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5500000034

第34章 读书(2)

读书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知识,即书上说了什么。小学阶段,我们读书的主要目的是长知识。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掌握新的知识,尤其是当今社会,知识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不随时学习,社会中的很多基本知识就不能掌握。所以,读书的第一个层面是读知识。我们首先要思考书中说的是什么,比如在《论语》中,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我们先要逐字解释,知道孔子说的是什么,所谓“因字求意”,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求真。我们不仅能从《论语》等古籍中寻求知识,而且在证券投资、法律、金融、工业和历史等书籍中也能学得各方面的知识,比如什么叫股市基本面,什么叫期货,清朝有几个皇帝等,这些都是知识的范畴。所以说,理解字句的含义、获得知识属于读书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基本的层面。

第二重境界是见识,即书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知识提升为见识,即不但要知道书中的知识,还要探求其中的道理。比如在《论语》中,孔子讲什么是“孝”的时候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父母只担心他的身体”,如何理解呢?原来,所谓孝心,就是让父母只担心孩子的疾病,并不担心他的言行举止。言外之意,孩子的言行举止要让父母放心。古人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生死疾病在于上天,言行举止在于自己。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很多大学生是都在外地求学,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往往会问一句“身体怎么样”,因为身体情况并不是个人因素所能左右的,而其他有关言行处世之道,父母如果对孩子放心,就可能不再过问。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让父母为自己会打架斗殴而担心,那这个孩子岂不是不孝?所以,孔子要求学生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让父母放心,这就是孝。总之,读书一定要明白书中的道理,将知识提升成为见识。

第三重境界是才识,即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读书,不但要知道书中说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说,这就是要求“法”,探求书中的文法或者知识的法则。读书要由理而知世,通过书中的道理洞悉世界的规律,这样就具备了才识。我们常说一句话,一个人读了那么多书,最后还不如没读书的人。这样的人虽然在书中见过各种高人,有经商的,有当官的,但是他不知道人家是怎样致富、怎样成为名相良将的,那可就白读书了。有的人书读了不少,可是不通情理,这些都是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识。举例而言,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勉强别人去做。知道这些,仅仅看到了这句话的表面意思,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孔子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文化中常常提到“修养”,修养可以让一个人学会平等交流,学会“利他”,在交际中让对方感到愉快。有修养的人常常会安慰他人、帮助他人,久而久之,自己的心胸会变得开阔起来,修养会得以提升。由此说,朋友的关系再好,也不要轻易勉强别人。

第四重境界是胆识,即还可以怎么说。这是在知识、见识、才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谓胆识,就是知道自己理想中的言行举止,由古知今,由人知己。把读书的习惯变成修养,变成与人交往的习惯,首先要知道别人的观点,然后从中了解对方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并从中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讲求的是知识、见识和才识,然后将这些变成自己的修养和才学,从而再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比如我们读《水浒传》,有的人认为这是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不同的人观点各自不同,我们了解了他人的观点,树立自己的观点,我们自己是怎么看待这部小说的,这就是胆识。有胆识的人完全可以明白他人的观点以及他人这样说的原因,并能够明白其中的不足,加以纠正,立一家之言。

读书一定要达到这四重境界,不但要知道书中的知识,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更要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知识的一部分,最后要上升到胆识,树立自己的见解,确立自己的行为处世方式。这样,读书才算真正有所收获。*

三、读书方法

现在的书籍很多,新书往往不计其数而且种类繁多。对我们来说,不同的书籍,其分量各有轻重,有的书适合精读,有的书适合闲读,总之各有各的不同。我们读书,除了要学会选择书籍,还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一是因兴趣而闲读。我们平时涉猎的很多课外书都是如此。闲读的优点在于记得牢固。在兴趣的引导下,人们读书往往能够心领神会,记得也更牢靠。不论是修身养性,还是拓展知识,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闲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在人际交往中会显得越来越重要。睿智的人的话不在多,在于能否一语中的。我们读《论语》,每天读几行,读完以后要琢磨其中的道理。让自己学会常思考。凡是经常思考的人,大脑就会变得灵活,心灵则手巧。手巧则心更灵,二者是互通的。闲读,需要培养兴趣,有的人喜欢养花,有的人喜欢烹饪,有的人喜欢诗词歌赋,只要建立某一方面的兴趣,就可以读相关的书。养成闲读的习惯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

