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400000027

第27章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3)

摩尔定律有没有终结

高性能计算,到了今年,蓝色基因C就要到了1000万亿次,能不能不断上去,有没有极限?在计算机界、半导体界有一个摩尔定律,这是1965年因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高登·摩尔在观察半导体器件制造状况的时候,归纳出的一个设想。这不是严格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上的定义,虽然它叫“定律”,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定律,而是一个设想。西方社会是商品社会,所以有时候愿意夸大,就是愿意包装。其实,摩尔只是个设想,愣给它起名叫“定律”,也是个包装。最早的设想是一个器件上的数目,每24个月翻一番,过一段时间发现不对,又改成18个月翻一番,这就被人们恭维成“摩尔定律”。这个状况,大体上在30年内是正确的,从1965年提出这个设想,一直到20世纪末,整个发展基本是这个情况。现在的问题是,摩尔定律是永无止境就这样下去,还是有一个终结?

1965年,芯片上只有65个三极管,现在已经做到了一亿五千万个。2010年前后,将达到10亿个。2000年,CPLJ芯片上的线款做到了0.18个微米,或者叫180个纳米。2006年已经做到了60纳米。在芯片上的器件越来越多,器件之间的连线越来越细。现在的问题是,如此下去,有无尽头,有无极限?

大家公认,半导体工业、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有它的极限,提出了三重极限。

第一个是物理极限,它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材料的物理性能极限。器件越来越多,器件里边的几何尺寸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程度,器件的物理性能就要起变化。这里讲到了“隧道效应”,就是我们用半导体器件做一个数字开关,用它来代表1和0,因为数字计算机最基本的就是一个1,一个0,二进制。假定一个器件的导通的状态叫1,关闭状态就叫0,导通和关闭在半导体上就是在门上一个经过的电流大,一个是堵塞状态,电流很小,基本上就说是没有,所以一个是导通,一个是不导通,这两种物理状态才能代表二进制的1和0。

但是现在,当器件即门电路的门的几何尺寸已经小到1至2个纳米了,再小下去,量子物理里边所讲的“隧道效应”就要发生作用了。“隧道效应”就会在器件关闭状态关不住了,照样有电子泄漏过去,而且这个数量和导通状态已经是同样量级了。到这个时候,开关管的二进制性能就不存在了,半导体就变成导体,起不了一个开的稳定状态和一个关的稳定状态,代表数字上的1和0,0就出不来了。所以器件越多,器件尺寸越小,小到一定程度,一个门的尺寸小到1个纳米以下,到时候“隧道效应”要起作用,1和0的表示从根本上就会出问题。

二是延迟和串音。当器件数目越多,器件之间的联系越细,两条连线之间的距离越近的时候,就会有串音。大家知道,两条线离得越近,它们之间的分布电容就大了,这上面传输的信号就会在另一条线上出现串音。而且线越细,它的阻抗也就越大,延迟也就越大。所以,一个延迟和一个串音,本身也是个极限。

三是散热。每一个器件本身是有功耗的,现在一个芯片上的密度已经是1.5亿个器件了,2010年可能到10亿了,这时候器件上的发热和散热就变成了大问题。如果散热器不能把发出的热量散掉,不能达到一个平衡,它的温度就会不断上升,一直到芯片毁掉。

所以,有热的问题,有串音的问题,有“隧道效应”致使半导体性能本身不能再成立的问题,这是物理的极限。

第二个是工艺的极限。

物理上能够站得住了,工艺上能不能做出来?我们现在做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很像印刷术,是用光刻腐蚀这套办法。这套光刻的办法,线要做得很细,受到光学规律的制约。现在如果是采用普通光刻,就做到0.15、0.13微米以上,即130纳米以上的线宽。现在要做到100纳米(0.1微米)和它以下的线宽,用的是深超紫外线(DuV),它的波长是240纳米,可以做出分辨率100多纳米的线宽。如果小于100纳米,深超紫外线也不行。现在日本人研究出极度紫外线,可以把线宽做到70纳米,可是要做到小于50纳米的线宽,光的办法就不行了,不管是常规光还是紫外光。从理论上说,x射线可以做到0.6纳米,可那完全是另外一个领域。到做X射线的时候,几何光学用不深,整个工艺设备都要重新换一套。即使物理材料上允许,你的器件密度和线宽进一步发展,在工艺上也有它的局限,工艺上做不到。

