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4500000004

第4章 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的由来(2)

三、电视与未成年人的早期研究

进入21世纪,伴随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的普及与推广,人们收看到的电视节目逐年增多,电视与未成年人的研究引起学界较为广泛的兴趣。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美国人开始每天按照客厅电视的节目表来安排生活以来,关于电视与未成年人的研究就拉开了序幕。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学者们从各自的出发点进行着不同角度的研究,早期的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也因而出现了三种研究取向。

1.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取向

在大众传播学领域,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是个并不陌生的议题,有些著名的研究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前所述,以佩恩基金研究为代表的未成年人与电影研究不仅使人们对20年代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后电视的早期研究方向——探索电视在日益扩大的大众传播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在1949~1960年,电视与未成年人的研究多集中于电视使用模型、电视对未成年人身体和情感的消极效果以及电视对未成年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由于早期的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建立好一个固定的‘议事日程’,所以每个时代的研究都是相似的。”

早期的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中以施拉姆等人对北美洲电视与孩子的关系问题进行的大规模调查研究为代表。其研究的焦点不是对电视的效果做直接分析,而是把未成年人看做是电视的使用者,研究未成年人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通过11项调查得出结论,未成年人看电视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娱乐、获得信息以及电视的社会效用。同时,大量的调查结果大致可归结在四个方面:(1)未成年人使用电视的方式和时间与年龄、智力以及社会阶层背景等因素相关,从中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收看内容、预测未成年人收视的节目口味以及未成年人对电视的态度。(2)未成年人从电视上学到的东西大多是通过偶然学习获得的。(3)社会规范、社会关系与孩子对电视的使用方式密切相关。(4)电视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下面的效果:生理效果、情感效果、认知效果、行为效果。尽管这项研究发现的细节似乎过于庞杂,并没有解决电视对未成年人的效果问题;但是,却为后续的研究建立了理论分析的框架。

20世纪80~90年代,许多研究者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表现在四个方面:(1)未成年人在使用电视时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何定义未成年人的主动性。一些文献分析认为:未成年人对电视节目比较逆来顺受,很少批评。(2)对未成年人的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社会关系等影响未成年人电视接触的重要变量做了更多的研究。一项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变量后,未成年人是否有宗教信仰与未成年人的电视接触时间、内容偏好显著相关。(3)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未成年人使用电视的模式做比较研究。如一项研究对美国、韩国、阿根廷、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家庭使用电视做了调查,指出,在未成年人观看时间、家庭对电视的管理、电视观看与家庭传播的关系、使用教育性电视节目等方面和当地文化、经济背景有很大关系。(4)一些研究者做了收看电视与使用其他媒介的比较研究。

同一时段,电视在中国才得以迅速普及。或许由于西方传播学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被引入中国,传播学研究领域内关于电视与未成年人的研究并不多见,但讨论的问题相当广泛,包括未成年电视内容方面的研究、未成年人电视使用模式的研究、电视对未成年人影响的研究等方面。

2.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早期的心理学取向的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带有行为主义色彩,强调电视对儿童、青少年的立即影响。因电视对未成年人的认知、学习行为以及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心理学家对电视与未成年人的研究与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基本是同步的。相关研究无论在质与量上都相当深入而广泛,因其牵涉层面多而复杂,迄今仍是热门而尚无定论的课题。

早期有关的研究偏重于调查电视对未成年人社会行为及学业成就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电视对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社会性行为的影响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考虑到电视对未成年人发展的潜在影响而精心制作的电视节目,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性行为和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其后的研究中,心理学的研究者逐渐摒弃了行为主义的观点,而趋向一种建构主义(或认知)的观点,也就是从研究刺激与反应,逐渐转变为研究未成年人如何理解、诠释并且评估他们所观赏与阅读的对象。未成年人在此不被看成媒体资讯的被动接受者,而被视为主动对于意义进行处理的人。这些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在理解媒体的过程中,会使用所谓的心理图式或脚本,也就是他们根据自己过去对于媒体与世界的经验,所建立起来的几组计划与预期。从这个观点看来,媒体文本的意义并非单纯地被传送给观众/阅听人,反而是由后者所建构的结果。这方面的研究趋于揭示未成年人收看电视的认知机制及其发展特点,大多研究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其中未成年人对电视信息的注意和理解成为研究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有对电视的形式结构所做的分析。比如,有研究者考察了未成年人与其同伴一起观看电视时的注意模式,并得出结论,未成年人的电视注意是未成年人、节目和观看情景三方面一起作用的结果。

