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2600000016

第16章 公文写作方法要领(15)

第二部分是第七至第十七条,作者从战略高度总结了我军三个月作战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正确的作战方针及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比如过去三个月内“我中原解放军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创造了两个游击根据地……将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吸引了蒋介石原拟调赴东北的几支有力部队于关内……对将来斗争也有重大的意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过去三个月歼敌二十五个旅时所采取的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我们损失淮阴、菏泽、承德、集宁等几十个中小城市……各地应检讨过去作战经验,吸引教训,避免重犯错误”等。特别是在第二大层次之下,每个条款又含有非常严密的两个小层次。作者使用“过去三个月内……”的句式,回顾已经发生过的情况或已经做过的事情,用“三个月经验证明:……”的句式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今后必须……”、”必须……”一类的句式提出今后应坚持的做法。从而,使得每个条条款款都表现为先因后果、先务虚后务实、先讲道理后发指示,先说为什么要做后说做到什么样子这样一条立体性清晰的思维路子。

第三部分即第十八条,作者站在宏观高度分析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而要求全党统一认识,树立必胜的信念。这是实现今后一个时期作战再歼敌正规军25军旅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思想保证。

三个层次,从总结战绩入手,分析形势,提出任务、明确方针、交代方法,最后落实到思想保证,一环套一环,一扣紧一扣,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而且,在表述方法上,边叙述边说明,叙中有议、议中有说、有理有据、理据结合。从而,把多方面的问题、多类型的矛盾、多层次的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是毛泽东同志的雄才伟略在公文写作中的展现。我们理应从中加深学习理解,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吸吮丰富的营养,把我们的工作总结写得更有科学性,更加切合实际。

三是“正反对比”的结构形式。如《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是朱德同志1939年7月7日所写的一篇工作总结(详见《朱德选集》以下简称《总结》),生动地总结了“七七事变”以来八路军抗战的一系列经验教训,为我军如何进一步提高战略战术,争取全国战略主动指明了方向。在今天,这份总结不仅成为我们研究我军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写好总结也具有极其深刻的启迪意义。

(1)跳出“三大块”的单一写作模式。此文在写作上的独特之处,是跳出了总结写作的一般模式——“三大块”。“三大块”即“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或作法与经验、或经验与体会)——存在问题与今后的意见”,这可算是当前总结写作的普遍模式。

我们所以要写总结,就是要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从方向、做法、效率、成因等方面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然后提炼经验、找出教训、寻找出指导今后工作的良策。当我们把这个总结的过程反映成书面文字的总结时,它应当与思维运动的过程相一致,那就是把情况、经验、教训、主张糅在一起,归纳出几个专门的问题来,逐一全面系统地给予回答,维持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完整性。而“三大块”的弊端是难以回避主要问题在三个部分的分割、割裂与重复出现。此文在这方面为我们如何跳出“三大块”的弊端,把总结写得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提供了典范。如《总结》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按照主次顺序,分别讲了“团结一致”、“动员民众”和”采用灵活战略战术”三大问题。在讲每个问题时,不是像“三大块”那样,这里摆情况、那里列做法,也不是这里讲经验、那里谈教训,更不是这里讲体会,那里说主张,而是把情况、经验、教训、想法有机地揉在一起,从事实与道理的结合上、从全面与反面的比较中、从经验教训与今后的主张一脉相承上作出全面“立体式”的回答。总之,《总结》给阅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于作者既不是就事论事地讲情况,也不是单纯孤立地进行叙述、议说,而是从总结经验教训中指明未来。

