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000000051

第51章 告密 记忆及其他(2)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犹太居民委员会在大屠杀中的作用。阿伦特指出,犹太当局与纳粹统治者合作的事实不容忽视。在审判艾克曼时,总检察官从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力求把犹太人领袖的案件与艾克曼案件分开,以避免跟“自己人”算账。阿伦特认为,历史真实不应当有选择地公开,而是要全面公开,不要回避记忆中的“阴暗篇章”。她质问道:对于邪恶,如果人们不是取顺从、合作的态度,它会不会如此畅通无阻?她坚持认为,当犹太人记忆大屠杀问题时,不提及、不追究自己的那部分责任是一种“集体性欺骗”行为;这种集体欺骗甚于说诳,是施之于记忆群体所有成员身上的暴力,是不可以接受的。

两个案例具有一致的启发意义,就是强调责任,强调政治体制与集体人格的互动性。

回到告密问题。那么,它在何种情况下是可宽恕的?经历过一个“告密时代”,哈维尔说:“归根结底,人们需要活着,这是他们如此容易地和政府保持一致的关键之处。”的确,生存是一种权利。有人便干脆把“人权”简化为“生存权”,将生存贬低为“活着”。活着,表面上看起来并非为了博取分外的利益,而仅仅在于维护起码的生命权,然而通过告密,以危及他人的生存来换取自己的生存,仍然是不道德的、犯罪的。

告密现象对我们来说所以变得严重,是因为它以自私、欺骗、趋利避害、犬儒主义导致社会道德的腐蚀、瓦解,诸如爱、忠诚、同情心、坚持真理、尊严和荣誉等价值意义的普遍毁灭,使之不能维持自然的、正常的水平。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告密和告密者辩护,“集体罪责”也不可以。集体罪责说到底是个人罪责,社会、集体、制度,一切都必须通过个人。

揭露告密真相的困难何在

既然告密是一种犯罪性行为,当时过境迁,为什么把它揭露出来,使之公之于众会遭遇那么大的困难呢?

还是让我们来观察历史上告密现象最为频密、影响最为深远的两个国家——德国和苏联。

在战后德国,首先对纳粹主义的清理是不彻底的,大部分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刑的人都被释放了,50年代已不再搜查战犯,在纳粹时代从事政治审判的法官,很快恢复原职。1950年,一组主要罪犯在兰茨贝格受审,并有五人被判死刑,德国居然出现愤慨的风暴;关于纳粹头目及追随者有着被迫执行命令的苦衷的说法,竟也一度流行起来。许多德国人不愿参与对自己的同胞的审判,明显地倾向于将“谁之罪”的问题搁置起来。甚至还有一种看法,即把第三帝国同“好日子”连在一起,认为可以同大屠杀分开。总之,有一种“沉默文化”在对抗民主人文主义的文化。直至20年过后,美国电影《大屠杀》在德国公映,这才引发青年一代的重视和讨论,继而推动全社会对这段耻辱历史的认知。

对于德国法西斯主义,苏联的宣传一直把它局限在帝国主义侵略性上面,而对其极权专制的本质讳莫如深。在东欧,除东德外,很少出版有关法西斯主义的书籍。美国的现代欧洲史学者沃尔特·拉克尔认为,“纳粹所以在东欧成为一个被禁止的问题,是因为新旧政权共有的特点都是一党专政。”

苏联在赫鲁晓夫时代,曾经有过对斯大林主义的清算,主要是党内清算,是同一个政治实体及意识形态的内部清算。所以二十大的报告称之为“秘密报告”。但因此,这种清算注定是不彻底的,斯大林主义的许多东西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即便在赫鲁晓夫下台以后,告密的事情亦时有发生,许多斯大林时代的口号,诸如“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依然袭用无误。

关于告密一类的历史档案,在苏联时期一直被妥为保存,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历史的这些阴暗篇章才得以公开面世。公开告密是终止告密的最有效的手段,遗憾的是它只能到最后时刻才被使用。由此可见,苏联的制度是“迟到”的制度。

为什么像告密这种违反人性道德的行为会受到保护,以致官方及保守知识分子总是以“维护大局”、“宜粗不宜细”、“向前看”、“不争论”等种种理由阻遏对它的揭露?著名的法兰克福批判家阿多尔诺和哈贝马斯都曾分别指出,在纳粹与德国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着某种“连续性”。就是说,产生集体隐瞒,不但可能出于同代相契性,也可能出于同位相契性。由于存在着这种历史连续性,许多有关罪行和罪责的问题便容易被忽略,或有意被忽略,即使要付诸讨论也不可能深入和持久。

