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00000005

第5章 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1)

11.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菜根谭》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意思是说老鹰站立时双目半睁半闭仿佛处于睡眠之中,老虎行走时慵懒无力,仿佛处于病态,实际这些正是它们准备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深藏不露,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够有力量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般地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人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恶,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种做人方法。

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这句诗揭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深藏用晦的做人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期间从容行事。

病虎惑影动,瞠目听狂风。

雄鹰嗤雁从,侧首思凌云。

磊磊男儿胆,铮铮谁人问?

落落丈夫志,恹恹在承平。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深谙“隐“的道理。他深藏爪牙,藏才隐志,终于把持了曹氏天下。

在曹爽执政期间,司马懿遭到排挤。于是司马懿趁原配夫人张春华病逝之机,上书皇帝称自己哀伤过度,得了重病,无法参与朝政。从此装病近两年。

但司马懿,一直在留意宫中动态,同时极力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司马懿称病后,曹爽果然大失戒心。

魏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司马懿从司马昭那里得知第二年曹芳帝及文武百官要祭扫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阳南),顺便狩猎。他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然而大司农桓范也意识到皇帝大举出城,京都一空是个危险,便劝曹爽说:“总领禁兵,不可兄弟三人同出以防城中变乱。”曹爽曰:“哪个敢反?”桓范曰:“大将军忘却城中尚有猛虎三只。”在一旁的李胜答道:“司马氏父子。”曹爽曰:“司马老儿老病缠身,死在旦夕,有何可忧?”桓范曰:“此事不可不防,李兄不是刚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吗,就此为名前去探望虚实。”爽从其言。

李胜抵往太傅府,司马师引他进去。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奴婢勉强将他扶起。

李胜曰:“久不见太傅,今来拜望,天子命胜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

“咳!咳!”司马懿猛咳不止,曰:“君屈就并州,可惜可惜。并州近胡,好为之备!”

李胜以为司马懿听不清楚,大声曰:“是荆州刺史,非并州也。”

司马懿笑曰:“不赴并州,是从并州来?”

李胜曰:“是南边的荆州。”

司马懿大笑曰:“汝从荆州来啊?”

李胜回头与司马师曰:“太傅为何病得如此严重?”

司马师曰:“病得耳聋。”

李胜曰:“乞纸笔一用。”李胜写到:“赴荆州”三字。

司马懿看后曰:“年老意荒,不解君意,今君回本州(李胜是荆州人),好建功勋,我死在旦夕,见到大将军,千万代我求他照顾犬子,如得眷顾,我死也瞑目。”说罢,司马懿口渴,婢女拿汤喂他时流得满身都是,然后虚弱地躺下。

李胜回报曹爽,曰:“司马老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他喝了一口汤,弄得满身都是,狼狈至极。”曹爽喜曰:“此老一死,我再无忧矣。”于是曹爽一行人兴高采烈地投入告行准备,再不对司马懿有所防备。

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政变,夺取兵权,控制洛阳,将曹爽兄弟及亲族诛杀殆尽,遂专魏政。

司马懿在对手面前,尽量收敛自己的锋芒,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谦恭,使对方不再疑心,而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闪电般地把对手消灭。这就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心术,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12.深藏若虚,盛德若愚

曾国藩《挺经》中具体地阐释了《藏锋》之道。并且总结出“龙蛇之道”及“大凡人之君子,大都寂静藏锋”的观点。而中国的儒、道、释三家传统文化,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行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居大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

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

答曰:“十万。”

再问:“你能带多少兵?”

答曰:“多多益善。”

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又怎能躲过“风波亭”之劫?

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处,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见容于官场,纵是明皇赏识,贵妃垂怜,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才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

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留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必张扬,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与人共事时有较大的转圜余地。所以,在庄子的名篇《庖丁解牛》中,解完牛后,虽“踌躇满志”,但不露锋芒,随即“善刀而藏之”的这种心理上的警觉和行为上的收敛,应该是每一位“入世”者应铭记在心的。

13.大辩不言,故能胜物而不伤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好口才,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好口才却不能派上用场,甚至还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对交往不利。这时,保持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不该说的场合。

在一个人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情况的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物质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产生理解的反射,继而作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交往之中如果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觉得高深莫测,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许、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的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思想观念的迥异,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势力的团体或派别。这些团体和派别之间不时发生摩擦或争斗,甚至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要想尽可能地避于其外,就不能轻易地表露态度和心迹。否则,就很容易卷入其中,惹火烧身,自食后果。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说那么多的话,用沉默表达的不满,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适时的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才的“口才”。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的做法,“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在活动时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你还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古我们中国人就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的古训,把缄默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也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为你赢得无数财富。

14.隐忍而自胜,徐图而自强

清人傅山说过:愤怒达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否则便不能做到。中国古语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想和对方一样发怒,你就应想想这种爆发会产生什么后果,你就应该结束愤怒、克服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如何吃力。

汉初名臣张良外出求学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走到下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后来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

老人考察张良,就是看他有没有遇辱能忍,自我克制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孺子可教也”,今后才能担当大任,才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承担艰巨的任务,才能遇事冷静,知道祸福所在,不意气用事。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这种修养,克制,忍耐,处理好所遇到的人和事。

