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500000025

第25章 媒介与司法价值的关系(4)

民主是对人的关注,民主必须以个体的独立性存在和自由的价值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民主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因此,在民主的理念中,人具有根本的突出性地位。民主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大家说话,每个人的呼声都得到体现。民主是对自由的实现,没有民主,个人的自由权利将没有依托。民主是来自于人心灵世界中的呐喊,它要将人的价值得以对象化的体现。从理念的角度来理解民主,就要关注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所体现的是人对自身价值的关怀。民主是对人的价值的体现,但民主不需要软弱无力的人,民主需要刚强的人,逆来顺受将葬送民主的珍贵价值。

其次,民主是一种制度。

民主作为理念就是要让人说话,让每个人的自由、独立价值以及权利要求都得到良好的实现,而民主这种精神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实现,否则民主将是一句空话。“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的民主管理意味着什么?也可通过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类比来加以说明。选择自己的目标时,个人可以自己做主;他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以社会为范围的自治或自主就是民主。”民主的制度是对于民主的理念和精神的实现,作为制度的民主需要人们的积极参与,只有体现了众多的参与才能称为民主,而这样的民主总是渗透着某种自治的精神价值。比如在政策方面,科恩这样谈到:“政策要不断地制定与更新;对社会的指导要经常加以注意。因此,实行自治就要求继续不断地作出一系列主要的或次要的决定,就是在作出这些决定和选择时具体地体现了谁参与政策的决定。如果一个社会的最重要的决定系通过其成员的普遍参与而后作出的,我们就可以把这一社会称之为自治的。”但在一个社会中总有很多人对参与表现出来的兴趣很淡然。人们之所以不能参与到民主的决策当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科恩对此作出了概括:“(1)因官方某些规定如社会的某种条例与法令禁止参加的;(2)虽有权参与,但引以为烦,不愿参与的;(3)官方虽无明令禁止,但为社会中某种情况所阻,不能参与的;(4)蓄意不参与的。”其实人们不参与民主的这些原因也许还不是对民主的最大的损伤,最关键的是人们对民主的冷漠。

人对于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必须有强烈的兴趣追求,而不能有过多的冷漠,冷漠是民主最大的敌人。对民主冷漠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不关注,而这样将使一个人失去其精神的独立价值。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不仅要求制度本身是可操作的,而且要求有作为经济理性人的存在,这将是对民主的巨大促进。

民主已经成为我们的社会所普遍追求的价值,我们不仅要建构一套良好的制度,而且要培育民众的民主信念。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民主也还要警惕多数人的暴政,因为多数人的暴政仍然是对个体尊严的戕害,而如果没有个体的尊严作为前提和基础,民主将不可能获得对象化的价值。

二、司法是否需要民主

按照传统的理论,立法所体现的是民主,民众的合理化意志需要在立法当中加以贯彻,这是现代国家制度必须珍视的。立法必须体现民众的参与,因为立法不是由少数人来垄断的权力资源。在民主社会,只有当立法体现了民众的意志时,这个立法才能是合法的。立法不能没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基础,丧失了这个基础立法就不可能得到民众的认同。但是,立法的民主化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发表看法,而只能通过代议制的形式来体现立法的民意基础,这恐怕是民主不可避免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民主也总是有限度的,但即使是有限度的民主仍然为立法的合理性提供了良好的论证。

在我们国家的民主建设中,立法的民主化在最近一些年内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由人大代表讨论并通过法律是一种经典的立法民主化方式,但新的立法民主化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这就是立法听证。立法听证是将预先制定好的法律加以公布,让老百姓发表意见的民主化方式。这其中既包括将一些人集中起来在一个特定的场合讨论法案,也包括通过广泛地征求意见的听证方式,而后一种方式随着现代媒介的发达也越来越好地得到体现。我们可以看到,民众对于国家的立法越来越关注。随着网络这种新媒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表明自己的看法,网络实际成为民众表达意志的民主阵地。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民众的这种声音必须被合理地整合,如果不能被整合到立法的规则当中,它就是没有意义的。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普遍化的民主形式毕竟不是一种制度化的形态,很难最终被切实地整合进规则当中,民众实际上并没有民主地参与立法。

无论如何,立法越是能够整合民众的声音,就越是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同。换句话说,就是立法的民主化要求广泛的民众基础,民主的维度构成了立法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当然,民众的声音当中也有一些杂音,而这种杂音可能是对民主合理性的破坏,所以对民众的声音还有一个合理化加工问题。对于合理化人们有着大体的认同,在众多的意见中最终被确认为合理的往往是多数人的意志,但多数人的意志也有不合理的时候,因为真理有时会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就是民主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很难指望民主能够达到完满的程度,但民主的声音被立法者加以合理化却是必然的选择,合理化的过程就是立法者运用权力来对民主进行整合的过程。

