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500000022

第22章 游于方外无生死(3)

方外与尘世不同,进入这种境界就什么区别也没有了,天地万物浑然为一,你我彼此都成一体,因此也就无所谓生,无所谓死,无所谓终,无所谓始了。既然没有生死,没有终始,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生喜死悲、始欢终戚的情感差别,更用不着为生死去制定什么礼节,实行什么礼节了。所以当子桑户死后,孟子反和子张琴不但不哭,而且还相和而歌;他们这样做不但不觉得失礼,而且还嘲笑上前责问他们的子贡,说子贡哪里能懂得什么是礼。

游于方外为什么就会浑然一体,生死不别?那是因为视野发生了变化。游于方内,以尘世的眼光看人世,就好像用放大镜看世界一样,时间变得长了,空间变得大了,于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别也就展现了出来,生不同于死,彼不同于此。游于方外,站在宇宙之外观人世,就好像立于云端观察蚂蚁王国~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也就看不见蚂蚁的生死之别、彼此之分了。

故事涉及有关生死的三种看法:其一是以死为返回到了自己原本所在地,以生为离开了自己原本所在地。这就是子桑户死后,孟子反、子琴张在唱词中所说的“你倒是干脆利落地恢复了自己的本来样子,可我们还在这里充当着人哩!”。其二是以生死为气的自然变化,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来来去去,自然周流。这就是孔子在分析孟子反、子琴张游于方外时所说的“这些人的心境每时每刻都与大自然的造物者融为一体,每时每刻都伴随着贯通内外的气飘荡游移”。其三是以生为长疮生瘤,以死为疮溃瘤破。这就是孔子在分析孟子反、子张琴游于方外时所说的“所以他们以生命为多余的赘瘤,以死亡为赘瘤的溃烂”。

将这三种看法归纳起来,故事中的孔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像这样的人又怎么会理会死生与前后的区别呢!

在他们看来,人生不过是借助于不同的形体来展现同为一体的大气”。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因为这三种看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将生死看成是大道自然周流的往返过程。将其展开来陈述,大体是这样的:

大道浑然为一,无分无别,但却在不停地周流回旋,如果拿一个可感的东西来比喻,它就像浑然一体、茫然无界、周流不息的气。

大道在周流回旋过程中,可能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生和死就是其中的一对。顺着大道的回旋,一时呈现出生的样式,一时呈现出死的样式。而在这一对形式中,生是远离大道原本真一性的过程,当它出现的时候,有形有象,可闻可见,像是从那幽室里走了出来;死是回返大道原本真性的过程,当它发生的时候,形象消隐,闻之无声,视之无影,像是回到了原本的幽室之中。

说来说去,生死都不过是大道终而复始周流不止的过程,说不上谁先谁后;说来说去,生死都不过是大道不同形式的外在表现,就本质而言,同一无别,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

故事中的孔子将这样的思想方法称为“不理会肝胆的区别,不注意耳目的差异,循环往复,没有终始”。说以这样的思想方法看待生死,就是“迷迷糊糊地飘荡于尘世之外,无为自在地逍遥于内心世界”。换句话也就是说,游于方外,以道观之,就是不去理会生死的差异,将生死都视为大道周而复始的变化。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生人死,都是大自然循环往复过程的展现。知道这个道理的人,随着大自然的流转而自在地飘荡,所以不分生死,不趋生,不避死,生不喜而死不悲;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认为,生是福,死是祸,所以趋生避死,为生而喜,为死而悲,结果不但不能改变死人的命运,而且枉费活人的精神。

在《知北游》中,庄子对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论述。

他将人生比喻为“白驹过隙”,认为它会瞬时即逝,并由此引申出对待生死的态度。文中日: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缪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搜,堕其天轰,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其意是说:人活在天地之间,像是骏马飞奔,越过缝隙,一眨眼的时间就过去了。没有—个不是蓬蓬勃勃地出生,没有一个不是萧萧条条地死去。先是变化而出生,后是变化而死亡,有生命的东西为此而哀伤,有情感的人类为此而悲痛。与其如此,还不如解开那自然造成的束缚,抛掉那自然造成的桎梏,随物旋转,魂魄游到哪里,自己就随从到哪里。这就是人的最终归宿。从无形变为有形,又从有形变为无形,这是人们共同显示出来的人生道路,但却不是追求至理的人所追求的。以上这些是众人都在讨论的问题,不过达到至理的人却不讨论,凡参与讨论的便没有达到至理。显而可见的东西与道无缘,想要得道则须缄默不辩。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大道是不可闻见的:与其以闻见的方式求道,不如以闭塞的方式求道。懂得了这样的道理,那就是很大的收获。

