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5800000001

第1章 有关厌学的心理概述(1)

学习与学习情绪

情绪的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当现实与自己的需要一致时,如考卷发下来,得到了自己期望的好成绩,就会导致积极的情绪,表现为高兴、快乐。正如人们平常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当现实与自己的需要不一致时,就会导致消极的情绪,如考卷发下来,成绩不及格,因而大失所望,表现为悲伤、生气。

学习过程中积极良好而又稳定的情绪对学习是一种促进,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专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而消极不稳定的学习情绪使人坐卧不安,思维混乱,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借题发挥,闹出乱子,可是一旦平静下来,又后悔莫及,这就严重地干扰了学习。

许多中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关心照料,自己提出的需要很容易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能够说是顺利惯了。上了中学以后,一方面因为学习难度加大,不能再依赖父母的帮助,基本上要靠自己努力了。因而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不断地碰钉子,学习自然不那么顺利了。另一方面在中学集体生活中,对中学生的要求更高了。比如,要服从集体生活的原则。这样很难使每个同学都那么“顺心”。所有这一切,常常使一些中学生感到学校的生活不称心,而在学校又不便发作,只得处于闷闷不乐的消极情绪中。可一回到家里便常常发脾气。长此下去,学习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怎样使自己有良好的学习情绪呢?①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觉悟,端正学习动机,加强修养,使自己的心胸开阔,提高正确对待挫折的耐受力。②要不断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特别是自控能力,使自己能经常处于一种冷静而理智的状态之中。③要不断培养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④要在情绪发生波动时善于转移注意力,有意识地做些能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有意义的事,尽快使自己平静下来。⑤要积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保证身体健康。身体不好,或不能正确对待青春期身体发生的变化,这也是导致消极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

厌烦的产生

“厌烦”,或者“厌倦”,是心理疲劳的一种情绪表现。因而,也可以把厌烦叫做“精神疲倦”。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厌烦感?为什么有些人厌烦感比较严重?这些都可以从心理疲劳上查找原因。

厌烦感因人而异,也会因时间、地点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你感到厌烦的事情,别人不一定会厌烦;你对同样一件事,此时此刻感到厌烦,但换了一个情境后,却不一定会产生厌烦。因而引起厌烦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精神医学家们认为,引起厌烦感的原因,可以大体上归纳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

(1)外在的原因。主要是指由于重复性的、单调性的、乏味性的工作所引起的精神不佳状态。比如说,当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的时候,就往往会引起厌烦感。这里所谓的“缺乏兴趣”,很可能就是由于感到工作单调乏味,对天天重复老一套感到烦腻。

同样地,像美味佳肴、游览胜地、奇妙书刊等,曾经使人感到兴趣的事物,如果一再重复,也会引起厌倦情绪。厨师、导游者、图书馆员,几乎天天都品尝、欣赏他们已经熟悉了几年以至几十年的佳肴、胜地、奇书时,也会有朝一日对这些外部刺激物感到心烦、不快、疲倦。

也存在着另外一种情况:当一个人对他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困难的时候,也往往会暂时性地引起厌烦感。比如,变换新工种后一时适应不了,工作效率低,事倍功半,也会觉得很累、很烦。这种厌烦比较容易解决,慢慢熟悉、逐渐适应习惯了以后,厌烦感就会逐渐地减弱以至消失,如果仍旧解决不了厌烦感,大不了换一下工种,也就会消除厌烦的感觉。

以上是反感的外在的、客观的原因。解决这类厌烦感比较简单、容易,只要调整、改变外在客观的因素,厌烦感便会自然地消除。

(2)内在的原因。这类厌烦感和上面谈的情况不同,有些人干什么工作都有一种无力的,或者说是乏力的感觉。

为什么会产生无力感?虽然有可能和身体的某些器官发生病变有关,但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说来,往往是由内发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的;有时也可能是因为对周围环境产生过敏反应所造成的。比如,季节变化、照明强弱、通风设备,以及气温、湿度等原因引起了心理上的疲劳感觉。比如,久在阴暗潮湿、闷不通风又噪声不绝的车间工作,工作效率能高、情绪能不厌烦吗?孤灯如豆、光线不足,不仅伤害视力,也使人沉闷厌烦。甚至单调无变化的、没完没了地重复的刺激,也往往都会造成厌烦。比如说,黄梅季节、秋雨连绵、淅沥不停、“秋风秋雨愁煞人”,有谁能不感到愁闷厌烦呢?有位老奶奶每天在你的耳边唠叨个不停,你也会感到厌烦吧?

