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300000002

第2章 迷失的世界,谁在寻找自我—犯罪心理学概述 (1)

心是罪恶之源——从《七宗罪》看人类犯罪心理

假如上帝确实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一个来。

——伏尔泰

说起罪,人们首先可能会想到基督教中的原罪说,还有佛教中关于因果循环,业障的说法,这是宗教上的罪,是一种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或者实施了这种行为的状态。通常这种行为准则由一个神(如上帝、神等)来裁定。但法律上的罪,是做出违法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是不全同于道德、宗教、习俗的罪恶。

无论是宗教上的罪,还是法律上的罪,其产生的出发点都是人心,因为人心最难规范,人心的轨迹也最难循,所以才有了古往今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犯罪事件,有那么多的受害者,以及被世俗审判的罪人。

能将宗教的罪以及世俗的罪阐释得最好的,要数大卫·芬奇执导的同名电影——《七宗罪》了。那是一部令人抓狂的影片,被誉为“电影史上最成功、最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惊悚片之一”、“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味的警世录”。

故事背景是一个整天下雨的城市。威廉是纽约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个凶杀案专家,他当了32年的警察,多年来几乎每一分钟都在辛劳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觉得疲惫极了,幸好现在还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终于可以享享清福了。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面给他派了一个新搭档——年轻气盛的米尔斯。米尔斯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纽约来的,起初翠西并不同意来这座繁乱的城市,但米尔斯认为只有这里才能让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在他的百般劝说下,翠西才同意了。威廉作风严谨,办事老成,米尔斯则有些冲动,心高气傲的他对威廉办案的方式很不以为然。

也许是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的,米尔斯的第一个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后一个案子——一个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杀了,可是在现场,米尔斯和威廉却没有发现什么线索。紧接着另一起案子发生了,一位富有的辩护律师格特被杀害,在凶案现场的地板上,凶手用血写着两个字:贪婪。细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个案发现场,不漏掉每一个蛛丝马迹,终于在冰箱后面发现了两个字:暴食。这时他们才醒悟到原来他是被强迫吃下大量的东西直到胃被撑破而死的。这时,威廉猛想到了《失乐园》中的语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和嫉妒。他认为接下来还会发生5起谋杀案,分别与其他的戒条可怕地联系起来,可米尔斯却并不相信。 翠西邀请威廉来家中吃饭。米尔斯有些不高兴,但翠西却和威廉谈得很愉快。

后来在现场发现的指纹使毒贩维克多成了怀疑对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当警察赶去拘捕他时,却发现他早已经死了,在墙上写着“懒惰”二字。通过图书馆内部的调查资料,威廉终于把目标锁定为记者约翰·多伊——一个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而将手指上的皮剥掉的变态者。但当威廉和米尔斯前去寻找他时,他已经溜走了。在约翰家中,他们发现了一个金发妓女的照片。但等他们找到她时,她也死了,旁边又是“淫欲”两个字。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约翰打来电话告诉他们他又下手了。一个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边写着“骄傲”。威廉决定办完这个案子再退休,可约翰却突然来自首了。谨慎的威廉认为事情不会如此简单,因为还有两条罪未完成,约翰一定还有花招。约翰招认还有两具尸体,并愿意带他们去找。这时,有人给米尔斯送了个包裹来。威廉打开时却发现了里面竟是翠西的头颅,约翰告诉米尔斯是“嫉妒”杀死了翠西。盛怒和悲伤之下的米尔斯无法控制自己,开枪打死了约翰——他犯了“愤怒”之罪,成了完成7条训诫的最后一个人。看着米尔斯被押上警车,威廉面对夕阳默默无语。

影片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变态的宗教杀手。导演大卫·芬奇无意用血淋淋的感官刺激和大量的追逐场景来达到使人恐怖的效果。他并非对杀戮场面进行简单的电影图解,而意在揭示这种杀戮后后面的东西。这部电影塑造了与以往电影中截然不同的一类杀手。他们杀人并非是因为嗜血,而是有着强大的理论信条加上妄念来实施他自以为的通过“审判”和布道来拯救的目的。这个杀手也许平时连一只鸡也不杀,但是他找到了依据来实施对人的毛骨悚然的谋杀,最重要的是他并不认为自己犯了罪。

