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000000005

第5章 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1)

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

金惠敏20世纪美学已成为一段完整的历史,一个有边有际的研究对象,似乎写作一部20世纪西方美学史该是时候了。但是,这只是从时间概念上说,而从内容上看,事情却并不如此简单,原因是,20世纪美学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其中五六十年代以来所产生的那些问题,至今仍在争论之中。而在中国,由于其问题语境的成熟晚于西方大约三五十年,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撰写一部20世纪西方美学史,实际上就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任何外国史可能同时就是本国史。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结果是世界史。马克思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20世纪美学的延伸性,其与我们自身的切近性,即距离的缺失,一方面增加了写作一部“历史”著作的难度,但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我们参与其中的激情。为着“历史”的客观,我们将牺牲我们的主观激情。当然结果如何,不是我们可以预先许诺的。

这是我们在正式进入导论之前首先就要明白的,因为以下的导论既试图呈现20世纪美学的真实面貌,又要处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而处理正在争议的问题,将滋生出再一个的问题。

一、如何哲学地理解20世纪西方美学

20世纪并未提供什么新鲜的基本哲学问题,它给我们的仍是那自有哲学以来便如此的难题,即主观与客观或者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问题。美国人罗蒂那个有名的关于哲学主题演变的三段论所看好的当代哲学由古代的本体论、近代的认识论所转向的“语言论”,其实解剖开来看,也是可以归入先前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语言只是20世纪哲学家们普遍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入口,经由这个入口他们走向的不是本体论,就是认识论,或者兼而有之。例如说,语言究竟是工具—符号,还是我们的基础本体论?是我们在说语言,还是语言在说我们?语言是否虚构了形而上学?言说是符号的自体循环,还是及物或即物的交流方式?深入这些乍看属于语言学的问题,可以发现,它们仍是被“主体—认识—真理”这一古老的哲学幽灵所纠缠。英美的语言哲学不是语言学,而是关于语言的哲学;同样,欧陆结构主义也不能只是归于语言学了事,它是穿越了语言学的德国唯心主义。这或许就是怀特海那一不无荒谬的说法即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脚之真实性所在。

20世纪哲学之创新性在于,它积极地回应了当代社会以新的现实性所迫切化了的主客体问题。这就是说,虽然根子里仍是主客体问题,而表现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些看似不相干的话题。表面上的不相干恰是传统哲学内在的现实关怀和它永不枯竭的能量和生命力。哲学固老,但它以对现实问题的言说而长青。

现实问题当然很多,而哲学并不是一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学问或技艺。能够触动哲学灵感,并经得起其问辩的总是那些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被抽象了的问题。在这类问题图谱中,最抢眼也最是举足轻重的问题,我们以为,当数“科学”。

据考证,“科学”的本义是知识,尤指系统的知识,在17世纪例如在培根的《科学的进步》中,它通常也包括了哲学、历史学、伦理学和神学,因而与“良知”(conscience)毗邻。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在创造物质文明方面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以及由此人们对在其中厥功甚伟的“自然科学”的叹服和崇拜,“自然科学”便几乎独占了“科学”的语义。19世纪末狄尔泰之选取“精神科学”一词便是这一语境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它是人文理性对“科学主义”的抗争,对精神现象的研究也应享有“科学”的尊崇,但另一方面这未尝不是对“科学”甚至其风骚霸气的俯首称臣和自惭形秽,因为“精神科学”只能遵照自然科学所给定的基本法则才能忝列于“科学”,其特殊性微不足道。

“精神科学”一语所蕴涵的相互矛盾的对于“科学”的两种态度,分别被发展为20世纪哲学的两大基本倾向:对“科学主义”的批判与对“科学”精神的吸纳。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和其他各种形态的后现代主义等等,基本上属于前者,而分析哲学则属于后者,因为“它与给当代文明打上最深烙印的两大势力结盟,即科学和技术”。精神分析哲学如果成立的话,要特别一些,它在形式上接近“科学”,而内在气质上则是反“科学”的。

在此,我们绝不是说,20世纪哲学存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潮流,像许多研究者和一些处身其中的哲学家所相信的那样。“科学”精神不等于“科学主义”,“人文”精神也不等于“人文主义”。原因是,“科学主义”,根据威廉斯的研究,是一个“带有批判性的字眼”,“用来定义科学在某方面的局限”。他注意到,“同样,人文学科有其明显的局限,但尚未有一个通用的词江来定义这个局限”。其实这样的词语早就有了,就是“人文主义”(或译“人道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词在后现代主义诸流派中日渐被赋予否定性的意义。如果说“科学”、“人文”来自于启蒙传统,那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出现则是由于“启蒙的辩证法”,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阐明的。这就是说,无论在其肯定的抑或否定的意义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都具有同源性,即共同秉承着启蒙哲学所确立的对于理性的绝对信仰。1760年,伏尔泰在致爱尔维修的信中写道:“本世纪开始看到了理性的胜利。”根据权威历史学家的认定,“他指的是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的经验主义。”“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理性”精神,而“理性”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是同一“理性”的两翼。依照康德,人先验地具有“纯粹理性”,这使他得以统摄和认识经验的世界。作为启蒙计划或许是其主体部分的康德哲学既是“科学主义”的,也是“人文主义”的。