对于“文革”,以及前“文革”的系列政治运动,至今朝野上下一致取否定态度。但是,应当看到,这是一种政治性否定,而非历史性否定。两者的不同,就在于:政治性否定乃出于政治需要,以洽合性、权宜性、定向性为特点,呈半封闭状态;而历史性否定则出于历史需要,以必然性、公正性、超越性为特点,呈全方位开放态势。所以,像对待告密一类问题,前者明显是有选择地公开档案,而后者则主张公开全部史料。不偏袒、不避忌的态度才是历史的态度。阿伦特在艾克曼案的报道中多次提到她与以色列总检察长的分歧,指出仅仅以犹太人受害者的名义去审判艾克曼,会因服从政治需要而牺牲历史真实。对于“文革”,以及运动中的种种恶行,需要从政治性否定过渡到历史性否定;否则,有可能产生“‘文革’连续性”,不特以牺牲历史真实为代价。

在关于告密问题的讨论中,有主张良心发现、公开忏悔的;也有主张打破禁区、开放档案的。其实,道德建设和制度改革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只是,人性的恢复必定迟于制度的施行。

清扫奥革亚斯牛圈

要使告密问题成为一个公共政治思考的问题。

告密是同“创伤记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份特殊的社会记忆,突显政治的效力,也最容易为政治所遗忘。建立在记忆之上的历史是可控的。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因此,记忆的不同权力主体通过话语权的掌控和行使,在整个政治社会领域中进行博弈,通过记忆维持其地位,或者反抗敌对记忆。创伤记忆的主体“怨恨群体”为弱势群体,如果失去了顽强的坚持和抵抗,最后必将在最具影响力的群体权力的压力下集体失忆,也即强迫遗忘。

大约历史的不可靠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说争取历史的公正性是没有希望的。我们不妨再来比较一下战后德国和苏联解体后的情况。

二战过后,无论西德和东德,政府当局在拯救社会记忆方面的工作都是迟滞的、被动的,甚至是负面的。这时,知识分子行动起来了。其中居住在瑞士的提契诺州的“四七社”群体积极介入德国内部事务,扮演着一个反体制的主要角色,被称为“移动文化中心”。从雅斯贝尔斯到哈贝马斯,从伯尔到格拉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推动德国的政治文化民主化进程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总是不忘同清算纳粹主义连在一起。左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批判右派的所谓“历史正常化”,认为一个“正常的德国”必定是正确地吸收了类似大屠杀的教训,保持大屠杀认同的德国。1968年的学生运动,对“肯定性文化”也是一次猛烈的冲击。1970年12月17日,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慰灵碑前下跪,不妨认为,这是由德国知识分子在后边推动的。

苏联的解体是世界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可怕的事件。其解体的速度未必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认为,苏联的灭亡并非异族入侵或战败,而是因为它不得不灭亡,因为它的内部组织的古怪器官已经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不能忍受改革的空气。它是被政治的动脉疾病击倒的。他在《欧洲史》的终篇写道:“苏联的解体几乎不是一件能够召唤历史学家坐在克里姆林宫的废墟上,就像吉本坐在罗马竞技场上那样,写一部安魂曲的事件。因为苏联不是一个曾经伟大的文明。即使在它短暂的辉煌时期,它也是无与伦比的卑鄙和虚伪。它所给人带来的死亡和痛苦,比有记录以来的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得多。”就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一个制造了众多死亡案件的威震遐迩的领袖斯大林,在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的半个世纪之后,他的“丰功伟绩”重被写入历史教科书;在今年的一次海选中,荣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的称号。

由此可以得知,在俄罗斯,近期的许多苦难记忆被掩盖了。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引法国大革命为例,指出:“新政权的渴望越坚定,它越是专制地寻求引入一个强迫性忘记的时代。”作为一种社会势力,俄罗斯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强迫性忘记”是负有责任的。

知识分子出身的前捷克总统哈维尔指出:东西方同样面临一个基本使命,就是:“抵制匿名的、非个人化的、非人性的权力,抵制这种非理性的趋势,它以种种意识形态的、制度的、党政机关的、官僚主义的、伪饰的语言及政治口号的方式出现。”他又指出:“坦率不可能通过不坦率而建立起来,真实不能通过谎言而建立起来,或者民主的精神不可能通过权威审查而建立起来。”他在谈论政治时,常常及于道德,及于政治中的人性。要改善当前的道德状况,他认为,有必要发掘其中最好的部分,并发展和加强它们。诚实,无疑是最好的部分之一。在记忆和真实面前,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无论是告密者、加害人或是受害者,都应当诚实面对!

