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600000012

第12章 许鸿宾说(10)

答:画不好,如牡丹,就要成了“大被面”;但也不见得不要颜色,可以用点花青、藤黄、赭石。颜色用好了,也能弥补中国画颜色的不足。社会在进步,中国画技法得发展,才能跟得上人的审美要求,才能站得住脚。

问:有一些色彩可能只有在外国的颜料里才有啊。

答:咱们不见得要他们那么丰富,可在单纯里求变化,比如绿色,花青加点赭石是一个感觉,加点藤黄又是另一个感觉,颜色多少配比不一样,感觉都不一样。

问:调色您自己下了很大功夫。

答:我对颜色比较敏感,我的画不是大红大绿,而是重彩,花鸟画里加上重彩的东西,可以响亮,让人看着振作精神,如果不加重彩,整个的花鸟画调子就灰突突的,所以说花鸟画得发展。

问:重彩的颜料,蒋采苹搞过很多开发。

答:美院附中制颜色,制出多少种来,我这儿都有。

问:您觉得他们那个颜料和传统国画色有什么区别?答:颜色要更丰富些,他们的石色,就是颗粒粗点儿,工艺还没那么好。

问:姜思序的颜料怎么样?答:还行,不过,像这藤黄,过去的管儿黄相当好,现在的就比较粗了。

问:也可以买到管儿黄吧?答:也有,有时候能碰上,不过那个花青、赭石、藤黄常缺,早早地就卖完了,荣宝斋有时候也没有。

问:最容易卖完的是花青,山水着色主要靠花青。

答:那赭石非得姜思序的才行,代用品颜色不正,花青也是不正,没加墨颜色和普蓝差不多,自己还得重新调,才能出来那个正色儿。那都是植物性颜料,尤其是朱砂,有时候药店里有,找不到替代品,代用品都不行,发污,实在不能用。

问:药店里有朱砂,是一味中药,藤黄也有。

答:尤其是朱砂,要是弄到好的,鲜红。

问:那个得自己研。

答:自己研,我也买有颜色墨。

问:但颜色墨效果好像也不是太好吧。

答:不太好,我以前买过几块老朱砂,旧的好,我上学时因为经济困难买纸买什么的钱不够,就把原来买的朱砂卖了,现在想起来很可惜,没办法。

问:您用外国颜料吗?答:不用。我现在用复合的。有时候也使点马利色,德国洋红。

问:据说过去齐白石都用这个颜色?答:齐白石他自己制色。

问:但洋红他制不来。

答:他是制不来,可其他的都是自己制,像印泥就是他自己制的。

问:他在湖南的儿子找他要钱,他躲儿子就把钱不知是交给李苦禅还是李可染保管了,结果回来的时候他就说少了,让他的学生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答:那时候钱毛,他都换成小元宝,系在腰里。齐白石很朴实,李苦禅带着李燕去他家,他喜欢小孩,拿出月饼来给他们吃,一看,都长了毛了,他自己也舍不得吃。做饭他自己做,也不用别人,他的钥匙一大串,什么都锁着。他是个生活特别艰苦、特别朴实的老头。

问:他的宅子好像还在,周围都拆了,就他那个没拆,但是也没有开放。

答:因为他没有个纪念馆,本来是应该用和平奖金做纪念馆,可奖金给儿子们分了,要不然可以弄个很好的纪念馆。

问:现在据说要盖馆了。一个是他,一个是李可染。

上次是听李可染的夫人邹佩珠说的。

答:国家应当投点钱。

问:按说齐白石在北京怎么能够没有个纪念馆呢,这不是很奇怪的事吗?答:这说起来就是不可思议,如果是在国外不知道要宣传成什么样呢。可在国外人家一提到中国画,就是指的日本画,这主要是因为咱们宣传的不够,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问:很多画工笔画的都在熟宣和绢上作画,可是您好像都是在生宣上作画?答:我很少在绢和熟宣上作画,我不喜欢那种画法。我喜欢小写意,既具体也有内容,虫是工笔的,景是写意的,两相对比,显得粗的更粗,细的更细。

