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000000011

第11章 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1)

史仲文人类文明演化的一大特性,在于变与不变之间。有些内容是天天在变的,也有些内容仿佛是亘古不变的,而且二者动转交互,变中亦有不变,不变中亦有变化。也有一种解释,变是因为不变,不变是因为变。现代人都明白自己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就是变化大,变化多,变化快。知识在爆炸,技术在奔腾,资源在重组,艺术在变形,文学在思辨,哲学在审美,学科在交叉,中心在消解,体制在变革,经济在加速——包括正面加速也包括负面加速。即如现在困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其负面传播速度让世界瞠目,让银行家口吃。然而,变中亦有不变,人生的几大主题,如生与死,贫与富,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性与爱等,任你世相千幻万化,它们却总能吸引众多的眼珠。这些话题,大约将与人类相始终,且都与人性息息相关。本文从人的两种属性出发,旧话重提,发表些积年的想法。

一、人性的两种属性: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的这两种属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动。客观上,不可或缺;主观上,不可畸轻畸重。有一段时间,只可说人的社会性,不可说人的生物性即自然属性,其实并不正确,也不正常。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印度发现一个狼孩。所谓狼孩,即他在很幼小的时候,就脱离人类,混入狼群。结果,与狼共生,养成了许多与狼一样的生活习性。其心理是变态的,其智力也很低下。再回到人类社会时,那种心理和智力状况已经很难改变。于是,很多学哲学的或者自认为懂哲学的人出来证明说,人的社会性乃是人的本质属性,一旦失去社会性,人就难以成人。

这个自然也有道理,哪怕是一个智商基础高如爱因斯坦的孩子,如果让他与社会与人类完全隔绝,那么,他一定不会成为爱因斯坦,甚至不会成为一名正常的人类成员。

但这只代表真理的一端性,虽然它并非没有逻辑。但我们可以逆向思维:如果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只狼的幼崽,或者一只熊的幼崽,或者一只猿的幼崽——不管是什么其他动物的幼崽吧,我们可以使它们接受人类的文明教育吗?即使我们把它们送到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托儿所,最好的大学,直至送到北京大学,送到清华大学,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它们可以由此就变成人吗?

显然不可以。

这就说明,人的属性具有两重性质。既有自然属性做基础,又有社会属性做主导。

二者不可或缺,二者各具品征。

一方面,人性既然是自然的,就是特定的,或者可以概括为类的特定。唯此类生物可以成人。既是类的特定,必然本性难移;无论千变万化,人终究是人,人性终究是人性。

另一方面,人性既是社会的,必然是建构的;既是建构的,必然是发展的;既然是发展的,必然是开放性的结构体。它只有不断充填、丰富和创造自己,才更合乎人的文明性质。

这又说明,人的两种属性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有机结构体。有自然属性而后有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生物基础,有人必然有七情六欲的人的各种本能;有社会属性而后有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现实存在,有人的一切文明追求与构建的必然逻辑。

二、人性的两种历史:遗传性与建构性

人性的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有人类而后有人性,有人类必然有人性,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又是最难于解释的。因为既然是历史,就应该有起点,既然有起点,用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就应该有决定者与被决定者。那么,到底是人决定人性,还是人性决定人呢?然而这几乎等于无意义的伪论证命题。那情形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具有不可证明性。

人性的历史,既是一种生物进化史,又是一种文化建构史。

生物进化史的内在性基础在遗传基因,没有特定的基因,进化不能成立。猿之所以可以进化为人,其中的内因,与它的遗传基因因果相关。通俗地说,在人类诞生之前,并非有众多的候选生物种属,而是只有一个候选生物种属——猿。其余的种属,如恐龙,如剑齿虎,如巨型野象,如各种爬行动物,都一概没有这样的资格。这不是因为它们的体形不够大,体魄不够壮,或者不够强健与凶暴,也不是因为上帝偏心不眷顾它们,而是因为它们的内在性条件——遗传基因不行。

遗传基因如此重要,用我们熟悉的例证作比喻,比如成为歌唱家,一定要有必要的嗓音条件,而这嗓音条件,肯定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爹妈给的,通过遗传基因继承下来的。没这基因,你把自己练成机器人,依然成不了帕瓦罗蒂,或者迈克尔·杰克逊的。乐器演奏家也是如此,郎朗苦练钢琴,可以成为大艺术家,换成李逵练死也没用,他的特长是风一般地挥舞车轮大斧。