所谓“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因而就不是两种思想潮流的冲突,而是理性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所歧出的问题,即理性的异化问题。“理性”需要“科学”和人的“主体性”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一旦理性放任于“科学”和“人文”,就会出现它所意想不到的“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我们知道,“科学主义”常常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20世纪尤甚,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转换为哲学的语言说,我们这个人类“主体”怎样才能克服我们“主观上”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而回归到我们“客观上”的真实存在。

美学虽然不就是哲学的附录部分,但要把握20世纪美学的精神就必须了解主客体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在所谓“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中的体现。20世纪美学流派繁多,主张各异,当然要求我们用心去具体地体会,但主客体关系仍是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或明显或隐晦地指涉着的问题。如弗洛伊德美学宣告文艺创作中理性主体的死亡,如德里达对意义的解构就是对主体的解构,更不用说那些从积极的方面建构艺术创造主体的表现主义美学了。即便那些强调文本价值的各种形式主义美学家,实际上也是将一个现代性的主体哲学落实为“审美自主性”。

这里应该辨明,西文中的“subject”和“object”既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观”和客“观”,也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和客“体”。这种差异的关键性在于,它会导出分别侧重于主客“观”和主客“体”的两种哲学和美学来,例如现象学关注于主客“观”(如意向性、表象、前见),而在弗洛伊德、拉康、福柯以及女性主义者和后殖民主义者那里则是主客“体”(如身体、身份、单个性)。这样的主客体关系被表述为主体与他者(other)的关系,并通过对他者之绝对他异性的坚持(如列维纳斯)而改写了只是作为另一自我的和对象性的客体。他者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政治诉求。

二、如何政治地理解20世纪西方美学

如果能够将“政治”理解为不只是职业政治家们的思想和活动,而且也是一切关于如何组织社会的并不一定诉诸行动的纯粹思想性的探索,那么应该说当其时特利·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他那本著名的《文学理论导论》中大胆地宣称一切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是政治的,他是没有什么过分之处的。伊格尔顿“政治”界定为“那将我们的社会生活组织起来的方式及其所包含的权力关系”。他后来在该书“中译本前言”中为此立论所做的辩解,即说文学理论“永远是政治性的”、“不应该被误解为是企图把文化产品中独特的东西简化为直接的政治宣传目的”,于是也没有多少必要性可言,因为通过强调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是无法在任何程度上削弱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政治性的,它们与“政治”的相关是“直接的”抑或如伊格尔顿所暗指的“间接的”,究竟只是一个方式的而非本质的问题。

伊格尔顿是在考察了20世纪主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如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得出如上结论的,而这些流派通常又是可以冠之以或许更宜于被称之为“美学的”,因此他的这一结论也同样适用于它们被视为美学的流派。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一切美学的都是政治的;具体言之,20世纪西方美学史就是一部政治的思想史。

将“美学的”作为“政治的”并不意味着可以拿政治的价值标准去要求美学理论,那是过去的做法。作为以描述美学发展实际为旨归的一门历史学科,我们所撰写的美学史首先是把政治作为一个解释学的视角,从这一视角观察各种美学理论的政治意指、起伏和变化。这个政治不是我们现在的政治,不是我们自己的政治立场,诚然我们也无法摆脱这些,而是当时美学与之发生关联的政治。这就是说,它是一种被语境化了因而被客观了的政治,但愿这不会成为一个去政治化的政治,因为政治就是我们的实际存在。

同类推荐
  • 班级管理原理与方法

    班级管理原理与方法

    本书主要探讨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践的策略方法问题。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使其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 媒介批评学

    媒介批评学

    本书为媒介批评学专著。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立场和标准对媒介及其活动进行理论鉴别与价值判断的活动,媒介批评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和观念生产,属于社会舆论的范畴。媒介批评要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本书重点探讨“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21章,包括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载体、文体,媒介批评的历史与发展,意识形态批评,流行文化批评,媒介的美学批评等内容。
  •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妙趣横生——讲述美丽汉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炼字佳句——读锦绣文章,品字字珠玑,悟写作精要;说文解字——挖掘方块汉字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本书充分挖掘汉字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用一则则故事连缀起一个个知识,用一个个趣话解释一个个问题。父母不妨翻开此书,给孩子讲述关于汉字的故事,使他沉浸于汉字带来的美丽动人、博大精深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涵盖汉字的缘起与变迁、构造与间架、谐音撷趣、汉字典故、炼字之妙、字谜艺术、成语故事等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娓娓讲述汉字史实及奇闻趣事。一则则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了解到汉字的前世今生;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带你去探索历史的同时,又让你品悟到汉字的瑰丽与神奇。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赫伯特·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此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后又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当代大学生的困境和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困境和对策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国内学生的困境和对策、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孩子们成长、高考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新职业、大学生如何走好就业之路、更新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热门推荐
  • 扬州芍药谱