(2)夹叙夹议,事理融合。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说的夹叙夹议方式,是总结写作的基本表达形式。因为在写总结过程中,不仅要言事,而且要明理,事理结合,相辅相成。《总结》在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如“冀察晋边区之能连续粉碎敌寇数度疯狂的围攻,晋冀豫边区之能成为华北抗战最坚强的铁的堡垒,晋西北根据地之能继续巩固与发展,这是靠了什么呢?就是靠着党政军民坚强团结的。在这些抗日根据地中,各党各派过去和现在都互助互让,大多成立了比较民主的抗日政权,部分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帮助民众成立了抗日救亡团体,给予人民以各种抗战的便利。政府爱护人民,人民尊敬政府,政府帮助军队,军队也保卫了政府,军政民之间打成了一片,军队之间化除畛域,党派之间推诚相见,这一切保障了我们的铁的团结,使我们得到了胜利”。这段话,首先是通过议说的方式提出了一个疑问,这实际是在表达观点;然后用于一段较长的叙述文字作出回答,这是在陈述事实;在陈述事实之后,最后又紧接着进行议说,并以此作结。就是这样边讲道理、边摆事实,使“事”与“理”紧密融合于一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总结》不仅在阐述正面道理时是这样,而且在批判错误主张时也同样是如此:“如果不积极去巩固与扩大抗战力量,反而作日寇的应声虫,提出‘溶共’、‘限共’的口号;如果歧视抗日政府,忽视他们过去和现在的伟大作用,而加以撤除;如果不去积极动员民众,反而去限制抗日的自由;如果纵容一些军队不守群众纪律,甚至在友军将士前线喋血之际进攻其侧背:”这是作者在叙事,列摆情况,紧跟其后就一个喻议句:“这些就无异于放下自己最锐利的武器,用自己的刀砍去自己的手,怎能令全国人士不怀疑这些人是急于私利、忘却公义的分子呢?”

(3)讲究修辞,巧用辞格。任何一篇精美的工作总结,无不与修辞有着直接关系,巧用辞格是把公文写得又好又巧的关键所在。满打满算1200多字的《总结》,设问、对比、排比、对偶、综说等辞格比比皆是。

全文以“设问”开篇:“八路军抗战两年以来,我们得到了一些什么经验教训呢?”这个开头语犹如一块磁铁,强力地吸引着阅者的注意力,唤起人们的注意。

在每一个问题之首,都有一个对比句做小标题,例如第一,“凡是在党政军民团结一致的地方,我们就能胜利;凡是在发生摩擦地方,我们就要遭受不必要的挫折”。第二,“凡是在民众运动有成绩的地方,游击战争就能展开,抗战就能胜利地坚持:凡是在民运落后或受挫折的地方,抗战一定要遭受不必要的困难”。第三,“凡是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战役和战斗,我们大致就能胜利;凡是单纯防御或盲目进攻,就会遭受失败”。三个标题,由六个“凡是”组成三大“对比”,突出三条经验教训,为开篇的“设问”作出全面回答,呈现纲举目张之势,可谓十分精湛。

《总结》在阐述抗日根据地的机动战原则时,连续使用了12个成语及四字格词组:“小股进退,分支袭扰,集中主力,乘弱伏尾,昼伏夜动,声东击西,有意暴露,及时隐蔽,利害变换,毫不犹豫,拿定火线,转入外线。”这48个字,不仅高度概括、言简意赅,且节奏明快、刚劲有力,又便于牢记,易于执行。

《总结》在阐述全国范围的机动战原则时,更连续使用“在敌寇外线包围中寻求机动,在不利情况下毫不恋战”及“由单纯防御转到攻势防御,由被动转到主动,由散漫的队伍转到正规化和机械化的队伍”等一连串的排比句式,显得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干脆利落、富有气势。

写好“总结”的要领包括以下五点。

1.找出规律,突出重点。

总结的目的,在于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以使对今后工作的认识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步伐更加稳健有力。为此,就必须通过总结找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即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指导价值的东西。所以,写“总结”应切忌“流水账”。所谓“流水账”,即不分主次,不讲轻重,事无巨细,事事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端。克服这种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突出重点。所谓“重点”,是指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地说,就是把工作中的基本经验、主要做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上的成功之处,指导工作开展的得力之法,推动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总结提炼出来。只有这样的“总结”,才是积累智慧的“宝库”,达到认识彼岸的“桥梁”。那种“千年模样一个样”的“通用总结”(即每到年底,把上一年的“总结”找出来,改改日子,换换数字,开头增加点新的提法,以此应付上级机关)理应加以杜绝。

