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5500000037

第37章 读书(5)

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无用的,但它在理论上或高层次的思维上是很高明的,是可行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用不到这些东西,但要从中去体会出它的寓意来,而不要用世俗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它。比如关于导弹的飞行、卫星的运行,包括地球的万有引力等知识,在世俗生活中是无用的,对某个个人来说也是无用的,但我们还得尊崇这些学问,因为它们在给人类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曾听一个学理科的人嘲笑学文科的,说:“你背一首唐诗,人家能给你一棵葱吗?”这就是俗人的眼光。我们要知道,有的知识可能对我们自己没用,但对整个人类、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大用的。高端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似乎都找不到它的用途,因为它们关乎未来;这就需要我们能去理解,如果我们都只是盯着眼前的利益,人类社会就不会再向前发展。为学者都在被时代选择着,也在被时代淘汰着,大浪淘沙方见真金,在这样的时候一定不能犹豫。我们读书为学,就是要思考关系重大的问题,要涵咏出书中那些关乎人类的真知,而不要把自己摆在很低、很世俗的层面。

宋代大儒学家杨时,世称龟山先生,他讲读书涵咏云: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龟山集》)

要涵咏书中的意味,就要切身体之,做到心领神会。当读到很妙的道理,使人豁达、心胸开阔,自己就要身体力行这些道理,才能真正领略它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不停地吸取知识与经验,但是成功者稀,就在于大部分人并不能切实实行。人往往不是被别人打败,不是被别人淘汰,而是被自己打败、淘汰的。自己定的理想、追求都坚持不了,更遑论坚持书中的道理,那就没有什么成功可言了。

读书要从容,因为古人视读书为高雅的事情,往往还要事先焚香、净手,以一种愉悦又不失严肃的态度来读书。读书涵咏要在“幽闲静一之中”,既是指读书要寻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更指读书者要有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而后者才是主要的。陶潜诗云“心远地自偏”(《饮酒》),是讲心里面安静了,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随遇而安,在火车上、飞机上,拿一本书要能看得下去,而不被周围嘈杂的环境所干扰到。读书是修养的需要,是自我的需要,和做人是一样的,一定不要把它作为在人前卖弄的事情。只有把读书真正视为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事情,进入一种专门为自己学习的阶段,才能静下心来好好地涵咏其中的道理,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涵咏,是超然自得的事情,是在表面之下探寻真正价值的事情,要把它作为一种读书的境界来追求。

我们讲“为学”时引用了很多朱熹的话,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感兴趣者可以翻看一下他的《学规类编》,留心思考朱熹的教人为学之道。他讲读书,有一条即是讲涵咏的功夫。其言: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体会,切不可粗心。

读书要做到“耐烦细心”,即是要反复思量、细心体察,对每一词、每一句的妙处都要仔细体悟。读书切记不能粗疏,否则就容易忽略掉很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人读书为学,耐不住寂寞、辛苦是不行的。实在静不下来了,就索性放下书本,好好地玩耍放松一次,让心思重新获得鲜活的状态。人只有在心思鲜活灵动的时候,才能克制、祛除杂念,专心致力于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涵咏,既然是深入体察书中妙理,必然是要超脱于言语文辞之上的。以上所引杨时之言“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就是此意。朱熹的细心体会之论,也在教人领悟细微之道。曾国藩称赞朱熹说:

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曾国藩家书·家教》)

“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这八个字,本就不是只专注于言语文辞所能达到的。明代袁衷循循善诱、教勉结合,以身立教而谆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讲读书说:

汝辈读书,勿专守著词语,须逆其志于词之内,会其神于词之外,庶有益耳。(《庭帏杂录》)

要想读书涵咏,深味其理,就一定不要只停留在言语文辞的层面。而应该先做到“逆其志于词之内”,再“会其神于词之外”,才能有所受益。孟子有“以意逆志”论,即是讲读书的时候要思考书中言辞的道理,字面意思若何、深层意思若何,也要进行一番思虑。

四、体悟

中国古人说话都很含蓄,要善于从其含蓄的言语中揣摩出真意思来。古人说话含蓄,并不代表他们在朦胧其词,那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而已,要相信其中蕴涵着很深的真道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古人含蓄地来评判一个人的诗作,如果说到:“诗写得很不错,只是如能在格律上稍微注意,就更臻于完美了。”貌似很含蓄委婉的表达,其实里面有很强烈的否定。因为写诗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合格律,格律上还要注意的话,这样的诗基本上就是废品,还谈什么完美呢?

