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800000013

第13章 说吴冠中(3)

我知道,他老早病倒了,身体瘫痪了,勉强能走路……我动身到他那儿去。

我在宽广的公园里的一条小径上,碰见了他。他裹着皮大衣——而那时正是夏天,——面容憔悴,蜷缩着身子,眼角上边撑着草绿色的遮阳伞,坐在一辆不大的四轮车上,后面由两个穿着华丽的仆人制服的从仆推着……欢迎您,一他用凄惨的声音说道,——在我的世袭的领地上,在我的古老的树木的覆盖底下欢迎您!在他的头上,一棵高大的千年槲树,展开着像大帐篷那样宽阔的枝叶:我于是想:“呵,千年的大树,你听见了吗?一个半死不活的蛆虫,在你的躯干边蠕动,却正在把你叫做自己的树呢!”不过,飘来一阵清风,穿过大树稠密的叶子,发出轻轻的沙沙声……我于是以为,古老的槲树正以善意的、轻妙的笑声,来回答我的思虑一回答一个病人的赞美。

(《爱之路屠格涅夫散文诗集》黄伟经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美协组织画家入藏写生,首选是董希文,董希文不忘旧谊,推荐我同行,我甚喜,如得彩票。”(p7)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按照中国传统,此处该有起码的谢意才合礼数。此处隐约只讲了董希文念旧,而吴冠中并没有感恩致谢的意思。所以,用的是得彩票的比喻——谁也不会感谢卖彩票给自己的人,只认为是自己运气好!西方有感恩节,中国过去对感恩更是极为重视,而随着“破四旧”与旧传统的彻底打倒,世人渐渐忘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庄稼的青春之美不逊于花卉,远胜于花卉。”(P11)这是个不规范的句子,不逊于与远胜于固然有意义上的重合,但是用来比较,却不可以同列。如果一定要用,也得加上“不但不,反而”才恰当。

《高梁与棉花》其实仍是凡高的回响,虽然改成了中国的庄稼。所以,吴冠中在此处承认画时心里在体味凡高。这不是闲文,是写给内行的伏笔。当然,对外行,就不必坦白只是历史上名作的模拟了。

《瓜藤》与《胡萝卜花》,花卉为主体,而风景人物为点缀。中国传统花卉就不会如此构图,这些地方都是从法国绘画中学来的。

“这是我国传统绘画致命的弱点之一,巨匠如李公麟,也不免犯此错误。”(P25)吴冠中说李公麟的马近乎耗子。这种苛评古人的做法,不可取。

甜美柔和秀丽的色彩、色调是吴冠中的个性风格,一生未变,有些女性化的江南小情调,如果老老实实,不失为一小名家。这都是法国印象派的遗风。

“提到油画风景,我立即就会联想到尤脱利罗,他那笼罩着淡淡哀愁的巴黎市街风景曾使我着迷,”(P27)这段文字对于理解认识吴冠中画风来源极其重要,不要轻轻放过,张安治为吴冠中所写评论曾指出吴主要受郁特里洛影响。

中国当今有钱买艺术品的没鉴赏水平,有鉴赏水平没钱买艺术品。只有收藏家而鉴赏家缺席。

西方绘画以人物画为最高,风景画地位要低得多,事实上,西画的技法优势主要体现在人物尤其是人体上,而吴冠中此书除极少写意人物而且是简笔写意或点景人物以外,几乎全以风景与静物为主,见不到西画正宗功夫。

西方没天赋、受教育程度差的二流三流业余画家,才画风景,如希特勒。

《双燕》是吴冠中代表作,可能是因为自知字不好,所以未在画上题名,代之以印章,可是这幅画上的三方红章也不高明。对于画家来说,不懂印章,真可怕!不懂而要人云亦云地使用印章,真可怕!吴冠中不是我喜爱其风格的画家,但却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画家,尤其是其市场运作手法。我在《大师谈艺录》里访问的书画家,首先是作为历史经历者与讲述者,而我是提问者与记录者。

“无奈文艺之神没有赋予我才华,我报以苦劳。”(P83)吴冠中在这里说的是真心话。外行却当成是谦虚。

6月3日去南京鸡鸣寺,赶上晚课,唱经的全是尼姑,年纪不大。下午到清凉山,也在恢复寺庙,只建成一殿,正筹备,公园免费开放,闹市中一清静去处。江苏出版集团占了崇正书院位置建成图书展示中心,魏紫熙纪念馆也在山上,再加上龚贤故居,文化氛围颇浓。