    扬州芍药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光下温柔以待

    月光下温柔以待

    从全网黑到娱乐圈团宠,用最柔和的心,面对黑暗。粉丝们对他心疼到心里,他值得他们喜欢,而他们对他又何止是喜欢。他说:“长得不错,确实适合当演员。”安慰自己的时候说:“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看到你的努力,发现你的优秀。这个世界会善待你的。”刚走红的时候他说:“你很好!值得他们喜欢。”温馨治愈,虐心警报!不嫁接现实娱乐圈。男主内向、腼腆有才华。
  • 蜜蜂恰逢蜜正甜

    蜜蜂恰逢蜜正甜

    某天…大神拽着小牧同志的衣领,那眼神恨不得把小牧同志给吃了,一毛都不剩…“牧妮子,你给我站住,老实交代你为什么整天往外跑?”某人认真思考了一下,还是不怕死故作严肃的说“可能是视觉疲劳叭,需要更换新鲜面孔”大神看着胆肥的小牧,然后去换了一身衣服说“视觉疲劳是吧!很好,牧妮子,你长本事了啊,那你就今天给我坐在这,盯着我,看一天,好好更换更换。”蜜小牧无语…但是迫于威胁还是认真的盯着某大神看了一天,最后还在心里感叹自己怎么可以这么怂,可能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夫管严叭…
  • 三国铸神兵

    三国铸神兵

    意外穿越三国,竟拥有了铸造顶级武器的逆天能力。一个小小的米行少主,开始踏上历史舞台。创立武器山庄,垄断盐铁生意,打造无双步卒铁骑,招揽天下英才,一步步崛起……
  • 市井王妃成长路

    市井王妃成长路

    她,只是一个没皮没脸的小贼,想着逍遥一生。怎奈莫名其妙下和尊贵人发生了纠缠。既然你们这么诚恳的留我,那本小姐就留下闹腾一番。男人:“别太自以为是,你只是个贱婢”……“怎么,让你做侍妾都不满?本王抬举你了。”……“许你王妃之位,可不可以多看我一眼。”……“全部身家送给你,包括本王。”
  • 快穿之卑微弱配生存手册

    快穿之卑微弱配生存手册

    学渣萌妹如何踹开女一擒获学霸男神?卑微小丫鬟如何拯救丑男王爷?下堂小娇妻如何傲娇崛起?……更多精彩剧情请看——卑微弱配生存手册当任务完成,真相的碎片也渐渐拼起他是天生骄子,与她前世孽缘,因她陷入万劫不复而他是今生为自己而生的影子,因对她的执念逆天改命她要如何抉择?
  • 女总裁的无敌高手

    女总裁的无敌高手

    陈江在结束多年铁血佣兵生涯,重回都市寻找自己的美女总裁未婚妻,在这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 复仇重生:霸道总裁狠狠爱

    复仇重生:霸道总裁狠狠爱

    前世愚钝,轻信继母继妹的教唆,被好姐妹抢了男人夺了家产,沦为人人唾骂的浪女,最后还被所谓的好姐妹推下楼致死。重生15岁,前世欠她的人,这一世统统讨回来!片段一:“小野猫,记住,你是我的!”他轻挑起她精致的下巴,双眸深深的望着她,眼里满是蕴藏的深情。“呵呵,我是你的?不好意思,我是我自己的!”她狠狠的甩开他的手,张狂的撩起长发,扬长而去。他冷着脸,心里暗暗咬牙,小野猫,你等着,我会好好的顺顺你叛逆的毛,永远禁锢在身边……片段二:“我数三下,放开我,要不然我让你断子绝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六零之巧女当家

    重生六零之巧女当家

    一旦穿越六零年代怎么生活?那就要带上系统,要什么有什么,吃香的喝辣的。养活家人不在话下。顺便谈个恋爱,撩到小哥哥,紧紧抓住他的心。如果他敢出轨,把他扔进系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诡云记

    诡云记

    十五岁时,楚明灿第一次去香港,在那里他遇上了自己一生的挚友,却失去了自己最尊敬的长辈;十二年后,以为自己已经和过去完全斩断了联系的楚明灿,却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他可以选择往前后,也可以选择往左往右,永不转头。但是那时候的楚明灿并不知道,做选择的永远不是自己,而是冥冥之中的命运。而命运中的其他人,也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做出了自己的所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