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900000009

第9章 杨昌济(1)

作者小传

杨昌济(1871—1920),著名教育家,长沙县人。拥护康梁变法主张。积极参加谭嗣同等人发起组织的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曾留学日本、英国、德国。谢绝谭延凯任教育司司长的邀请,专心教育,培养了大批进步学生如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萧子升等。编写了《论语类钞》、《教育学讲义》、《余归国后对于教育之所感》、《劝学篇》等。

劝学篇

吾人处于今日风飘摇之时势,对于国家当有如何之责任,对于世界当取如何之态度,此不可不深思而熟察者也。吾以为救国之道,舍学末由。吾国自败于日本之后,情见势绌,国人乃一挫其妄自尊大之见,而皇皇然谋所以自存。倡议变法者,咸归罪于科举制度之束缚思想,斫丧人才,以为治举业者疲精力于制艺、律赋、试帖、楷书之中,无暇更治实用之学,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故万事堕坏于冥昧之中,驯至四海困穷,一筹莫展。此无学之为害,彰明较著,虽有辩者,莫能为讳也。今者科举之废已久,如问国内之人,有学者较前多乎,抑较前少乎?以言新学,游学海外者虽多,余亦其中之一人,固未敢侈言多才也。以言旧学,则更有风流歇绝之惧。拥有亚东独一无二之大版图,人数号称四万万,而有学之如此其少,岂非甚可忧惧之现象耶?夫士大夫不悦学,此闵马父之所以叹周也。孟子日:“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吾为此惧,乃为劝学之篇。所有感想,请次第陈之。

近世科学发达,欧美各国因致富强,日本师之,突然进步。欲跻中国于富强之列,非奖励科学不为功也。或谓中国人苟以前日治八股之聪明才力专用之于科学,则其进步殆不可限量。余亦谓吾国人苟以近代汉学家治经之精力用之于治科学,必有无数之所发明,岂遂让白人称雄于世界耶?乃吾观东西各国留学诸君,大都浅尝辄止,鲜有于归国之后再为继续之研究者。

夫科学为白人所发明,彼既着我先鞭,吾辈自不得不师其长技。留学外国者,固负有输入文明指导社会之义务,乃怠于前进,使内地人士绝其求学之来源,此不得不为吾同学诸君惜也!吾愿留学外洋者,坚忍刻苦,务求其学有成;而自海外归来者,仍不废其专门之研究。此余之所感者一也。

夫一国有一国之民族精神,犹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也。一国之文明,不能全体移植于他国。国家为一有机体,犹人身之为一有机体也,非如机械然,可以拆卸之而更装置之也,拆卸之则死矣。善治病者,必察病人身体之状态,善治国者,必审国家特异之情形。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之于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情形,而善应宇宙之大势。故吾愿留学生之归国者,于继续其专门研究之外,更能于国内之事情有所考察。此余之所感者二也。

吾国非无好学深思之士,于本国之学问素有研究,惜其无世界之知识,其所学尚不足应当世之急需。如此之人,若能驰域外之观,则其所得较所学小生必更有深且切者。此诚吾所祷祀以求者也。大凡游历外国,非通其语言之难,而通其学问之难,仅熟于西人之语言文字,非必可语于西人之学。同一居留外国也,学有素养者,其所视察必有独到之处,其所考究必非敷浅之事。观国之识,在于夙储。吾意深通中学之人,联袂西游,以宏远识。此余之所感者三也。

吾国输入西洋之文明,有其进步之次第焉。其始也以为吾宜师其铁船、巨炮,但取敌之而已,他非所宜用也;既乃学其制造,谓工业可以致富也;终乃师其政治、法律。吾则谓吾人不可不研究其精神之科学也。康南海先生著《物质救国论》,与余之首重科学大意相同。而或人之论,则谓康氏此书若误解之,亦足为中国前途之障,盖吾人今日不当徒置重于物质科学也。清之末造,奖励西洋学生之学理科、工科、农科、医科者,而轻视西洋学者之习文科、法科者,前者补给官费,后者则否,盖亦崇尚物质科学之意。而不知前数科者固为重要,文科、法科其影响则更有大焉者,但患所派之非人,非此二科遂无研究之必要也。个人必有主义,国家必有时代精神。哲学者,社会进化之原动力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哲学思想,欲改造现在之时代为较为进步之时代,必先改造其哲学思想。吾国近来之变革虽甚为急激,而为国民之根本思想者,其实尚未有何等之变化。正如海面波涛汹涌,而海中之水依然平静。欲唤起国民之自觉,不得不有待于哲学之昌明。此余之所感者四也。

