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000000081

第81章 我在南广这五年(3)

“一个核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南广这五年,始终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2007年5月6日,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发现,课程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状态良好;学院和各系部的教学管理规范,运行有序。检查也发现,课堂教学上,个别老师迟到或私自调课;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仍然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

丁海宴明确指出:我院将把教学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上。

2007年12月4日,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例行的教学工作会。主要讨论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问题。我希望总学分控制在200分以内,减少学生的课业压力(这个想法终于在2009版方案中得以实现);加强课外学时,加强课外指导,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丁海宴提出,应当充分利用大讲堂,把讲座建成学分课;强调艺术类专业不能用培养中文系学生的套路来对待,应当真正把基础变为传媒人自己的基础。认为文学、历史类课程的讲授要“以作品带历史”。应当积极推行考试改革制度,不应当“一张试卷决定一切”,而要多元化、多方位考核,比如对学生作品、实践成绩等的衡量。强调政治对于媒体人的重要性,政治类课程结合南广学生的特点,结合政治与媒体人的关系,把枯燥的政治融入鲜活的生活当中去。肯定基础部邵海军老师在2007级电摄班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探索。

各系在教学计划上碰到的问题,普遍的是两点:一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二是专业课实践比例不够,干讲理论。各系主任提出智慧性的意见,如贯穿一门精品课、增加作业量和课外阅读量、小班授课等。董瑞峰提出“六条主线(美术线、写作线、创作线、英语线、口才线、影视欣赏线)贯穿”,培养摄影专业人才的设想。

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是培养质量的制度化保证。2007年9月,南广创办三年,我提出建立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内涵是学院管理从代管代办转向服务,由治理型管理向服务性管理、指导性管理转型。其中,院级管理体制发挥指导性职能:制定管理制度,完善学术委员会体制,让教授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内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术民主与自由;发挥教学督导作用,稳定教学质量;加强对系级管理的监督与调控。系级管理体制发挥主体性职能:加强系级自主管理权限,明确育人育才的主体职责,制订更为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办法。促进系一级的自主发展。

保证培养质量还必须建立规范化的过程管理机制。我提出建立 “院—系—专业—导师四级人才培养负责制”的过程管理模式。学院负责培养目标监控调节;系主任对人才培养负直接责任;专业主任负责专业建设和学生专业教学;针对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在第三、第四学年实行导师制,因材施教。

这些设想,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实施。五年来,南广不断加强独具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006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规定(试行)》颁布实施,给各个环节的管理划定了一个底线。三年多以来,颁布了20多项教学管理制度,严肃教学纪律,确保教学秩序。2005~2008年三年间,校本部共派出三次督导组,深入课堂,帮助南广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南广组建院教学督导组,对教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学院建立了干部听课制度和院领导联系教学单位的制度,院领导每个学期都与两个系建立联系,参加一定量的系会,到课堂听课。学院通过学生反馈、干部听课与院领导联系教学的情况,“热点”与常态检查并举。

这些保障措施对于教学质量的回馈,在学生那里得到印证。通过网上“双全”(全体学生、全部课程)评教三个学期的结果,总体评价满意度优良(80分以上)的占97%以上,其中有的学期达到98.36%。这应该是对南广教学质量的最真实评价。

“南广的老师,是有水平的”

2006年春节,北京。刘校长宴请10多名老教授。那时的南广,新聘教师太年轻,人在学生堆里,会与学生混淆。老教授们在校园中走动,孩子们会叫他们爷爷奶奶。这种厚重感是一所大学应具备的。感动于南广的锐意进取,在一位老教授家里,路宝君等5位教授击掌相誓,愿与南广共赴时艰。鲁迅博物馆前馆长时毓华、郭沫若纪念馆前馆长黄侯新、戏剧学者兼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古典文学教授唐永德、写作学教授路宝君、戏剧美术专家孔德明等一批知名学者在南广课堂上授课。

我理解,这是刘校长在亲自实践“大楼、大师、大树、大器”之“大师”战略。

2005~2007年这三年,每年都有100多名新教师加盟。学院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新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上,制订了详细的培训方案。我参加了这三年新教师培训方案的制订工作。每次,新教师都提前一个月到校,进行院级培训和系教学技能培训。2006年,请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高福安介绍校本部的校园文化准则和校风建设目标,把“生生不息的北广精神”传递给了新教师。祝愿青年教师的事业生涯开端良好。副校长袁军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大传播、全媒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传媒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给新教师补充传媒素养这一课。