第三个是经济可行性局限。

1968年,英特尔刚起步的时候,一个生产线、一个制造车间的投资大概是300万美元,还是当时的钱。到90年代,建立一个0.25微米工艺芯片车间的投入是20亿至25亿。到0.18微米工艺时,是30亿至40亿美元。小于100纳米,估计这个生产车间的投入费用就要超过100亿美元,达到100亿至200亿美元。所以出现了摩尔第二定律。

摩尔定律是1965年的设想,1995年,还是高登·摩尔,在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第二篇文章,被认为是“摩尔第二定律”。他说:“在过去的30年里,我发现,半导体器件的技术的发展、工艺的发展,除了我第一定律讲的每18个月翻一番,还要受着经济学定律的约束。我发现,从1968年到1990年的32年里,工艺设备的投资,每翻一番,产品的性能可以翻三番。可是,从1995年后的几年,我发现,工艺设备、装备投资每增加一倍,提高的性能只有50%。”所以就发生一个问题,即使物理上和工艺上还能把它推上去,经济可行性允许不允许?他当时预计到1998年,新生产线的投资要到百亿美元。所以有人估计,到2000年,英特尔公司投入的新生产线要到150亿元,相当于英特尔整个公司净值的80%。

建一条生产线,要把整个公司的80%净值投进去,这个风险太大了。而且经济学上的可行性有一个问题,投资在一定的预期里能否收回。如果投资在一定的预期里收不回来,谁都不肯去投的,这叫ROI(Return Over Investment)。假定我投下100亿,做出一个新的芯片,比原来芯片的性能提高50%,我就要考虑这个芯片投放市场多少年才能收回钱。这里有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互相影响关系。如果定价定高了,比如投进去100亿,要生产一百万片,每片要卖1万美金,那连一百个人都不买,我不是净赔吗?所以,不能想象一次投放市场就能收回,我预计它10年收回。开始的卖价,本来应该卖1万美金,我愣赔了,头几年就准备赔,一块芯片,成本假定是1万美金,我就卖200美金,我是赔了。200美金投下去以后,如果市场培养起来,到了一年销售100万户,那很快就能收回投资。如果到不了,第二年是不是还是按照200美金一片?

有可能这么大的投入永远收不回来。你的价格和培育市场有关系,到一定时期,前几年赔钱,后几年再赚回来,有可能根本就培育不起来,这个市场就根本形成不了。也很明显,最大的市场是个人电脑市场。但是,现在个人电脑在国内已经卖到三四千块钱,一个芯片就1万美金,谁买呢?个人电脑不买你的。超级机一年在全世界也卖不了20台,这个投资永远也收回不了。所以还受第三个限制,就是经济可行性。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高性能计算要依托芯片性能的提高、处理能力的提高、速度的提高,但是客观上有物理极限、工艺极限和经济极限,怎么办?有人说,摩尔定律到2010年左右就走到了尽头,再也没可能向前发展。也就是说,前50年出现的那个奇迹再也不会发生了,到了尽头了。现在人们在想的就是另辟蹊径。

一门技术的推广有很长的过程

有人提出了生物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就是发现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它本身有可能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下代表二进制的数,而且DNA本身有很强的三自由度的存储空间,有很强的存储能力。人往生物方面想也是有道理的,“紫色”耗电7500千瓦,耗资几十上百亿美元,还比不上我的小脑袋瓜,所以生物有道理,人们在生物上找出路。那么就找到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很多核物理学家都去搞生物,促使生物学科在现代物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境界、新的发展,分子物理学、生物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发展。发现了DNA有一个潜力,有可能用它实现二进制的存储和运算,DNA的能量消耗是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速度可以达到很快,比电子的办法要快得多,可是现在怎么样?普林斯顿的生物学家,也是生物计算机很有名的科学家劳拉·兰德韦伯,他对这种技术将来可以达到100%准确率的能力持乐观态度,但是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很快就指出,与传统运算方法相比,他们研究的课题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且对许多应用领域来说,硅材料制成的硅芯片总是会略胜一筹。生物分析运算研究协会会长、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家约翰·赖夫指出,硅运算技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生物计算的前途和希望,很可能会出现在某些适合它优势的领域。