上面讲的一些厌烦表现,几乎都是属于正常的厌烦。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看,有些人的厌烦是由于精神贫乏、内心空虚所引起的。产生这种厌烦感的生理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大脑缺乏外界的刺激,而经常处于“休息”的状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是丰富多彩,那么他的厌烦情绪就会越少,因为他们会用很多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情来填补他们的心灵和余闲时间。例如,在我国深圳,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生活在这样气氛中的人们,厌烦感就会很少。

由此可见,这里所讲的这一类厌烦感是和缺少期望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有所期待、有所希望、有所追求的话,那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不断地产生一个个兴奋中心,使他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不会产生厌烦感。临床观察证实:病情严重的人通常不会觉得厌烦,因为他总是在期望病情好转、早日痊愈;相反地,那些病快治愈的人,却常常感到烦不可耐。

综上所述,消除由心理原因所造成的厌烦感的办法,可以列出下面几点:

(1)理想、信念不可缺。如果一个青年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总是觉得前途渺茫,没啥“奔头”,那他(她)必然会感到终日恹恹无生气。中国有句俗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当然是贬义的俗语,指责混日子过的人。如果你连每天敲钟的欲望都丧失了,还能不感到厌烦吗?

(2)身体锻炼很重要。“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之中”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说来,身体衰弱、病魔缠身,而又失去生活奋斗目标的人,往往会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有个别的人,因为禁受不住痛苦不堪的慢性病折磨,以致生活乏味,失去生的意志。当然,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志青年没有被病残所吓倒,他们顽强拼搏而励志成才,这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目标。

(3)生活充实有意义。一心要为社会进步发展而竭尽全力贡献才智,为大众幸福而赴汤蹈火奉献汗水与热血的青年人,他们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不会感到厌烦的。相反的,一些乌合之众的青年团伙,由于缺少远大理想的精神支柱,生活目标只是吃喝玩乐,往往因为相互鬼混得烦腻了,因而长久不了,一哄而散,也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把生活安排得更加充实些!更加富有社会意义些!

青少年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什么是个性呢?心理学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非常复杂的,它既包括一切人所共有的心理特点,如每个人都有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都有自己的民族感情、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也包括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点,如有人视觉感受性高,有人听觉感受性高;有人形象记忆好,有人抽象记忆好;有人思维深刻灵活,有人思维肤浅呆板;有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有人情感内向、离群索居;有人坚强果断,有人优柔寡断;有人兴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勤劳,有人懒惰;有人志存高远,有人胸无大志等。所有这些共同的心理特点和独特的心理特点,便组成了每个人总体的精神面貌,也就是个性。共同的心理特点和独特的心理特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的心理特点总是体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而每个个体独特的心理特点,又是在共同心理特点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平时所说的一个人的个性怎样,主要是指个性的独特性一面而言。由于人的个性独特性不同,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因此,人的个性表现千差万别,这就是个性差异。

青少年朋友们,许多在学业、事业上做出成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体验,那就是:人要有点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指个性。人生价值的表现,主要决定于一个人个性精神的表现。个性顽强,对祖国和人民有所贡献,人生就有价值;饱食终日,无所作为,人生的价值就渺小。人生的价值绝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应以对祖国和人民有无贡献为尺度。要发展个性,在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挣脱来自内外部的束缚,摆脱旧我,铸造新我。要扬弃自己个性中软弱无能的一面,志存高远,追求真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这样,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最佳位置。

贝多芬

哥白尼曾讲过一句名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真理的追求。”一个人在发展中,要学会自己把住自己命运航船的舵柄,不向任何困难和偏见屈服。世界著名大音乐家贝多芬,早年失父,17岁丧母,一生坎坷,30多岁又失去听力。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不消沉,不气馁,直至去世,始终顽强地坚持生活和创作。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么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生活的时代远非贝多芬时代所可比。今天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社会主义经济腾飞的时代,它必然要求人的个性进一步得到解放、完善、和谐与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制度又为你们开拓了个性发展的广阔前景,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锻炼、塑造、完善自己的个性,像贝多芬那样,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不向困难、厄运、偏见屈服,走自己的路,你们都将会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此,也深切希望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来重视青少年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解除不必要的束缚、禁令、包办和关怀,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自己设计自己。像雏鹰那样,去凌空展翅,锻炼自己的翅膀吧!

