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400000022

第22章 清洁生产:理念的深化与普及(5)

但是,整个公众基本上对环境污染是没有概念的。最明显的就是,当时北京跑的汽车,尾气排放量非常大,大部分是日本汽车,看着黑烟直冒,但是母亲推着童车,就在路边上跟着汽车尾气的高度在走,一点概念都没有。我说,这是怎么回事?要告诉他们,孩子的呼吸高度就那么高,就在尾气的边上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转向去做向公众传播环境知识的工作。

刚才听了席教授的报告,非常欣喜。十年过去了,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十年前,当时为什么尾气排放这么严重?后来是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教师告诉我,因为当时中国没有汽车尾气,甚至没有空气质量的要求。所以,日本在出口给我们汽车的时候,就把过滤器拆了。当时中国进口的每辆日本车的排放量,是东京的排放量的十倍以上。十年以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东西。但是,现在我们要出清洁生产的法律了,我们的科学家,我们的政府决策单位已经考虑了那么多因素,而且了解了目前国际上的状况和要求,所以我很欣喜。

但是同时,我也非常忧虑。讲的这些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到别国的经验,实际上,我们的公众呢?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这些东西,我们基本上还是从理论到理论。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到商场去,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甚至“绿色奥运”的口号,大家都听说过。但是,我们到北京所有的超市去,哪个超市摆出大的垃圾箱,回收所有给出的包装呢?没有。所以我们很多事情是口号非常漂亮,口号已经达到国际上最高的水平,但是我们的行为是空白,是零。这是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承担的责任。

我们关在校园里,关在研究所里,写报告给政府,不去做传播工作,而且不去监督我们的社会是怎么运作的,我们不去理这些商人,为什么?清华大学为什么会修出那样的东西?你们不是有环境工程系吗?知识分子能不能联手起来写信?北京的河道硬化的时候,我给政府写信,给有关领导写信,河道硬化是会出大问题的,铺上水泥会出大问题,你把王府井、把天安门广场硬化,会出大问题。但是,他又不是哪个专业机构的,就不理你。光我一个人不行,多一点知识分子站出来,行不行?

我觉得席教授的报告是非常完美的报告,里面的信息大家都知道了,大家听得很清楚,也学习了很多东西。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要把它变为实际的操作。今天来了很多同学,今天你们学了这个知识,对你们的就业、选择的就业方向、一辈子的研究和事业的献身方向,会有重大帮助。

发展的精髓是可持续

周孝正:

李皓博士讲的意思我来总结一下,就是说,今天能到这儿来的人都是贵族,什么叫贵族?就是自由的和负责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的人。在西方原来叫贵族,现在叫公民。你昨天看了一晚上的世界杯,今天到国家图书馆,席德立教授作了这样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我们能来听,而且能讨论,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贵族就是关键的时候不流汗,必须流血,这是在二战以前。二战以后不崇拜暴力,但是在关键时刻,要为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为咱们知道,发展的精髓并不是说发展,而是可持续,你能不能可持续。石小敏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大体的意思就是说,中国每创造一万个GDP,就要搭上六万个GDP中国的产品,其中包括资源、安全等,这样毫无疑问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思考我们的国家怎么持续发展,这就是贵族,这就是公民,而且是真公民,不是假贵族,假贵族是好事,他钻空子,出了事就跑。那根本不叫贵族,那是假贵族。包括李皓博士说知识分子应该给领导人写信,这都是贵族的事。

一定要互动,一个是领导,上面有贪官,下面有愚民,因为有愚民,所以上面才有贪官,这是互为因果的。贪官要有罪,造反就有理,贪官要没罪,造反就无理。所以社会学家是寄希望于社会能够良性循环,你不要造反,你能够持续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这个官不能太贪,可以贪,但是不能太贪,而且不能越来越贪。中央党校有一个牌子叫“实事求是”,他们编了一个段子:迎着“实事求是”来,绕着“实事求是”走;到了教室,背着“实事求是”学;毕业了,离开“实事求是”走。这是党校编的,把“实事求是”的牌子搁在教室旁边了,叫“实事求是”靠边站。

我们总结,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实事求是,这么大的国家,只要想好,就四个字“实事求是”,我们人民大学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最怕的就是不实事求是。

中国也必须开征高额石油资源税

石小敏:

很有幸听了席德立老师的报告,特别是席教授对经济学原本的定义的强调,我觉得,如果搞经济学的人也回归到这样一个原来的高度,社会上对经济学的批评也会少一点。

确实是,这二十几年来,我们国家面临市场化、全球经济化。但是这二十年,我们的市场化、国际化、全球经济化,在发展中国家也确实是存在的。’这个理念走到这儿,而且能够具体,像席教授讲的,在整个哲学上、制度上、战略上、设计上都开始落实,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我想,这是我的一个感受。

