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400000044

第44章 存在与虚无(2)

归根结底,人的自由就在于人具有选择动机的自由,人的意识的自由性表现在活动中就是选择的自由性,这是自我创造、自我约束和自我设定的自由。萨特由此引出结论:“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它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自由和责任是紧密相连的。“责任”是萨特伦理道德学说的核心概念,选择是痛苦的,选择自由本身意味着责任。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大量采用胡塞尔的“现象还原法”,由存在概念出发,阐述了存在主义的本体论学说和存在的精神分析法,标志着哲学思想的成熟和系统化,奠定了存在主义哲学在当代哲学思潮中独树一帜的地位,使存在主义的影响得以广泛扩展。(曹纯)

我和他人

1.他人的存在

“我们的身体——其特性即本质上是被他人认识的:我认识的东西就是他人的身体,而我关于我的身体所知道的主要东西来自他人认识它的方式。”我的身体就把我推向了他人的存在和我的“为他的存在”。这是研究人与存在关系中不能不注意到的我的存在的新结构。

萨特首先批评了实在论以及胡塞尔、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有关他人的思想。实在论把他人看做是实在的物,是思想实体。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没有脱离唯我论,仍然没有脱离人与他人的认识关系。黑格尔比胡塞尔进步(虽然从生平年代他先于胡塞尔),他的“主奴关系”已经明确“我在我的存在中是依赖于他人的”。但是萨特认为他还是犯了认识论和形式上的乐观主义的错误,没有看到别人的内在性的存在本身的超越性。在萨特看来,海德格尔虽然提出了“存在”的关系,但是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共在”,这还是一种抽象的关系,还是类似于康德的主体的抽象的本体论基础。

而萨特认为他的“他人”的思想是从存在出发的。他把他人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视作存在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认识的关系。他人的存在造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分裂,这样“意识的多样性”就造成了冲突和纷乱。而他人和我发生关系是通过“注视”,我在他人的“注视”下,我会感到自身的异化,我变成了为他的存在,但我却永远不能化归于他人,反之亦然。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存的。如果拘于他人的注视,过于注重别人的评论,那就会成为别人的受害者,他人就是地狱。这说明改变自己的行为、打碎他人注视的威胁去争取自身的解放是多么重要。

2.身体

身体在萨特那里是紧密相关于“他人”的思想,是从存在论出发的。他的出发点是身体和心中的心都不是知识性的,不是理性抽象的功能。我对我的身体永远不能有一种对象的认识,它只有在“为他人”时才能成为对象,成为一个“为他的存在”。存在论的身体三维是:我使我的身体存在,我的身体被他人认识和使用,他人对我表现为我对其而言是对象的主体。这样的身体三维的描述确定了他人与我的基本的原始关系。

3.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萨特以人对他人的“性”态度作为基本模式,具体地阐述了我与他人关系的类型。因为萨特认为性的态度是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原始的行为,其中包含着“他人的存在”的原始偶然性和自为的“人为性”的原始偶然性。而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复杂性都是这些原始行为的多样化。

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是:爱情、语言和受虐色情狂。萨特认为爱情是一种意识活动,因为爱情远远不止是纯粹肉体的占有的情欲,所以很难成功和满足,我和他人都是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爱情就是冲突。而受虐色情狂这种极端的态度就是要谋划使自己被他人吞并,并且在主观性中消失以便使我摆脱我自己的主观性。这种态度最终归于失败。

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虐待狂。作为这种态度的极端性虐待狂要求的是一种非相互性的关系,要充当一个自由的占有的权利的存在,把他的对象完全当做一种工具,用痛苦来显现这个对象的肉体。这种态度和第一种态度一样是归于失败的。

有关对待他人的具体态度的例证,中心的一点就是要说明自为与自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个自为与另一个自为发生关系时,要么就是甘心成为对方的客体,要么就是反过来注视别人的注视,进行反抗。但无论哪一种态度,都不能真正把两个自为化为一体,既不能完全被对方占有,也不能完全占有对方,我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和谐的“共在”,而是“冲突”。

为了使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理论更加完善,萨特进一步提出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某种特殊的经验,是在特殊情况下,在“为他人的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他人的存在先于并建立了与他人的共在。萨特认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我们”的经验:在第三者注视下,我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对象-我们”,以及在一些个人的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形成的“主体-我们”。这两种经验之间没有任何对称性,前者揭示的是人的实在的存在一维,是对“为他的存在”的原始体验和单纯的多样化。而后者是在社会历史的世界中个体所实现的心理学的体验,只是一个纯粹的主观经历。所以“我们”的经验,尽管是实在的,却无法改变我与他人之间关系是“冲突”的结论。人的实在无法摆脱这两难境地:或超越别人或被别人超越。意识间的关系的本质不是“共在”,而是“冲突”,这是自为的宿命。(杜小真)