“文化大革命”,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巨大的创伤记忆,同时也曾给世界带去不少伤痛的困扰。保存记忆,深入地发掘记忆,发掘混乱、不幸和痛苦的根源,对于中国和人类的未来都将是一个贡献。可是,40年荏苒过去,我们的记忆不但得不到拯救,反而不断地被阻断、被掩盖、被涂改,以致流失殆尽;有关的纪念馆、博物馆建立不起来;而对“文革”的研究,无论是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甚至从来是“撄人心”的文学,到处是触目的盲点。对于“文革”,整个民族缺乏一致的历史主义的认识,缺乏“‘文革’认同”。对待已有的似是而非的结论,又缺乏足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文革”记忆,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考验。然而,我们所目击的是,在后“文革”时期,他们不断制造关于自身的神话,强化知识分子作为受害人的历史,却有意掩饰内部的分化史、叛卖史和耻辱史。在社会市场化的今天,不但极力趋同于主流文化,而且,从理论到实践,以物质主义诱导怨恨群体,使之保持克制并即时隐匿起来。

如果可能,告密问题可以成为一千次进入“文革”历史的切入点。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拒绝讨论“文革”,问题就回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题目:怎么办?

阿伦特曾经说过,个人思想和思考是抵抗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贱民”反抗社会的武器。她看重思考,是因为它是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抗争经验,虽然它不可能从传统的思想体系中获取,孤独无助,却仍不失为一种生存反抗,一种可以在失去自由公共政治条件下继续维持的生存反抗。那么,临到最后,我们清点行囊时,除了记忆,可告慰的是还有思考!

奥革亚斯牛圈臭气熏天,早就到了清扫的时候了!

(作者系著名诗人、学者,现为花城出版社编辑)

同类推荐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本书是作者就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话题包括房价、教育、食品安全、城市交通、名牌与驰名商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假日经济、慈善与公益事业等。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一叶知秋

    你是我的一叶知秋

    “学校后墙上的那段话是不是你写的?”他把她摁在墙上,盯着她的眼睛问。她心里有点慌张,下意识就要反驳“我...”叶楚洵马上打断她:“我认得你的字迹,还有写字会把每一个字最后一笔微微勾起来。所以你就说,是不是你写的。”她想起之前看到的场景,以为他是来告诉自己他们只是朋友,心一横就说了出来:“是,就是我写的,我就是喜欢你。”他一下就笑了:“害!早说嘛,害得老子装的真苦。”她:???现代校园言情文
  •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收录了作家50余篇散文。按内容分为4辑:一辑为“往事随风”,说过往,品清茗,忆炊烟;二辑为“书房墨迹”,走职场、读人物、品人生;三辑为“且行且歌”,看世界,访山水,悟天地;四辑为“一地清明”,叙亲情,念父母,慰心灵。作者以其敏感细腻的心灵,对天地万物及人心人情进行别具文学意味的独特描绘,以展示其个人视野里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世相百态,以及作家心中所追求和热爱的生活方式。
  • 灵力狂潮

    灵力狂潮

    三百年前,地球灵气复苏之际,一颗名为‘阿达拉’的兽人星球正在受到殖民者侵略。阿达拉派出多艘太空求救船,向外寻求军事援助。两百年前,一艘阿达拉求救船降临地球,船中两名船员狐人和熊人却产生了分歧。熊人认为,地球灵气复苏,地球人会迅速变得强大,应当给他们提供修行指导,日后求援地球人类去解救母星。而狐人认为,阿达拉已经灭亡,应该在地球重现兽族辉煌。自那以后,熊人消失,狐人收起兽族特征,隐姓埋名。五十年后,一个名为‘兽盟’的组织出现,这是一群将妖兽血脉融入自身的疯子,认为地球最高生灵应是兽人,人族和妖兽都应灭亡。而这一切阴谋,却并未显露阳光之下,人类依旧在与妖兽的战争中苦苦挣扎着,巨大的阴谋缓缓展开。
  • 苏格拉没有底(大结局)

    苏格拉没有底(大结局)

