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7800000036

第36章 菜根谭(1)

洪应明(中国·明代生卒年不详)

《菜根谭》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词约意明,文简理诣,设能熟习沉玩而励行之……可以补过,可以进德,且近于律,亦近于道矣……静心沉玩,乃得其旨。

——清代学者三山病夫

明朝万历年间,朝纲不振、吏治腐败、流寇四起、社会混乱不堪,而随着商业大潮的荡涤,社会经济的变革,社会风气的大变,思想领域空前解放,形成了一个“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影响所及,文化界涌现出了一批性灵之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隐士洪应明。他以旁观的态度洞察世情,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人生,在山水泉石间寻求雅趣,直抒胸臆,适意而止,他将儒家积极入世、济人利物的精神与佛道两家避世超俗、修身独善的思想融为一体,创作出一部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菜根谭》。

《菜根谭》一书知人论世,文如行云流水,意似朗月长空,其中既有积极入世、经营天下的儒家思想,又有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道家旨趣,更有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佛家智慧。其内涵丰富深刻,蕴涵着博大精妙的处世哲学和以仁取胜的机智,对于个人如何正心修德,正确认识自我,以及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看待人生的得失,都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洪应明以人们所熟知的菜根为喻,将人生所涉及的修身、为官、治家、摄政、学问、御人、处世诸方面融为一体,其中很多精彩的论断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我们如何做人的现实意义。该书问世以来,备受世人喜爱,被誉为“心灵之药石”。

当今社会,“适者生存,强者发展”的物欲竞争理念使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世人无不处在压力状态中,难得一片心理上的轻松。当生活给我们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不安时,《菜根谭》如细雨般净化心灵,如清风般启人心智,如一溪清泉涤去我们烦躁焦虑的尘灰,如一杯醇酒化解我们心中的烦恼,无愧为一剂精神良方。

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出现了一部“奇书”,那就是影响深远、名播海内外的《菜根谭》。《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它的得名来自于宋人汪信民的“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做”的名言。菜根者,菜之根基,万物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喻人生的根本;谭通谈,将菜味比作世味,须培本固根、静心沉玩方能领悟其中妙旨。故《菜根谭》之意即是关于人生根本的哲理之谈。与洪应明同时代的于孔兼认为:“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由此看来,洪应明是以菜根之清苦历练来喻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所获得的一种超逸、通达的品格。

作为一部专门论述为人处世的格言集,《菜根谭》在内容上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是采用语录体的形式,由360则格言警句组成,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几部分。全书语句工整押韵,雅美睿智;行文自然清新、流畅自由,读起来似行云流水,自如无碍。

从内容上看,该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全书糅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以及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以儒家“入世,中庸”的思想帮助世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机智地把握人生;以佛家“出世,劝世”,道家“无为,抱朴归真”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准则,帮助世人准确地理解出世、入世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的经验法则和独特的见解,对后人很有启发。

洪应明十分强调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认为德是人生事业的基础,是个人才能的统率与主心骨。开篇第一则格言便是“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又说“立功建业、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欲尘”等,这些思想都反映出洪应明以德为主导的观念。

关于文人“出世”、“入世”的选择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儒家重视“学而优则仕”,主张积极“入世”,以兼济天下;道家强调“清真无为”,主张遁世,以葆真性;释家宣称“万物皆苦,万象皆幻”,主张出家,以求解脱。中国历代文人对此一直很迷茫,经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而《菜根谭》则扫除了这一迷茫,洪应明提出了诸如“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的见解,既反对“遁世”与“出家”,也不完全赞同急功近利的儒家的思想,主张“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从而树立了典范的处世准则,甚至成为后世无数人毕生所追求的境界。