1905年,萨特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2岁时因病去世。3岁时因右眼完全失明,年幼的萨特不得不戴上大大的眼镜。后来母亲改嫁,这给年幼的萨特又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他有了一种背叛的感觉和强烈的逆反心理。可以说萨特的童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拥有的只是孤独;没有健康的身体,所拥有的只是残疾的身体和丑陋的外表。然而命运总是公平的,小萨特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早慧。从小他就跟随外祖父母生活。外祖父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教授,特别疼爱这个小外孙。萨特在他那里,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不到7岁,萨特就已经读过莫泊桑、伏尔泰、雨果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他常常模仿着写一些剑侠小说和游历故事,这促使他日后决心走上文学道路,成为真正的作家。

萨特的大学生活是在以“近代法兰西思想家的摇篮”而著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度过的。这期间萨特依然在文学中寻找拯救,自诩掌握着未被揭露的真理,并以使世界接受这些真理为使命。也是在这所大学里,萨特同时开始了选择自己作为一名哲学家的人生道路。在大学四年里,他广泛地阅读了各种哲学著作。对伯格森的著作的阅读,使得萨特正式进入了哲学的殿堂。

大学毕业后,萨特当过兵,然后到中学做了中学教师。这期间他认识了后来的终身伴侣——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然而教师萨特并没有放弃自己对哲学的追求,在雷蒙·阿隆的帮助下,他得以到德国的法兰西学院留学。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法兰西学院没有让萨特失望。同时正像我们以后看到的,萨特也没让法兰西学院失望。他在这里欣喜地钻研着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学说。通过研究,他坚定了“哲学必须从主观开始的”信念,开始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的哲学体系,并最终成为继海德格尔之后最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萨特求学成长的历程注定了他一生与文学和哲学的不解之缘。从德国学成归来后,萨特开始运用现象学创作。其中最有特色、且被视为存在主义代表作的作品是日记体的哲学小说《恶心》和哲学理论专著《存在与虚无》。前者一经出版,立即引来广泛的关注,使萨特正式登上法国文坛。不幸的是《存在与虚无》难以被学术界正统权威势力所认同。实际上,萨特最终也没有得到学院派的承认。他是法国唯一一位声名如此显赫,却从未进入高等学府正式任教的哲学家。

真正的萨特时代应该是在二战结束后。战争打碎了这个世界的合理性,因而,在人们看来,存在主义哲学似乎在不合理的现实中找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支点,给了他们摆脱恐惧绝望的精神力量。此后,萨特积极地介入社会、介入政治。他积极地为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奔走呼号;因为反对美国对越南的战争而参加了“罗素法庭”;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他再次发出愤怒的谴责;法国工人和学生发动“五月风暴”,反对异化争取自治,他又挺身而出为学生和工人辩护,并亲自出现在游行队伍中。

萨特用他的一生做了一个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该做的全部事情。他在哲学、文学、政治等方面都创造了重要的业绩。他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将永远引导着后人继续探索前进的道路。

《恶心》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总结并体现了萨特的生活和思想,因而是作家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同时《恶心》是萨特的第一部小说,有人说这是萨特本人最成功的小说,理由是它包含了后来萨特的几乎所有的哲学思想轮廓。存在主义的各种名词都在其中有所滥觞。这部短小精悍但思想上极有挑战意味的小说,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主人公安东纳·洛根丁是一个孤独的学者,他为了撰写一个18世纪默默无闻但令人难以捉摸的贵族的传记,来到了凄凉的布威尔城。洛根丁对生活中微乎其微的偶然性的发现引发了一场生存危机,于是他决定以小说写作来逃避这场危机。他要写一部小说去深深触动读者,迫使他们去获取他自己已经取得的解脱意识。

《苍蝇》是萨特的第一部剧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取材于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特斯》三部曲,描写阿伽门农的儿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我们知道,古希腊悲剧往往带有浓重的“命运”色彩,因而古希腊悲剧又被称为“命运悲剧”。而萨特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主人公俄瑞斯特斯的自由选择,向世人宣告了人的自由和尊严。

同类推荐
  • 我的米白时代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米白时代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位阅尽世间风云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一切的看法。在拿起放下间,尽显从容豁达,平常朴实中,尽现人生真谛。
  •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 在俯瞰中放松

    在俯瞰中放松

    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作者曾颖的小小说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他用自己的笔,逆主流而动,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本书是作者几年时间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学校和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喜同悲的产物。记录着当下时代转型期中各色人等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其二则是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文学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茶之书