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是产生这类杀手的外在原因。这在现实生活中美国持续不断发生的连环变态杀手事件也在电影中不断有所反映和体现。然而,罪恶发生的原因还在于人的心灵。例如影片中的七宗罪的本源就是人的心灵,而这个可怕的杀手正是在对这些罪进行判决,最后他也以嫉妒罪审判了自己。现实中很多犯罪人在精神气质、思想观念上与影片中的罪犯十分接近,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很快发现,来自心灵的罪恶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各类(如欲望、贪婪等)满足,不惜破坏自己良知、信誉和生存环境,这就是作恶的源头。

当心里充满罪恶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是罪恶的。所以在作恶者的眼里,他们所作所为是可取的。他们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一切。要知道,当人的心学会冷漠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冷漠了。至此,他们彻底沉沦,为了犯罪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会以人们心中的权威,例如上帝的名义。

知识链接

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为:

1.好色,即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

2.饕餮,即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囤积过量的食物。

3.贪婪,即希望占有比需更的财物多为之贪婪。

4.懒惰,即懒惰及浪费时间。

5.愤怒,即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邪恶的)感觉,复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赋予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

6.妒忌,即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

7.骄傲,即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

最大的证据是人心?——古代犯罪心理学

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管仲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曾经,一部《包青天》令宋朝包拯断案如神的美名广为流传,世人都说包拯断案已到了“日判阳间不平事,夜审地狱冤屈案”的境界。或许这其中有很多夸张的成分,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古代对于刑侦的重视。近年来,唐朝名臣狄仁杰很火,被电视剧、电影盯着不放,他的光辉事迹广为人知。当然,这些大多是后人的杜撰和想象。正史上的狄仁杰以治理国家留名,之所以被塑造成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完全得益于《狄公案》这样的小说。其实,中国古代的断案奇才有很多,他们大多是些文官,读的是四书五经,参加的是科举考试,尽管没有受过任何刑侦教育,但很多人都是“狄仁杰”。

《晋书》中记载:陆云做浚仪县令时,一人被杀,找不出凶手,他就把死者的妻子抓进县衙扣了十多天才放出去,然后派人秘密跟踪,说:“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果然将奸夫淫妇一并抓获。人问其故,说:“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

在此之后,唐朝的李杰、宋朝的元绛、庄遵等都有过相同的案例,而唐朝的蒋恒、张松寿也有过相似的案例(他俩是把不相干的人抓起来)。

虽然古代的官员们并没有学过现代刑侦中的犯罪心理学,但他们大都运用得很熟练。比如下面的这个故事。

同类推荐
  • 隐秘心理学

    隐秘心理学

    去趟巴黎就抑郁,看个艺术品就头晕,连仰望星空都能精神崩溃。日子那么长,可我只能记住今天的事情;世界那么大,我却走到哪里都迷路……你的身边是不是有些人看起来怪怪的?突然性情大变,或者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你自己有没有不受意识控制地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是不是有那么几种事物总让你没来由地害怕?有没有想过,你只是看上去很正常?本书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奇葩的心理现象,别再提什么拖延症、焦虑症了,这些早已经烂大街了。本书选取爱丽丝梦游仙境症、苏萨克氏症候群、卡普格拉妄想症、宇宙恐惧症等心理疾病进行描述,这些心理疾病不仅听上去高大上,患者的表现也令人瞠目结舌。书中附有作者的独到分析和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带你共同探索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世界。
  • 超越自卑(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超越自卑(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超越自卑》依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及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绪的关系,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方面加以论述,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 别做内心不安的人:远离焦虑症,享受轻松人生

    别做内心不安的人:远离焦虑症,享受轻松人生

    为什么会精神失常?没有人知道全部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于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恼困扰得人们不能在现实的世界中调试自我,他们渐渐地跟周围的环境断绝所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幻想的世界中,以此逃避自身心理的问题。本书通过多种角度解析焦虑症的本来面目,让读者认识到自己内心不安的真正原因,同时,总结出多种摆脱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力求帮助读者发现并挖掘内心潜在的力量,学会与焦虑和平共处,以此摆脱胆怯、压力、完美主义等隐形杀手的束缚,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这是一本专业的看人识人的心理学指南。无论是结交朋友、寻找爱情,还是选择工作、挑选客户,或是寻求合作伙伴,都需要利用看人识人的方法来达成目的。本书重点对看人识人的原理、方法、模式、技巧做了细致的介绍和剖析。书中从识人的基本原理和模式说起,介绍了识人技巧,为了更准确地描述这些方法,作者特意选择了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行分析,帮助你无论是在生活、交友、婚恋中,还是职场、商场中,都能够辨识人、看准人。
  • 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