求学与挫折

青年学生立志考上大学,他们作出学习计划,付出艰苦的劳动,以求实现考上大学的愿望。虽然他们计划周密,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都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最终成绩不佳,或者名落孙山,这种失败就会使他们陷入一种挫折状态,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挫折就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动机性活动中遇到障碍,因无法克服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构成挫折一般需要以下几种条件:①必须具有必要的动机和目标,如上大学。②必须具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行动,如作学习计划、听课、做习题、自学等。③必须有挫折情景发生。所谓挫折情景是指在实现动机、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者不可逾越的障碍,如考试成绩没上录取线,或因成绩上了录取线,但因身体有生理缺陷未被录取。如果这种障碍经过人为的努力,或是通过迂回的方法得到解决,那挫折情景就不复存在。④构成挫折的障碍必须为主观所感知到,并因此使个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或产生一种与此相对应的情绪反应,如失落、懊丧、痛苦等。

人们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有以下3种:

1.自然因素

如台风、地震、洪水、干旱、火灾、各类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件等自然灾害给个体造成挫折。

2.社会因素

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可以使个人的行为遭受挫折。同学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父母离异,规章制度不健全都能使个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和不良情绪反应中。

3.个人因素

如身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丑陋的面容、黑色的皮肤、天生的缺陷都是引起挫折的原因。个体各方面的能力、性格、思想品德等的限制也会成为产生挫折的原因,如一个缺乏音乐天赋、五音不全的人想成为歌唱家,他的客观实际能力限制了他的追求目标的实现,结果只能是失败、挫折,因为目标和能力之间的差距是无法消除的。

青少年最易受到的挫折主要是:想要独立追求自我实现而得不到父母、社会的理解;向往爱情而为家规校规所限制;升学就业不如愿;想多交友、广社交而经济不独立等。

同类推荐
  • 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

    紧张、焦虑,这成为对当今中国人心理状态最贴切的描述。其实,中国人一直过度紧张,供奉中庸与和谐的中国人一直没能学会淡定平和《过度紧张》作者臧一民从国民性出发。从历史典籍和当今社会现状中寻找分析的素材,深挖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渊源,总结七种造成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基础。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众心理研究》是一本杰出的心理学名著,颠覆了通常对群体的认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勒庞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深入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为众多常见而令人称奇的社会现象及群体行为开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即群体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繁荣,但群体心理与行为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逃避、嫉妒、紧张、焦虑、抑郁、浮躁、愤怒等坏情绪时时刻刻隐藏在我们身边。它们爆发的那一刻,受折磨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这些坏情绪会带给你焦躁,让你的生活变得混乱,而且会给健康埋下很大隐患。为了减轻这些不良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请你试着把本书放在枕边,在闲暇或苦闷的时候,打开它,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永葆身心的健康!
  • 独处的艺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该想些什么

    独处的艺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该想些什么

    有的人总是对孤独、独处避之不及,他们的手机里存满了亲朋好友的联系电话,生怕一个不小心,在孤独感来袭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继而被无边的孤独、脆弱所侵蚀。但是我们生存在世上,总想与自身和外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适时的转身,下定决心,不再逃避孤独,试着学习独处。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究:我们是如何丢了独处、又该如何把它找回来。我们将一起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尝试去接纳和服从,从此接通自己与内心快乐的源泉,并获得新的航向。
热门推荐
  • 凶光

    凶光

    如果被架设在真相的火炉上烧烤,一寸一寸的听着自己肌肤爆裂的声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南开从警校毕业归来就遇上母亲遇害,更是在无意间碰触到三十年前的一桩灭门案,哪知道其后发生的十六个案件都与此有关,三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逃逸在外的凶杀犯南开能追到吗……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代嫁丑娘