体育犹然,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短跑项目上的惊人表现,固然有科学的训练方法等多种文明成果凝聚于一身,但其优异的生理条件显然使他占据了很大的先天性优势。而且这优势绝对不是单单靠训练就可以“练”出来的,而是他爹妈无意之间馈赠给他的。内中道理,套用中国戏剧行的一句老话,如果你“自然”条件不行,师傅就会说,没办法,祖师爷不赏饭吃。

包括写诗,写小说,甚至写文章,都有天才在其中。有人写一辈子文章都写不好,不是他不用功,他头都想大了,眼睛都想蓝了,无奈天才不够,奈何奈何?想当初,曹禺先生23岁就写出《雷雨》,也不全是生活历练无比丰富的结果,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具备这样的创作天才。

天才是什么?就是特别优异的生理性形态与结构。你智商80,人家智商160,你不服气,非要铁杵磨成针,怕是白费工夫。

当然,只讲遗传性也不全面,毕竟人是文明的存在。没有文明,只能有猿,不能有人。因此,猿的进化史就成为一种革命史。这种革命,乃是人类一切革命中最具革命价值的革命,因为它使猿“革命”成了人。

决定这“革命”的原因,一说是劳动,劳动造就了人类。然而,继续追问下去,还应看到:劳动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有劳动,又有组织,还需要劳动工具。一方面有必要的组织,一方面有必要的工具。那么,是先有劳动,还是先有组织,是先有劳动或组织,还是先有工具呢?这情形又回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命题中去了。

根据胡适先生有一分根据说一分话的理念,我们只可以说,没有组织,不构成劳动。至少从猿的进化结果看,人类的诞生,肯定不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结果。就是说,那进化过程,不是一只猿,又一只猿,再一只猿地单个完成的;不是在众多的猿中,先有一只聪明绝顶的跳到人这一边来了,然后,高举双手向着后面的猿们招手说,“过来吧,这边风景独好”;而是一种集体性社会进化,共时性的“革命”,一切必备的内外条件成熟时,便都过人这边来了。

更何况,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劳动创造了人,那么,又是谁创造了劳动呢?因为即使用最最简单的逻辑去推断,这劳动一定要有人创造,它才能出现呢!

故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的生物历史,固然是一种遗传进化史,而人的文明历史,一定是一种不断的建构史,而有组织的社会性工具性劳动,乃是它的第一个伟大建构。

人类构建文明,从而也构建了自己。

三、人性的两种构建:人类建构文明与文明建构人类

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因而也是文明的主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一种观点,认为文明大于人类,那是片面的。任何文明,如果不能与人类自身相合相恰相宜相进,就是不文明或者反文明了。但人类既然构建了文明,就必然会成为这文明的同构体。文明从此不再是人类的身外之物。极而言之,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明,就有什么样的人类。

例如,有秦汉文明,就有秦皇、汉武,就有司马迁与董仲舒,有古希腊文明,就有梭伦,就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

现代人不是古人,现代人如果硬是如同古人一样生活,即使伟人也必成荒谬,纵然圣人也必成荒谬。例如你非像秦始皇一样地做领导人,就是大荒谬,或者非像孔夫子一样地看待男女差异,也是大荒谬。但在他们各自的时代,也只能如此而已,因为那时的文明建构只到了那一步。在那样的建构时段,你让秦始皇成为华盛顿或者林肯,有那可能吗?你让孔子不作《论语》,而作《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或《共产党宣言》,有这逻辑吗?没可能,没逻辑,就不是古人的荒谬而是今人的荒谬了。

人类建构文明,建构即创造,且人类的这种创造,是全方位的。人类不但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精神财富,还创造了各具文化品征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存在不是人类建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或创造乃是人类之文明本性。

一方面,人类建构文明;一方面,文明也建构人类。正如人类创造了教育,而教育又教育了人类一样。人类每创造出一种文化,这文化就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制度,这制度也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工具,这工具又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理念,这理念同样会影响人类。

譬如一位明代的古人,他一出生,马上受到礼教的熏陶与哺育,上学要读“四书”,考试要考“八股”,以后,还要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不幸为平民,要守民之道;幸而为官吏,又要守官之道或吏之道。生为人子,要守孝道;嫁为人妻,要守妇道;纵然贵为天子,还要守王道。凡此种种,就造就了王守仁,造就了张居正,造就了海瑞,也造就了崇祯。从文学经典看,又造就了《水浒传》上的武松与宋江,造就了《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西门庆,造就了《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孔明、曹操与刘备,也折射性地造就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与唐僧。