席教授讲的这套东西,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作为一个国家,是一个制度,政策还不够,还是战略。目前还出现各种各样的犯罪,政府经常出各种贪污腐败分子,那么,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既然上下左右都认为改革走到现在,最大的一个短板,是政府改革没跟上。

举个技术的例子,比如石油,谁都知道我们的石油现在短缺,50%左右是进口。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俄罗斯在出口环节,每吨原油,去年年底是60美元一桶,420美元一吨的时候,俄罗斯从出口环节征收每吨原油180美元,相当于40%的国家资源税。

美国人在420美元一吨的时候,是征收134美元的权利金,实际上也相当于资源税,就是企业生产的这些是国家的。我们是去年年底国产原油以每吨征税8块钱到14块钱人民币,提高到30块人民币,不到4美元。美国的权利金占石油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俄罗斯占45%,我们是不到1%。这是什么概念?假如我们比美国还低,我们是25%,420美元一吨应该收100美元。一吨收100美元,去年我们生产的1.8亿吨原油,应该合180亿美元,差不多是1440亿人民币。

我国两大主要生产石油的石油公司,一个是中石油,一个是中石化,这两个公司去年的总利润大致是2000亿至2500亿。因为你只收了一点点资源税,如果收了将近1400亿至1500亿资源税,它们的利润只能剩600亿至1000亿了。现在,国家应收的资源税变成了它们的公司利润,而这两家公司都是在美国上市,国内的投资者、股民不能买他们的股票,巴菲特这些投资者恰恰是这一两年石油价格高涨,利润也高涨,赚了很多的钱。

反过来,这两大石油公司在国内的系统内工资奖金非常高,因为他有很大的利润。

像大庆油田的退休职工,平均20年的退休工龄,买断工龄是人均10万块钱,这是国内大型国有企业里最高的了。结果,由于在岗的工人的待遇提高太快,这些拿了10万块钱回家的退休工人不干了,要回去。因为石油公司最近几年原油价格和国际并轨,高速增长,而国家在这里不知道国家的资源税要征收。这些资源税干什么呢?本来现在很多老的资源类城市要恢复资源,要转型,结果他们不懂收。为什么不懂收?收这个税是一种背后的利益博弈,比如财政部要收,而石油公司就不愿意。而石油公司过去是国家经委的钱袋子,过去是单独管理,80年代的时候是这样。你不收,它就是企业利润,你收了,国家用于恢复资源、搞油品替代的研究,要花很多钱,石油公司就没有利益了。

后来我问财政部,为什么不研究资源税?他们说,按税法,资源税是地方税,不是中央的。直到这一两年,这两家石油公司的利润这么高,他们占了2000亿至2500亿以上,而整个国资委管的100至200家大企业,总利润才四五千亿,他们两家占一半以上。现在国资委说要收利润了,才打起架来,争执这个利润究竟是财政部还是国资委收。所以今年年初,财政部出了一个政策,向这两家公司收了300亿的暴利税,如果这个暴利税是资源税,是应该财政部收。如果它纯是企业利润,国资委收也是有理由的。收了300亿,如果是资源税,将暴利这笔款拿走了。今年4月份,跟我们刚才算的1400亿还差很多。但是它叫暴利税,就不给地方政府了,归到中央财政了。一个政策背后的制定,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在阻碍它的合理施行。

我举这么一个小例子,很多的资源都有这个问题。发改委——发展改革委员会是负责改革的,他们最近把资源类的管理,列为今后一两年工作非常重要的事,这点是对的。我举这个例子说明,整个政府的管理状态、整个政府的治理状态,像最近公务员工资改革,公务员体系中,现有的工资激励做得非常小,我们看到了很多方面重要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激励机制是在回扣性里的,比如教育、医药、工程。当我们一查干部掌握的权力,很快就出了很多贪官,和我们的生产过程中、消费过程中很快出现污染物是一样的。这边出了问题,那边不可能有清洁生产方式。

所以,我们还是要向我们的官员来宣传,但是我也同意李博士说的,也要向社会宣传。现在了解清洁生产的人还不多,宣传还不够。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宣传起来了,最近这两三年出现的现象,关于改革的辩论,网络的力量出来了。80年代初期我们这批人毕业的时候,全社会只有600万大学生总存量,现在是7000万人,每年五六百万大学生。我们的大学生只要是听了席教授的报告,很容易理解这套理论,很容易接受。

