活有序的少——在长期的节目实践中,我国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节目依据新闻价值标准和节目方针,逐步形成了若干编排基本原则。它们是:按照稿件重要程度不断递减的顺序排列新闻的重要性原则;按照先国内后国际、先中央后地方、先全国性新闻后地方性或部门性新闻的次序编排新闻的贴近性原则;以及头条一般安排国家领导人的国事活动、地方领导人的政务活动、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决策、部署和方针出台的政治新闻优先原则。然而,几十年不变的时政新闻节目的编排方式,以“官职高低论新闻价值大小”、以“官位排行论新闻的先后次序”,是否谈得上“以受众为中心”、“把声音交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百姓”?时政新闻节目办得好不好,受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掌握在受众手中。

二、时政新闻节目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时政新闻节目要想打破定势,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构建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新闻传播体制,就必须从节目理念、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等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创新。

(一)拓宽时政报道领域,树立正确的时政新闻价值观

不能狭义地理解时政新闻节目,应确立“大时政”观念。其实,时政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决不仅限于领导人、会议范畴。那些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中与政治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人物都可以纳入时政新闻节目的报道范围。政治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总是与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中的其他部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要做好时政新闻节目,不可不关注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大时政”不仅是扩大时政新闻报道范围,更是应具备一种眼光、一种思维方式。

不要将时政新闻节目等同于地方党政领导的政绩平台。时政新闻节目的理念创新,要求我们将具有新闻价值的时政报道与无新闻价值的政绩报道区别开来;将一味为地方党政领导唱赞歌的政绩报道与受众所需要的时政新闻区别开来。不可否认,多年来,政绩报道一直就是时政新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政绩报道,受众并不一概排斥。然而,毋庸讳言,一部分地方党政领导通过新闻传媒过量报道自己的政绩,甚至到了不惜违背新闻规律的地步,其深层次的动机,往往与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升迁奠定基础有关联,故这类政绩报道并不讲究新闻价值,也不考虑广大受众的感受。有些政绩报道甚至被写成了纯粹的表扬稿,变成了直接为某些领导干部服务的工具。个别的为了夸大成绩,甚至不惜造假。这不仅违反了新闻规律,而且也为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所不容。

不能将时政新闻节目等同于党政机关的公告牌。时政新闻节目的理念创新,就是要打破“公文”的框框,使时政新闻回归其作为新闻的本质。而现实情况是:时政新闻因受内容制约,更多地带有公文色彩。会议报道程序化,工作报道像总结;主题先行于事实,事实依附于“宣传口径”;不考虑受众需求,只在乎领导感受;名字罗列一长串,讲话写了一大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现有的新闻媒介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二是因为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时政新闻节目是宣传而不是新闻传播,故而做时政新闻节目不按新闻规律办事而套用公文语言和写作模式。我国的新闻传媒确实负有宣传的使命,但是,时政新闻的本质是新闻,时政新闻即使是在宣传,那也是在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宣传,而不是在进行生硬空洞、机械乏味的说教。我国的广播电视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时政新闻也应当树立受众观念,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

同类推荐
  •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以“草根立场”,揭示杜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以反思和启示当下教育的学术研究类著作。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这本书给你答案。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广大民众人人奉行、时时奉行但其自身并不自知的日用常行,才能称得上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兴国之魂”的立国价值,此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要旨。本书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分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尝试性探究。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热门推荐
  • 龙王难伺候

    龙王难伺候

    一场海难让她遇见了他,海底龙宫里的王者龙王,他们究竟会演绎出什么样的爱情故事,敬请期待!
  • 魔改中世纪

    魔改中世纪

    孟长青降临无魔世界,以本源魔改异界,创造、完善巫师体系。…意志符文:24字真言(大篆)巫师文字:繁体字巫阵符文:道教符文…当巫师们日夜冥想,勾勒24字意志符文,钻研巫阵符文,以巫师文字投稿巫师报刊。当光明教会以黑发黑眸为尊,以丝质汉服为神祇服饰,当血脉骑士清一色的黑发黑眸……“世间本无真正的巫师,我来了,也就有了。”而孟长青的目光,已经从偏安一隅的巫师星球,看向了星辰大海。——————求推荐票,求收藏,求书单。…无女主或单女主,巫师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世界,但却并非千篇一律。
  • 心尖独宠:总裁情深不浅

    心尖独宠:总裁情深不浅

    一张结婚证书,把他们捆绑在一起。人前,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但是却给了她极致的荣宠。但当她纯粹的爱上,却是要离开的时候……三年后,她再次归来,命运使然,两人再次纠缠在一起。云南潇摸摸嘴唇:“差强人意,如果用你来抵三十万,真不知道我俩是谁吃亏。”“谁说我会让自己来抵债了?我根本没有同意!”她气呼呼的:“你放心,三十万我肯定会还给你的!”
  • 一夜成婚:拐个总裁么么哒