二是为博览而泛读。闲读要求人们静下心来读书,并不求多。泛读则要求我们一目十行,大量地浏览。现在图书馆的书都是按照类别划分,我们应该时常到图书馆看书,首先把自己专业的书籍浏览一遍,即使不能全部读完,也要对这个专业的书籍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好比逛市场,我们到市场走走,就能知道这里都卖什么东西,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买。读书也是如此。首先要对这个专业的书有了解,然后才可以有针对性地深入阅读。很多人不愿意逛书店或者去图书馆,总想走捷径,考虑找某个方面的书读一本,就不用读其他的书了。上面提到过,有些基本的书是必须要读的,这就是要先博览。

三是为求深而精读。如果仅仅泛读而不精读,那么我们的知识就会博而不精。好比钉钉子,没有把钉子钉进去,而只留下个麻点,这是泛读;精读就是要认准某个点,把钉子钉进去。

所谓“精”,首先是要精益。张之洞说他自己读书的时候,有一字不通便停下不读,一句不懂也不读。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这就是求精。精读一定要有“啃”的工夫,我们有时候称读书为“攻读”,这是因为,古代制玉叫“攻”,在玉上凿孔一定要对准固定的一个点用力,直至凿透,这和读书十分类似。我们也常常提到“专家”两个字,也是指要在某个行业上有其独到之处。精读的人,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方面,比如有的人喜欢火车,那就可以钻研火车,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逐步展开,如火车用的钢材、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以及制动技术、铁路管理等相关知识,都会逐渐明白。

其次是要精纯。这指的是对书中知识的熟悉程度。有些事情我们不用准备,就可以娓娓道来,就像介绍自己的家,不论从客厅开始讲,还是从厨房开始讲,都能够讲明白。读书也是一样,如果对书中相关的知识,不论是带着稿,还是脱稿;不论是从头讲,还是倒着讲,都能讲明白,这就达到了精纯的程度。我们一定要精读一些书,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四是为提要而摘读。前面三种是日常读书的主要方法,而对于想要做研究的人,就需要参考第四种方法。很多书我们读完以后很容易就忘掉了。但对于其中经典的语句,我们要把它记录下来。记录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是脑记,一般是死记硬背式的记忆,像小孩子背唐诗、中学生背课文,往往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反复的复习。第二是心记,心记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有些知识不宜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下来,这就需要我们总结其中的规律。比如二十八宿的名称、地理歌诀等,都是古人根据现有的材料加以组织编排,方便记忆,这就是心记。第三是手记,就是摘抄。读书的时候要做摘要,或是记录精彩句子,或者总结某个段落的主旨。有些读书人随时带着笔记本,将问题分类记录下来。古代很多学者做资料卡片,也是摘录的方式。

五是为深刻而抄读。历史上很多学问名家都是用这种方法。比如苏轼抄写过《汉书》;明朝有个人叫张溥,他在读汉魏书籍的时候,就把汉魏的作品抄录下来,根据作者进行分类,并做了提要,后来编成了一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曾国藩读书的时候,看到好诗也抄下来,后来把这些诗汇编成一本书,叫做《十八家诗钞》,这些都是大家读书的方法。还有的人读完书以后把抄录的书烧掉,再重新抄一遍。现在很多著名的学者,也都有抄书的经历。几位历史学家曾经把《二十四史》输入电脑里,他们虽然不是手抄,但也都是用五笔输入法一字一字地输入进去。输入过程同时也是记忆的过程。这些老先生的知识都印在脑海里,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肯下工夫,能把书抄一遍,记住的知识也会更多。