    代嫁丑娘

    因为她丑,所以不受家人的宠爱,本是嫡出的她常受庶出妹妹的欺负。因为她丑,所以指腹为婚俊美无比的心上人要让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因为她丑,所以要替嫁给那个杀人如麻的大魔头。因为她丑,所以可以不被别人尊重。因为她丑,所以要被剥夺做母亲的权利。因为她乖,所以在受到妹妹欺负的时候从不告状。因为她乖,所以心仪已久指腹为婚的人另娶她人,她也毫无怨言。因为她乖,所以嫁给杀人如麻的大魔头也默默忍受。因为她乖,所以尊严被践踏也毫不在乎。因为她乖,所以只因他不希望孩子生下来和她一样的丑而被迫流产。她的丑颜善良惊叹了何人又收复了几人?她的柔顺乖巧顺应了几人又感动了何人?片段1:“就凭你这副丑模样,还妄想嫁给天下第一公子沈玉廷,你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赶快回房不要出来吓人了!”“我不是妄想,这是我娘生前指腹为婚的!”“指腹为婚?你娘已经死了,谁还和你指腹为婚!就你这丑八怪的样子,不怕洞房的时候,把玉廷公子吓坏了吗?还是我做些好事代你嫁了吧!”“妹妹不是要嫁给‘雷残宫’的曲冰邪吗?”“谁要嫁给那个大魔头?”“那曲冰邪不是已经下了聘礼了吗?”“那就要有劳姐姐代为嫁给他了。”“为什么?”“因为我要嫁给沈玉廷,而姐姐自然就要嫁给曲冰邪了!”片段2:曲冰邪看着掀开盖头下一张惊慌的丑颜,立刻恼羞成怒,他上前抓住上官静莫的手,声音冰冷至极:“你是谁?”“我…我是上官静莫…”曲冰邪咬牙一笑,残忍的说道:“上官寻那个老东西敢用你来欺骗我?片段3:“喝下去!”曲冰邪把一碗黑乎乎的药汁递到了上官静莫的面前。上官静莫犹豫的接过药碗,满脸哀求的对曲冰邪说道:“我想留下这个孩子,求求你让我留下他(她)好吗?”“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生下来和你一样的丑!”无情的话语就这么直直的射了过来。上官静莫将药碗放于唇边,眼泪一滴,两滴,…滴滴掉落到碗中,她闭上眼睛无助的强压下涌上的呕吐感将满碗的药汁喝了下去。曲冰邪看着碗底见空才转身无情的走了出去。
  • 在收到一封情书之后

    在收到一封情书之后

    高考前不久,班里的三好学生刘思雨收到了一封来自同班搞事又不思进取的同学林子云的情书,往后的日子里,两人由最初对爱情的不解,初心的萌动,再到高考之后他俩一起走过的一段欢乐时光,以至于最后被刘思雨的父母发现,又该如何下去……
  • 追仙

    追仙

    一段不寻常的追仙之路,一个怀着对父亲的愤恨,对修真者的愤怒,誓要踏入强者行列成为巅峰强者寻找真相的少年,因为天赐过人而备受欺压……为了变强,不断的踏上杀戮之路,最后才发现,修士原本就是一群可怜虫……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6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生活系兑换系统

    生活系兑换系统

    2025年的一场传染病,让世界上出现一种新型病人,他们拥有着超乎常人的速度,力量,掌控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力量。为了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作为普通人的吴冕,只能苦逼的从零开始。“体术需要20兑换点,剑术需要40兑换点,冥想术需要100兑换点……”看着兑换商品,吴冕抽出一张纸,清了清鼻涕,将兑换栏拉到最后:“鼻病毒:是否兑换?”
  • 从零开始的文明

    从零开始的文明

    突如其来的末日,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为何会被深埋地下的星际战舰。究竟是穿越,还是时间的流逝。数十亿年后,为何魔法和武技纵横大陆,而科技却消失。月球轨道神秘的飞船又是何人,他们于地球的毁灭是否有关。地球面积突增又是为何。欢迎走近地球未解之谜。
  • 注梦集

    注梦集

    玄京历187年,玄京十日暴雨,镇妖塔失守,龙脉震荡,皇族王公一日之间暴毙身亡,外族入侵,妖孽作乱,天下再度陷入纷乱之势。这是一个苦涩的梦境,若你愿意,便让我同你讲个故事……请谨记,道是无情道,人是有情人。
  • 超生之难圆

    超生之难圆

    “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声愤怒的呐喊,响彻云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一声带着笑意的调侃,在脑海中回荡。“起床搬砖了,富婆马上就来了,还不赶紧干活!”一道刺耳的骂声,再耳边缭绕。田江超猛然从床上坐起,迷迷糊糊睁开了眼睛,不知所措。癔症了两分钟,他左手拿开盖在大腿上的《如何让富婆赖上你》。探下身子,捡起地上的《悟空说》和《领袖语录》。穿上背心,顶着鸡窝头,踢拉上拖鞋,夹着编织袋,出了门,走向附近的商业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