这段论说包含四层意思:

其一是说,人生非常短暂,只是大道变化的一个瞬间。大道流变就像骏马飞奔,人生在世就像飞马过隙。

其二是说,生生死死,是大道流变的自然过程,生物变化的自然程序,人皆如此,没有一个能够避免。

其三是说,有鉴于此,人们就应该从对死亡的哀伤和悲痛中解脱出来,顺随生物的自然变化,生而不喜,死而不悲,生死不动于心,永远保持内,己、的平静。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至理,回归了大道。

其四是说,达于至理、回归大道的人不区别有生与无生,不分辨有形与无形,将生死来去视为一体,将有形无形划为同一。

正因为如此,所以也就无须言语和论辩了。

3.善吾生者亦善吾死

虽说生死都是大自然循环往复过程的展现,大道同一,生死无别,但死后究竟怎么样,活着的人谁都不知道,死了的人又不能来证明,于是,庄子借助寓言故事对死后的情景进行了描述。

他在《至乐》篇中说:

有一次庄子去楚国,在路边上看到一个骷髅,那个干枯的样子很是惹人注意。庄子走过去,用马鞭的把手敲着它问道:“请问先生怎么落了这么个下场?是由于贪生怕死、养尊处优而导致这样的吗?是由于遇有国难、路逢兵祸而导致这样的吗?是由于行为不善、有愧妻母而导致这样的吗?是由于贫寒饥饿、无有生计而导致这样的吗?”说完话后,拉过骷髅,枕在上面便睡起了大觉。

睡到半夜,在梦中见到了骷髅。骷髅对庄子说:“听先生说话像是一位论辩之士。不过你所说的那些事物都是有生之人的累赘,死了的人把这一切都抛在了一边。先生愿不愿意听听死了之后的情景呢?”

庄子说:“你来说说看!”

骷髅说:“死了之后,上没有君主,下没有臣子,也不分什么春夏与冬秋;悠然自得,随气沉浮,与天地一样长久。就是南面为王也比不上死后自在。”

庄子不信,说:“我让主管生死的神仙恢复先生的形体,给你长上骨肉和肌肤,还给你的父母妻子和邻里朋友,让你重新返回原先的生活环境。你愿意吗?”

骷髅皱起了眉头,撅起了嘴巴,哭丧着脸说:“我怎么会抛弃南面为王的快乐而去从事于人间的劳苦呢?我可不干这种蠢事!”

故事虽说死后比做君王还要快乐,那只是比喻,是为了说明摆脱了人间琐事,消除了一切烦恼,什么也不知觉,并不是说死后还有知觉。它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死后融人大自然之中,无所分别,一无所知,回归自在。回归自在,也就是回到了浑然一体的宇宙原初状态。回到了宇宙原初的状态,也就无所谓上下,无所谓君臣,无所谓四季,无所谓生死了。

死了可以无所分别、浑然为一,活人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

人既然还活着,在客观上就与死人不一样,他要吃要喝,要生儿育女,要交友做事,于是就很难将不同的东西视为同一,很难混天地万物为一体,很难视死为生、视生为死。

可是庄子认为这并不难,关键是要对人生有一个透彻的体验。在他看来,既然人们觉得活着好,那么也就应该觉得死了好;既然人们愉快地接受了生命,那么也就应该愉快地接受死亡。他把这称之为善吾生者善吾死。

为什么?在庄子看来,这是因为人生人死都是阴阳造化自然而然的变化程序。既然人生这个自然程序是好的,人可以顺理地接受,那么,人死这个自然程序也就应该说是好的,也应该像接受人生—样顺理地接受。如果只接受人生,而不接受人死,那就违背了阴阳造化的自然程序,那就是不祥的,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大宗师》中“不祥之人”的故事就是在讲这样的道理。故事说: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聚在了一起,不约而同地说:

“谁能把无有当做脑袋,把活着当做脊柱,把死亡当做尾骨,谁知道死生存亡是一体,我就与他做朋友。”说完后相视而笑,都没有再说什么就做了朋友,因为他们情投意合。

没过多久,子舆有了病,子祀前去问候。只见子舆在那里自言自语说:“你真伟大呀,我的造物者!把我变成这个样子,让我蜷曲着身体,弯着腰躬着背,五官朝天而下巴却埋在肚脐中间,肩膀高过头顶而发髻却向上指天。你真伟大呀,我的造物者!”他虽然得了阴阳不调之症,可是心里却很悠闲,一瘸一拐地走到井边上,倚着栏杆对着井水照着自己说:“哎呀呀!造物者,你把我变成这样一个蜷曲的人了啊!”