最前沿的,做生物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认为,生物计算机的前景、未来不是普遍地取代现在的传统计算机,而是在某个特定领域发挥它的特定的、内在的优势,他们特别指出了在军事密码破译方面,有可能用生物计算的装置和传统的电子的装置混合起来,专门针对一些特定的领域、特定的问题,实现比现在纯电子的方法更高的效率和结果,特别指的就是军事密码破译。

还有就是光。人们很容易想到光,因为光的传导不发热。刚才说,物理极限里有散热的问题,而光没有这个问题。同时,光也没有串音的问题。所以,用光来实现更高的计算速度和更高的器件密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电子传输速度是每秒593公里,而光是光速,比电子在导体中传送的速度要快。没有热瓶颈的问题、没有串音和干扰的问题。但是现在进展得如何?1990年1月,美国贝尔实验室做出最原始的光计算机的雏形,用激光器、透镜、棱镜组成,只能进行很简单的运算。到现在为止,光计算技术也在想办法,现在存储技术进展比较快,但整体上光计算机的构成方面还有很多障碍。贝尔实验室在十多年前做的还用激光器、透镜、棱镜组成,这样的组成怎么能做到运算单元的高密度化、小型化、超小型化?太困难了。你要有激光发生器,透镜的几何尺寸要缩到很小,像现在,一个芯片上到了1.5亿个器件,太困难了,所以也只处于探索阶段。

再有就是量子计算机。在1981年,IBM公司的物理学家Charles Bennett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DavisDeutsch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次会议上碰头了。上面开大会,两个人底下议论,议论现在的计算机这套办法基本是牛顿力学的办法。因为我们现在做的还是靠电路原理,说得深一点,最多是电动力学,还是宏观上的东西,还没有跳出牛顿力学的范畴。他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创造新一代的计算技术的概念和方法,不是以牛顿力学为依据,而是以量子力学为依据。

萌生了这个想法以后,他们开始搞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最简单的根据是,传统计算机最小的单元是一个电子元件,一个三极管,这个器件要求有两种稳定的物理状态,当然是指在相对某一段时间内的稳定状态。一个状态代表1,一个状态代表2。

在同一个时间,这个器件只能是一种状态,要么是1,要么是2。一个门,在二进制中管它叫一个bit,就是一个二进制的位。一个bit在物理上就是一个门,要么是1,要么是0,同时只有一种可能性。如果是两个位,两个bit,这个bit或是1,或是0,两个都是0,或者是两个都是1,那么有2的2次方,四种可能性:11、00、10、01。但是,同时只能存四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要么是01,要么是00,要么是10,要么是11。有四种排列,但同时只能存在一种。如果是3个bit,那就是2的3次方,有八种可能,但同时也只能有一个。

可量子力学不一样,量子bit,现在起名叫qubit,区别于传统的二进制位的bit。

同类推荐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坚守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

    坚守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两大法规,以道德为“高线”,以纪律为“底线”,进一步扎紧了管党治党的“笼子”。本书根据最新法规编写,分为三大部分,阐释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该遵循的规章制度,对于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落实提出了意见建议。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读本

    解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读本。本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十二个关键词,结合当今社会热点事件,一一对应,从历史与现实的双向维度,简明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外延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当代中国精神。
  • 38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38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的正式出版,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成就。本书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为中心,结合其他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文献,并放眼世界,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而不仅仅是就理论谈理论,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关心理论问题,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与不同领域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解读与阐发,并评析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这对于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进一步研究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中华民族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论人权(人文与社会译丛)

