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200000015

第15章 一路向西(1)

1、凤雏长出羽毛了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诸葛亮三十岁,正值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头。荆州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到处都可以看到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要说江陵城内大米都快要爆仓了,更不要说铁甲金戈、旌旗蔽日,只要看看东吴孙权派来的使者战战栗栗地走进江陵城,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时候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年被人追杀得无处可躲、穷困落魄的长耳朵刘皇叔。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寒冬的洗礼,春天来了,刘备已经完全变成一朵娇艳的鲜花,可以像曹操那样,像孙权那样,笑傲天下。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杰作,诸葛亮想一想,心里头就倍感自豪,是自己改变了刘备,改变了荆州。他眺望着遥远的中原,那里有一个地方叫许都,许都城里关押着一个自己的同龄人——当今皇上汉献帝。他是没落的大汉帝国的象征!陛下你再忍受几年,四百年的汉室摇摇欲坠,几近倾覆,很快就会兴复起来!至于辅佐刘备北伐成功之后,汉献帝要怎么尊奉,诸葛亮不敢想,也不必想!毕竟未来之事太过于遥远。

伟大的人物总会觉得自己很孤单!诸葛亮也不例外。他想起了在南阳卧龙岗的那段逍遥时光,可是一晃十年就过去了。时过人非,南阳已经完全沦为曹操的占领区了,不知道卧龙岗上、小河边当年跟刘备答对的草庐还在吗?不知道诸葛四友崔钧、石韬、徐庶、孟建,成了曹操的子民之后,生活境况如何?不知道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司马徽归隐的日子还依然是那么静谧吗?

想到庞德公,诸葛亮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跟自己齐名的庞统,卧龙、凤雏,多么富有魅力的雅号啊!庞士元,你在哪里?孔明好想念你啊!当诸葛亮在荆州叱咤风云时,与他并驾齐驱的大谋士庞统到底躲在哪一个旮旯?

庞统,庞德公的侄儿,号称南州士之冠冕,可他早期的遭遇就跟他的绰号凤雏一样,甚至还不如一只野山鸡,备受人们的冷落。直到周瑜入住南郡之后,这才听到庞统的大名,给他一个功曹的官做,掌管文书。对周瑜的知遇之恩庞统很感激,可惜不久周瑜就死在巴丘。于是庞统跟随着周瑜的灵柩回江东,算是报恩吧。报恩之后,庞统也该渡江回老家了。这时候他也名扬东吴,回家的那一天,孙权的许多名臣,诸如陆绩、顾劭、全琮等人,都送到国门之外,依依不舍地话别。他们都看到了庞统的未来,跟庞统握手相约,天下太平之日,当与士元遨游天下!

可是这样的名士在刘备借得荆州之后,却未能大用,实在是匪夷所思!尽管几年前司马徽曾经将“卧龙、凤雏”一并推荐给刘备,但是似乎刘备的记性很不好,早就抛在脑后了,所以把他甩到偏僻之地桂阳郡的耒阳去做县长。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庞统窝了一肚子气,到了耒阳,什么都不做,一整天就是睡大觉。这也难怪,古今往来凡是不得志的大才都喜欢装蒜,总是怪里怪气,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于是有人向庞统的顶头上司桂阳太守赵云(罗贯中同学把赵云说成张飞,误矣!)打小报告。赵云听说自己的手下竟然还有人拿了薪水不干活的,一气之下炒了庞统的鱿鱼。

东吴鲁肃也听说刘备慢待了庞统,大材小用,只做了一个百里侯,倍感惋惜,赶紧给刘备写封信,这个庞统可不是当县长的料,让他做个太守助理、刺史助理(治中、别驾),英雄才有用武之地啊!

诸葛亮也很纳闷,都说庞统在荆州做官,可他从未见过庞统。

于是问刘备,庞统去哪里了?

刘备冷冷地回答,彷佛话都结成冰块,我让他去耒阳做点事,没想到他只吃饭不干活,已经罢免了。

诸葛亮傻了,主公你好糊涂啊,这个庞统跟我不相上下!

刘备依然很淡定,叫他来吧,一起吃个饭,我请客。

在饭桌上,刘备若无其事地问庞统,当年你在周瑜手下做事,有没有听说过我在东吴时周瑜秘密向孙权建议,把我扣押下来。如今周瑜都成一抔土了,你就是实话实说吧!

庞统尽管很尊敬周瑜,但是他的原则是决不为尊者讳,于是供认不讳。

刘备叹息道,当时实在是情非得已,我料想有曹操在,孙权断断不敢打我的歪主意。所以不听孔明先生劝告,孤身前往京口。如今想起来,真是惊险哪!