平、薄、弱是吴画的不足之处,也是大病,不耐看,少内涵,技法的技术含量低,易画易学易仿。虽多用巨幅,实乃小品耳。他自己评论印象画风景全是小品,大幅也是小品放大。

油画就无法取巧,因为要铺底,要画满,所以尺寸选择就会慎重认真。

吴的墨彩作品,如果翻画成油画则太空洞,几不成画!中国画以书法为根基,西画以造型准确为根基。吴冠中的画,没有书法基础,而造型又不严谨,没能结合中西绘画的长处。

“我前半辈子的艺术历程,主要是在裸体画中学习、钻研、探索,西方造型艺术的精髓,其形式法则的归纳,可以说都源于裸体。然而我的全部裸体作品,包括油彩、素描、速写,以及这些作品的照片,统统毁于十年“文革”浩劫中,每举办自己的回顾展,总要在前言或后记中,提到已无一件裸体作品的遗憾。”(P125)这段话是解释他晚年的油画《伏》的,不过,这幅人体作品,却是头伏冲下,人们只能看见其长发——从构图上当然不失为巧,而若从技法角度出发,却可以明显地看出是藏拙的招数,因为伏下头去则脸便可不画。裸体画没有脸部,在难度上当然就大大降低。

吴冠中的早年裸体画,应当不会全部毁掉,当然,看过他的裸体画的行家,有必要告诉世人这些画的情况。

《情结》这类的游戏笔墨性质的画,只可偶一为之,只可有一,不可有二。其实谁都可以这样画。

1994年的《女裸》是对马蒂斯的仿作,而吴冠中在文字里批评任伯年“概念地作些符号”,妄议古人易,超越古人难。《忆江南》,同一构图一画再画,越画越简,与毕加索画牛可能是一个套路。艺术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可以看到用西画技法创作的中国画,也可以看到用中国画技法创作的油画,但是看不到用西画技法创作的油画,与用中国画技法创作的中国画一一这就是吴冠中的画。

《五牛图》可能受毕加索影响。前面吴冠中说中国古人画法有限,也即写实造型不高明,而他的此图,不仅不比古人韩混原作精确,反而更写意了。怎么解释?自相矛盾!赵无极、朱德群的画抽象,依我的理解,是华人艺术家在西方边缘化的反弹。一画具象就要内含,就要思想,就要文化与背景,而东方人很难得到法国人的认同。所以,要在巴黎的画界生存,只好画抽象,选择人类大同的审美标准,超越国界、种族和文化。这是被迫抽象。因为若是中国画家画抽象,法国人还看得懂,倘若中国画家竟画具象,法国人可能就不懂,甚至不屑于懂了。

从吴冠中题在画上的字,如《夕阳兮晨曦》写了五行字,算是长题了,可以看出无临碑帖的功夫,没基础,只是信手涂写,而从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不当无此常识,又有熊秉明、黄苗子这样的书法理论家,如果有闻谏则喜的胸怀,早也就从善如流了。“土有诤友,身不离于令名。”难矣哉!古人有所谓“免题钱”,适用于吴冠中。

批评的缺席导致书画界的粗制滥造,肆无忌惮。

“但我不喜欢将诗题在画面上,局限了画境,后来还是将诗裁去了。”(P241)吴冠中始终不肯道一句自己书法不行,写字太丑,而是绕着圈子文过饰非。

我也曾将题诗从画上裁下去,只因为写后看着太难看129“老来种块自留地:汉字春秋。”“我立足于汉字家园,力图孕育东西方都感惊喜的怪胎——混血婴儿。”“书艺觅新知,新的造型美。艺术生命延续生长,全靠创新,抄袭世家,其能久乎!”这是吴冠中为自己最后创作的一批“书法”所作的解释,可谓是巧言善辩之至。话容易说,字要达到这个目标,对吴冠中来说却是太难了。在有几千年书法艺术史的中国,吴冠中要觅到书法的知音,实在是一种奢望。他能觅到的,只是慕虚名的收藏者与市场效益。