如果说,这些人物的很多行为,很多理念,很多追求都十分不合人性,尤其是不合今天的文明标准,也一定不是他们的遗传基因不对,而是那特定的社会文化造就了同样特定的人。

然而,文明的建构,毕竟是有规律可循的。创造本身就是一种规律,而合乎规律的创造,才具备历史的必然性。这含义有二:人类不可以无创造;人类又不可以滥创造。所以“乌托邦”固然也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却是不可以盲目实践尤其不可以成为大规模社会实践的。这样的实践,小尝试则是小灾难,大尝试则是大灾难。如同中国1958年的“大跃进”,其结果,不但没有跃进,还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与财产的双重代价。

人类建构文明,文明建构人类,二者合一,便在文明的历史层次上,建构了人类自己,建构了自己的本性即人性。

人类建构自己的本性即人性,正如每个人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在建构自己的历史与形象一样。遗憾的是,这些建构——用最宽容的眼光观察,用最客气的语言表述——既不总是成功的,又不总是正确的,也不总是道德的,甚至不总是正当的。一个人走了弯路,纠正过来,相对容易;一个民族迷失了方向,改变过来,非常困难。对此,稍后再讲。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人类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本性。

四、人性的两种理念: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事大,事大如天。所以举凡世间主要的宗教流派与思想流派,没有不涉及人性的。或许可以这样评价,不对人性作出反应的哲学终归是不完整、不成熟的哲学,不对人性作出反应的宗教终归是不完整、不成熟的宗教。而这样的哲学与宗教,它的影响很难达到一流状态。

美国学者莱斯列·斯蒂芬森与大卫·哈贝曼合著的《世界十大人性哲学》,对于世界上最著名的人性理念、人物与流派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虽然我们可以不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但我们得承认,这些归纳与评述,确是进入人性基本理念的很好的入门。这十大人性哲学分别为:

1.儒家:圣人之道;

2.《奥义书》中的印度教思想;

3.《圣经》:同上帝相关联的人性;

4.柏拉图:理性的法则;

5.亚里士多德:人道实现的最终目标;

6.康德:理性的原因,历史与宗教;

7.马克思: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

8.弗洛伊德:精神的无意识基础;

9.萨特:激进的自由;

10.达尔文主义的人性论。

此外,在第5、第6之间,又以“历史的插曲”为题,分五个时段,介绍了十大人性哲学之外的人性观念与流派。其中分目标题中没罗列的包括:伊壁鸠鲁学派、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伊斯兰教的哲学家、阿奎那、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卢梭和孔多塞。

这些人性哲学,从古到今,从东到西,历史跨度巨大,地域分布广阔,它们给我们的启迪是: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思想;只要有思想,就会思考人性。

人性理念固多,在最基本的层面概括,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性善论,一种是性恶论。

对这两种理念的表达自然不同,甚至千差万别,但其基本观点,同样无论东方西方,都是无可回避的。然而,由于它们各自的体系、叙说等原因,其表述过于纷繁缠绕,百转千回,一言难尽。

古代中国,即有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韩非子的性恶论;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又有霍布斯的性恶论与洛克的性善论。

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这种恶发于内心而形于外,表现为自私自利,弱肉强食,没有拘束就会无限膨胀,无所不为其极,其结果必定会伤害到人类自身。