心理学家也就未成年人的电视收视动机以及看电视对阅读行为的影响、亲社会行为、侵犯性行为等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在收视动机方面,中外学者都做了一些研究。美国学者有针对性地考察了未成年人收看某些类型节目的收视动机,发现未成年人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动机有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台湾学者则发现,未成年人收看益智猜谜节目的动机可分为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日本的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收看电视的主要动机有七种,其中因消磨时间、轻松轻松等暂时性的需要而收看电视的倾向较强。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电视主要用来满足未成年人初级的精神需要。

在电视对未成年人阅读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中,一般认为,未成年人在观看电视时显然投入了一定的心理努力,但阅读需要更多的心理努力;观看电视削弱了未成年人集中注意的能力;电视阻碍了未成年人的思维;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未成年人发现电视是一种最富娱乐性的媒介;电视引入家庭后,未成年人用于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而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些假说有的得到了部分的证实,而有的则值得商榷。

在研究电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性行为的初期,研究者普遍比较关注电视对未成年人的侵犯性行为,即反社会行为的影响,到60年代末,像《芝麻街》这样的优秀节目出现之后,研究者们才逐渐意识到电视节目同样可以帮助促进未成年人的亲社会行为。

此外,有研究者对青少年这一在社会中最具刻板印象的团体做了调查,认为电视报道内容的偏离往往会加剧人们对青少年的刻板印象,媒体经常会呈现一些耸人听闻的和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他们更可能关注问题青少年而不是关注正常青少年。因此,它们给人们留下了大多数青少年从事非正常行为的印象,而事实上仅仅是少数青少年。

总之,心理学取向的未成年人与电视研究所更多关注的是电视对未成年人发展的影响,包括注意、理解、语言、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社会学的研究取向

社会情境成为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不可忽视的中间介质。社会学以往所关注的多为成人,专注于态度以及信念的探讨。早期针对未成年人所进行的电视研究,主要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与未成年人使用电视媒介的频次及习惯。早期社会学取向的研究比较关切现存社会秩序的再制,把童年看做是成人生活的准备,经由外在的模式与刺激,使未成年人逐渐进入成人社会。但此种看法不单单简化了社会化过程,也否定了未成年人的自主力量。使用者满足的研究一度成为英国、美国的社会学派学者研究电视与未成年人的主流。英国的研究大多强调使用者在特殊社会情境脉络下接触媒体的情形;美国的使用者满足研究仍旧偏向心理学的角度,强调人格和动机在使用媒体时所扮演的角色,比如早期的研究多关切看电视是否代表较差的人际关系或是在成长的压力下寻求解脱。

随后,研究者认为使用者满足的理论无法全面性地说明电视与未成年人的关系。80年代以后,一些研究认为观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内容中单一的主流意识,而是受社会、文化及自身经验所影响,具有多重主观的个体,因此,观众接触电视的经验是非常分歧甚至互相矛盾的,解读电视讯息的结果也可能五花八门。这类研究者兼顾对电视内容的解读与受众的主动性。其中探讨未成年人在自然环境下使用电视的情形成为研究的重要项目;在探讨未成年人与电视的交互作用时,研究者多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为那些沉默者做代言人,或者要观众自己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中国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多与文化研究、传播学研究交织在一起。社会学取向的电视与未成年人研究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广受关注的,学者们就电视以及电视文化进入未成年人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并发起了“中小学学生如何受益于电视”的讨论,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我国城市未成年人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的课题研究。此外,还有学者进行媒介对未成年人现代性的影响、媒介使用与未成年人人格发展的研究,等等。

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上述三种研究取向之外,还有些学者援引其他学科的理论或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电视与未成年人的研究。可以列举的有:从语义学角度尝试了解年青一代如何由电视中获得意义;从符号学立场研究未成年人对电视的了解与看法;以研究者与未成年人进行的团体讨论或访谈对话的方式,总结未成年人接触电视的经验,等等。

同类推荐
  • 高铁加速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高铁加速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高铁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大大缓解了我国客运市场的供需矛盾,成为区域要素流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设施保障,其“时空压缩”效应也将对沿线区域的旅游要素流动、游客出游行为和目的地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书让你了解高铁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影响。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 不平等简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平等简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平等,最近成为了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问题。为什么它曾被忽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现在成为公众讨论的最前沿问题?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民航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民航精神

    榜样是当代民航精神的示范者、维护者和引领者。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弘扬当代民航精神的强大能量,是中国民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本书旨在通过民航先进榜样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把当代民航精神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以榜样为镜,使当代民航精神入眼、入脑、入心,指引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明方向、知差距、净心灵、升境界。
热门推荐
  • 菜根谭谋略全本