    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

    一有事就睡不着怎么办?一选择就纠结怎么办?工作效率越来越低怎么办?总觉得事情会出错怎么办?总是畅想以后怎么办?常常烦躁无法专注思考怎么办?对未来充满迷茫怎么办?深陷焦虑情绪后,我们是否会对生活与自我产生不满,渴望进步而无门?本书中,作者所提出的的四个思维习惯正是助我们完成内在成长之道,从焦躁、焦虑过渡到淡定从容,成长为心智成熟之人。
热门推荐
  • 末日作死日常

    末日作死日常

    本故事是由作者自己以前做的梦,才能写下来了,知道书里有些很毒,老书虫们也看不下去,但是水平就这样我也没办法(?ω?)
  • 致富红包

    致富红包

    抢红包也能致富吗?没错!当然,那绝不是普通的红包。而是来自天庭的红包!自从徐飞被太上老君拉进了一个天庭红包群,他就踏上了一条靠抢红包致富的不归路……恭喜你,抢到了太上老君的九品强身丹;恭喜你,抢到了财神的中等金币转化罐;恭喜你,抢到了斗战胜佛的高级猴毛一根……徐飞用那单身了二十年的麒麟掌猛拍自己一耳光∶“啊,好痛!这不是梦。看来我的幸福生活要开始了!”
  • 再见,不败的恋人

    再见,不败的恋人

    哥伦布说地球是圆的,找到一个方向不停的走,只要你的信心足够,总会有那一天,遇见你心中的爱人。可是,如果她遇见的那个人不够聪明,两个人永远的错失,那该怎么办呢?总以为足够幸福了,剩下的只要坚守住这场幸福就够了,却想不到幸福之所以令人觉得珍贵,是因为太难得。
  • 穿越厨娘王妃

    穿越厨娘王妃

    苏晴雪一个现代怀有大厨梦想的人,直接穿越到古代遇到了命中所爱,并且一步步成长为梦想中的大厨,为心爱的人做喜欢的饭菜,这就是她的梦想。一个高高在上的王爷没想到竟然被一个小小的厨娘给制伏,并且心甘情愿为了苏晴雪做一切的事情,只是因为苏晴雪是一生所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往何处去

    你往何处去

    本书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反映公元1世纪,罗马暴君尼罗统治时期,罗马的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揭示基督教徒殉道的主题。尼罗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罗马城。事后,嫁祸于基督徒,大肆搜捕,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供猛兽啮噬。暴君下令将基督徒黎吉亚公主裸体缚于牛角上,然后令勇士威尔史与牛搏斗。青年将领维尼裘斯飞身进入斗兽场,呼吁市民主持正义,保全公主的生命。在市民的一片鼓噪声中,尼罗不得不答应。事后,他仍秘密搜捕基督徒彼得。彼得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基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
  • 清浅天下

    清浅天下

    传说,沧龙国忆昔公主容貌无双,聪慧过人;传说,沧龙国镇国大将军医术高超,武功盖世;传说,沧龙国云清浅嗜杀成性,凶恶至极……可是,这毕竟只是传说。并未有人知道,这个女孩的内心,究竟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七岁,父母惨死;,云清浅再未有孩童心思,一心只想着报仇;二十岁,双十美好年华,爱人为维护自己,坠入河中,生死不明,她瘫坐在石头上,回想着,回忆着。初遇那年,云清浅拿着糖葫芦,笑嘻嘻地问到凌墨尘:“你吃不吃?”十年,他们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爱,没有人可以想象,他们经历过什么。“傻瓜,我回来了。”
  • 中朝故事

    中朝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人与猫

    女人与猫

    有的人是狼,还是个白眼狼,你对他再好,也喂不熟他。有的人是狗,还是自己养的那种,不管你怎么对他,他都死心塌地的对你好。有的人是猫,是家猫也是野猫,你必须对他好,他才理理你,可是他永远不会为你主动付出。猫是最没心没肺的动物,女人亦如此。
  • 上下杂货铺

    上下杂货铺

    (书友群号:687736775,完本好书,尽情阅读)街上新开了一间店,名叫上下杂货铺。店老板很懒散,名叫苏然。苏然的杂货铺,卖各种东西,只是不同的是,来往的顾客,却不仅仅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