问:试过在绢或熟宣上画吗?答:没有,基本没试过,因为不喜欢。

问:其他纸呢,皮纸什么的?皮纸和宣纸不太一样。

答:皮纸上洇得小,不怎么洇,比较好使,可是画出来的味道没宣纸浓,宣纸弄不好“哗啦”就洇开了。听说齐白石画草虫的时候上矾,就在草虫那块儿生宣上上点矾,干了以后变成熟宣了再画,我是直接在生宣上画工笔,这是我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独创的,生宣画工笔难度很大,弄不好就洇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怎么着色才好,怎么弄,反复琢磨,比如虫的颜色不是一遍就能画出来的,第一遍成功了,可画第二遍弄不好就洇了,这和时间的火候、用笔的轻重都有关系,在生宣上怎么打底子色儿,怎么能够画,都是我慢慢地摸索出来的。

问:很不容易的,这技法本身难度就很高。

答:因为在生宣上画工笔比熟宣生动,熟宣你这么一上矾,它就硬了,虽然说可以润色,好画,可是画出来它不生动。而我这是活的,你看我这工笔,我画得很细腻,可是不洇,这是个绝招,造假的弄不了这么好,弄不来,所以我的画不好仿造,一眼便知是假的。

问:工笔画的假冒赝品相对不那么多,费事。

答:也有假冒的。只要有钱赚,有些人不怕费事。不过,工笔画难度大,我现在的作品,别人临也临不了,造假画的都是仿的我二三十年前的作品。

问:都是什么人在做您的假画?答:有,多着呢,据我所知总共有三拨儿是专仿我的画的,也有上岁数的人。

《百虫图》/画一只虫不比画一只老虎省事/最大尺寸的草虫画/欣赏画必须看原作,印刷品不行/老眼不花/总督署里的猫头鹰/一两千年的传统几十年学不完/题跋诗文风格/基本上隐居/生活全靠老伴/结济家里/蔡若虹题画集书签/冯书凯的印/出“大红袍”画集/去天津拍反转片/七十龄童

问:您画《草虫长卷》是在1991年,有多长?

答:三十二米。那时还教着课,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们一边画一边讲。我给你拿来看看,这个还没发表过呢。

问:我看您这幅作品与现在的比就不一样了,构图都变了,风格也不一样,字也不一样了。这代表以前那个时候的水平,比较起来确实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答:都画的农作物,以墨为主,颜色为辅,淡着色。

问:艺术就是这样,自己跟自己比就能知道变化在哪里。这个虫是什么?答:是甲虫,这是蝼蛄、蟋蟀、小蜜蜂、蝉、蜘蛛、纺织娘、蜻蜒、蚂蚱、大蝈蝈、小蝈蝈,常见的虫都全了。

问:各种颜色,各种角度的都有,画得非常精彩,穿插得也挺好,要单纯是草虫不太容易表现,太小了。

答:不易表现,它需要有环境,这张画是个大一点的,用笔粗一点。

问:这张面目不一样,画家就得这样,我觉得这张画在您的画里面是比较新的,是另外一种面貌,显得特别淡雅,特别净。

答: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

问:草虫画这么大,据我所知中国绘画史上以前没有。答:对,草虫画都是小品,像我这么大的没有,我是第一个。问:将来办大型展览,这张挂起来效果一定不得了。

答:画这一只虫啊比画一个老虎也不省事,结构复杂,还得画出神态来。人这一辈子啊,时间太短了,做一件事能做好了,就不错了,样样都做好那很难,我一辈子就是画草虫。

问:多少古代大画家最后传下来的也就两三张画,米家山水也总共传下来那几张。草虫画大的图特别不好画,碎的多,我感觉比从画册上看到的送大会堂的那幅好。

答:那是《百蝶图》,是三十多年前画的,这个比那个好。当时是在河北宾馆,住了三个月,就画那一张画。

问:可以这么说,您的画是越画越好,尤其是大的作品。不过幅面太大了,超过了身体够得着的极限,怎么画?答:大张的画里的大石头是走着画,不走着画这一笔伸不到头,它有个气在里边,行的气在里边,要不接不上茬,染色儿什么的使大笔。