日本法学博士浮田和民之言日:“国家之独立,以学问之独立为一大要素,如英、德二国者,可谓学问独立者也。英国有英国之文学、哲学、科学;德国有德国之文学、哲学、科学。世界各国重要之书籍,在英、德二国莫不有其本国文之译本。生于其国者,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此之谓学问独立,如日本今日则尚未得云学问独立也。”余则谓日本虽不得云学问独立,而经此四五十年之进步,其所吸收所储蓄亦大有可观。西洋之名著,译成日本文者亦复不少。吾辈纵不能读西文所著之书,但能通晓东文,即不患无研钻之资料,所患者无求学之志耳。中国人士游学日本,通晓和文者甚多,谓宜利用其所长,间接求之东邻,以为发达文明之助。夫囿于东洋之思想,固不免有狭隘之讥,然并此而弃之,则学问将毫无进益,岂不重可惜哉!此余之所感者五也。

以上所云,皆为有外国文字之知识者而言,而国内之人,此类人实居其少数。吾之为此篇也,实欲劝国内大多数之人共勉于学;所希望于能通本国文学者,其意尤殷。区区愚诚,当为读者所共谅。吴君稚晖之初往英国也,贻书国内友人,谓“苟无普通科学与外国语言之预备,则不必急急西游,苟求学之志坚,则虽在国内,凡西洋之学问,皆可曲折而求得之”。此诚扼要之言也。余尝闻人言:“在内地无师无友,不得其门而人。”心窃怪之。凡豪杰之士,皆无师无友,挺然独立而能自有所发明,诿于无师友,倘亦不能自立之咎欤!余尝见有人留学日本,因资斧不继不得已而归国者,自叹失求学之机会,余亦心非之。盖诚能有志,即在国内未尝不可为学也。余曾留学日本,又曾留学西洋,受益孔多,良堪自幸。然以余自知之明,余即不往西洋,专在日本,亦可以为学;且即令不往日本,专在本国,亦未尝不可为学。诿于无出洋留学之机会而自画者,只足见其无志而已矣。吾国出版界寂寥已极,微特比之欧美各国不免汗颜,即较之东邻亦大存逊色,然吾览商务印书馆之图书目录,见其中新译印行者非无可以观览之书。犹记余未出洋之时,读制造局与广学会之译本,亦复多有所得。今试问吾国之能读书者,果已悉所有译本而尽读之乎,抑犹未也?有译成之书而不能读,而徒叹国内之无书,诬亦甚矣!吾愿有志于学者,悉取现在所有之译本而披阅之。将来学问之途大开,译著之书踵出,则源源购读,新机且日引而日深,岂非人生之乐事乎!此余之所感者六也。

且夫学问非必悉求之于他国也。吾国有固有之文明,经、史、子、集意蕴盟深,正如遍地宝藏,万年采掘而曾无尽时,前此之所以未能大放光明者,尚未谙取之之法耳。今以新时代之眼光,研穷吾国之旧学,其所发明,盖有非前代之人所能梦见者。吾人处此万国交通之时代,亲睹东西洋两大文明之接触,将来浑融化合,其产生之结果,盖非吾人今日所能预知。吾人处此千载难逢之机会,对于世界人类之前途,当努力为一大贡献。王君静安尝论国学,谓战国之时,诸子并起,是为能动之发达;六朝隋唐之间,佛学大昌,是为受动之发达;宋儒受佛学之影响,反而求之六经,道学大明,是为受动而兼能动之发达。今吾国第二之佛教来矣,西学是也。乃环观国人,不特未尝能动,而且未尝受动,言之有余慨焉。吾之所望者,在吾国人能输入西洋之文明以自益,后输出吾国之文明以益天下,既广求世界之智识,复继承吾国先民自古遗传之学说,发挥而光大之。此诚莫大之事业,非合多数人之聪明才力累世为之,莫能竞其功也。此余之所感者七也。