读书就要能读出书中流荡的意气,这才是应该涵咏的真正内容。而“会其神于词之外”,就更明白地指出了读书应该是品味、是体悟,要在言辞之外领悟作者的志向,产生对高尚风神的向慕。比如读李太白的诗,就要能体会诗人那种超越的心境,想到诗人孤独的时候与明月相饮,与青山对望,又是一种怎样高超的境界。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最能见出其操守,在痛苦的时候最能见出其意志,在孤独的时候最能见出其境界。读书体悟,就是为了能从古人言语中多吸收有益的东西。明代学者薛敬轩在《读书录》中讲:

读书须虚心定气,缓声以诵之以密其意。

“虚心”是体悟的题中之义,是讲人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去读书以明其中义理。近期美国总统奥巴马来中国访问,在上海做了一次演讲,其中谆谆教导我们要“谦卑”。奥巴马博士毕业以后,从社区的办公人员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很踏实地做,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一直强调“谦卑”,并且着重对青年学生们强调这一点,就在于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谦卑”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谦”即是要谦虚,“卑”就是把自己放得低下一些,这是为人做事的一种基本态度。现在很多人都达不到真正的谦虚,尤其是年轻人,意气很盛,更没有“谦卑”的美德。我们做学问,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往往是喜欢批评老一代的学问家,读书的时候随意臧否他人的观点与成果。在为学读书上,不能做到虚心和谦卑,是难能获得什么真知的。有一句老话叫:“水低为海,人低为王。”海的地势低才能汇聚众水,人的姿态放得低一些,才能在众人中卓然自立。

薛敬轩还说:

读书固不可不思索,然思索太苦而无节,则心反为之动。而神气不清,如井泉然,淆之频数则必浊。凡读书思索之久,觉有倦意,当敛襟正坐,澄定此心,少时再从事于思索,则心清而义理自见。

人只有在心思鲜活灵动的时候,才能克制、祛除杂念,专心致力于学,才能涵咏书中的妙理。薛敬轩对这一点也作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主要讲读书与思考的关系,实际上讲的还是如何能体悟到书中的境地。读书一定要思考,方能从书中发现问题,然而只是一味苦思,就会把自己搞得很烦闷。读书最要紧的是心思澄明,一味苦思而烦闷,就必然会干扰到原本澄明的心思。这就好比井泉之水,不停地去舀取,必然会导致混浊一样。一味苦思而烦闷,必然使人澄明的心思变得神气不清,这是读书最为忌讳的。读书思索久了,人就会有一些倦意,在这时候就要停下来,因为读书是高度的思维运转,是和高人对话的过程。

书有很缜密的,有很严谨的,也有很深刻的。读什么样的书就是和什么样的人在交谈,这就需要读书的人集中精力,读书是很耗神的,所以困倦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停止下来,给自己一个恢复的时间,可以到房间外面散散步,可以仰望一下云天,呼吸新鲜的空气。用薛敬轩的方法,就是要“敛襟正坐,澄定此心”,重新调整、端正一下姿态,等平静以后再来继续思考。这时候心思重新回到澄明的状态,对于书中的义理就能看得明白起来。我们发挥一下薛敬轩的观点,人们读书困倦,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思维劳累了,实际上是自己已经读糊涂了。对于那些复杂高深的书籍,读糊涂就是不能理清其中的思路,不能领会书中讲的大部分道理。这时候就要停下来,要回过头来想一想、看一看前面所读过的,把混乱的思路重新理顺之后,再接着读下去,切不可糊涂朦胧到终了。有时候也会碰到实在不能理顺理清的情况,那可能就是书的本身有问题,因为现在的书籍太多了,不一定都是值得我们花费精力去读的。我们一直在强调要读基本的典籍,要读经典的名著,道理就在于此。

体悟,是要品其中的滋味、旨趣。陈廷敬为清代的大学者,是《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就讲:

读书须理会古圣贤言语行事。如理会孔子疏水曲肱,乐在其中;颜回陋巷箪瓢,不改其乐。此处见得一分,则心泰一分;见得十分,则心泰十分。能见其大,须守之勿失,渐次扩充,到纯熟处,则心无不足。心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经典之书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神,因为其中的道理是贴近于真实人性的,是循循诱导的。比如读历史,历史上那些英雄的失意、凡人的悲惨,或成功或失败的故事,以及朝代的兴衰更替,都饱含了人生的大哲理,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涵养了心胸。读《论语》,孔子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颜回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读这样的话语,就觉得自己看到一分就能使心胸开阔一分,看到十分就能使心胸开阔十分,开始进入一种至高的境界。

读书就是要体悟出他人的开阔之处、豁达之处,然后使之成为自己的修为,久而久之就有了非凡的格局。凭此格局做事,富贵贫贱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志向与追求,方是成事业的坦途。曾国藩就讲:

读子书,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曾国藩家书》)

庄子的精神境界非常开阔,我们涵咏其书,就要领会这种精神,学会取舍,学会放下,人就能很快乐。而荀子讲的是约己修礼,涵咏其书,就要学会克制欲望,来培养完善自己的德行。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滋味,是要善于涵咏出其中的独特之处来。

左宗棠不但学问做得好,人也活得很明白。其言:

吾读儒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

这是一种大胸怀。左宗棠读儒家经典,关注的是天地大道,是天下之人情物理,是要在涵咏儒家至理之中,培养出自己对时代的大担当来。他当年游历天下,心胸中也容纳了天下,所以能够真切领会到儒家经典中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意蕴。

有怎样的气度,就能在书中读到怎样的道理,读书和为人是不可分的,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道理。故而前人有言:

读经书儒书,须句句反之于身心,凡其切于己者,尤宜熟玩而默识;读文书经济书,须句句审读于时势,凡其切于时弊者,尤宜详考而熟筹。此为读书良法,不如是,虽胸罗万卷,不足多矣。

书中蕴涵的对于人生修养的指导,对于世事的深切体察,都要做到涵咏之、熟思之、切行之。眼中所见,一定不要是实在的典籍,而应视为见解、思想、方法、策略。比如读《论积贮书》之类的策论文,读王安石的疏或者书信,都要思考品味其人是如何用策略的,是如何谋划定国安邦的大计的,这才是读书的“良法”。

读书一定不要不求甚解,使知识与社会脱节而成为百无一用的书呆子。故而,我们读书要读好书,读大有经世之用的书,同时做到读书时心思活泼、格局开阔,通过不断地涵咏这些好书中的有益之处,使其中妙理又能反补滋养活泼灵动的心思,扩大人的格局气象。

§§§第三节读书原则

大学生读书要学会“打桩子”。所谓“打桩子”,就是要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学问深入钻研,要找准一个点把“桩子”砸进去,就像盖房子,首先要砸几个柱子作为根基,这就是“打桩子”。读书一定要打好桩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如果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仅仅打一个桩子还不够,要多打几个桩子。比如,有的同学喜欢读《楚辞》,首先要把《楚辞》背得滚瓜烂熟,在此基础上,阅读有关楚国出土文物、民俗文化等相关方面的文章。当我们有意识地把某种学问作为自己平时努力的一个方向,会不自觉地将很多精力放在这个方面,从而能学会很多相关的知识。

打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于大学生而言,初入大学正是一个人培养兴趣的时候。有的同学喜欢读某个作家的小说,那就要把这个作家一生的全部作品通读一遍,读完以后会有这样一种印象,即该作家早年的作品风格如何,晚年的作品风格如何,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分别会有怎样的作品,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感观。尤其当代的很多作家,都还在世,如果我们感兴趣,可以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中收集他们的最新信息,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这对于我们了解这个作家是非常有益的。尽管我们不一定做研究,但是一旦建立起对这个作家的兴趣,就能够得到很多有关他的信息,对作家本人也有所把握,这就是打桩子。

同类推荐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本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点面结合、寓理于情。作者身为大学教授,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本书荣获2018第13届“文津图书奖”。
  •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热门推荐
  • 古币姻缘