校本部北京市教学竞赛一等奖得主段鹏老师和获得课程教学设计奖的吴学夫老师被请来,现场示范教学。

培训时,新教师准时到会,认真听课,做笔记,无一人迟到。尽管在酷暑,刚搬家,尽管住的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尽管教学准备的时间短。

培训试讲统一要求进行两轮,要录像分析讨论。各系培训时创意迭出,讲评结合,形式多样。信息技术系授课教师集体备课,统一要求,统一大纲,统一考评。两轮试讲,做到“三定”(提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三有”(有固定地点、有组长主持、有相互点评)。艺术传播系试讲追求实效,试讲录像,主任点评,共同评述,相互试讲、相互交流。该系试讲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钟,气氛始终紧张热烈。

新教师的投入给人印象深刻。段鹏说:“我感到非常震撼。新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到这样的地步,讲课的风格各具风采,真比我们北广老师强。”丁海宴说:“看到老师们的试讲,我很振奋。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南广的老师是有水平的。”

数周的培训使新教师不仅得到观念上的洗礼、理论上的提升,也有知识上的积淀和教学技艺的增长。他们进入教学岗位后,情绪饱满。多数新教师教学设计意识强烈,明白教好一门课必须统揽课程的全局,在课堂设计、练习布置、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提高规范性。

数周的培训培育了新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艺术传播系山郁兰说:“我们已经正式成为南广学院的一分子,已经完全融入了南广这个温暖热情、积极向上的集体之中。”国际传播系秦昕婕说:“看到这样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校园, 顿时感到这里将会成为我事业的一方沃土,成为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成为我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殿堂。”

“南广未必是新教师一生的选择,但在南广的每一天,应当是你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回忆。”冯克庄如是说。

2006年6月24日,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共15名教师参赛,参赛者的讲课各具特色,使整个大赛过程异彩纷呈。新闻传播系黄璜、动画系徐晨帆等老师在大赛中获奖。20分钟的教学渗透着很高的教学质量,正如副书记陈逸男说:教学技能大赛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南广对新教师的培训一直没有间断,四年中,延续在教学岗位上,针对问题跟踪指导,还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媒体实践、到电视台挂职锻炼等。目前,一批教师参加了硕士学位班,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实际技能等得到较大提高。

是的,年轻教师,只要真正把握好人生定位,今天的你可能年轻,但是明天的你,未必不是南广的大师。

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我在南广这五年,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检视、提升与完善的过程。一心干着事,难免有不解、有压力。2005年底接手教务部,面临着的是教室安排、实验室建设、没有四六级考试考点、没有专业英语考试考点等问题,学生不乐意,家长有怨言,有的人还将意见反映到教育部。那么多我不熟悉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在那里,我一度忧虑、担心,怕胜任不了,怕影响工作。忧虑得几天睡不好觉。甚至在领导面前流泪。领导鼓励我,系主任支持我。这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随着工作的进展,我想:没有困难,要我来干什么不解决困难,我在这儿又有什么价值人应当生来就是解决难题的,其价值也体现于其中。

其实,这是一个需要释放压力的时代,而不是自我加压的时代。我通过这样的自我提升来解压。我领悟到,人最可悲的是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最可怕的是不愿看到问题与不足。尤其是不愿从他人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常想:人应当更多些角度的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有“后视镜”也要有“前视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南广,我从同事那里学到很多。2005年10月刚搬到新校区时,很多事还没有规则,各系自出招数,我们就相互学习,如别的系有什么好办法,贴在了黑板上,我就拿来再完善。我也从领导身上学到很多工作方法。冯校长的境界与博大、丁海晏的专业与执著,尤其是刘校长的深厚与宏阔。不断学习成为我解决问题的不竭之源。

我感恩:能与这么多热情、富有理想和智慧的人共事,是一种机缘、一种幸运。

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又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始。如何应对经验的障碍、“老马”识途的危机只有不断加强“危机意识、解放思想的心理准备,与时俱进的不息精神,科学发展的理性追求”。刘校长年届七旬,尚自强不息,思想新锐敏捷。这是对我们的最大鞭策与鼓励。显然,思想的有无、进退,不取决于你是否年轻,而在于你是否进取,取决于个体的追求、信仰和自我期待。

附“特写镜头”:

管理手记:刘校长语重心长谈管理(2006年11月9日)

今天,刘校长看了我呈交的《关于处理退学与降级学生的请示》及《9-10月学生旷课情况处理意见》后,感触很深,对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及教学秘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要求……

