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0100000019

第19章 广播电视媒体的华语译名统一问题(3)

八、广播电视译名的音译方式

对于暂无中文准确译名的外国人名,可以采用模仿发音的音译方式。模仿的方式有几种。

首先是原音模仿,即用原有语言的音调发音。这种做法限于发音较为简单,音节结构与中文较为相似,没有特殊声音,在中国人的耳中听起来像人名的外国名字。播音员和主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通常听起来较为自然,不怪异的名字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原音模仿不必要完全采用外国语调,应当与中文发音能和谐相处,这样听起来才容易被接受,过于强调原汁原味,会使表达不协调,听起来不舒服。原音模仿一方面可以保持名字的准确性,另外,可以使对应的中文字处在不确定的状态,避免翻译的差错。原音模仿所对应的文字名字,应当是发音人发音时所对应的文字。例如他是用英语发音,对应的是英文形式的拼写,不一定是名字所有人本来的文字形式。因为有些非罗马字母文字的名字,经过转换,与原有发音会有所不同。例如包括中文在内的许多非罗马文字的名字,变成罗马字母名字后,会与原有发音有很大不同。通常,对方所涉及的名字不是自己母语名字时,其发音多少会发生变化,我们在模仿时有时已不是“原音”,而是经过二手语言改造的发音。作为非专家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我们不可能了解这些名字的最初来源和发音,只能依据节目当事人的发音进行模仿,对方的发音错误和缺陷造成的不准确不应由播音员和主持人负责。例如,说英语的人在涉及一个法语名字时可能发音不准,进行了英语化的“改造”,中文播音员或主持人听到这个法语名字,在中文表达中进行了原音模仿,这个发音与法语的准确发音可能会有一些差别。这有点像“传话游戏”,经过的人越多,声音变形越大,传递的信息越不准确。

第二种方式是非完全模仿,是原音模仿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尊重原音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声音进行适合中文发音的改进。很多外文名字中语音的发音方法与中文不同,音节的构成方式与中文也有很大差别。对于各种语言来讲,选用哪些音作为语音是历史形成的。作为语音的声音,尽管各种各样,但并无好坏之分。对于使用特定语言的人们,这些声音是正常的。但是当这种声音进入到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中,可能会引发不同感受。外国名字的发音也是这样,有的名字如果照搬原有的发音,有时会使人感到怪异、可笑甚至厌恶。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当在模仿原音的同时,进行适当改造,使之适合中文语言系统的发音。下列情况需要进行适当改造。

过于特殊的发音,有些语言的发音部位比较特殊,发出的声音对于使用汉语的比较陌生和怪异,一般人也不容易发好,这样的音需要做一些改变。例如,一些语言中使用的颤音,西班牙语的颤音,法语中的小舌颤音等中国人不习惯的发音应当适当改变,用相近的音和相近的音节结构进行代替。如用la代替ra。

有些外国人名的结构比较特殊,音节组合复杂,通常可以适当简化,去除一些次要音素,使音节简化。有的时候也可能对一些音素进行适当补充,使它组合成新音节,适合中文发音习惯。

有些外国名字听起来与某些中文词语的声音相似,如果这些词语涉及不良含义,会成为人们取笑的对象。如果涉及一些禁忌,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名字,在发音时,应当进行适当修改,不能完全模仿原有的发音。

实际上,我们在模仿发音的时候,对于一个名字是否能够被人们接受,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是具有感性判断能力的。如果你感到这样的发音自己都不能接受,最好进行适当的修改。

非完全模仿实际上是对外文名字进行接近中文化处理,它所对应的文字形式已经不完全是外文原名,它接近于不使用调号的汉语拼音形式。它在声调上较为自由,带有外国味儿,对音节的改造接近普通话辅音加元音的组合方式。由于没有明确的对应汉字,这种发音方法是存在于口语的发音形式。当将其转化为文字形式时,应当是对应的外语原文,或者是中文译名。而非完全模仿的实际读音,可能与原文或中文译名都不对应。这种发音方法在广播电影电视译制片、文学朗读、纪录片配音、各种非文稿类型节目中普遍使用。

第三种方式是中文音译,属于非原音模仿形式。它是将外文名字音译成中文文字,再依据中文读音读出。在这种译法中,原来的发音已经完全中文化,除了发音方法和音节结构的转化之外,还附加了通常原文没有的中文声调。可以说,这是一个以原音为蓝本的全新中文名字,它有固定的中文形式和固定的中文读音,它与原来的文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是不可逆向转换的。它与原来的语音形式也有较大的差距,通常也是不可逆转的。中文音译是对外文名字的完整的系统转换,发音是依据中文读音,而不是原来的外文发音。

