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500000020

第20章 中国海洋与海权(3)

当时的日本刊印者和翻译者无不对此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海国图志》在“幕末海禁告急之时最为有用”,绝对不是其他任何书籍可以与之比肩的。训译者们借此以抒发时局感想,宣传爱国主义,启发民族精神。日本的很多学校甚至将《海国图志》作为教授学生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教科书。

《海国图志》虽然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允许和鼓励,开始了批量生产,但限于当时的印刷技术和工艺,投放市场的数量仍然有限,不像今天一本畅销书只要好卖,那所有书店铺天盖地都是它。日本市场上的《海国图志》各种版本都供不应求,一面世就全部断货,绝对比《明朝那些事儿》要抢手得多。书的价格也是打着滚儿地往上涨,1851年,每本书值银子130文,到1859年,竟涨到了436文。

一本书的价格在8年间上涨了4倍还多,比起今天的房价来丝毫不逊色。日本的学者们四处活动搜集这本书,有机会就买,买不到就借阅,都想一睹为快。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一篇一篇地反复阅读琢磨,还专门召开了多场座谈会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比如幕府末期比较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桥本左内、赖之树三郎等人,无不是《海国图志》的忠实拥趸,他们四处搜集该书,并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研究,甚至做眉批、写摘要、写心得,并定期组织起来交流心得体会。

吉田松阴接连写了两篇有关《海国图志》的读后感,魏源在书中所阐述的思想给吉田以很深的影响。这些学者、政治家们认真研究,吸取了书中的精髓思想,梁启超说过:《海国图志》给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人的启发绝对不亚于中国的《论语》对统治者的作用,并进而为日本从政府到民间的浩浩荡荡的明治维新埋下了伏笔。

5.海杈与海权意识

中国人进入海洋的历史比西方人早了好几个世纪,早在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就已经出现了海战,西汉政府渡海作战建立了乐浪四郡、东汉马援千舰平复交趾叛乱、唐代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明代郑和下西方的壮观、清代平定台湾的勇武,都说明了中国很早就与海洋打交道了,并且一直没有离开过海洋。

然而,辉煌仅属于过去,中国人在发展出了强大的海洋力量之后,却没有继续前进,反而急剧衰落,在近代史几百年内日益沦为二流乃至三流海洋国家。中国人进入海洋早,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海洋,反而固步自封,不进反退,不仅丧失了大片海洋领土,也没有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海权观念。

海权问题真正进入中国人的思维,应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自1840年鸦片战争惨败以来,中国屡遭来自海洋上的入侵,丧师失地,主权残破,中国主流社会开始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于是洋务运动兴起,海权意识萌芽,清政府举全国财力,创立了北洋水师。

然而,就在表面的辉煌遮蔽了人们的双眼,当中国人沉醉于“亚洲第一”的海军力量时,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再次惨遭彻底的失败。雄壮的北洋水师当时拥有全亚洲一流的军舰,总吨位远超同时期的日本,可说是傲视亚洲,在全世界也能令人刮目相看,而且水师官兵作战英勇、不怕牺牲,邓世昌即为表率。但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为什么看起来颇为强大的海军换不来国家的强盛,反而遭遇失败?其原因是海权意识的落后。那么,海权究竟是什么?

历史进入19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无一例外地与海洋紧密联系在一起,海军就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选择。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不再是一国之事,而是成为世界性的事件了。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给自己的商品寻找市场,就必须进行对外贸易,从而掀起了向海外扩张强占殖民地的高潮,为了强占殖民地而发展强大的海军,为了维护殖民地又反过来进一步发展海军,海洋和海军已经成为了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命脉。在海权理论没有出现之前,自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列强就已经在自发地运用海上力量为国家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荷兰人是海洋时代的先驱,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紧接着葡萄牙、西班牙迅速崛起,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曾经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英国人是海权思想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实践者,他们凭借自己强大的海上力量建立了一个遍及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理论从来都是在实践之后产生的,综合考察了19世纪世界趋势,并仔细分析了荷兰、西班牙、英国等强国的发展轨迹之后,海权理论的创立者、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版了两本伟大的著作,一本叫《制海权对16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另一本叫《制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1793—1812年历史的影响》。这两本书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海权,从而震动了整个世界。