    茶之书

    当代《茶经》,日本版《美的历程》,东方驯化西方的代表性文本。本译典雅通透,诗意盎然,如茶一般韵味深长。经典意义上的茶道,并非当下塑料感强的茶文化,而是集宗教、绘画、书法、插画、陶器、建筑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整全的审美体系。从“茶”到“道”,其中蕴含着一代代艺术家、文士和哲人对生命、审美、社会仪式和自然秩序的思考,是美学理想与生活态度的高度凝练与集中体现。这就是冈仓天心凭其敏锐的天赋、渊博的知识与诗人的情怀,在《茶之书》中向我们表达的思想。从一种饮品谈到一种生活仪式,再到茶道的衍生艺术;从各历史时期不同的饮茶方式到伟大茶人的品性展现,冈仓天心完整演绎了从茶到美、进而至于道的艺术升维过程,用芥子纳须弥的气魄让我们从一碗清饮之中品尝到人类审美历程的精髓。
热门推荐
  • 凤翎令

    凤翎令

    魂落异世的倒霉女子,骨瘦如柴,饿死之貌,浑无技能。上天垂怜,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给她发了一个与死尸无异的将军,随便治治,死尸活了。她这个恩人死皮赖脸跟着将军吃肉长胖,大摇大摆享尽威风。作为交换,她得对那人言听计从,日日女扮男装,只准在他面前流露出女儿家的媚态,只准和他眉来眼去,一步不准离开他身边。大婚那日,他终于允她凤冠朱裙,亲自为她染红殷唇,亲昵唤她一声“夫人”。“人面桃花,乱我心扉,该当何罪?!”“……”夫人显然已笑傻了,而那副“动人”模样,也只有那无耻将军瞧见了。【世上最倒霉女主vs腹黑多情更倒霉的男主,女扮男装,剧情古怪,画风轻松搞笑。】
  • 水浒后传

    水浒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袛之弓

    神袛之弓

    人生本该百年,可有些人年纪轻轻、年纪小小的就莫名的死去,被发现命里有灵器,注定活不长久。神袛是一种职业,专与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下通幽冥,上通天堂,维持着弹指可破的安宁,若想活得久一点,即加入神袛,入职要求:1、命里有灵器,并以觉醒的生人。2、得神袛之殿的认可。
  • 宠物小精灵之第二天堂

    宠物小精灵之第二天堂

    世间有光明,就会有黑暗,渺小的我们能否改变这一切,这取决于是否拥有颠覆世界的力量,主角为此而踏上变强的道路。
  • 寂灭元素

    寂灭元素

    身怀宇宙间最纯净元素的预言之子,背负寰宇中最令人咋舌的悲剧人生。“这个世界,不需要魔法这害虫!”——鲁宾·艾可
  • 论一个完美老公的自我修养

    论一个完美老公的自我修养

    新书《全能大佬又被拆马甲了》,欢迎来撩~~传闻霍御年高冷孤傲,寡冷薄情,却在某天突然领证结婚了,从此,霍爷画风突变。天天准点下班,买菜洗手做汤羹。众人绝倒,说好的分分钟入手千万的大佬,你怎么可以浪费时间呢。霍某人:嗯,我下厨我乐意,我赚钱给老婆花。夏千时得意脸:嗯,我老公会做饭,关键还超会赚钱给我花。夏千时:霍御年,谢谢你的陪伴,让我成为了更好的我。霍御年:傻瓜,明明是你治愈了我。【男主重生】
  • Beyond the Mask

    Beyond the Mask

    In this dramatic conclusion to the Grasslands Trilogy, Corki, Pippa, and all their friends are reunited for a final fight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Grassland. After escaping the mountains of Grassland, where Corki and Pippa and their friends were slaves and soldiers, the fugitives finally found a new life, and are seemingly safe at last. But as the former slaves explore new lands to the north, they discover that cruelty and injustice are not only found in Grassland, and that the people they visit may need their help. Grassland, too, may need assistance. When an appeal from an old friend reaches Corki and Pippa in their travels, will they have the courage to do what's right for their old land, despite its cruel history? What will it cost them to change Grassland for the better?
  • 温酒待君归

    温酒待君归

    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白芊芊一朝穿越,意外解开身世之谜!皇庭密史?江湖武林?上古传说?妖魔鬼怪?我到底来干什么的?揭秘!闯关!打怪!
  •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
  •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收录了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朱自清有关文学的随笔、讲座等数十篇。长期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朱自清,在研究现代和古代文学方面均有较高成就。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朱自清亲自参与了新文学的创造与建设,其关于中国文学的梳理与辨析,独树一帜,并逐步建立起“雅俗共赏”的文学标准与尺度。《朱自清讲文学》全面整理朱自清有关文学的论述,涵盖古今,涉及多种体裁,展现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之外的学者风貌,其独到的文学解读也将对广大读者了解与欣赏中国文学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