中文音译是先有中文文字,因此主要出现于依据文字稿的广播电视节目中,通常是那些有文字稿的新闻节目中出现较多。中文音译中,选用的汉字的读音决定是否准确和一致。如果不出现字幕,听众和观众并不知道这一名字的文字形式。从这一点看,译名的中文用字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实际上,即使人们听到的是声音,但发音人依据的仍然是文字,文字的选用决定着读音,不同译法使用同音字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发生的比例并不很高。

一旦在广播电视中使用汉字形式的中文音译,就存在与平面媒体译名相同的译名规范问题。尽管有时文字并不在屏幕上显示,但它实际上已经具有特定的中文文字形式了。

以上涉及的三种译法,都是依据外文名字的发音进行转换的译法,即发音人知道实际的发音,只根据发音进行转换。除此之外,还有不知道发音,但有文字,需要转换的情况,如对方提供的人名名单,画面出现的人名字幕,需要转换成语音。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和经验,对名字进行拼读和转换。如果不能正确拼读,无论采用哪种译法都不可能准确。但是,准确拼读采用相同字母但发音却不同的各种语言的名字,即使是对使用相同文字的西方人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况使用中文、连区分语言种类都很困难的中国人。

广播电视与报纸刊物最大的不同是它使用声音和图像进行传播。在译名上,对初次出现、尚无明确中文译名的名字,广播电视可以先使用不确定中文字的音译方式,当该名字有了明确的中文译名后,再依据中文名字的读音发音。

九、译名的标准

一个人的名字,如同一个物体的编号,应当保持它的稳定性,才不至于造成混乱。如果一个人有多名,或多人有同样的名字,都容易造成混乱。不同语言名字的互译,实际上会造成一人多名,即具有多语言名字。尽管在该语言系统中,这个名字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在跨语言的世界范围,一个人可能会有多个名字,这对于经济、文化国际化的现代社会,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在跨语言的范围,保持人名的统一。对于使用罗马字母的语言,一种语言的名字可以照搬到另一种语言,但对于不同字母系统的语言,如非罗马字母的中文和罗马字母的英文等,转换时会产生信息损失,这种损失表现为双方的不可逆转,即翻译后的中文译名无法准确还原成罗马文字的原名。如南希,不能还原成Nancy。因为转换不是采用一对一的字符转换,而是采用声音转写的语音转换方式。这种转换方式只能在发音上相互接近,不是两方对等,相互可以逆转的。首先罗马字母读音转成方块字会造成发音的变形,汉字的音节化会改变原有的音节结构,会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修正、删除或添加,还会附加上汉语音节的声调,另外,在大量同音字中选取的字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因此,当一个中文译名产生的时候,不亚于对原有主人另起一个名字。

中文名字的转换也因文字系统的影响产生失真,尽管我国规定汉语拼音是用来拼写中文的罗马字母系统,为中文的转换提供了方便,但在转写规则中也规定,声调符号为了方便书写也可省略(ISO7098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汉语拼音拼写和省略调号,使得中文名字的书写特征,也就是中文同音不同字的名字区别不存在了,也改变了同音不同调的语音特征,由此造成大量同名的出现。而在中文系统中,他们并不是同名的,或者是音同调不同,或者是音同字不同。

中文名字和西文名字的相互转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无论是现有的中文转换成西文的国际标准,还是西文转换成中文的习惯译名方法,都不能说是完美的,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名字的唯一性特征,形成的名字与原名不完全等同,双方无法相互逆转。实际上是另一种语言的第二名字。

由语言系统造成的译名问题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在不可逾越的困难面前,最好的办法是不译,让另一种语言的原名原封不动地进入其他语言系统。目前采用罗马字母的国家多采用这种方法。对于中文来说,完全不译,照搬西文并不一定可行,很多人还不懂外文。在还不能完全做到规范译名时,在中文译名后面附加西文原名,可以帮助人们明确中文译名的来源,帮助人们确定名字所指的身份。同时可为日渐普及的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这种方式可以弥补不规范和未统一的中文译名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好的译名应当接近原名的发音,最好能使名字所有者能够知道发音是在指自己,这在广播电视的现场交谈中尤为重要,尽管对方听不懂中文,但他在你的语流中听到自己的名字,知道你在谈论他,从你的表情动作中猜测到你的态度,这些都会使他产生相应反应,使双方的交谈和配合更融洽。

在接近原音的同时,好的译名还应当便于使用中文转写,转写之后,即使按照中文的读音去读,仍然可以与原音近似。

十、广播电视已成为面对译名问题的第一媒体

外文译名总是与国际事务联系在一起。过去的国际报道,都是以新华社作为第一新闻媒体,国内的报纸、广播、电视都是引用新华社的消息。新华社的中文电讯稿需要对外文名字进行中文转写。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量人名,都是由新华社首先翻译定名。为了应付大量的定名工作,新华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一工作,国内编写的各种语言的译名手册,也多为新华社编写。