    菜根谭谋略全本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体文集。《菜根谭谋略全本》编者以现代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来对它进行提炼和演绎,在每则原文基础上都加上了标题,最后还结合古今中外比较有影响的事例对原文进行了更为精辟、深刻的延伸。
  • 重生之嫡女妖妃

    重生之嫡女妖妃

    前世,她被庶妹溺死,得知未婚夫和庶妹情投意合。带着满腔的不甘和愤恨,她睁开眼睛,发现回到了出嫁三年前!一切还来得及,且看她这一世如何将面慈心狠的姨娘,看似无害的庶妹挨个送上无底深渊。祁国公府嫡女携恨归来,数不尽的勾心斗角下,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一步步地扭转乾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地下城小主播

    地下城小主播

    “宝哥…宝哥宝哥,你手里拿的…究竟是什么?”苏小宝看着自己手里的荒古宝典,觉得是时候向自己的直播观众好好解释一波了!一本神秘的荒古宝典,使苏小宝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地下城“小”主播!
  • 乱唐血染

    乱唐血染

    【太监作者开新书了,看到还有60多个收藏,所以请移步:回到唐朝做首富】一声鸣镝大破原有的平静,封龙山下的少年猎人怎样在乱世中求生。天雄军,平卢军,卢龙军,成德军,横海军,各大势力在河朔上演五军之战,谁是最后的赢家。皇帝,宰相,大帅,小兵,文臣,武将,展现每个人在乱世之下的求生之路。瀛州保卫战,河上争霸,关中逐鹿,谁能勘定战乱,混一四海,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 独自去偷欢

    独自去偷欢

    刻字、打印、印刷店的老板娘朱文楠被论坛中一个标题为“吹响集姐号,没事去偷欢”的帖子吸引,为确认其ID“花里胡哨”是否就是坛友“浪里白条”,同时也是出于生活的平淡无聊,决定与弟弟朱文钢、好友王絮飞一同前去集会。在海滩边面对一群男男女女的混乱热闹,没有见到“花里胡哨”的朱文楠陡然失去了兴趣。独自回到店里,却意外发现一直与店员沙沙约会的“飓风”就是“花里胡哨”。另外,在朱文楠还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忙于工作的丈夫朱军与店员小林有了发展……
  •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这是一个极其隐秘的小圈子,它有相当严格的入伙规则。因为不够年龄的陈于珊违规加入,引起这个小圈子的激烈振荡,乃至最终瓦解。女摄影家秋秋被谋杀身亡之后,女建筑师梁筱薇才意识到杀手的下一个杀人目标就是她。躲避谋杀和调查谋杀是同时进行的。这个小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被怀疑的理由,也有被排除的理由。著名心理学教授费衢文替梁筱薇解读已故女哲学家张绪英的英文小说,曲径通幽般地详尽分析杀手的阴暗心理。陈于珊的男朋友叶明杰贸然介入,使事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如官员丘家维面临丑闻被揭露,医生吴承安面临家庭破裂,证券商李楠也因此远走高飞。
  • 角色扮演在诸天

    角色扮演在诸天

    【2019位面爽文】陈宇有很多身份,他是令小龙女情窦初开的甄志丙,是让萧炎尊敬崇拜的萧战,也是让辰南忌惮的楚国老祖…掌握强大诸天系统,随机替代原著角色。这是一个演员的诞生,更是一代强者的崛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称:“舞台自然是神雕、仙剑、秦时明月、一人之下、镇魂街、神墓、斗破、我的英雄学院…”欢迎加入本书交流群,群号:738800268
  • 兔仙子的古代幸福生活

    兔仙子的古代幸福生活

    新时代的兔大仙重生,醒来就遇到一个帅炸天的美男。作为超级花痴的她怎么能放过呢?于是,兔大仙成功的将大美男收为了夫君。“夫君,你真好看!”“夫君,你做的饭饭好好吃啊!” “夫君,你打的猎物好多多啊~”“夫君,你暖的被窝好暖和啊!”“啊,夫君,你要做什么?”某男一脸认真的看着她:“我让你见识我最厉害的本事!” 翌日,一身疲惫的兔大仙艰难的从被子里面爬出来,双手托着双颊星星眼看着眼前魁梧的男人,一脸崇拜。这是一个男主和女主恩恩耐耐撒狗粮,顺便联手虐极品的故事。欢迎加入巽离家族:167780313
  • 僧伽斯那所撰菩萨本缘经

    僧伽斯那所撰菩萨本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