    一夜成婚:拐个总裁么么哒

    一夜迷离,她多了一个神秘老公。本以为是一场见不得人的契约关系,却没有想到他将她宠上天。遇渣男,智斗情敌,还可以做着自己梦想以来的事业,齐妍表示自己忙得不可开胶。只是这个神秘老公,怎么天天来碍她的眼?来撩拨她?“喂喂,说好的只是契约关系呢?”“恩,你肯定没有仔细看看契约合同,上面写着,只要宫先生需要,随传随到。”事后,齐妍揉了揉自己发软的腰肢,翻开了合同,看到上前的字眼,愤怒的又跑回去理论。却没有想到又被某个男人捞回怀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宋有匪

    大宋有匪

    唐乾宁三年,晋王车裂李存孝于邢州,天降灾殃!浩劫过后,人类缓慢的进入了新的进化,时人称之为——天地玄变!宋政和三年,一道灵魂落入汴京王庆体内,自此拉开了‘匪乱天下’的帷幕。梁山好汉,说岳群雄,逆天改命。宋金双峙,大辽西夏,谁主沉浮?血漫大地,白骨成山,谁管生前身后名?唯战而已。
  • 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

    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

    从相似的起点出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有些人出类拔萃,有些人却止步不前?《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从时间管理、自律习惯、技能发展、职业规划、个人影响力和人际关系六大方面分析解答,引导读者认识自身不足,从而进行全方位的修炼和提升。本书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或者已经打拼多年的职场老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 美漫之神矛局特勤组

    美漫之神矛局特勤组

    漫威电影宇宙MCU,一群神矛局特工的日常公元前2620年当时的金字塔设计师伊姆贺特普为了阻止外星人对地球的统治和入侵而选择了创立了圣盾会。圣盾会的标记是当时他手里盾牌上的印记,到现在慢慢演化成的了神盾局。伊姆贺特普手里的长矛却留在了东方,神矛局就是由此诞生。一个能单挑绿巨人的麒麟人力柱贪吃少女。一个时不时抽疯骗取灵魂之力的偶像歌手。一个傲娇爱睡觉一生气就寒气逼人的大小姐。一个爱搞胡乱发明到处惹事的神族小萝莉。楚零发现特勤组的成立是让自己做保姆不让地球被毁了吧?这是一群属于中国超级英雄在漫威搞事的故事。
  • 网游之我只是个送外卖的

    网游之我只是个送外卖的

    网络上经常说,外卖小哥每一个都身怀绝技,文武双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那是样样精通,其中有些人开挖掘机简直溜的飞起。主人公凌羽,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一次交通意外得到了天陨的游戏头盔,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一个外卖帝国,从此出现在了虚拟网游的世界。“兄dei,你这装备,太牛逼了吧,在哪搞到的?能给我说说吗?”“牛逼啊,隐藏职业,我做梦都想要啊,但是怎么都没法搞到,你要是能告诉我方法,五星好评妥妥的!”“帅哥,你看你人长的又帅,杀怪又这么猛,加个微信或者留个电话呗,有空咱玩晚上好好聊聊,如何?”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要求的外卖小哥们,只会高冷的甩甩自己的头,下巴扬起傲气的说:“你来送卖,啥都不用愁。”
  • 乔先生的黑月光

    乔先生的黑月光

    在小伙伴眼里,池月是个异类。经常翘课,不挂科。来自穷困地区,不缺钱。长着校花级的脸,不谈恋爱。赚了很多钱,不拔一毛。在乔先生眼里,池月其实…是个神经病。☆★☆★日常一:两人出门。乔先生扔给池月一个口罩。池月:今天有霾?乔先生:我怕忍不住在大街上亲你。☆★☆★日常二:只要池月生气,乔先生就买东西给她。池月:在你眼里,我就是那么物质的女人?乔先生:当然不是。他淡定的把一个限量版包包送给了保洁阿姨。后来,池月看到保洁阿姨拿它背菜,心如刀割。……☆★☆★☆★☆★☆★☆★☆强烈推荐姒锦完结文。现代:《慕川向晚》、《史上第一宠婚》、《步步惊婚》、《唯愿此生不负你》、《溺爱成瘾》古代:《且把年华赠天下》、《孤王寡女》……
  • 大主裁

    大主裁

    大二学生戴本钟有个小目标,要成为一个最伟大的裁判员,穿越到异大陆后不小心实现了……本书特供各种搞笑比赛,轻松、恶搞、热血,天龙直体后空翻三周,直接膝盖落地……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