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700000084

第84章 电视新闻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

四、构建立体化互动教学平台的目标

面对媒体融合时代学科前沿发展和新的社会需求变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纳入专业教学的核心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在中国是最早开设电视新闻专业课程和设置特色专业的高等院校。电视新闻作为特色专业,半个多世纪来,培养了数千名优秀人才。电视新闻专业有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教学经验沉积。因而,构建电视新闻创新教学模式的立体、互动平台对于探索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创新教学模式具开拓性和示范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媒体环境不断变化,新媒体的功能不断得以拓展,但是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依然以其自身优势保持强势媒体的地位。我们看到,电视新闻传播依然引领信息沟通、即时传播的发展方向,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我们也看到,媒体环境呈现的新态势对新闻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这就是:必须达到较高程度的专业化水准,同时具有适应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创新能力。我们更看到,台网联动的新趋势巩固了电视媒体的强势地位,同时对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断流入新媒体,这说明作为具有视听载体功能的新媒体专业对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同。

毋庸置疑,媒体环境的新变化、人才需求的高标准、媒体融合的新动向都对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需求变换,要求我们能够培养输送高标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构建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就能够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关注媒体环境的变化、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重视、加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结构及创新能力。

立体、互动教学平台的呈现方式是:多样化、多层次。包括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互动、案例演示与模拟训练互动、理论学习与专题讨论互动、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动、不同课程之间的互动,如拍摄、采访、写作、编辑、现场报道课程之间的互动等。依据媒体融合的时代要求,搭建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模式立体化互动平台,应对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检验是: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五、构建立体化互动教学平台的具体环节

立体化互动教学平台与网络的对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开创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来建设。

1.专业骨干课程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设计

根据电视新闻专业教学的骨干课程及课程特点,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可以说,专业骨干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平台构建是建设的重点。

电视新闻专业骨干课程有:摄影、写作、采访、编导、现场报道、纪录片创作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纳入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教材建设项目、纳入国家“九五”规划、部分教材纳入国家“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这些成果对于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在完成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对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构建,无疑将更为有利的促动中国电视新闻教学特色的形成。

2.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配套支撑

电视新闻教学设施的配套建设对于教学手段起到制约作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理想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学设备的支撑。如网络对接的配置、多媒体教学、拉片室配置、演播室制作、模拟演示、现场实验等。

由于立体、互动教学平台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包括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互动、案例演示与模拟训练互动、理论学习与专题讨论互动等。因此,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配套支撑是不可缺少的。

围绕着互动教学,充分利用与网络的对接。这需要进行网络对接内容和形式设计,是主攻方向之一。

3.专业教学与学科前沿研究的渗透

要做到核心课程教学与学科前沿研究的互动,需要设计每一门核心课程的主体内容、教学步骤和环节,跟踪国内外电视新闻报道实际,阐释新闻传播理念和专业知识。同时,引进国内外的学科前沿研究专题讲座和创作实践案例解析、经验分享。

此外,根据学科前沿的研究内容,设计本科生、硕士、博士的教学互动环节,将分层教学的递进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相互促动作用。

期望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学术批判精神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用多维性的思维方式审视学术前沿研究的成果,审视社会现象和重大新闻事件,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水平。

4.专业课教师、实验课教师与前沿学科研究的对接

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学术批判精神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用多维性的思维方式审视学术前沿研究的成果,审视社会现象和重大新闻事件,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水平。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与前沿学科研究对接,可以说这是一个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在全国处于引领地位。在原有的实验性教学基础上,将各个主要环节有机地对接、拓展。如围绕专业骨干课程,把课堂教学、演播室、拉片、多媒体、观摩、课程章节内容研讨、学科前沿专题研讨、网络导读、模拟训练等等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设计,达到环环相扣、环环相促、环环递进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的立足点是:围绕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进行重点建设。

构建创新教学模式立体、互动平台,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标准专业化人才,满足新的社会需求。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既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相关,又牵涉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电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近年来,电视理论研究也开始呈现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视角渐趋多元、研究内容和方法日益丰富等诸多新的特点。这都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一个技术高速发展、媒体革命和媒体融合日益加剧的时代,电视新闻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念和实践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应该清楚地看到,电视新闻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浅入深,由个别、零散的研究到系统、全面的理论建构过程。与此同时,电视事业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的标准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实践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也是培养目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之下,面对日益深化的全国教育改革和风起云涌的专业竞争,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应当在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化互动平台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如何做田野笔记