洪应明认为人不论忙碌与否,得意与否,都不忘寻找空闲的时间来自检自省,以保持安静的心境,抛弃那些不合时宜、不合规范的幻想。从《菜根谭》中所说:“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可见洪应明显然是特别注重“静”这一心境的,并将之作为修身养性的前提,并在书中不厌其烦地多次声明。如他在《菜根谭》中曾反复提到的“水流任急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的境界,从他那津津乐道的口吻,不难看出对这种“喧处见寂”的修养境界的心仪。

于喧闹处保持心灵的娴静,今天看来似乎更加重要。现实生活的喧嚣往往掩盖了人性的真实的一面,欲寻求一方净土,恐怕是很难的。因为只有心灵回归到生命的本原状态,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灵的自我省视,才不至于在都市的烦嚣中迷失自己真实的心声。既能洁身自好、完善自己,又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民众的事业和利益。这种儒家的“每日三省吾身”的思想随处渗透在《菜根谭》中。

《菜根谭》集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兼具明代小品清言的特征,于平淡中见真知。清康熙帝曾亲自辑录满汉合璧本《菜根谭》,命内务府印行,以教育子弟。此书流入日本后,于江户时代重刊,风行日本三岛。在日本、美国等经济强国,它成为企业家修身必读之书。

《菜根谭》:透视人世的慧眼

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写出了一部让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的书,那就是《菜根谭》。这本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书,也不知道被后人翻印过了多少次,由此可见喜读此书的人之多。古人云:性定菜根香。精心玩味,乃得其旨。毛泽东非常喜欢此书,他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我读《菜根谭》从中看到,上自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经纶。”“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读《菜根谭》,更多的是想弄懂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这种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在书中无处不在。涉世不深的人,所沾染的不良习惯也相对来说要少些,而阅历比较丰富的人,所懂得的奸谋技巧也就比较多。所以想做一个心胸坦荡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如纯朴天真,做个诚恳正直的人;与其处处谨小慎微拘泥小节,不如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为人处世,一个人必须胸怀正直、与人为善,不必矫揉造作,这样便可以吃得安稳饭、睡得安稳觉。如果一味追求世故圆滑,逢场作戏,势必钻进自己的圈套,后悔还来不及。

有那么一些人常叹世态炎凉,而书中是这样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让立体的“我”与世俗给予我们的外物决然分开去对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绝大的智慧。如果为官的都能这般认为,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从而做出亲小人而远君子的蠢事来。而作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小人,以最小的信任寄于世情,以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智慧啊。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当人被物质与欲望所束缚后,就会觉得生命很可悲;悠然游乐在纯真的本性中,才觉得生命很可爱。知道什么很可悲,那么尘世的欲望就可以立刻消除;知道什么很可爱,那么神圣的境界就自然会达到完美。

同类推荐
  • 空中楼阁(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空中楼阁(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尧之“宫殿”, 君子以俭德辟难。 学会勤俭节约,从历史学起。勤俭节约是青少年应该学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暧昧没商量

    暧昧没商量

    从实际上说,谦逊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能否做到谦逊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是否高尚的方法之一。我们的手上有着很多很多的幸福,悄悄的隐藏在手掌的每一根纹路。也许我们摊开手掌会发现什么都没有,但仔细去端详那些纹路,一条条蜿蜒曲折,像我们寻找幸福的路。其实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寻找幸福,而是发现幸福,那些我们身边的幸福。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热门推荐
  • 剑侠校尉

    剑侠校尉

    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执政期间,开创了仁宗盛治,一时间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武学在这段时间内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当今武林高手辈出,共发展出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孤儿林庆,偶然被发现是一个不世的练武奇才,故事就是从他身上展开的……
  • 邪龙妖凤之皇家独宠