今欲研究国学,其中亦有多数之派别,不得不就之一言。儒术为国学之正宗,与之对立者,战国之时有杨墨,西汉之时有黄老。及佛法东来,思潮乃益为壮阔。儒术之所传为六经,因解释之异同,而有宋学、汉学之分。

宋学派之经说,荟萃于《通志堂经解》,汉学则以唐代所定之《十三经注疏》为主,而荟萃其说于《学海堂经解》,与《皇清经解续编》。而宋学派之中,又有程朱派与陆王派之分;汉学派之中,又有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之分。

各树一帜,互相非毁。今将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此等门户之争,早已不成为问题矣。余本服膺孔子之道,然既不欲为专宗孔子、罢黜百家之愚,复不欲为攘斥佛老、驳击耶回之隘。余本自宋学入门,而亦认汉学家考据之功;余本自程朱入门,而亦认陆王卓绝之识。此则余对于各派所取之态度,可为海内人士正告者。子思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庄子日:“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陆象山日:“各尊所闻,各行所知。”穆勒·约翰日:“言论自由,真理乃出。”吾愿承学之士各抒心得,以破思想界之沉寂,期于万派争流,终归大海。此余之所感者八也。

以上所陈,悉本胸臆,兹值《公言》杂志出版之初,略贡其愚,以就正有道。海内君子,庶有不弃葑菲进而教之者乎?

余改良社会之意见

吾国近日经极大之改革。变国体为共和,此其最重大者,不待言矣。他如废科举、去辫发、禁缠足,戒鸦片,皆千百年之积习,前人未曾梦想其改革者,乃因二三志士之哓音瘩口,竟有涤荡振刷之期。可知敝俗非不可革,独患无大声疾呼警觉聋聩之人耳。自愚粗有知识以来,见民间风习不良,恒怀积诚立行转移一世之志。近日居游东西各国,问俗观化,感慨益多。今将正告国人,以吾之所信,傥获同心,更相传说,庶言论或有成为事实之时,此则区区之微愿也。

吾国近日之变法,实万国交通之结果。风俗以比较而优劣见,人惟自知其短乃肯舍己从人。余对于社会之改革,固取渐进主义,非盲从欧化者。然平心考察,吾国风俗,非无远逊西俗之处,舍其短而取其长,固今日之急务也。课读之余,间有记述,事皆微细,然颇切实,拉杂成章,以尘读者之清览,傥亦勉效涓埃之一道欤!

贫以无求为德。西洋、日本之旅馆佣人,无请求酒钱者。而中国客寓、轮船、火车中之佣人,无不请求酒钱,贪多无厌,苦缠不休,平民之贱有同乞丐,良为可哀。此当为改良社会之一条件。

现在修正约法,载人民在法律范围内有书信秘密权。凡文明国政府,必尊重人民之书信秘密权,人民亦当尊重他人之书信秘密权,又当保护自己之书信秘密权。中国人全不知此义,往往拆他人之信件,亦无法律思想,[此]野蛮之恶习也。西洋人夫不拆妻之信,妻亦不拆夫之信,至亲之人亦存客气,甚有礼也。人不可不尊重自己之言论自由,又不可不尊重他人之言论自由。“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英国公园中于星期日,往往同时有数人演说,各持一义,各占一地,各有其听众,绝无立人丛中加侮辱于演说者之事。此之谓言论自由。其人民程度之高,’良可钦佩。中国人于大会场中议事演说之时,往往有掷墨水壶、投椅击人之事,以上流社会之人公然为英国下流社会所不屑之野蛮举动,其受病之源,则好同恶异之一念也。人皆有自由,而以不侵他人之自由为界,今欲伸己之意见,而强迫他人使不得发表其意见,不公孰甚!乃相率为之,恬不为怪!吾国人之不讲公理,不讲道德,由来旧矣。