诸葛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刘备深恨周瑜,而周瑜对庞统有知遇之恩,所以不想重用庞统。就是想用他,也要先挫一挫庞统的锐气,日后才会乖乖听话。同时对刘备有了新的认识,看来这个刘皇叔也有小气任性的时候。而不听自己的劝告,冒然去见孙权,并非固执,而是刘备早已料到有了曹操做挡箭牌,孙权不敢动他一根毫毛。可见刘备的智商也是蛮高的,不输给自己。

饭桌上最容易把关系拉近,把心中的话都掏出之后,刘备、诸葛亮、庞统主臣三人立即都拧成一条心。

庞统的一番话立即印证了“天下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庞统为刘备的霸业支招,荆州都快成残花败柳了,往东有孙权,往北有曹操,要想站稳脚跟,确实很难。唯今之计,主公只有往西发展了。益州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物产丰盈,人物众多。一切都可以自给自足,正是称霸的大好基业啊!

刘备和诸葛亮面面相视,庞统老兄啊,我们何尝没这么想过?可那是刘璋的地盘啊!世人都说我跟曹操水火不容,曹操是火做,我就是水做的。曹操急,我就慢。曹操残暴,我就仁慈。曹操狡诈,我就忠心。凡是曹操反对的,我就赞成。凡是曹操赞成的,我就反对。只有跟他对着干,才有前途。取了四川,就等于违背道义,失去人心。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赔本生意我刘备可不做!

庞统哭笑不得,战争无非就是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俗语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哪来的什么仁义道德?取得天下之后,再行封赏,就不会违背道义了。你不取四川,必为他人所得,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说得刘备心服口服,果然见识独特,不愧为“凤雏”啊!就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跟诸葛亮一样,同掌军中大事。

2、傻驴子刘璋

正当刘备三人暗中为益州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东吴使者来到了江陵城,传达了小舅子孙权的意思,五斗米贼张鲁在汉中、巴中给曹操送来了大量的情报,合谋吞并益州。刘璋根本就守不了,如果被曹操夺去了,那么荆州就危险了。不如我们抢先下手,把刘璋的益州、张鲁的汉中一并拿下,如此南方的半壁江山首尾连成一片,就是十个曹操我们也不怕!

刘备更加相信庞统的话了,看来刘璋的益州完全成了碗里一块大肥肉,谁都想夹着往嘴巴里送。曹操、孙权,还有自己,不禁为刘璋的命运不济暗暗捏了一把汗。这时候,有个部下为孙权的提议拍掌叫好,说即使联手取了益州,中间还隔着一个荆州,早晚益州都是自己的,赶紧配合孙权攻打刘璋啊!

一个叫殷观的主簿(秘书)马上站出来反对,跟孙权联手攻打益州,我们必定是先头部队。万一战事不利,孙权趁机在我们背后狠狠地砍一刀,那大事去矣!不如口头上为孙权的行动大声喝彩,行动上却按兵不动,借口刚刚得了南郡,还不是那么稳固,不敢随便出师。如此一来,孙权必定不敢绕过我们去攻打益州,我们就坐收渔翁之利了。

刘备早已打算独吞益州,大骂一声,小舅子想坑我这个妹夫的!益州千里沃野,万里山川,险关重重。即使是刘璋再笨,也守得住益州。米贼张鲁狡诈得很,不一定就死心塌地效忠于曹操。远征四川,路途遥远,万一失手,曹操起兵报赤壁之仇,直捣江东,那么我们都完蛋了。刘璋怎么说都跟我们坐在同一条船上,小舅子不好好呆在江东,无缘无故要去攻打益州,让仇家曹操从中渔利!小舅子是不是嫌我这个姐夫太老了,恨不得早点死去?

攻打四川,本来就是东吴的既定国策,可不是说着玩的。刘备不想打刘璋,那我单独行动吧。于是孙权派孙瑜率大军集结在夏口,准备溯江而上,直取益州。

刘备急了,赶紧将部队沿着长江一个字儿排开,关羽在江陵,张飞在秭归,自己在公安,诸葛亮坐镇南郡,以堵截孙瑜的西进运动。同时放出狠话,孙瑜要是进攻四川,我就披头散发躲入深山老林,以免失信于天下。

既然刘备口气这么硬,要是真的因为东吴进攻益州遁入红尘,做了和尚,那大妹子岂不是要一辈子守寡?孙权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把孙瑜召回来。西征益州之事,不了了之。

益州牧刘璋虽然暂时逃过了这一劫,但是很快又要大难临头了。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为了激怒西凉的马超,派司隶校尉(京师监察官)钟繇讨伐汉中的张鲁,大将夏侯渊也率大军西渡黄河,跟钟繇会师。消息传来,四川彷佛天塌了似的,刘璋吓得魂不附体。

这时候那个矮冬瓜张松又现形了。自从上一回在曹操面前碰了一个大钉子之后,张松就一直对曹操恨之入骨。又拿着刘备和刘璋做一下比较,简直是一个英雄,一个白痴。跟了刘璋,这辈子再也没有出头之日。所以一心一意想弃暗投明,改投刘备。当然如果明目张胆地宣称要拱刘备当四川的主人,那自己岂不成了卑鄙的悖逆之徒?