然后,我们拿这套新的理念去衡量我们遇到的各种公共政策,衡量每个企业的行为,衡量每个公民的个人行为,这个社会就很快进步了。

从“社会病、社会问题”到“病社会、问题社会”

周孝正:

大家都知道,像席教授这套先进的文化,很多人现在还不知道。但是由无知到有知,还比较容易;可是,从无耻变得有耻,这就很不容易。所以说,我们一般说中国的问题是“八无”,无知、无能、无情、无义、无道、无德、无耻、无赖,现在“八无”要变“八有”,首先就得有知。你得知道,这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清洁生产还有很多很多具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但是知道了又怎么样?就是石小敏说的利益博弈了。

我刚从大庆回来,大庆去年赚了1000亿。油一涨,他们就发了。电价,昨天又涨了。但是昨天报纸上登,电力公司的一个抄表工,每天抄四回电表,每年待遇十几万,标题就叫《抄表工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高度垄断的企业,背后才是利益。像我们的社会,原来我们认为这些是社会病、社会问题,现在变成了病社会、问题社会。病社会,我们得变成健康的;问题社会,我们得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这也就是中医的理论。

中医是治一个得病的人,西医才治人的病。它认为,人类为什么得病?就是有了病原体。什么东西呢?小东西,微生物,它把微生物叫病菌病毒。中医从来就没这个概念,中医说你为什么得病?正气,要扶正祛邪。什么叫正气呢?什么叫邪气呢?就是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

应该说,今天听课的应该都是公民,现在构建一个公民的社会,实际上是中国的一项改革。另一个是改变政府官员,像最近提出的口号,应该说都是全世界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为本”。以前是“以民为本”,现在是“以人为本”,因为人是生物的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最近又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刚才席教授讲得好,什么叫人类中心主义?就是富人的中心主义,穷人有什么可中心?富人里,而且还是富人中的坏人,应该说是坏人的富人主义。现在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但是,现在在很多实践中都是以骄奢淫逸为荣。比如著名的一句话是:“我是流氓我怕谁?”实际上,应该改成:“你是流氓谁怕你?”

原来有一句话,产品质量的低劣是国民素质低劣的产物,自然环境的污染是心灵的反映。席教授也讲到了伦理,这实际上就是荣辱观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八荣八耻”,实际上就是一个底线的基础。

学者交流

清洁生产的生命力在于能赚钱

席德立:

《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提了不少好的内容,提出清洁生产要推广到农业、水工业、地质勘探等,所以在法律条文中有这个内容。

我今天讲的可能要比这部法更宽一点,一个是建筑问题,现在很热门,大家很关注节能的问题,实际上不光是节能的问题。

生态城市的问题,很多地方也在做,世界上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水利问题,这两年也有很大争议,有很大概念上的进步。以前是抗洪,现在觉得抗洪不是办法,年年抗洪,水灾还在发生,实在不是办法,就是让洪水流到需要的地方去,这个要预先考虑好。现在这些也在逐渐形成共识。

同类推荐
  • 更新中国:国家与新全球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更新中国:国家与新全球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悬而未决的过去,将如何塑造它不可预测的未来?中国的崛起会在一夕之间改变过去几个世纪西方工业和民主国家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吗?中国应满足于维持这个体系,仅只成为拥有绝对主权和相对权力的富有竞争力的民族国家之一吗?儒家传统蕴含有可以与现代世界的人类普适价值相融通的道德前景吗?崛起的中国能够引领中华文明的更新以促进国际体系的平等吗?
  •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台湾人到底是怎么看大陆的?这是大陆朋友常常问我的问题。毕竟,一九四五年以前台湾人很难到大陆,一九四九年之后又根本去不了大陆,这百年多来,台湾跟大陆真正产生联系的也只有短短四年,短短几年,根本还不够台湾人去认识。其实,大陆的每次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对台湾产生一定影响。1947年,国共内战如火如荼,国民党军在台湾“高薪”征兵;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部分志愿军战俘被遣返台湾定居;1958年开始金门炮战,金门百姓逐渐适应了在炮火里的生活;1964年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蒋介石下令加快核武器秘密研制;1966年,台湾小学生偷学简体字被老师发现挨打,台湾居民在报纸上看到了“文革”中被批斗的亲人照片;1978年中美建交,台湾居民向美国特使专车丢鸡蛋;台湾小学生从气球宣传单上领略到大陆风光;1987年大陆探亲潮,台湾发现大批重婚男;1990年,读过《毛泽东选集》的台湾大学生在校园内张贴大字报,在中正庙前高唱《国际歌》;1996年解放军举行登陆军演,金门士兵精神紧张,出现逃兵;2003年非典,台湾商人在东莞;2011年,北京老公到台南岳父家探亲……本书从1944年写起,以13位我认识的台湾平民的亲身经历,向您讲述60多年来大陆大事件与台湾小故事,分享60多年来各时期台湾百姓对大陆的印象。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分开不代表不关心;不联系不等于不知道。
  •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教程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教程