说到教学秘书工作,刘校长认为教学秘书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尽可能帮助学生成长。

刘校长回忆起读大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因生病请了一个月的假,回校后教学秘书及时找她谈话,并告知一些该注意的问题,提醒补交课程作业。这使她一直非常感激当时的教学秘书。

①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等译:《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237页。

同类推荐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刘建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舆论现象和民意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的问题,具体包括“舆论的概念和本质”、“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舆论的几个特征”、“舆论形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讲授者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实例,精当的评论,丰厚的知识底蕴,向大家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从不同方面剖析了“舆论”这一主题,对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刘建明教授在无数的社会事实和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探骊得珠,总结出了“暴政的历史真相”和“民意的四个定律”,使我们获得了很多难得的感悟。
热门推荐
  •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主要分为二十四章,分别讲述了养生之道。
  •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一定要明白,什么才是你想要的生活?被尊重,被爱?财富,快乐?其实,你最想的想要的生活,是来自于实力的自信,是你说了算的痛快。这一切,父母无法给你,爱人无法给你。唯有努力和勤奋,才能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野猫语

    野猫语

    随手感想,无端而发。可能有故事,更多是情绪。目前整理的是初高中部分日记……随意。
  • 歌的传说

    歌的传说

    这是一部描写贵州山歌文化和老百姓平凡爱情的乡土小说。白云寨的土匪窝解散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山寨。从小没有母亲的水娃,跟着马太公学习二胡和山歌,白云山上从此有了美妙的声音。一场旱灾的来临,让生活在平静中的人们为了一颗粮食而拼命起来,而懂得知识的曹先生,却让两个女儿勒紧肚皮,供养水娃读书认字。水娃成了白云寨文化的继承人,但他却喜欢上了仇家的女儿黄二妹,几经周折,正当水娃要和心上人成亲的时候,父亲在磨坊救人而丢了性命。黄二妹不顾家族的反对嫁给了水娃,却因难产而死,此后水娃孤独一人,牵着牛唱着山歌……
  • 乾坤武录

    乾坤武录

    武者逆天改命,天眼悬空,灵魂出窍,御风飞行,窥探过去,推衍未来,起死回生,逍遥天地间,上穷碧落下黄泉,这是一个武道的盛世,周武凰目望苍天,一手指着人间道:这天下我要百分之九十九。
  • 斗破苍穹之熏儿

    斗破苍穹之熏儿

    在看《斗破苍穹》的时候就要在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古元的年龄那么大为什么他的女儿年龄那么小和一些其他的方面不理解。比如熏儿到底怎么去萧家的,发身了什么和云韵在花宗,和萧玄没有复活全是不明的。所以写一些自己对《斗破苍穹》的一些理解和一些的想法和自己写的一些
  • 大神不笑也倾城

    大神不笑也倾城

    网游爱好者慕斯冉平生三大爱好就是玩游戏赏美男赏游戏中的美男。凭着先天机智的大脑外加后天完美的手法便把榜上榜中的大神擒拿到手。不过明明说好了是游戏恋爱,怎么变成了实现恋爱?还有大神你与我难道还有着其他纷乱之缘?当小白女神...精被腹黑男神圈住之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还是被任所欲为?一一献给古今中外所有你爱我比我爱你多一点点的人儿。
  • 清风竹韵

    清风竹韵

    《清风竹韵》在荒凉的大山深处,本是孤寂贫瘠之地,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润泽着山之灵气,在青竹葱郁,林海碧波的掩映下,几间整洁的瓦房,古朴又典雅,高耸的屋檐足以显露主人不俗的身份。李德明是长子,他说他是山的儿子,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命运对他不公。从前,他过的是少爷一样优越的生活,一切随着他破败的第一次婚姻,一去不复返。他不相信宿命,可他却总是在穷的叮当响的日子里摸爬… 生活是一把无情的刀子,雕刻着李德明的人生......
  • 怒圣

    怒圣

    世间浑浊,找不到与世无争的归宿,想要清流传颂,奈何深陷污浊淤泥。天地浩然正气如何长存,唯有一腔怒火,燃尽世间一切污浊。而你却入浊世,化身为莲,以身净化尘世。独留我,与怒火作伴。
  • 天南剑侠传

    天南剑侠传

    康熙初年,明室遗孤李相如,肩负着反清复明的重任。经历重重磨难后练就一身奇功,本拟聚力推翻清廷,但他发现康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为天下苍生计,李相如决定放弃复明大志,在天南一带行侠仗义,终成令人敬仰的一代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