问:那么大的笔触,一般的笔都不行。过去中国入画国画,很少画这种特别大的。

答:少,大的也有,可真要是丈八的也少见。

问:极少,长的有,长卷有。

答:长的有,也没有太长的,现在一说几百米,把人看累了,也费力不讨好。也不见得越长越好,还是要精了才好,不是长、大就好,你看看宋朝的小册页,都是一尺见方的,那是无价之宝啊,你能说小了就不好吗?问:现在的这个追求大的风尚,可能也是因为一是展览的需要,一些场馆、大的建筑需要大的,另外就是和市场一直按尺寸论价有关。这是荷花,也是用宿墨画的。这个长卷比刚才那个还长,这是接起来的吧?答:接起来的,它是一个半八尺的条儿,接上的,不到两个八尺。春、夏、秋、冬,这是藤萝、荷花、月季、白菜,分别代表四季。表现方法有差异,但虫都是工笔的。我画这个草虫得益于我的眼睛好,到现在画画都不戴眼镜,而且我能不戴眼镜在昏暗的灯光下画。

问:这上面题的是“老眼不花,天赐我也”。

答:按说一般四十岁的人眼就花了,可我这么用眼,到现在我的眼一点也不花,要不这虫就画不了了。这是蝈蝈吃蚂蚱。逮住了,它是先吃脖子这个致命的地方,这些个虫我这都养着,在玻璃瓶里把两个虫放在一起,我亲眼见到蝈蝈就是这么个吃法。

问:这个草虫在构图中占的位置很小,可画的精、气、神都在这儿呢。

答:人能画出精神来,可草虫如果画出神来很难,因为它是个虫子,一般人画成标本的多。

问:对,标本画特别多。您要办展览的话这一批都是主打的画。

答:是,办展览还是得有大画,我的大画主打一个是《百蝶图》,一个是《百虫图》,这两张画是压阵的。

问:大的也确实得有,如果都是小品也不见得好,齐白石的作品就没有太大的。更多的是那种小的,叫一三尺的那种,他还画了很多特别小的册页。

答:因为他是画虫儿的,所以册页多。

问:黄宾虹的某些画册,拿来一看,觉得也没什么嘛,可是去展览馆一看原作,才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印刷时丢掉了好多东西,好多层次啊等等细微的地方。

答:看画册不行,笔墨都看不到。这是最后我题的:“沟旁石角并田园,百虫角逐斗腥膻。蝈蝈着装披绿甲,摆动双须奏管弦。蝴蝶翩翩飞上下,惹人撩目是花衫。阔眼蜻蜓频抖翅,痴愚蚱蜢草中翻。蜜蜂嗡嗡攒花粉,蝗虫弹跳逞冥顽。螽斯乍乍勤纺织,长咽一声是秋蝉。蟋蟀草底争咬斗,天牛爬行触角弯。螳螂回首举双臂,瓢虫点点红色鲜。无名小虫数不尽,大干世界妙自然。丁丑新月许鸿宾写于多思斋。”问:这首诗挺好,一句一虫。

答:常见的虫这上面都有。因为我对虫子和花鸟很有感情,所以这诗没费劲就写出来了。

问:后面是“年七十,老眼尚能工虫”。

答:你看这个地方,我把这个虫的纹都勾出来了,我七十不戴眼镜,就能勾出网纹,能够看得很清楚,在灯光底下也能画,有些东西凭感觉就能画出来。

问:我觉得任何了不起的成就都是靠有了不起的天才创造出来的,老天就给了您这种视力,多少人四十几岁眼就花了,这样的人搞画的也多的是。艺术作品原作和其他的复制品都是不一样的,艺术欣赏一定要看原作。您的画作非常精彩,看照片没法比。