在九十多岁高龄,获得几乎所有的桂冠与荣誉之后,吴冠中在书法上所表现出的自信,反映了他无自知之明的一面。如果他不宣布自己也写字,也搞书法,谁都不好叫真地指责他题画的字不及格。但是,他却在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公然宣战,还把临摹学习前人书法的人都一棍子打死,这让我联想到那句名言:无知者无畏,吴冠中先生对中国书法,应当是到了无知的程度,否则无法解释他的言行。

201O年7月29日京城闷热以一日之力挥汗录于闲闲堂

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

——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吴冠中文丛》叶荷主编团结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一次在北京图书大厦见到这套书,不是在美术架区,而是在散文、文集架区。书店的分类摆放,并不科学,因此,一般的读者与研究者,只到美术架区找新书,就往往会错过一些特别重要的新书。我对自己所研究的专业领域图书,采取的是竭泽而渔的策略,力争无所遗漏。

常常在我提到刚买了一本什么样的书时,会有美术界同行说自己怎么在书店没见着这本书。原因或者是去的书店不够多、不够大、品种不够全,或者是没找对地方。在中国,至今没有一家真正品种齐全而店面设计合理的美术书店——相对而言,音乐书店、建筑书店与文物考古专业书店倒都有相当不错的样板。

从出版社品牌与图书装帧设计看,这套书没让我产生购买的兴趣。可是,在我离开北京回到昆明后,与编辑谈书稿进程时,她认为如果这套书有参考的价值,哪怕价值不大,也还是该买,她负责从网上订购,直接在异地交付给我。

于是,2009年6月16日我就在昆明龙井街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挂着“副主任”门牌的办公室里收到了这套书。次日早晨在厕上开读第一册,可是有些读不下去,只翻看了十几页,就丢在一边了。不过,我认为这套书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对报刊图书,我一向的观点与主张是,多一本就比少一本好。

转眼到了2010年7月,吴冠中逝世后,这本书稿也就不能再拖,而在写完《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后,编辑嘱我还是尽可能再把这套书也写写读后感或批注。事实上,我对吴冠中先生本来也还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就借这一形式,结合读书笔记,拉杂书写下来。

传播自己知名度与观点的大师从七十年代开始,中国艺术家之宣传炒作,第一高手是吴冠中。从打官司到打笔仗,吴冠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一定要在公众面前引起一次争议或关注。

吴冠中如果选择艺术批评作自己的事业,应当比选择绘画要能取得更高、更大的成果。

在巴黎留学的吴冠中,对于现代艺术与传播的关系,有着深刻的领悟,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报刊出版资源,他出的画集画册出版就已相当不少,而所出的各种文字著作与文选就更数不胜数,他成为出版社的宠儿,当然不单是因为他的书好销,而是他的画值钱。在这七卷本文丛选集之外,他的绘画有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全集,而文字又有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文字全集。所以,他自己也表示非常满意,用了个比喻说“男婚女嫁,母亲该心安了”(第六册P270)。当然,他可能没意识到,他自己的书出得如此气派,但是古今中外其他任何画家都没他这种运气。所以,他用“心安”二字,也许不够妥当,除非他认为自己确实是古今中外第一大画家。

在艺术与学术领域,不是谁钱多、谁能出得起钱,就可以什么事都能做的。当然,在宣传炒作与市场层面,现在确实存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现象。

就我所见,从2001年起,他甚至出版了《吴冠中艺术年鉴》,不同的年份由几家出版社分别出过,可见是自费出版。这是西方最擅炒作的艺术大师毕加索、达利都没做到的事情。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高水平、极其成功的炒作与宣传,吴冠中的画是不可能卖出天价的。因为他在绘画上的成就不仅没有赶上他的老师如林风眠、吴大羽,甚至不如他的学生辈的靳尚谊等等。但是,他的老师与他的学生,画价都远不如吴冠中高。

吴冠中有名言而无名画,吴冠中的名言警句很多,有一些切中时弊,表现出他的敢言,如他批评现在的画院与美协。早在1948年,他给吴大羽的信就有“众皆驽马,唯我骅骝,生心跳怦怦,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自信。”(第七册第102页)可见他之敢言是有充分的自觉意识的。

但是,作为画家,吴冠中没有能让内行公认的名画。他有作品极出名,但多是拍卖行的商品,因为拍出了天价,成为公众与业内注目的焦点。这种画,再有名,也不是名画。他的没有出售或拍卖的作品,没有名画。对画家来说,吴冠中的成功是商业上的成功,在艺术上则是失败的。