近年来的情况有所改变,国内的许多媒体都可以进行国际报道,广播电视依靠自己报道迅速的特点,成为在第一时间进行国际报道的媒体,也成为首先面对中文译名问题的媒体。广播电视应当有自己的译名处理程序。

对使用文字的通讯社和报刊媒体,译名首先是确立合适的文字形式。但对于广播电视来说,译名首先是确立用于节目发音的合适的声音形式,其次才是供字幕等使用的文字形式。两类媒体的需求是不同的。广播电视中的译名主要是确立声音形式,文字形式的确立应当做到各媒体统一通用,因此需要另外的机制,通过跨媒体协作确定。

广播电视中用于播读、交谈的外国人名、地名,在没有中文文字译名和读音指示的情况下,对文稿中需音译的外文名称,可以视不同情况,采用原文发音或者接近原文读音,但进行改造的自译两种方式。如不熟悉原文,可采用英文或汉语拼音拼读方式。如果是在非文稿播读的交谈中出现的外国名称,可以用仿照原音的原音模仿或适当改造的汉语化模仿两种方式发音。

上面的译名发音方式只适合于广播电视的口语表达,满足于迅速对应的广播电视口语播出需要。由于时间原因,这种译法不可能十分准确,会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不可能符合正式的译名规则。因此,并不适合按照译音将其直接转化为正式的中文译名。

同类推荐
  • 怎样做记者

    怎样做记者

    这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案例实用,语言生动,观念颇多创新。全书五十多万字,分《学会经营自己是成长的金钥匙》、《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新理念是写作的灵魂》、《内参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这是一套以促进现代应用文写作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当代常用且新颖的应用文写作为主要内容,以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的文书写作者和使用者、普通高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兼具教材性质的工具书。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高冷爹地住对面

    高冷爹地住对面

    四年前,颜家大小姐颜柠,死在一场车祸中。四年后,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下,颜柠穿着丧服出现在妹妹与妹夫的婚礼上,把两人的婚礼搞得一团糟,被妹妹派人追杀,颜柠藏身在一辆车子里,却并不知道,车主居然是自己的前任纪北谦某天,颜柠拎着一只包子到纪北谦面前。“粑粑,我可是你的亲生儿子哟!”纪北谦一脸懵逼,“女人,我什么时候跟你有了一个孩子?”颜柠翩然一笑:“纪先生,这可是你的迷你版,别不认账!”纪北谦还真不打算认账,拎着小包子去了医院做亲子鉴定,结果没成想打脸了,小包子还真是自己的亲儿砸!那么这孩子,又是怎么来的?
  •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入选新课标必读丛书。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亨利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马克·吐温运用略带夸张的手法,幽默地讽刺、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所流行的“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本书还收录了《竞选州长》《神秘的陌生人》等多部极具讽刺意味、传奇色彩的小说,借助一幅幅生动的世态画,剖析了人性中的欲望、贪婪、虚伪、猜疑等弱点,给世人以警示,引人思考,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身的弱点,继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养心剑

    养心剑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多年的梦想导致了我这个年纪依然向往武侠,各类武功秘籍,江湖纷争风花雪月,尽在江湖!探寻江湖的本质,认清人性的真伪,畅想江湖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我不是肝帝,我只是一直在线而已!
  • 故乡花事

    故乡花事

    由50种花卉组成的50篇散文,每篇散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且温柔地描写了一种江南花卉,并寓言了作者的思绪和情怀,全书文笔流畅,文风朴实,语言精练,文字优美,真是花美、字美、文更美。具有很好的阅读性。
  • 最强穿越攻略

    最强穿越攻略

    梅苏在偶然破解了他的系统之后,才愕然发现,周围全是拥有系统的穿越者!原来所有人都被系统给骗了,都以为自己是这方仙界唯一的“主角”……而可以冒充系统给别人发布任务的梅苏,本以为他的修仙画风会变成这样:“师姐,新任务,对我热情一点……”“师兄,你别看这个坑它又大又圆,只管跳,没事的!”可还不到三十章,梅苏便发觉画风不对——这鬼地方怎么除了没有正常人,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瑞典小说之王巴克曼:畅销千万精选作品集(套装4册)

    瑞典小说之王巴克曼:畅销千万精选作品集(套装4册)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新版)》同名电影提名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瑞典年度票房冠军。《人物周刊》称“读这个故事,你会笑,你会哭,你会因此想搬到北欧去,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更可爱一些”。《熊镇》全球热销1300万册的瑞典小说之王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之后超越式里程碑新作。《熊镇2》吴磊、马天宇私人书单推荐!李银河、冯唐、李尚龙、张皓宸、七堇年、陶立夏、丁丁张、笛安、柏邦妮、史炎、谷大白话都在读。HBO万中挑一投拍同名剧集,即将上线。本书译文,由翻译过《戴上手套擦泪》系列的郭腾坚老师地道呈现,瑞典文直译。《长长的回家路》中英双语呈现,优美到每一句都可朗读出来。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