答:照片什么也看不出来,看不出来是怎么画的。不看原作就没法评论啊,中国写意画,笔墨是第一位的,它是语言,语言不好不行。

同类推荐
  •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美学与历史》主要包括“康德与美学史”“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反传统主义与现代化”“三个中国两次转型”“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等,这些论题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沉思。对推动美学及其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三十年的心得杂感,两岸三地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全书幽默风趣,文辞生动,细节丰富,金句百出,甫一推出海外华文报纸便竞相转载,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此次恰逢李翰祥导演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经过重新增补、整理,附上难得一见的家庭珍藏照,同时推出精装限量典藏版和平装版,以表纪念。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主要内容分为“独特的汉字”、“甲骨文与金文”、“隶书及其子孙”、“文房四宝”等章节。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热门推荐
  • IT宅男在大唐

    IT宅男在大唐

    21世纪的IT宅男在老妈的安排下去相亲,不想在回家途中出了车祸,一丝残念让他魂穿唐朝,在这繁华锦绣的时代,IT男给自己定下了三大人生目标:一赚钱、二买房、三成亲。可是自己除了写程序啥都不会…且看IT宅男如何白手起家,在另一个“世界”混的风生水起。书友群:18720391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凰医妃,皇叔撩不得

    凤凰医妃,皇叔撩不得

    修行千年,重返凡间?前世,渣夫狠毒,灭她家族,赐她毒酒,害她未出世的孩子?这一世,她要翻身做主,改变命运,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某皇叔:“你咬我了,准备负责吧!”某女:“……我不属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世同堂(套装共2册)

    四世同堂(套装共2册)

    全本纪念版,完整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八年创作,全本出版历经四十年。老舍半生心血之作。本书原稿毁于十年动乱,部分内容根据英文版本回译补齐。入选《亚洲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华文小说100强”,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北京高考语文必读名著。家园沦陷的凄惨,亲人离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坚忍,重整河山的激愤……老舍先生以充满了责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将整个中华民族的那段灰色记忆,浓缩在了一个小胡同十几户居民的悲惨遭遇与忍辱负重之中。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是怎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难关?每一代人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 故乡花事

    故乡花事

    由50种花卉组成的50篇散文,每篇散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且温柔地描写了一种江南花卉,并寓言了作者的思绪和情怀,全书文笔流畅,文风朴实,语言精练,文字优美,真是花美、字美、文更美。具有很好的阅读性。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纨绔神医

    纨绔神医

    生日宴会当晚,方源被自家的黑心老爹丢上街头,除了身份证之外啥玩意都没有,倒霉的方源必须在试炼期内好好活下去并且成就一番事业,幸好,方源凭着一身医术,在医院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妖孽人生从此拉开序幕。
  • 唐初一小兵

    唐初一小兵

    唐朝,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最为强盛的朝代。诸位看官且看张毅如何从一名无名小卒混到朝堂,与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斗智斗勇
  • 屋檐下的彩虹

    屋檐下的彩虹

    她是夏家的三女,五岁那年她被自己的母亲无情抛弃,后来被夜氏收养为养女。爷爷的疼爱,哥哥的溺宠,让她的童年有了新的光彩,她曾因为高烧失去记忆,淡忘了那个曾经的家。可是当她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那些早己经尘封的记忆再次打开,那痛苦伤疤再一次被揭开,她却只能默默承受。母亲的贪婪,好友的背叛,闺蜜的陷害,亲人的离去将她坚强的内心击碎,将那个爱笑、天真的她抹杀。因为被好友陷害她的双腿可能再也站不起来,身心伤痛的她选择了离开。她用过人的天赋创造了属于自己品牌,可是她不再是夜家最疼爱的小公主,她是“天才少女”——夏雪莉。她以全新的身份,开始全新的人生,可是还是逃不过命运的玩弄,当她和他再一次相遇又怎样
  • 名门侠女

    名门侠女

    一个持刀拯救众生的宠物医院医生莫爱,一朝来到江湖世界,进入了一个和自己同名的小姐姐身体里,于是……“小姐姐,我以后叫你莫大爱,你叫我小爱好不?”莫大爱:“行,但你以后少说话,别人看着我自言自语,会误以为我是疯子。”“嗯,”沉默一秒后,莫小爱惨叫一声,“啊!!”街上众人注视而来,莫爱持剑逃走。莫小爱OS:嘿嘿,让你欺负外来人口!这是一个看遍江湖恩怨情愁,终登陌世之巅引天下俯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