马汉认为:“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的实质就是:国家通过运用优势的海上力量与正确的斗争艺术,实现在全局上对海洋的控制权力。

可以说,是荷兰人最先开始了海权的实践,而英国人将其发展到高峰,美国人则创立了支持这一世界大趋势的理论。

当马汉完成自己的伟大著作后,美国的小罗斯福将之奉为圭臬,认为这是自己所读到的最为精彩、最为精辟的见解,它解释了西方强国崛起的全部奥秘,揭示了将来百年乃至千年一个国家发展强盛的必由之路。

1901年,小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后,海权理论就被正式确立为美国的百年国策,原本已经有了不错的海军底子的美国更加倾全力发展起一支超现代化的海军——大白舰队,从而开始了美国称雄世界的新时代。马汉在后期完善了自己的海权理论,其所著《海军战略》被全美图书馆协会列为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马克思的《资本论》等伟大著作并列的、影响世界的最重要图书。

从此,由西方强国推动,进而确立了世界新秩序的海权理论风行全球。强国无不将海权作为自己国家优先关注和重点发展的国策,并进而形成了一个西方主导的、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何为海洋意识?简单说,海洋是一座宝库,海洋资源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有着与大陆同等的价值和地位。更重要的是,海洋经济代表着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是近代以来发展出来的通过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达到双赢的新经济模式。贸易需要运输,最方便、经济的远距离运输只能是海洋。因此,保护海洋权益就是保护一个国家的生命,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军事的本原是经济,“强兵”与“富国”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横看中西方国家发展历程,我们很难找出一个穷困潦倒、经济凋敝却有着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秦汉时期的中原王朝为什么能打败不可一世的强横的匈奴人,那是因为中原的经济实力比草原民族要发达得多,草原民族天生的彪悍与善战只能支撑他们一时一地的胜利,却不能为他们带来长期的繁荣稳定。唐朝四处征战,势力远至西域,明朝大败蒙古,都是经济实力使然。中原发达的农耕经济远胜于草原的游牧经济,发达的经济足以支撑一支强大的军队常年驻守四方边境,而游牧经济却是四海为家,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常规部队常年维持一个稳定的国土,只能是打了就跑。所以中原文明才绵延千古,得以延续到今天。再看西方国家,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海上贸易当时冠绝全球,荷兰也得以富甲一方,他们有实力也有理由发展一支保护自己经济利益的海军。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横行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也是有强大的海洋贸易经济支撑,英国海军足迹遍布全球,没有经济实力支撑是绝对难以想象的,试问一支常年只花钱却对国家没有收益的军事力量如何能得到长期的发展?马汉对英国有这样的评述:“英国政府的优势在于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这个武器。海上力量使它富有,并反过来保护了使它致富的贸易。……它的舰船能够抵达的地方,都有它的势力只要它愿意,它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并且随它一起去的是它的大炮和部队……作为海洋上的统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的所有交通干线。”

21世纪已被公认为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最初被人们视为一种经济方便的交通手段,随着现代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到今天已经变身为重要的海洋资源库,海权理论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海权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着令其创立者马汉都料想不到的变化,人类未来在海洋上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作为后发之国,中国尤其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树立海权意识,建立自己的海权理论体系,并为之孜孜不倦地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海洋世纪中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复兴。

同类推荐
  • 生物:小生物的大发展

    生物:小生物的大发展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本书介绍了古代生物知识,如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知识、早期动植物地理分布、古代的动植物分类等等。
  •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到太空去旅游(探索发现漫游记)

    到太空去旅游(探索发现漫游记)

    《到太空去旅游》本书为您讲述关于太空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神奇的新材料

    神奇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然而对于新材料,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更甚者认为其很神秘,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神奇的新材料》带你走进新材料的世界,给你一场别让的旅行,让你在感受新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可思议的特效外,同时也可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感受一份新的体悟。
  • 千奇百怪大探秘