立法需要民主,那么司法是否需要民主呢?我们先看看苏格拉底的例子。

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后世的许多哲学家都要到他那里去汲取思想的养分,这个西方历史上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不仅以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而且以自身的行动来传递思想。苏格拉底之死就传递了一种思想的信号,尽管这种信号里所包含的意义可能有争论。公元前339年,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里,有501名雅典人参与了审判苏格拉底的“公审大会”,最后以281票对220票服从多数判决苏格拉底死刑,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化青年。苏格拉底接受了这一裁决,当他的好朋友克力同劝其逃走的时候,他依然选择了死亡。我们注意到,苏格拉底是被雅典公民判处死刑的,而那时可谓民主的盛世。城邦的司法不是由法官来控制,而是由城邦的公民来控制,这恐怕也算是西方人追求民主的一个典范了。但是我们看到,这种司法的民主形式并没有达到一个十分合理的判决。苏格拉底是伟大的哲学家,他始终将自己看做是为民众而存在的。尽管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将指控他罪行的迈雷托士反驳得体无完肤,但还是被民众判处死刑。那么法庭辩论又有什么意义呢?雅典的审判看起来非常民主,有很多人参与审判,但那些参与审判的民众的智识和判断力实在令人无法恭维,何况他们还经常被一些玩弄政治的政客所操纵,这又怎么可能实现公正的审判呢?这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那种所谓民主的审判方式的合理性了。最终苏格拉底无奈,只好感叹地说:“雅典人啊,现在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是我为自己申辩,而是为了你们;你们不要滥用神赐给你们的礼物给我判罪,如果你们处死我,将找不到人来取代我。”苏格拉底所言不虚,他的确是为雅典人民献出了生命,而剥夺他生命的人恰恰是雅典人民。苏格拉底是雅典人的大幸,但雅典人却要让他死,这实在是雅典人的大不幸,更是民主的悲哀。

苏格拉底的死亡是对司法民主的一个警戒,这颇有些人民审判的意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总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你必须接受人民的审判!”“我代表人民宣判你死刑!”这些话语是革命年代的时髦词汇,表现了中国人潜意识当中对于人民民主的渴望。但民主到底是否真的需要在司法当中加以贯彻呢?虽然苏格拉底的死亡给民主开了个玩笑,并且对司法民主有一种否定的倾向,但是司法的民主问题仍然需要认真对待。

司法仍然是需要民主的,司法必须体现民主,但司法的民主不同于立法的民主,立法的民主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但司法的民主却必须拒绝公审大会,类似处死苏格拉底的民主的司法都是对司法本质属性的一种伤害。

司法的民主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理解。

同类推荐
  •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翻开本书,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因此,当孩子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对卷帙浩繁的古籍望洋兴叹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埋头在历代著作中寻章索句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为翻译句子而苦恼时,也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本书实为一部写作宝典,一位良师益友。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具体而微地探讨了美国教育各方面,包括美国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水平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等,以作者亲身经验为实例说话,为你全面介绍美国的教育。
  •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的开始,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在讲座中,方汉奇教授首先对中外新闻史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并充分肯定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报纸起源、苏共报刊史的影响、对个别报刊报人评价的偏颇以及对封建报刊态度等突出的四个问题做了分析。方汉奇先生对我国新闻史研究提出了多谈深度,多做个人,多集材料的主张,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整体提升方向。
热门推荐
  • 他比月色撩人

    他比月色撩人

    (PS:男主即墨无渊,女主北冥笙北。女扮男装,甜甜甜!!!)她,俊美邪魅,犹如吸食人血的恶魔。他,高贵冷漠,犹如坠落人间的神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审判贤者

    审判贤者

    涅瓦雷斯大陆的和平使人类走向极端,无数人类邪恶的思想竟然慢慢的汇聚成了......首先就偷袭了化身为神秘之刃的黑暗本源,并剥夺其自由,成为自己毁灭世界的杀戮武器!
  • 异事奇谈之灵界

    异事奇谈之灵界

    一位身份神秘的少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该去往何处。天赋异禀的他更像是有着未完成的使命一样。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6)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6)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两部大陆原创文学作者的中篇小说。《天上的鸟儿江里的船》讲述自幼丧父喜欢“胡思乱想”的石头,因贫穷而受人歧视,立誓长大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目睹了周边人因乞讨而发家,也幻想放弃学业而被母亲阻止,坚持让他读书。在医生干妈的鼓励和“爱迪生”等图书的引导下,改变了自己认知世界的想法,他要长大,长成一棵对国家有用的大树。《赌徒》讲述松林湾的民国往事。因报仇而被设赌局输掉近半财产的曾家父子,儿子依旧嗜赌成性,为赔赌债偷了父亲的钱,秘密泄露后,被父亲追砍逃至袍哥会,又借袍哥之手将自己的儿子掳来当人质,逼父亲带钱赎人,却不成想父亲被袍哥会误杀,后再次因赌失去了母亲,愤怒的村民忍无可忍,纷纷对他拳脚相向,他终于在母亲入殓的前夜上吊自尽。恶有恶报,人性的自我救渎。
  •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挚爱王爷请查收

    重生挚爱王爷请查收

    苏笛坠海重生成为富家小姐,她有车有房又有钱,还有每天送上门的三王爷。三王爷对她宠爱有加,可是苏笛知道他爱的不是自己,他爱的是原主苏元安。“王爷,我们不合适。”苏笛承认原主是对的,在她的周围总有人虎视眈眈着她的生命。待在苏府的时日里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母爱,可厄运总是盯上她。苏家被人陷害,母亲因此被大火烧死,就去21世纪一样。“我要让着世人血债血偿。”苏笛踏上了复仇之路,她凭借自己特殊的体质和血脉成为了众人眼里的妖怪――鬼娘。她十步杀一人,双手沾满鲜血,戏虐地望着他:“王爷你还愿意吗?”本文甜虐适中,希望广大书友前来观看,如有不妥之处请诚意指出。另外,不喜勿喷。
  • 热血天师

    热血天师

    大四学生宋辉,意外获得游戏人物“天师”的能力。别人修仙是筑基+丹药,他只需写写代码轻松完成。此时,楼顶出现三位自称仙尊的神经病,在讨论捉妖大事。宋辉误入其道,走上另类修仙,拯救苍生的光辉大道。(PS:这是一部幽默、虐妖、热血、不断跨级打脸的故事!)
  • 佛说月光童子经

    佛说月光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