同类推荐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热门推荐
  • 开罪不起的人

    开罪不起的人

    为何善人贫穷,恶人富贵?你我都说时间未到,因果不虚。那到底由谁来定夺此人得的是善果还是恶果,果报成熟的时间?答曰:金甲判官是也!
  • 盛宠之庶女香闺

    盛宠之庶女香闺

    做为闺阁女子,最大的笑话莫过于议三次婚都黄了。夏秀安第一次议婚,男方忽然患了恶疾,差点一命呜呼,黄了。第二次议婚,男方突然疯了,满城皆知,人人笑话,黄了。第三次议婚,男方直接搬去道观要出家,强扭的瓜不甜,当然又黄了。穿越来的夏秀安实在头疼智商为负的原主留下的这堆烂摊子。为了像个人样的过活,她必须得挽回这不堪的生存环境。徐澜宁,德昌侯府二公子,听说书呆子一个。留着祖上的福荫不享,偏要拼了命的读书。可惜脑瓜又不甚灵光,左右打点下来,才算中了个两榜进士,做了个芝麻小官,欢天喜地。这小子家大业大,还文弱可欺,还被人一再确诊不能人道,夏秀安觉得这极为符合随她捏扁搓圆又没有攻击性的老公人选。却不知是有人识破她的弱点,一步步放着诱饵,一步步引她入套的障眼法。“你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吗?这是在干什么?”“我缚鸡是无力,可缚自家小妇怎能无力?”“不对,你个臭流氓到底想干什么?你不是不能人道吗?”“意思是说,外面群狼环伺,个个对你虎视眈眈,又怎么可能不费一兵一卒让他们甘心情愿把你这小妇送入我的洞房?”“骗子。你个超级大骗子。我不嫁了。”“嫁与不嫁,我说了算。现在反悔,来不及了。”
  • 食妖餐厅营业中

    食妖餐厅营业中

    被小镇人们遗忘的餐馆中突然走出一个小萝莉…而这人类与吸血鬼妖怪混血的萝莉竟然是我的妹妹?为了能够在妖怪、精灵们的世界开启分店,为了保护妹妹不受到伤害,刘昂子在不知不觉间,完全变成了溺爱妹妹的傻瓜哥哥以及一名料理人。蔬菜系、海鲜系、肉类系、调味系和辅佐系的食妖们围绕在他的身边悄悄告诉他:“绘梨香又偷吃棉花糖了。”“绘梨香!长了蛀牙你就吸不了血了!”拥有神级系统的料理人和人妖混血少女的温馨料理故事就此揭幕。
  • 替身王爷:妖妃有点萌

    替身王爷:妖妃有点萌

    女主她师傅和男主他妈是很无良的一对儿好朋友。男主他妈这辈子就认真且热衷过一件事,就是嫁给男主他爸以及在他爸死后用男主当容器养着准备给他爸转生复活。于是得有个会法术的人看着这容器,像实验记录一样观察容器的情况。但是男主是王爷到了一定年纪婚嫁成了问题,于是女主她师傅就顺理成章的把她卖了去当王妃实际是去保证男主也就是这个转生容器健康成长。
  •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梁实秋一生讲究雅量,喜怒忧惧不形于色,任情不随于俗,举止不拘礼法,纵酒任性,放诞不羁,始终追求一种优雅从容的风度。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他总是以“有趣”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即便面对令人不快的事情,他也做着愉快的文章,令人易生亲切、有趣之感。
  • 浮生千语

    浮生千语

    失忆?重生?哪个是自己?自己是谁?走在舜铭大陆的土地上,体味着这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六界之争,一触即发;强者之争,她亦争锋。不断使自己变得更强,挖掘隐藏在最为黑暗之处的秘密,阴谋?宿命?她要凤凰涅磐,站在众生之巅,睥睨着当日践踏过她的人,她要成为改变空间的主宰。却……仍不懂,何为情……何为爱?
  • 将女为谋:皇上,请入瓮

    将女为谋:皇上,请入瓮

    【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放心入坑】重活一世,她为家人,为朋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她曾以为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可谁知半路杀出个妖艳贱货,于是乎撩得她面红耳赤,宠得她自此残废。偏偏世上总有一个人,你从未见过她,但一看见她,你便知道,就是她。“猫儿,过来,为夫教你造小人~”某贱侧躺在床沿上,一片红纱只起了遮羞的作用,那双瑞凤眼像是会说话儿似的,让人忍不住上前。花溯屿咬一咬牙,转头直道:“妖孽!”(前面剧情发展有点慢,介意慎入)
  • 我的皮皮塔罗

    我的皮皮塔罗

    一位傻白甜的师尊,一只萌萌哒的妹妹,一堆皮皮皮的塔罗,几位大佬级的前辈,在雪凌云的身边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说不定会擦出烟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似砒霜,恨如蜜糖

    爱似砒霜,恨如蜜糖

    怀孕五月,老公亲手喂她吃下堕胎药!孩子被生生剥离她的身体,两年婚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笑话一场。历经生死,她重获新生,才明白他的冷酷绝情,是这世上最为深情的陪伴与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