2.“工夫下在平时”。

写“总结”最根本的一条是丰富地占有材料,“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写“总结”时才去现翻材料、现给下级打电话要数字、要例子是不行的,而是要把材料积累的功夫真正下到平时。比如对党和国家在方针、政策上一些重大的、最新的提法;上级组织有关本部门、本系统工作一些新的要求;本机关每一位领导同志在有关工作上的一些新的意图、见解、评论、想法,特别是他们走着蹓着、随时随地随口而出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看法,一定要记在心中。以上这些是“上头”。还要注意掌握“下头”,机关内部及下面基层单位出现的工作新动向、新苗头,以及典型人、典型事,特别是群众中出现的对工作精神的见解、评价及含义深刻的“火花”式的语言。积累的方法是处处留心。看到就摘、听到就记,越记越丰富,越记越熟悉。既有上情,又有下情,这“情”就是写总结的养料,有了丰富的养料就“如虎添翼”,写起“总结”就会随手拈来,轻车熟路,否则,临起草“总结”时现抱“佛脚”,“先搭架子后填肉”,这样临时拼凑、填充起来的“总结”势必言之无物,空话连篇。

3.“磨刀不误砍柴功”。

当我们正式接受撰写“总结”的任务之后,不可急于求成,立刻铺纸操笔,匆忙动手。而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进行思维加工,将零散的、感性的材料,通过归纳、分析,使其上升到系统、理性的高度,明确结论、确立观点。然后列个提纲,做个书面“设计”。待上述准备完结后,再下笔写作。从时间上看,好像这样占去了不少时间,不太划算,不如接到任务后马上动笔来得快,其实不然。前者由于经过较为充分的思考,观点确立准、材料选得精、结构思路清,这样写出的“总结”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返工;后者由于匆忙上阵,缺乏充分思考,不但写起来“缺胳膊少腿”,而且由于“怀胎”月份不够是个“早产儿”,所以常会出现大返工,甚至被领导推倒重来,事倍功半,反倒耽误了时间。所以说“七分想,三分写”是快速成文的一条经验。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功”。

4.不要“十步九回头”。

当按照提纲正式动笔写作时,一开始不要过多考虑文字的技巧。俗语讲“抛砖引玉”、“难能可贵的第一稿”,要以“小卒子过河直攻向前”的精神,跑步向前把初稿铺就出来。也就如同盖大楼一样,先把四框垒起来,而后在精雕细琢。俗话讲“有了骨头不愁肉”,然后再修修补补、抹灰压缝,“齐不齐,一把泥”。写“总结”也是在“冲”出初稿之后,再进行修改、推敲、润色,使之成文。总之,千万不要写写停停、停停改改。“十步九回头”,改乱了撕掉,撕后再改,如此边写边改,边停边收,既浪费时光,又容易引起情绪上的烦躁,扰乱了预想的安排。总之,起草初稿犹如“冲锋”,尽量一气呵成,宜粗不宜细;修改稿子时则要精雕细刻,好似“绣花”,宜细不宜粗。

5.行文要规范。

“总结”不是一个主要、正式文种,加之它的行文属性是“中性”,因此,在上报和下发时,都要从主要、正式文种中选择“报告”和“通知”做“文件头”,载运着“总结”分别向上和向下行文,切不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总结”虽作为“附件”随“文件头”运行,但它与一般文件的附件不一样,其落款处也要加盖印章,以示负责。

十九、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解答〕调查报告是就某一事件、某一情况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后,经过科学地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以后所写成的书面报告。

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调查报告这一文种有多种表现形态,常见的诸如“调查”、“调查记”、“调查汇报”以及“考察报告”、“纪实报告”等,均属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具有鲜明的特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即其所涉及的内容必须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有任何虚假或浮夸;二是它的针对性强,亦即它必须围绕明确的调查目的,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或回答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书中没有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为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你一双社会学的“眼睛”,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洞察事物表象,发现本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本书介绍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布鲁纳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南开诗学(第1辑)