于是趁着曹操进攻张鲁,刘璋惶惶不可终日之际,张松决心为刘备入川创造一个机会。

张松憋着一副苦瓜脸去见刘璋,曹操横行天下无敌手,如果取道张鲁的汉中,进攻益州,那该派谁迎战?

刘璋满脸的惊惧,一听到曹操两个字,彷佛是亲眼见到了阎罗王。我也是挂肠悬胆,连饭也咽不下。

话说到这当头,如果再不把刘备推出来,那张松就不是矮冬瓜了。张松就像背顺口溜似的,说出了一大堆邀请刘备入川的理由。刘备,豪杰也,很会用兵。他跟主公是皇室同宗,血脉相连,跟曹操可是水火不相容。如果让刘备去打张鲁,张鲁必败。张鲁一败,益州必强。益州一强,曹操必怕。曹操一怕,主公必安。

刘璋当然不清楚张松安的是什么好心,只知道张松对自己很忠心,高兴的很。但问题又来了,该让谁去荆州请刘备呢?虽说益州的人才多如牛毛,可刘备是一个大英雄,要想请得动刘备,得选一个适合的人去。

看来张松早把一切安排好了,他脱口而出,军议校尉(下级军官,相当于参谋)法正可担此重任。

刘璋万万想不到,张松早已跟法正合谋,准备背叛自己。

这个法正可以说是益州最有智慧的人,他的谋略甚至远在诸葛亮和庞统之上。陈寿认为法正可以跟曹操的大谋士荀彧、程昱和郭嘉并驾齐驱,都是那时候第一流的人才。可是法正怀才不遇,不为刘璋所赏识。十多年前,大汉帝国到处都在闹饥荒,法正拉上老乡孟达,跑到四川去投奔刘璋。

易中天说过,怀才如怀孕,时间过了很久才会看出来。但在刘璋的笨笨眼里,法正就是像快要临产的孕妇,谁都看得出他身手不凡,恐怕刘璋也不一定看得见。所以过了好多年,法正才混到新都的县长。又过了很久,也只当上了无足轻重的军议校尉。日子混得这么辛苦,本来心里就够郁闷的,偏偏大家都嘲笑他,诽谤他,急得法正差点儿就要自挂东南枝。

只有张松是法正的知己,他跟法正在一起时常常暗骂刘璋昏庸无能,悲叹自己不得志,跟着一个白痴,一切都白混了。于是张松一整天围着刘璋唧唧歪歪,尽说刘备的好处,劝刘璋结好刘备,共抗曹操。刘璋受不了张松的唠唠叨叨,决定派一个人去江陵找刘备结盟。派谁去呢?张松毫不思索地推荐了法正。

法正似乎不屑做出背主弃义的事,总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刘备恐怕也只是浪得虚名而已,并不见就像张松吹捧得那么英明!所以死活不肯去荆州。

法正越不肯去,刘璋就越要让他去。最后下了一道死命令,法正这才满脸无奈,踏上了荆州之旅。

3、张松引狼入室

没想到法正一到江陵,立即就被刘备的宽宏大度和英雄气概震惊了。无论是之前见张松,还是现在见法正,刘备都向他们展现一颗最诚挚的心,又是大鱼大肉,又是和言温语,大献殷勤,感动得张松跟法正肉牛满面。于是益州的地形险要、兵马分布、路途远近等机密情报,无不一一被刘备套出来。张松甚至还不辞辛劳,画了一幅地图,将整个益州的山川地理,赤裸裸地展现在刘备面前。

回到成都之后,法正大骂张松,如此罕见的大英豪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让我去见他?整天跟着一头蠢驴,把人憋得都发霉了。恨只恨跟刘备相见太晚,无缘效劳于他。于是法正跟张松两个人日夜密谋,准备推戴刘备为四川之主,可就是一时找不到时机。

如今天赐良机,曹操进攻张鲁,益州亦受到威胁,刘璋束手无策。于是张松献计,派法正去荆州请刘备入川。刘璋万万想不到,自己这么一个全四川最傻呆的人会遭到两个全四川最聪明的人的联手算计。