    论人权(人文与社会译丛)

    什么样的权利是人权?我们如何鉴定一项声称是人权的权利是否真的是人权?我们该如何确定特定人权的内容?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人权之间的冲突?《论人权》对人权的理论基石进行了探索,考察了人权概念的中世纪起源,点明当今人权探讨的困境源自于其定义的不确定性,并对具有争议的福利权、隐私权、自由权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本书是了解当代人权问题的必读之作。
热门推荐
  • 婚爱成瘾:严少的怂娇妻

    婚爱成瘾:严少的怂娇妻

    步若卿原本只是急诊科小医生,为了还爷爷欠下的债,一夜之间竟成了严氏集团总裁的未婚妻,过上了好日子。谁知唯唯诺诺怂娇妻尽显学神本质,一双手翻云覆雨,救人无数,还立志做事业型女强人!“出国!进修!我要翻身当主任!”“好的,医院我买下了,步院长。”“等一下...我没说要做院长啊!”
  • 木槿花开夏微凉

    木槿花开夏微凉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那么没皮没脸的!不就是一不小心在他洗澡的时候,拿走了他的衣服嘛,人家又不是故意的。讨回衣服不算,还白吃白喝!白吃白喝不算还赖着不走了!别人是一头猪拱一颗大白菜,他竟然带了一群猪来拱!拱了白菜不算,大白菜边上的仙人掌,辣椒竟然都被他的猪队友拱走了!老天!快把这群狗皮膏药给收了去吧!——————————老崔,你去搞定那颗仙人掌,爷赏你一栋二进院的宅子!刘虎,你去搞定那根小辣椒,爷推荐你去做龙虎骑校尉!嘤嘤嘤,娘子,你吃干抹净了,倒是抹一下嘴啊……为夫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若是对我始乱终弃,为夫就上金銮殿一哭二闹三上吊去!
  • 神犬山姆系列第3:厨房换装记

    神犬山姆系列第3:厨房换装记

    山姆和麦克莱恩一家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包括妈妈、爸爸、六岁的杰克和牙牙学语的小妹妹莫莉。山姆把保证孩子安然无恙、干净卫生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他一直不让家人知道他的“超能力”,不过只有莫莉除外——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杰克是出了名地爱惹麻烦,总惹上自己搞不定的各种麻烦——差不多一天到晚捣蛋不停。在一个下雨天,杰克、妈妈和莫莉准备做蛋糕的时候,杰克不出意外地再一次制造了大麻烦。当这位可爱的淘气包在厨房里给妈妈打下手、莫莉在一旁观摩时,山姆还能应付得来,帮忙处理一些小乱局,但这只是在一开始……
  • 一直很安静(中国好小说)

    一直很安静(中国好小说)

    学校的三代精英教师,在社会化复杂的新局面里,一个个败下阵来。最早离校的焦一苇已经故去。暗恋焦一苇从而听从老师嘱托留校任教,即将荣升教授的骨干教师田园,也在这不再单纯的环境下坚决的调离出校。这一变故,又令一心期待成为下一个田园的学生东方晰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尊天下

    仙尊天下

    她,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特工。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也竟然狗血的穿越了!废材?我也可以逆天!某尊正在惬意的钓鱼··········
  •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共10册)》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系列之一。《你在高原(共10册)》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就局部细节上,哪怕是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又都纤毫毕现。这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众多的人物,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一地域的面貌,而在具体的细节刻画和人物摹写上,又细致入微、生动感人。
  • 重生之妹妹是最强王者

    重生之妹妹是最强王者

    一次车祸意外,让柯源和他的妹妹遇难,幸存下来的他发现自己的灵魂竟然进入了他妹妹的身体!最强的电竞”萌妹“就此诞生!
  • 放翁词

    放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一个美男不可怕,可怕的是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七个光秃秃的和尚,那才叫噩梦。睁开眼后,她发现自己穿越成了公主。美貌,金钱,美男一样也不缺,只是这公主声名狼藉,美男多成灾,让她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