    古币姻缘

    《古币姻缘》故事聚焦民间、曲折新奇。有因为一枚古钱币而走到一起的奇妙姻缘(《古币姻缘》),有因为心地善良而娶到美妻的农村青年(《拾“妻”不昧》),还有一人饰演两个角色最终赢得爱情的聪明姑娘(《爱情AB角》)。此外,还有发生在原始森林中的另类人群生存状态(《追踪野人》),身怀绝技却不肯为金钱出卖人格的奇人故事(《人鸟情缘》),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 乐府指迷

    乐府指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编外神探

    编外神探

    虽然寒冬腊月冷风刺骨,挨过这个凌晨离天亮就不远了。天一亮,太阳就出来了。太阳一出来,大地就暖和了。大地一暖和,城市就有了人气儿。一有人气儿,就什么都有希望了。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为了那一点点希望。人有希望,才有人气儿。有人气儿,就有活泛劲儿。师傅临上卡前跟杨子这般说道。你就好好干吧,这绝对是一门儿手艺,争取机会转正。师傅出去后,杨子一直兴奋得睡不着,他遐想自己成为真正警察时的形象……突然,“轰”的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撕破夜静,这是从河边方向传过来的。河对岸就是火车站,火车站经常有流窜犯……莫非……?
  • 追妻路漫漫总裁大大别追我

    追妻路漫漫总裁大大别追我

    高中时期乔乐乐天天被沈亦欺负——大学时期乔乐乐狂追沈亦沈亦爱答不理——婚前沈亦求婚被乔乐乐拒绝后悔当时没有对乔乐乐表明心意——婚后乔乐乐被沈亦宠上天大明星×霸道总裁1v1甜文欢迎入坑
  • 独战天涯(下)

    独战天涯(下)

    少年韩小铮本是一个人见人怕的流氓无赖,因青梅竹马的女友嫁人,而使他心怀不满,想从中破坏,却无意中使他卷入这奸险狡诈的险恶江湖之中,幸好他自幼资质绝佳,在救出被奸人陷害的无涯教“无飘堂堂主”,不但巧获他的绝世剑术——“少留剑法”,还得到了他所残剩的数层功力。为完成这位前辈所托,他独闯天涯,偶遇“慕容世家”的掌上明珠,并因此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在这天大的阴谋之中,他习得百年前一位精通道、儒、佛三家原理而又不谙武功的前辈以违反武学常规所创的“天机神功”,内劲大增。
  • 娇妻似火:误惹爵少老公

    娇妻似火:误惹爵少老公

    嫁了个风流渣男,出轨绿茶姐姐也就罢了,唐懿贝怒,还有没有天理了?某日,她左手捏着新出炉的离婚证,右手端着户口本,对上男人那双勾人的狭长凤眸,很没出息的吞了吞口水。唐懿贝深刻认识到:拼婚有风险,结婚需谨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极品小校尉

    极品小校尉

    他本来是一个摸金校尉,在一次倒斗中意外穿越到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大汉王朝。穿越在太平年代,他本想着讨几个美媳妇,生得一群子女,卖弄一下自己偷来的才学和见识,过上美滋滋的生活。奈何他太优秀,被举荐入朝为官,一不小心成了朝廷红人,皇帝亲信。最后他发现飞将军李广,大将卫青等根本不存在,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不过是小卒,唯一能够让匈奴闻风丧胆的人叫陈汤。而他就是陈汤。
  • 只手遮天:名妻归来

    只手遮天:名妻归来

    六年前,她潇洒的丢下一张欠条,带着儿子拍拍屁股走人。六年后,她带着卖萌耍宝的腹黑儿子回来,却没想到被宝贝儿子直接卖进权氏集团。而她的顶头上司竟然是欠条男!臭女人,竟然感动一张欠条打发我,这次一定要你乖乖认怂!当腹黑遇上腹黑,拼的是能力,拼的是演技,那么看谁戏高一筹!
  • 昨夜情话,转身天涯

    昨夜情话,转身天涯

    新郎出轨闺蜜,秦怡一气之下嫁给了众所周知的严家傻子少爷严易泽,做好了守一辈子活寡的准备,谁知……新婚夜,痴痴傻傻的严易泽竟露出了邪魅的笑容,秦怡这才意识到所有人都被他给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