    连载新文《老板,我要潜了你!》http://m.pgsk.com/a/397012/在离开TA的时候,甚至在离开TA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依然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出现在彼此的生活中。我是说我会挤进TA的生活,要TA不得不面对我,然后静静地、执拗地慢慢扎根,再不离开。——题记.苏格拉没有底☆☆☆☆☆☆☆☆☆☆☆☆☆☆☆☆☆☆☆☆☆☆☆☆☆☆☆☆☆☆☆☆☆☆☆★一句话简介:有你的世界,我插翅难飞。★【苏格拉】她有阅读困难症,她记不住人们的面孔,她会跳舞,可是却只能成为奢望。当那么多缺憾压在她身上的时候,万幸她仍是觉得世界很美好。开一间香料店,写一写小冷文,偶尔客串广告,再想一个不着边际的人。【周之氐】他是比演员还好看的博士,天文物理学教授,他聪明专注,在意的是浩瀚宇宙。他的人生,三分之一的颠簸,三分之一的力求向上,三分之一的苏格拉。都是苏格拉底闹得吧?怎么就掰不开了?!【舒灏】他嬉笑怒骂好不轻佻,左右逢源时还记得那一年的海棠初绽时——“你真漂亮,我喜欢你,长大了当我媳妇吧。”“才不要!”“没关系,等着吧,我一定会娶到你!”★★★★★★★★★★★★★★★★★★★★★★★★★★★★★★★★★★★他问:你究竟看不看新闻的?她:???他说:我命名了一颗新星——sugar。她:???他叹:s-u-g-a-r--sugar。她:???他吼:笨,一如既往的笨!!!◇◇◇◇◇◇◇◇◇◇◇◇◇◇◇◇◇◇◇◇◇◇◇◇◇◇◇◇◇◇◇◇◇◇◇【友情提示:温馨治愈系暖文,绝对的温馨治愈系,在下真的折腾不出惊涛骇浪→_→】★★★★★★★★★★★★★★★★★★★★★★★★★★★推荐完结文《乖,跟我回家》http://m.pgsk.com/a/293145/◆他一朵又一朵毫不犹豫掐断我的桃花◆
  • 名医之死

    名医之死

    她深吸了一口气。在她眼前晶莹剔透的茶杯里,苍绿色的茶叶缓缓飘移。女人熟练地将第一盅水倒掉,注视着金黄色在盏中蔓延。然后她从袖中摸出一个包成白色三角的纸包,把里面的粉末倒在了杯中。精致的碧玉茶棒迅速搅动,把粉末化于无形。等放下器具,女人打开橱柜,从里面取出了一根绳子,白皙的手指滑过粗糙不平的表面,随即将其塞进怀中。在绳子之后,是一把装饰华丽的锋利窄刃,女人看了看,把它插在了发髻中。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我讲给你的一千零一夜晚安

    我讲给你的一千零一夜晚安

    青春时代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最爱的女孩的韩轩,在将感情尘封多年后,意外遇见了一个让她又爱又恨的顽皮的小丫头苏梓夏,却也由此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内心,在经历诸多事情确定相爱后,却又忽然因一人的出现掀起了当年车祸的事情原委,让韩轩忽然发现了苏梓夏许久的隐瞒,从此两人……
  •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辨喜是一个哲学家,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他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因此又是印度瑜伽的圣者,而且正是瑜伽修行驱散了他早年的怀疑论倾向,他通过自己的方式使“东学西渐”,受到西方人的推崇,对中西方文化的连接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语言优雅,颇具古风。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辨喜其人、了解印度文化、了解瑜伽世界化的通俗读物。《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是少数研究辨喜生平、思想与影响的专著。作者从三个维度即宇宙、神和人,介绍辨喜的哲学思想及其立论的根本依据,以及所做的瑜伽实践。是一本了解近代印度哲学思想与瑜伽文化的读物。
  • 羽灵

    羽灵

    正?邪?亘古不变的话题。世上又何来绝对的正义与纯粹的邪恶?昔日同门是否会因以后的立场不同而挥剑相向?修仙一说又是否是镜中花,水中月?伊人倩影,音犹在耳,为何终随纷飞花逝?温语相问,君心何失。为何只刹那,便是一生。
  • 顾先生晚上见

    顾先生晚上见

    某天,当顾玺把苏无双拐回家之后,眼底满是笑意。“你长得好萌,虽然不是很好看,但很合我意,可惜就是胸小了点,可是我还是想睡你,怎么办?”“……”苏无双内心吐槽:【把胸小那句话藏起来,她会很感动的!可是她现在只想打人!往死里打!只是粉丝们表打她就好了啊!】小剧场:苏无双跟顾玺对视着,两人深情款款的看着对方,就在这时,顾玺助理的声音响起,“我拍了啊!”顾玺就在最后一刻,直接吻上了苏无双,苏无双没有反应过来,双眼不可思议的瞪着顾玺,随后推开。“我靠!装情侣公布恋情罢了!为毛要亲我。”“做情侣就要像一些,反正拍戏也是亲。”“你不是不拍吻戏的吗?初吻给我了?”“是的。”“······”直到晚上,苏无双看着躺在自己身边的顾玺,不爽的心情怒吼道。“你他妈的不就是个假装情侣吗?还要同居?同居就算了,你这把我吃了是怎么回事。”“履行情侣该做的事情。”【mmp的!想打人。】——————————————————已有旧文《王牌娇宠:军少带妻种田》《快穿:带着萌宝闯古代》小号依情雪见《国民小天后:军少宠入怀》《倾世宠妃:锦绣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