    南开诗学(第1辑)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一辑,即创刊号,分“特稿”“诗歌研究”“诗学理论”“域外诗学”“诗学文献”“研究动态”“研究综述”七个栏目,并特邀叶嘉莹先生的文章领衔,全面展示诗歌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探究诗情诗思,建构中国诗学体系,共同推动中国诗学研究的发展。
  • 新公共管理学范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公共管理学范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公共管理范式》。本理论框架以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四个核心概念和两对核心范畴,并以此原理贯通自编自选英文版公共管理学原著节选资料等教学资料,依据并结合主讲者自身相关公共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与理论研究等研究成果,特别是从公共管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法理学、政治学交叉结合的四个维度,讲授国际通行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与实践创新等课题,使同学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理论前沿研究的主要思想、基本理论、一般逻辑和科学方法等学科体系。……
热门推荐
  • 推理之雪落下的声音

    推理之雪落下的声音

    乔夜堇也想过简单、安稳的生活,但旧案羁绊,她必须要抓到凶手,这是她命运的归宿。而他的出现,给她的生命添加了浓墨重彩,惊艳了时光。听,雪落下的声音,悄无声息。
  • 口袋妖怪之称霸联盟

    口袋妖怪之称霸联盟

    口袋妖怪......又称神奇宝贝和宠物小精灵。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人们和口袋妖怪们一起游玩,一起作战.......相互帮助而共同生活着。但我们仍不能算是完全的了解它们,关于它们的秘密可还多着呢!
  • 田园格格

    田园格格

    她原本是多尔衮的女儿,万人之上。却因为多尔衮的死亡,被逐出宗室,贬为奴隶,饱受欺凌……在一次护国寺上香中巧遇良人,逃亡民间,史书便再无记载,听说爱情是一座城,时而坚不可摧,时而柔若无骨。她与他的爱情,究竟要走到哪里?
  •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读书的酷爱,也并非从书斋式的学问研究出发,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人生目标。当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写作,观点鲜明,理由充足,逻辑性强,而且文采飞扬。毛泽东的写作,都是说他想说的话,从不回避实质问题,更不会随波逐流。他的文章讲究通俗,风趣幽默,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和语势的触发,自然而然地涌出笔下。 本书以毛泽东读书和写作为出发点,全面、客观阐释了毛泽东在读书和写作中与众不同之处,是学习毛泽东读书与写作才华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末世之诸神界

    末世之诸神界

    一颗神秘的黑色珠子,一个神奇的戒指,一场突如其来的末世,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杀戮非我所愿,鲜血非我所好,但害我之人我必杀之,杀该杀之人便是我的道。
  • 腹黑男神惹定你

    腹黑男神惹定你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眼睛一闭一睁,寡人从初来时亢奋的大一新生荣升为此时此地没人要的大四学姐,可是寡人之爱妃却迟迟不能出现。看着空荡荡锃亮锃亮的寝室屋顶,谁能忍心让我独守空房?想想还要在这个屋子中待一年,我恨不能找个白痴嫁了算了。
  •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聆听东方智慧,启迪当下生活。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康与大同……听周桂钿教授为你,答疑解惑,点亮人生。
  • 成长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

    几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转眼间,我已经上初中了,在4月份也迎来了我的生日,我没有说什么,连父母也没有。其实,生日又怎么样呢?中午会家吃饭时,妈妈对我说:“妹妹,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我“恩”了一声。“以前你总是在生日的前一个星期就很兴奋,现在怎么不响了——对了,你想吃什么蛋糕啊?”“妈妈,不用了。”我轻轻地说。十三年前出生的那个女孩只是响亮地啼哭,人们就给予她光环,让她每年都知道自己又大了一岁。可真正的英雄妈妈呢?她只是醉心于女儿的长大,而忘了自己曾经受到的苦痛。
  • 喜羊羊财商日记(小学版)

    喜羊羊财商日记(小学版)

    阅读本书,能让学生学会怎样赚钱,怎样花钱,怎样致富,让孩子们了解金钱,认识财富等,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投资意识,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 天医毒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天医毒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一睁眼,奶奶的就穿越到了这什么苍岚大陆,来了就算了,俗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那些穿越剧怎么演来着,穿个公主、郡主,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在吊个金龟大帅锅,走上人生巅峰。想象如此美好,一转眼现实就告诉慕颜笙一个道理,电视小说什么的完全不可信!他奶奶的,她一穿越过来没爹没娘就算了吧,在这个完全靠实力说话的世界还是个没有灵根受尽欺负的废材。想到这里,她只想仰天大叫:死老天,你不厚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