在法国发生了这样一则故事:

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这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间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

当马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马尔蒂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马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给你一些颜色看。”埃里克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香烟而发那么大火。

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埃里克连开四枪,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

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尔蒂作出判决,他将服刑30年。

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烟,罪魁祸首是失控的激动情绪。

同类推荐
  •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12个月的智慧修炼,为你破解幸福密码365天的心灵之旅,让你从容享受当下。365则动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意义,滋养你的头脑和灵魂。365句幸福提醒:每句都会提醒你,幸福其实就在身边。365个心灵安慰:让你与心灵对话,让心灵回归自然。
  •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做人是一门学问。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做人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学会了做人,其实也就学会了做事,就知道了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由此我们的工作交往就会快乐,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怒刷存在感,让上司看到你的成绩

    怒刷存在感,让上司看到你的成绩

    有一种人,在职场中默默无闻,毫无存在感。他在公司里毫无存在感,领导不会注意到他,同事对他也没用感觉。他按时上下班,按部就班地做着一份毫不起眼的工作,但总是业绩平平。时间在快速流失,而他却毫无察觉。直到有一天,看到周围的同事都跑到前面去了,新来员工年轻又能干,他这才开始恐慌。
  • 断舍弃:告别迷失人生的“九把刀”

    断舍弃:告别迷失人生的“九把刀”

    迷失的人生,多是因为自己的杂念太多、顾虑太多、舍得放手的太少,从而导致自己身心疲惫,看不到希望,重复在错误的路上。是时候要给我们负担沉重的心进行整理了!本书从三大方面九个方向对人的心灵进行整理,这三大方面包括:断开人生的杂念、舍得暂时的失去、弃掉身心的负担。能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内心平静、轻装上阵、远离烦恼,从而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找到人生的幸福。
  • 成功技巧

    成功技巧

    在人类历史中,假如把梦想者的事迹删去,谁还会去读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呢?梦想者是人类的先锋,是我们前进的引路人。他们毕生劳碌,不辞艰辛,弯着腰,流着汗,替人类开辟出乎坦的大道来。如今的一切,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总和,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现实化。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坏习惯可以改正,好习惯可以慢慢养成。
热门推荐
  • 下一站,拐弯路口

    下一站,拐弯路口

    四个人之间的较量,三角恋爱。他们的爱情到底要走多少弯路才肯绕回来?
  • 新版足部按摩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版足部按摩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足部按摩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自然疗法,早在《内经》里就有详细记载。后来,经人体解剖学研究发现,人的双脚合并正是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也就是说,当某个器官或腺体发生病变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的像沙子,有的像颗粒状,有的则只有肿胀的感觉。这时,如果刺激足穴,便可疏通循环管道之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毒素杂物排出,使器官功能恢复,人体重现健康。
  • 七月上河梁

    七月上河梁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夜为暮,卿便为朝朝暮暮。然人生来便分三六九等,自第一日初见这世间起,便注定了一切。
  • 我真的是配角

    我真的是配角

    新书筹备中,4.1发书~萌新:大佬,是什么让你变得如此强大?是主角光环?还是金手指?“我曾当过全市首富……的小弟。”“我曾当过救世英雄……的跟屁虫。”“我曾当过古板老头……的孙女?!”“我曾……”“我……我太难了!”萌新:所以……你是个配角?某男卑微点点头。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舞动分卫

    舞动分卫

    在NBA的历史上,最豪华的的球队是洛杉矶湖人和波士顿凯尔特人,当然芝加哥公牛队也因为乔帮主的所向披靡也在NBA历史上留下了最浓厚的一笔。 陈风,风一样的少年,凭借在2011年国际赛场上的惊人表现,被波波维奇收入帐下,不过身体略显消瘦,体力不充足的他一直都没有获得太好的机会,浑浑噩噩过了半个赛季之后,风一样的少年因为一个从天而降的篮球系统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 与尔同箫

    与尔同箫

    一个发生在太平年间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仙侠,爱情,友情,末世和稀奇古怪的乱七八糟东西。Ps:开局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又不会搞笑,我又不会儿女情长。那肯定有人问:就你这副嘴脸还写什么书,这不会那不会。嘿嘿,凭心而来,随心而动,自己创造的世界就算不被支持,不被重视,但也是自己的孩子。舍不得扔,既然都签约了,那就好好的写下去吧。
  • 人间仙道是沧桑

    人间仙道是沧桑

    仙侠界沧桑流小说独创,讲述命运多舛的主角陆枫如何在一个各怀鬼胎的宗门里艰难修仙的过程……
  • 诡墓

    诡墓

    黄毛小子,天降才能,让他落入盗墓贼之手,意外开启他的身世之迷。进入诡墓:神秘水棺,阴森崖棺,神秘美艳的蛊女,摸金校尉的后人,墓室中的活死人接踵而来,他一一应对。凭借不死之身,他冲破重重危机,获得新生!
  • 最强炼器师之凌破九霄

    最强炼器师之凌破九霄

    万物归一,炼为一器。器动云霄,武动万界,执掌天地!看天星少年,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暗中蛰伏,伺机而动。世界的天平随之开始颤动...破天地,凌九霄,是为...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