    本书根据新修改的宪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人大代表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和近几年来作者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新的体会,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编写。本书是从代表履职的实际需要出发,规范了体例结构、明确了相关内容,力图为人大代表依法执行好代表职务和人大工作者开展好相关代表工作,提供一本较新的系统、规范、简明、实用的参考读物。
  • 联邦党人文集(英文版)

    联邦党人文集(英文版)

    在美国政治文献中,除了《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之外,就属《联邦党人文集》最为重要了。它是美国建国时期最重要的一部政论著作。它是最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美国宪法的权威著作,被誉为美国宪法的"圣经",最好地表达了美国立宪建国的根本意旨。它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三人为争取批准新宪法,从1787年10月27日开始到次年5月28日在纽约《独立日报》、《纽约邮报》、《每日广告报》等报纸上共同以“?普布利乌斯(Publius)”的笔名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文集。
  •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本书分为四个专题: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对《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目的、特点、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宪法资源在两岸关系中的运用,并对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进行论述;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法律机制的构建方法和主要内容,提出并论证“两岸法制”的概念,并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两岸交往机制、行政机关合作机制、海洋权益保障、投资权益保障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海峡两岸和平协议研究,研究和平协议的性质、基本原则和主体等关键问题,和平协议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研究。
热门推荐
  • 夜·雨

    夜·雨

    作品文字细腻,风格独具,个性鲜明,饱含深情,闪烁着人生哲思,作者两个时间线穿插的特色写作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网游大神揣兜里

    网游大神揣兜里

    退役遇上新网游,秒变小白;偶遇大神强收徒,热闹不断;看我拳打脚踢,把男神揣进兜里
  • 想象力超神

    想象力超神

    来自高维宇宙生命的碰撞,世界发生根本性改变,无数奇奇怪怪的生物出现,人类重新沦为猎物。获得特殊能力:在脑子里想象一把匕首,读取记忆图像建立模型,消耗能量和材料,打印开启。叮...打印完成,一把真实的匕首出现在手里。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3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3

    有形状的东西总会坏的,那些东西都是身外物。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木木,其作品《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淡定的人生不寂寞2》《人生要经得起诱惑》,累计销售过百万册,深受各界读者好评,自2010年出版以来,经久不衰,一直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媒体评论称:“读懂了淡定,才算懂得了人生”。
  • Glinda of Oz

    Glinda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尽逆天

    无尽逆天

    世人皆言,身死万事空,但其实不然。有些人的灵魂中蕴含妖性、灵性等神秘力量,这些人死后灵魂不灭,而且还会在一座名为轮回岛的奇异之地重生。轮回岛神秘、凶险,自古存在。轮回岛外围有四处凶地,不死生物、凶残魔兽遍布,恍如人间地狱。轮回岛中心地带仿如仙境,四季共存、平静祥和,与轮回岛外围相比简直就是天堂,但这样的环境却少有生灵愿意涉足其内,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后来人去探寻……
  • 佛心智语悟人生

    佛心智语悟人生

    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但由于太多的物欲追求使我们迷失了人的本性,被功名利禄所累,而丧失了人生的快乐。面对纷繁的世事,我们应该通达和顺应,淡定而达观,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只有超越追名逐利的凡俗欲念,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本书为您的心灵提供一个栖息之所,让您在喧嚣繁杂的世事中得到一丝清凉的抚慰,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能笑对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纪元幻世

    超纪元幻世

    非常时期行非常事没人能预料接下来世界会变成怎样一个人的力量要多大才能改变世界有人说无穷大我告诉你无穷小暂时不知道叫什么好的粉丝群:908656784攻众号:妖焱燚
  • 杀人一剑

    杀人一剑

    乱世中,谁主沉浮。是浪迹江湖的剑豪,还是头戴斗笠的刀客?是徒步流浪的道人,还是四处化斋的和尚?是烟花巷中迷途的女子,还是热血懵懂的少年?是朝堂里勾心斗角的文人,还是边境攻城掠地的武将? 以天地为棋盘,以豪杰为棋子。苍茫大地,谁又能肆意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