其结果毫无悬念,傻里傻气的刘璋不但没有悟到自己正在坠入张松和法正挖的一个大坑,反而让法正带着四千人马、数以亿计的金钱作为聘礼,浩浩荡荡地前往荆州,恭迎刘备入川。

对于张松和法正引狼入室的设局,除了刘璋之外,益州没有一个人赞成。毕竟四川那么大,忠心耿耿的人比比皆是。第一个站起来反对的就是那位久违了的老兄刘巴。这个刘巴是以反对刘备而著称的,自越南逃到云南,又被送到成都刘璋手里。虽然刘璋并不了解刘巴此人,但是一见他就惊喜万分,立即客客气气地捧为上宾,看得其他人都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原来刘璋的老爹刘焉曾经得到刘巴的老爹刘祥的荐举,可见刘璋虽然笨一点,但是拥有一颗报恩的心,品德上还是没有任何缺陷的。

同类推荐
  • 戏骨

    戏骨

    濮存昕、陈宝国、刘佩琦、刘威、张铁林、唐国强、冯远征、王刚,年过半百,戏已融入骨髓,听他们讲述对戏的贪念嗔痴,看他们用演技为你呈现世间百态。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 聆听撒哈拉的歌声:三毛传

    聆听撒哈拉的歌声: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
  • 曹操发迹史

    曹操发迹史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畅销书作家陈涛涛将为读者揭秘曹操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侯府长媳

    侯府长媳

    谢景翕的二姐难产而死,留下一对孩子,谢景翕就在这种情况下嫁进安奉候府,做了二姐夫的填房,在经历双子夭折,娘家放弃,夫君的不信任后,谢景翕选择独居别院十几年,却不料最终还是被人害死。重生后的谢景翕决定这一世一定要为自己而活,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然而孤立无援的她,注定要因此走上一条充满血腥的道路。只是走着走着,谢景翕突然发现,她身后那个出了名的病秧子夫君,竟是比她还要心狠手辣……
  • 垂死魔

    垂死魔

    当一切都面临绝望,又何必计较走的这条路会如何呢?尽管去做!哪怕这条路的终点会是佛门所说的无间地狱,也好过现在——一无所有。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我在上古送经验

    我在上古送经验

    当赵信绑定上古经验库,获得存在感就能兑换任何技能经验书,赵信开始了强行装嘿嘿之路,在挨揍的边缘疯狂试探。 装嘿嘿如风,常伴吾身。 强行装嘿嘿,最为致命。 年轻人,当你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就已经想到一万种装嘿嘿的方法。当然,如果你识趣加入我的门派,我就勉为其难满足你的梦想,享受一下当天才的快感。 在实力至上的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本经验书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就两本!
  • 我愿一诺千金

    我愿一诺千金

    原本以为自己就那么中庸的活一辈子,不争不抢,却不想婚礼上被抢走了男人······人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余奇,我是你的那根肋骨?一脚踢在男人心口的位置,那根肋骨如约的断了,是这根吗?女人妖冶的笑着,“记住我的位置了吗?”····他说,本王会守护你和我们的孩子,可是孩子没了····你就这么不相信本王吗?看着男人倒下的那一刻,她的心像是被拆掉了,那一刻,她只想跟他一起去了····活下去,我要活出个样,不再中庸!
  • 绝色女神医

    绝色女神医

    五年前,她是江南首富冷家庄的大小姐,他是北方白云堡最“软弱无能”的庶子少堡主。一场联姻,将毫无交集的两人牵连在了一起。一杯毒酒,她成了他未过门便已暴毙的亡妻。本可毁去婚约,他却执念的为她换上嫁衣拜了堂,只因她是他早已认定的妻。五年后,她只是李家村里的一个赤脚游医,他却已是惊才绝艳,引无数江湖女子为之疯狂的出云公子。这样的他,却甘愿为一个世人眼中的丑女摘下面具,默默守护在她的身边。只因,他早已寻了她多年。五年前,她坐拥着全天下女子最渴求的幸福却不自知;五年后,她成了一个令世人鄙夷的丑女却不自怜。只因,身边一直有他的陪伴。无数次的逃避退缩,却依旧改变不了那颗早已爱上对方的心。
  • 嫡女郡主撩夫记

    嫡女郡主撩夫记

    她是高高在上的郡主,而他是前朝皇子的护卫。她天真烂漫与世无争,他却身负重任不得不争。当她遇上他,是地火勾动天雷的炽烈,还是赤道遭遇冰川的极寒。“你很好,特别好,所以你一定得是我的,连头发丝都是我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忧伤谁来解

    我的忧伤谁来解

    曾经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再遇见却成了陌生人。明明相爱却无法透露心声,这两人该如何拥抱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