西人以妄语为大戒,人若犯之,则为乡党所不齿。吾在英国漉北淀时,与某视学员往还颇密,熟知其家事。其幼女偶作诳语,不特为其母所诃,即较稍大之姊亦引为深耻,谓不料其妹乃作出如此下贱之事也。其妹自此以后不敢再说谎。西人之社会监督严重如此,殊不可及。吾国寻常人似全不以说谎为可耻,道德程度远不及西人,良可愧也。

人于户外新鲜空气之中为各种之运动,则血脉流通,呼吸速而强,多吸人空气中之酸素,而身体之活力遂增,此卫生至要之事也。西人多好为户外运动,如庭球、野球、蹴球、划船、游泳等事,皆可以锻炼身体。美国欺卡果地方工厂林立,空气甚坏,宜多发生肺病,而事实反之。则以其地居民多好户外运动,故有防御肺病之效也。中国人不好户外运动,而偏好下棋、斗牌各种户内之游戏,此国民文弱之所由来也。

余近阅医学博士北里柴三郎《肺之健康法》一书。始知肺病之由,为一种结核菌侵入肺部,滋生发达,遂破坏肺之组织,而有吐血、吐痰等证。此种结核菌,由有肺病之人自痰中吐出,仍可以传染他人,乃至为危险之事也。

同类推荐
  • 无数灯火选中的夜(中国好诗·第二季)

    无数灯火选中的夜(中国好诗·第二季)

    说到冯娜,作为阅读者很容易会想到——云南(出生地)、广州、少数民族、图书馆、女性、“85后”。冯娜的诗歌淡然但非寡淡,或者像她在诗歌中所说的像“偏狭的桉树”。那种俭省和留白的话语方式总是让人想起藏区的道歌。冯娜懂得放也懂得收,很多诗作的结尾仿佛一个人的手掌在有水汽的玻璃板上停留。具体来看,冯娜近期的诗歌主要分为四个空间区隔,而实际上它们彼此间又是相通的——出生地、南方、北方、精神生活的空间。从空间角度来说,冯娜的诗歌是有具体指向的,但是反过来看这些空间实际上是互相穿连、交织起来的。它们一起呈现出来,恰好又是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分开,呈现了现代性经验的复杂性与可变性。
  •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这次选了他的《吉檀迦利》和《新月集》。
  • 永居异乡

    永居异乡

    《永居异乡》是一部诗歌精选集,选取了先锋诗人欧阳昱的70首经典之作。本诗集除了收录了欧阳昱《限度》《二度漂流》《诗非诗》等三本诗集里的最优秀的诗歌,还收录他2000年以来的新作,是一部足以反映诗人全部写作风貌的作品集子。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热门推荐
  • 创业从美食开

    创业从美食开

    叮!恭喜您被《最后一个帝国》系统选中,请选择以下开局模式1.美食体系。2.金融体系。3.文学体系。这个系统有点强,嗯……我想全选。
  • 去朋友家的路上

    去朋友家的路上

    儿童性侵阴影下的孤独挣扎,禁锢一生的心灵之伤。孤独的童年,变调的童话,令读者心碎而难忘的文学杰作。昨天,今天,明天,他几乎总是孤单一人。他走在去朋友家的路上,走向人生破碎的那一刻。他叫维格沃特,十一岁。家里的气氛沉重,生病的母亲情绪反复无常,动不动就光火,父亲则是个典型的和事佬。在一个昏暗的冬日下午,他出外到一个朋友家去,黑暗中“可乐人”的眼睛盯住了他。这一天,改变了他的一生。三十多年以后,一头筋疲力尽的大象横卧在奥斯陆郊外的一条马路上,只有维格沃特知道这大象来自何方。
  • 活着就有理由

    活着就有理由

    本书收集的每一个小故事,它们或谈生活的智慧;或论婚姻的得失;或说处世的良策;或译成功的阶梯,每一个小故事都流淌着笔者的热情,滚动着笔者真诚的灵魂,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
  • 红城爱恨情