    邪龙妖凤之皇家独宠

    当21世纪年纪轻轻就成为特工老大,穿越到一个架空时代,一步步揭开自己的身份之迷,又是谁陪她笑醉红尘……
  • 独守一座孤城

    独守一座孤城

    双胞胎姐姐亲手毁她容,把她卖给穷山沟的傻小子当媳妇,害她被囚禁整整两年,成功夺走了她帅气多金的未婚夫。不想三年后的一场意外,让她沦为了未来姐夫的禁脔。江堤上,她抿唇苦求:“姐夫,放过我。”可换来的却是他冷漠的白眼。“严雨泽,你赢了。希望下辈子,别让我再遇见你!”带着愤恨,她奋不顾身的跳进了滔滔江水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世傲歌

    霸世傲歌

    大汉中平六年,历时五年之久的黄巾之乱终于平靖,九月先帝棺入帝陵,新帝荣登大宝,改元初平,宇内齐贺。也就在这一年,开国功臣留侯张良去世,享年四百三十九岁,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时代落幕的开始;沛国谯县曹孟德刺董不中,逃归故里结党募兵;富春孙文台砺剑江东,以猛虎之名登上历史舞台;幽州涿县刘玄德寄在昔日同门公孙瓒篱下,潜龙于渊……也就在这一年,王允王子师官拜司徒,位列三公,显赫一时……也就在这一年,一个来自于异世界的灵魂,附在了王允收留的一个孤儿身上……
  • Her Prairie Knight

    Her Prairie K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颠覆朝廷

    重生之颠覆朝廷

    燕是非在与宿敌李南天厮杀时突遭天狗食日,被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世界。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被‘武林至尊系统’束缚,一身武学修为荡然无存,只能从头开始。但本打算就此做一辈子武痴的燕是非却意外地卷入了‘六扇门’的龌蹉当中。而在被不断地追捕后,这个世界终于勾起了燕是非的一点点兴趣,于是他决定颠覆朝廷!江湖纷争,燕是非能否成为一代武功盖世的至尊?乱世将起,燕是非能否成为一方雄霸天下的枭雄?他狠戾一笑,“我燕是非,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
  • 爆笑穿越:王爷大人我没空

    爆笑穿越:王爷大人我没空

    性格胆小、懦弱又怕事的草包三小姐,摇身一变,逆天外挂多多。大婚之日,抛下某爷,赚钱防老!此女没心没肺,腹黑女PK腹黑妖夫。别人遛鸟她遛神兽,为了她的威风坐骑,努力挣钱喂神兽!王爷老公,人前闷骚人后混蛋,家有妖夫如此,某女表示压力山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枝丫

    九枝丫

    镇长白家驹刚把头扎进盆里,就被办公室主任花露露揪住胳膊。白家驹龇牙咧嘴地抬起湿漉漉的头,刚想发问咋的了,花露露就抱怨开了,居然有心情洗头?闹事了,闹大事了。花露露这么一惊一乍的,不把人吓个半死,也能让人突然陷入不适应的状态。白家驹迷迷糊糊地错把抹布当毛巾,满脸惊恐地等待花露露说下文。花露露突然不言不语了,看着白家驹用那脏兮兮的抹布在脸上擦来擦去的。九枝丫镇书记齐家勇刚刚提拔担任副县长,县里还没有任命新的书记,节骨眼上,镇长白家驹最怕哪个环节出现差池。没想半个月不到,花露露就这么惊慌失措找到寝室。
  • 逆时针旋转的树

    逆时针旋转的树

    孤单更容易被孤独吸引,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感同身受,哪来什么相濡以沫。茫茫人生,如同荒野。而这种人就好像在寻找两种极端的美好一样。充满了触目惊心的压抑和喷薄欲出的野心。他们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之间的磁场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两个人总是能在那般特别的时候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或许有的东西根本不能解释。而那些相似的片段真的就很偶然就这么结结实实走进了一个人的内心,轻盈而又简单。或许在多年以后,想起来心里还是会盛满感动。这样的孤独让人有一种凄烈的美,让人觉得风花雪夜都不比与良人共朝夕,这样的孤独在本质上给人一种向上清澈的力量。就好像朝天椒一样,蓬勃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