六是为学文而朗读。我们学习唐诗宋词,一定要朗读,这样才能感受其中的音律之美。有些同学习惯在早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只要大声朗读,其中的音律之美自然就能感受到。朗读要找音节节奏感强的作品,除了诗词之外,老子的《道德经》也是不错的选择,诵读《道德经》,既能锻炼心神,又能感受前人的生存哲理,何乐而不为?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总结读书的要点时说,要“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具体来讲,就是要身体端正、衣着整洁、几案洁净、书册整齐,并且还要字字读得响亮、读得精准。朗读的次数多了,知识自然会记在大脑中。

七是为巩固而温读。温读是把我们原先读过的书重新翻看,为了巩固前日所学而阅读。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夏,是孔门学生中最博闻强识的一个。他在总结自己的学问时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论语·子张》)。就是我们每天要知道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每个月都要重新温习,温习的时候,要重点翻看读书时记录的摘要。久而久之,大部分知识自己都见识过了,记住的知识会越来越多,值得自己抄的也就越来越少,书就越读越薄。

八是为研究而校读。如果想钻研某本书,就要把这本书的不同版本放在一起同时阅读。比如《道德经》,起初人们用的是三国时魏国的王弼注释用的本子,王弼自幼多才,曾经为《道德经》、《周易》等做过注释。后世人们读《道德经》,用的就是他注释的版本,称之为“王注本”。再后来人们在敦煌发现了用帛书写的《道德经》,这和王弼注释的本子有些不同,叫做“帛书本”。另外,民间也流传着一个版本,是一位叫河上公的人注释的《道德经》,原文和注释与前两种版本也有差异,人们叫它“河上公本”。20世纪,马王堆汉墓考古挖掘出来一批竹简,上边写着两种《道德经》,字句大体相同,但仍有出入,这又和上述三个版本有不同之处,人们把汉墓出土的版本称之为“出土本”或者“汉墓本”,又细分为甲本和乙本。这样一来,《道德经》就有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字句各有不同。如果想钻研《道德经》,就要把这几个版本综合起来读。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比较不同版本的解释,择优选用。校读几个版本的目的是为了持中,把书读明白。

九是为专题而分读。分读就是分类阅读。有的书内容太多,读起来不方便,这就要采取分类阅读的方式,每次读书只考虑一个问题。苏轼称这种方法为“八面受敌读书法”。比如读《论语》,可以只考虑孔子是如何谈论孝的,找出有关孝的段落通读一遍,有关孝的问题也就清楚了。再比如说,有的人喜欢汉代地理,可以把《汉书》中涉及地理的内容翻看一遍。这就是分类读书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让人把一个问题考虑清楚。有时读书不一定要从头读到尾,能够把主要问题解决也是可以的。

十是为详备而合读。合读是把不同的书放在一起读。这和校读不同,校读是把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放在一起阅读。合读是把不同种类的书放在一起阅读。比如我们要了解孔子,那就首先要读《论语》,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是了解孔子的第一手材料。另外,《礼记》中也有很多关于孔子的记载,但是内容多为战国时期人们的言论,有些是后人杜撰的,自然不如《论语》的可信度高,所以在读过《论语》之后,可以阅读《礼记》。除此之外,还有《孔子家语》、《孔丛子》、《周易》、《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籍,它们中都有不少关于孔子的言论,反映了不同人眼中孔子的不同形象。把这些书都依次读过,我们就会对孔子的形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四、读书次序

一般根据兴趣来读书,无所谓次序,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都可以读。但作为一名大学生,还是要注意读书的次序。这里以经、史、子、集为例,加以说明。

同类推荐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

    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

    本书研究游戏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赫伊津哈强调,游戏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绝非偶然的成分。作者是荷兰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化学家。他旗帜鲜明地断言:文明在游戏中诞生,并且以游戏的面目出现。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实用春联精粹

    实用春联精粹

    《实用春联精粹》向读者朋友介绍了关于春联的基础知识及创作,并整理了中国最经典的实用春联和搜集了民间截至今天最新的春联作品。《实用春联精粹》囊括了从古至今的名人、专家最经典的春联作品。
  •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包括西欧、北美、澳、新等地域文明)的源头。不了解西欧文明,就无从理解和把握全部西方文明的历史和实质。本书以丰富的资料和深刻的阐发与分析,给读者生动展现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烟火倾凰