他后来不断哀叹的“丹青负我”,正是在艺术上的自知之明。

这套书里特别是书信部分,可以看到吴冠中是如何用心地谋划争取报刊出版机会的。他在法国开过眼界,比国内没留过洋的国画家们,头脑要灵光得多,所以,他打了一个时间差,在几乎所有画家都还不知道什么叫炒作时,就已经出手了,所向披靡。当然,他所用的策略与技术,也只是巴黎四五十年代的画家们玩滥了的套路而已:宣传炒作其实就那么几招。

同类推荐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从小就很个性鲜明,聪明好动,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争强好胜。童年时期的小盖茨非常喜欢读书,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书相伴度过的。他经常一连几个小时都坐在父亲的书房里如痴如醉地阅读。但是他对一般的儿童书籍,例如卡通、童话之类的并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喜欢阅读各种大人们的书籍。他最喜欢读的就是《世界百科全书》。小盖茨不但对书中的内容从头读到尾,而且还非常喜欢在读完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比尔·盖茨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本书以自述的视角,对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第一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国内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国内战的崭新视角。在总统任职期间,他力主大赦“叛乱”者,发起重建南方计划。他执行“中立”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为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南方建立了黑白同校的公立学校,为美国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美人一笑

    美人一笑

    此书宛若一份四川麻辣水煮鱼,你一边流着眼泪,抱怨它的尖锐与无情,一边却被这份刺激味蕾的鲜香麻辣,一路诱惑着,随文字的妩媚一笑,荡舟生活深处,撞开虚伪人生光鲜吵嚷的外壳。关于爱情、婚姻、朋友、职场、两性、江湖骗子、恶俗广告,且看安宁如何用文字的匕首,剜出其俗烂的内里。这是当代80后读者的喜欢的图书。
  • 魔法全能杂货店前传

    魔法全能杂货店前传

    欢迎光临小店,魔法全能杂货店商品齐全(你说的都有),服务周到(只有老板一人),价格廉美(老板说了算),是你说一不二的完美选择。
  • 龙凤BABY买二送一

    龙凤BABY买二送一

    走错房间,他把穿着齐P情趣装的她当作孝敬自己的礼物“吃”了!一夜乌龙,她成了恶魔龙凤宝宝的幸孕妈咪!五年后,辣妈萌宝VS风流总裁,好戏开场!
  • 容貌复原术

    容貌复原术

    垃圾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是东西的残骸——即使是在世界上不可一世、风靡一时的东西,也都会老朽,都会被使尽,被抛弃,最后是灭亡。在这些东西中,无论是纸屑、破袜子还是三角裤,无论是果皮、菜叶还是残羹剩饭,不管他是伟人、美女,或是奇珍异宝,更不用说枯萎凋谢的插花,都逃脱不了被抛弃而灭亡的可悲命运,这是事物常理,司空见惯。唉,但是在这世界上,一般的人,是不会去考虑这种情况的。
  • 众妙为道

    众妙为道

    俗尘难脱,天道难得。越人道,方入天道。众生难得。
  • 修仙之生存手册

    修仙之生存手册

    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一次怦然心动的相遇两人携手漫漫坎坷仙途这是属于花花和大力有情有爱的修仙故事
  •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在人生奋斗中,不慎跌倒并不表示永远的失败,唯有跌倒后,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才是永远的失败。我们若以平常心观之,失败本身也就不足为奇。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失败,他就难以尝到人生的辛酸和苦涩,难以认识到生命的底蕴,也就不可能进入真正宁静祥和的境界。其实,通向成功的路绝不只是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所以,能否到达心中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脚下道路的信任。
  • 上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选粹(精神文明建设丛书)

    上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选粹(精神文明建设丛书)

    《上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选粹》汇集了上海市全国第二批文明村镇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全国第三批参评村镇的建设经验。《上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选粹》共汇集了上海市70多个文明村镇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每一个文明村镇都介绍了各自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实施步骤、措施调整、取得成就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上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选粹》的出版既是上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总结,又可以为上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是上海市农村精神文明进一步建设的理论基础。
  • 洪荒之大师兄

    洪荒之大师兄

    混沌开天死,身合盘古元神,得证大道!渡量劫,拜鸿钧为师,成圣!圣人游洪荒,掌控宇宙行!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三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看你的了!
  •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知世者通。中国历史人物的是非和成败虽然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依然在谈论着他们,是他们人生的方法和经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