    千奇百怪大探秘

    本书精心择取各个领域里具有研究价值和探索意义,以及被广泛关注的诸多奇异的现象或事件,包括浩瀚宇宙、自然幻象、动植物、人体生命、科学世界、全球奇闻、人文奇观等各个方面,多角度诠释这些离奇古怪的现象,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及特点,并努力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力争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本书将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现象,各种离奇现象、事件,挑战读者的心理承受极限,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匪夷所思的神秘世界,感受非同寻常的阅读乐趣,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热门推荐
  • 史前黑棍

    史前黑棍

    穿越了,系统傍身,宝物在手。然而,世界太危险,我用了不少手段才成就神位!
  • 天命云守

    天命云守

    这是一个人和妖并存的世间。有人,有妖,有分歧!天岐。是一名除妖师。【简介】一个是人,一个是离家出走的妖王儿子,阴差阳错她救了他。本以为他是有所图谋,她带他上路只为有朝一日真正送他上路。谁料上古图腾现世,未知的秘密即将揭晓,小打小闹的众人在平城相遇,笑着分别踏上各自的道,一路奔着都城而去,琴声相随,有妖自称没有心,有人自称不吃水果会死,有人开始对妖动情,在一切危险还未来临前,天岐,刘轩云,三泉,三林,白絮,鸦岑,明月(蛇妖),清风,阿龙,阿凤,花落(白狐族殿下),红罗(红狐族殿下),安蒙,白凌,半夏,勇常胜,人各有志,妖态万千,在人和妖的世间一齐奏响波澜壮阔的曲调。【标签】【群像】【温馨】【慢热】【仙侠风】
  • 我的绝色女皇

    我的绝色女皇

    别人家庭闹矛盾,争风吃醋,最多是自家鸡犬不宁,但是我家要闹矛盾,嘿嘿嘿……不好意思,那就是旷世之战!有人说我吃软饭,我想说你丫的有种吃个试试!QQ群588938214
  • 某球迷与足球的故事

    某球迷与足球的故事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从小就热爱足球。对于他而言,足球就是他的全部。在他身体极度不好的时候,在他精神疾病发作的时候,足球,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对于他而言,足球,是他的信仰,是他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力量。。。。。。。。。。。。。本书主要讲述了他与足球的故事,以及他的人生历程
  • 君临天下涅盘重生

    君临天下涅盘重生

    被亲人的背叛,被朋友的抛弃。她立下誓言,让那些曾经害过她的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方涅,总有一天将会涅盘重生。你等着——“你很厉害吗?”“当然”“哦哦!!”“你做徒弟如何?”“嗯……好吧。”
  • 人王

    人王

    天上地下,唯我人王!人王路,逆仙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历战火,过血途,成就无上人王!少年王仁因一颗神秘黑果改变人生,走出深山,热血的战斗、友情、爱情,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看他如何披荆斩棘,踏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王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Expedition of Humphry Clinker

    The Expedition of Humphry Clin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捕快抓我走吧

    唐捕快抓我走吧

    窦云柳:你是糖,我是豆,你是我的小糖豆~唐易:我拒绝,我没有,你别乱说!窦云柳:唐捕快,甜又甜,每天忙得不得闲~唐易:通判大人,有人擅闯工作重地!窦云柳:咳咳,没来得及说。我正是新来的京城府衙通判~【男女双处,甜宠】破案+谈情,有那么一点点点点……虐。
  •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毛泽东说:鲁迅为“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现代中国的圣人”,“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本书记录了一个同学、同事、终身挚友眼中的鲁迅。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鲁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写回忆文章,内容翔实,感情深挚,文笔淳厚。许寿裳笔下的鲁迅,不是神,而是人,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另一方面,他和我们大多数人所习惯的人是不一样的,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特别所以稀少,因为稀少所以我们需要鲁迅。许寿裳是最能理解鲁迅的同时代人,鲁迅的伴侣许广平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