    烟火倾凰

    她的存在是个美丽的错误,是个奢华的荒芜,是没有为自己活过的人内心的空洞,在曼珠沙华丛中的翩然起舞是紧握的虚拟,转瞬落泪是她用一生诠释的孤独。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居里夫人自传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居里夫人自传

    这本书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自传作品,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自己通过刻苦努力走向科学之路的传奇历程;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撰写的传记,居里夫人以无限深情的笔触记录了两人在科学领域并肩战斗的美好时光。
  •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周易》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为“体”,而以占筮为“用”的性质奇特的典籍。它蕴含渊懿微妙的哲思,表达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保留了好些商、周的史实,盛载大量的上古文化遗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英记

    女英记

    再后来,东方传来了鲧的消息——我还是习惯叫他姬熙,他发奋治水,成为夏后氏,乃至整个天下的英雄。再然后,他终于死在了一次险恶的洪水里。据说,他的遗言是:只愿归葬祖墓羽山,与心爱之人同穴。而舜却落井下石,历数他的罪状,砍下了他的头颅,丢进南海之中,让他永世不能再回到羽山。舜似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然而,我却已经看穿了他的命数——龙气毕竟不在,他的帝王命格,只有短短的八年。而下一代的天下之主,乃是鲧的儿子禹。
  • 多元函数

    多元函数

    相传大唐剑圣裴旻剑术高超,武艺非凡。话说画家吴道子因见裴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诗仙李白曾从其学剑,仗剑走天涯,任侠四方。天下有三绝,太白的诗,张旭的书,裴旻的剑。剑圣裴旻视剑如命,找寻天下宝剑未果,旻此生憾也。遂遍寻天下玄铁铸剑,以弥补此生遗憾。旻锻有三剑(将军剑,龙泉剑,碧渊剑),著有一书(裴氏族剑谱)。江湖中都道,裴旻的剑,所向无敌,能得者,定国安邦,开宗立派。裴旻的书,旷世绝学,若是能馈看几眼,定能形成一学,换得江湖一席位。而拙作勾勒的便是几百年后的江湖世界,一场由盗剑掀起的江湖风雨。江湖恩怨,儿女情长,家国情怀,交织着江湖的雨,定能散发江湖的魅力。望君且看且留步,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窥探这尘封的江湖,揭开这其中的秘密。
  • 一生舍

    一生舍

    多个人多个故事,多次穿梭多个世界,只为了……
  • 稀里糊涂修了个仙

    稀里糊涂修了个仙

    白宛和一个不小心出了车祸,喜的是,她穿了;悲的是,她好死不死穿成了孤儿。好容易被收养,白宛和一个不小心摔下山崖,喜的是,她没死;悲的是,她莫名其妙走上了修仙路。从此,拜了个师父,结果是鸡肋。拜了个师兄,大约也是鸡肋。收了个徒弟,终究还是鸡肋。后来,跟阎君攀上了交情,她白宛和却变成了鸡肋!白宛和:仙门不靠谱,远离鸡肋修仙日程。新坑《仙生漫漫》正在连载中,欢迎吐槽。新坑《桃花笺上录》开始连载了,欢迎吐槽。短篇小故事合集,无毒,可放心食用哦。
  • 转运快穿:神秘BOSS,太撩人

    转运快穿:神秘BOSS,太撩人

    【1V1,苏爽宠】#沉陌扛起大刀拦路一扔,“打劫!”坐在马车里的妖孽男子魅惑一笑,“劫色吗?我愿意。”沉陌一愣,抱腿就跑,“不了,我克夫的。”自带倒霉体质犹如衰神附体的沉陌莫名其妙死了,然后绑定了一个号称幸运星的系统,要让她去各个位面做任务,美其名曰降低霉运值。只是在跑遍了无数个位面后,沉陌冷冷一笑:大爷的,被骗了,这渣系统的运气比自己还差。偏偏每个位面还总会遇到某个神秘的男人,屁颠屁颠的跟在她后面。#[男强女强,欢迎入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