    红城爱恨情

    本书以武侠、爱情为主、部分盗墓,涉及中原红城、北部沙漠、江南大侠、西部二兄弟、东部古三派,部分历史为背景,大好河山尽展于读者眼前以中原名城——红城为中心,讲述了两位男子,为了守护武林至宝——血圆珠的过程,与北方沙漠深处——凌千城;江南——绿宛府;西部——荆棘山二兄弟;东部三城;西域一方而与江湖儿女产生的爱情,友情,怨情的凄美故事……主人公(一)城武与西域公主叶赫·兰欣、梁垣·余殇的伤感爱情故事;主人公(二)齐云鹤闭门最后一位弟子——琴冰,一生为了帮师傅完成心愿——守护武林安宁,保护红城府血圆珠,阻挡千凌在武林中做坏事,一路上与追随他的女子江烟柔的爱情故事……起初,因为昆仑山大师-齐云鹤的二弟子,因为忌恨师傅把血圆珠交给师兄玉涵柏,趁夜偷走师傅不让练习的致正亦致邪武林秘籍——《乌剑穿心录》远走北方沙漠深处,建立凌千城,手下有连城、连山、连海三位一流高手、千奇军。因当初遭遇武林人士追杀,后来报复江湖,且欲抢走红城府血圆珠增加内力,练成《乌剑穿心录》最后一章一统江湖……与江湖人士、西域焉耆国、龟兹国、游牧族发生的相杀争斗……
  • 大宋皇后思瑶传

    大宋皇后思瑶传

    北宋末年,狼烟四起。看相府嫡女如何成为大宋皇后,扭转天下颓局。
  • 洛葭月探案之依依残腊无情别

    洛葭月探案之依依残腊无情别

    初见时值冬月,瑞雪初霁。安静窒人的小巷里,两道溜长微弯的粉壁立在青灰的石板路旁。雪粒细白清薄,铺就在墙角,隐隐见着少许凌乱的雀爪印于其上,看不太分明。洛葭月将后背抵住白墙,单手挟持一名青年男子,目光微冷:“贫道今日刚刚踏上会稽县,陶知县是凭着什么,一口咬定贫道便是制造多起绑架案的嫌犯?”站在她身前不远处的是一名二十出头的男子,身穿簇新的藏青圆领夹袍、淡绿素罗合领单衫。眉清目朗,年轻斯文。
  • 曼曼星辰皆为你

    曼曼星辰皆为你

    她被丈夫和堂姐联手背叛,逼她远走他国。5年后,她带着萌宝归来。萌宝则是一心想找父亲,但凡长得帅,有钱,条件好的通通都不放过,走到哪就吆喝着,“我妈妈又美又会赚钱,身材超级正的,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儿砸,你这样妈妈会死得很惨的。果不其然,某一天,嚣张的大总裁挡下她,“你拐走我儿子,现在居然还让我儿子帮你找各种男人搭讪,这笔账该怎么算?”“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行,看在你连命都给我的份上,我允你一个愿望。”大总裁将她逼到角落,“儿子是该添个伴了。”“……”她什么时候许了这样的愿望?!
  • 彼岸忘川:下载你的爱

    彼岸忘川:下载你的爱

    韶华不及你眉眼纤长,倩影浮华惊梦,奈何彼岸花落,许你忘川黄泉。你是我一直收藏的秘密,生怕被自己遗忘,秘密的尽头,你还好吗?佐边忘川,彼岸花落,那一刻的相遇注定了今生的纠缠,一场青春一场盛宴,一场游戏一场心伤。今生无法再续的情缘,来世让我为你唱一首情歌。许念炀,就算你走了,也别忘记,这里有个女孩,那样爱着你,她叫苏洛洛。
  • 阿阇世王授决经

    阿阇世王授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

    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

    荟萃古今中外的经典智慧故事:点石成金的奇思妙想,奇峰迭起的经商创意,创建生活的思路方法,品评爱情的促膝长谈……一个个故事就是一脉脉智慧的清泉,它们可以开阔你的眼界,启迪你的心智,发掘你的潜力,使你在生活中更加如鱼得水,更加成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