    如何做田野笔记

    近几年,许多人类学家开始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而众所周知,民族志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是研究者的田野笔记。那么,如何做田野笔记呢?为此,三位具有丰富田野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人类学家,给出了一系列实用而又指导性的建议。本书通过大量的正在撰写的、“未完成的”田野笔记实例,考察了田野研究者如何将亲身经历和观察写成田野笔记的过程,讨论如何运用田野笔记来讲述民族志故事的方法,以及帮助研究者基于田野笔记撰写民族志的关键步骤。本书致力于提出一套实用的田野笔记写作指导,以帮助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口述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为田野研究和人类学方法在以上学科中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政治学、商业管理、传播、社会福利及公共卫生等学科,田野研究和民族志也可以作为次一级的辅助研究方法。《如何做田野笔记》系美国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埃默森等撰写的一部有关人类学研究专著。田野调查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而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作田野笔记。此书结集的数位人类学家的经验谈,对此项工作作了详尽、清晰的阐述,也是该学科基础方法的指导之作。
  •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本书从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等社会风习变迁影响要素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晚清时期、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至今的社会风习的表征、成因及演变趋势,着重梳理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基本脉络、动力和规律,强调导向的权威性、示范的褒贬性、约束的广泛性、惩戒的严肃性,旨在为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参考。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普世价值”评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普世价值”评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普世价值评析》由汪亭友著。针对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的“普世价值 ”思潮之争,《普世价值评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内涵、与“普世价值”相关的理论问题、“普世价值”思潮中的重要观点,展开了较为系统和有说服力的说明、分析和论证,指出人们的价值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根本不存在适合一切人、一切时代的“普世价值”,并进一步指出,社会政治领域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人权、和谐、宪政等价值观也不具有“普世性”;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孕育不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所有阶级都能认同的“普世价值”。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阴阳双人道天下

    阴阳双人道天下

    一日江湖、一生江湖,飘撇无方的穷小子逍遥浪、生性豪放好打抱不平、凭借一张巧嘴闯荡江湖数十年,因得玉女神教教主慕容寒婵青睐、暗中逼他修行武学、爱与恨交织其中。直到有一天他上了天极宫、因缘际会下被天极宫宫主玉玲珑强行双修,一半内力移嫁他身、从此身体难以自控的他不得不修行武学。他悟性天然、自创多种不世绝学、纵横武林两百多年后建立道门——道沐天下。而最终门徒叛变、自此消失武林、他与玉玲珑的姻缘将如何发展?慕容寒婵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后期他又将会给天下带来怎样的变数……
  • 流影入云君知否

    流影入云君知否

    信天还是信命?她选择信自己。一个明眸善睐的妙龄少女,言笑晏晏运筹帷幄之中,六十四卦算尽天意,却终究无法决胜情场。“我助瑞王铲除奸佞、匡扶社稷,多次徘徊于生死之中,如此机关算尽步步为营,从来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一位儒雅清贵的失势皇子,扭转乾坤驰骋官场之上,九重宫阙饱经冷暖,达成抱负却失去本心。“竹本无心,偏生枝节;莲虽不染,百孔穿心。身处这蜉蝣乱世,衣不沾尘,实为妄想。”与人斗,与天争,与君谋。
  • 长安花落十三月

    长安花落十三月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她顾倾城这辈子怎就和这姓容的杠上了呢!
  • 野蛮公主拽恶少

    野蛮公主拽恶少

    【雪熠宫出品】她,夏若沫。有着华丽无人能及的外表。有着豪华奢侈的公主生活。他,崔熙晨。有着帅气酷似张根硕的外表,开朗的性格却因为前女友的不告而别而一夜间变得冷酷无情。直到他遇到她,这个跟他前女友有着那么相似的眉眼。而且要比他的前女友还美的女孩子,他愣住了。她到底是他的代替品还是他的真爱?当他前女友回来跟他说当时的苦衷时,他是原谅她?还是继续与夏若沫在一起?
  •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隐世家族姚氏嫡三房这一脉千年来必须以身饲蛇族的秘辛,姚贝儿却是在被送入秘洞空间之时才得以知晓。然,他们不该欺骗她。秘洞空间,一人一蛇三天三夜完成了纠缠。姚贝儿本以为自己死了,没想到,她竟然神秘的被送出秘洞空间,三天怀孕,七天生蛇宝宝。蛇宝宝三天会坐,七天会爬,十天会走,十三天会说话。“本宝宝是你的种?”蛇宝宝一小脸的狐疑。“本王是蛇,你也是蛇,不是本王的种是谁的种?”某蛇王被质疑脸黑黑。“切,你才半神,本宝宝也是本神,你也太差了,你怎么好意思和宝宝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蛇宝宝不屑极了,一脸的看不起。
  • 花都极品妖孽弃少

    花都极品妖孽弃少

    什么?校花了不起啊?放开你的咸猪手,别占我便宜!等等!你那大小姐别靠过来,跟你很熟吗?别套近乎!怎么?以为自己是世界小姐我就会跪舔你?做梦吧!你是疼迅公司老总?拿开你的臭钱,老子不稀罕。你是全球首富?要把旗下所有资产交送给我?想得美啊,谁有时间去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滚滚滚!不论你是美女还是首富,该打的就打。。。
  • 人面不知去,桃花依旧笑

    人面不知去,桃花依旧笑

    “你要权我给你,你要宠我给你。”“是吗?”“是的!”“如果我要你的命呢?”整个宁国都知道楚王千墨宸独宠楚王妃公孙无念,可是当五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之后,一切还会如此吗?
  • 罗天大醮设醮仪

    罗天大醮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秋寻风

    晚秋寻风

    念念不忘,久别重逢,前缘再续,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