子祀问他:“你怨恨吗?”

子舆说:“不,我有什么好怨恨的?假如把我的左臂变成雄鸡,我就让它来报晓;假如把我的右臂变成弹丸,我就用它来打鸟;假如把我的尾骨变成车,把我的精神变成马,我就顺而乘之,用不着再去找车马了。人生活在世上,得到了东西,那是碰到了时机;丢失了东西,那是该着的顺序。安于时机而处于顺序,哀乐也就不会进入人的心里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除倒悬。人被倒悬在空中而不能自己解开,那是因为有绳子捆着脚;人们心中有烦恼而不能自己解开,那是因为有物欲捆住了心。外物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无论是什么事物,都是不能违背天的自然变化的,现在既然天把我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过了一段时间子来也病了。他不停地喘呀喘的,快要死了,妻子围着他转来转去,急得直哭。子犁前来看他,对着子来的妻子说:“哭什么?快躲开!不要惊动了变化!”之后靠在门框上对子来说:“真是伟大呀,造化!又要把你变成什么呀?又要把你送到什么地方去?要把你变成老鼠的肝脏吗?要把你变成飞虫的臂膀吗?”

子来说:“对于儿子来说,父母让去哪里就去哪里,东西南北,唯命是从,无可挑剔。阴阳造化对于人来说不次于父母,它让我死而我不听,那我岂不是太不懂事理了吗!要知道,阴阳造化可是从来没有错的时候。它用形体铸造了我,它借生命使我劳累,它借年老使我安逸,它借死亡使我歇息。由此可见,人少、人老、人生、人死,都是阴阳造化自然程序的展现。既然如此,以人生为善的也就应该自然而然地以人死为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它们都是阴阳造化的自然程序。假如现在有一个铁匠在铸造金属物件,被铸造的金属在那里跳跃着说:‘我这一下必定是要被造成镆铘之剑的!’铁匠肯定认为这块金属是不祥之物,因为它突出了自己的主观欲望,越出了自然而然的轨道。同样道理,假如现在有一个已被铸成人形的人在那里高兴地喊叫:‘我成了人了!我成了人了!’阴阳造化者必定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人。现在我以天地为大冶炉,以造化者为大铁匠,把我铸成什么东西我能不同意呢!”

他说完后就自由自在地睡着了。过了一会儿又自然而然地醒来了。

这个故事的前提是天地万物为一体,生死存亡为一体。所以,故事开始时四人提出的结友条件是以无有为脑袋,以活着为脊柱,以死亡为尾骨。脑袋、脊柱、尾骨是一个整体的不同部位,以此暗喻以无有、活着和死亡为一体。

无有是什么?是什么也没有。既没有事物,没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也没有对事物的追求,没有对事物与事物之间进行区别的念头。

没有事物,没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宇宙原初的状态,是自然界原本的状态;没有对事物的追求,没有对事物与事物之间进行区别的念头,这是精神进入方外的状态,是人的精神融人自然界原本状态的状态。

在庄子看来,这种客观上的无有与主观上的无有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然而然。客观的宇宙、客观的自然界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是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程序变化着的;人的精神进入方外,也就顺应着客观宇宙的自然存在,顺应着自然界自然而然的程序变化,既不追求,也不推托。

因此,将无有与活着、死亡融为一体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活着与死亡是一样的,都是宇宙原初无有状态的表现形式,说到底,它们没有什么区别;另一层是活着与死亡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宇宙自然变化的程序,作为一个彻悟宇宙变化道理的人,自觉地将它们视为一体,不迎生,不拒死,生死任其自然。

“不祥之人”所以不祥,就是因为他违背了这一道理,以做人为喜悦,以不做人为怨恨。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五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五卷)

    本书为2013年第4季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文库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之一种。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角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毛泽东是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作者力图历史地、客观地分析毛泽东在这些问题上的成功和失误,提出自己的看法。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听南怀瑾讲《庄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

    本书以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庄子》一书中的智慧,是作者精心研读南怀瑾大师《庄子讲记》后的个人感悟之作。全书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七篇。
  •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是西塞罗给儿子的长信,语重心长、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思考结晶和盘托出供其参考,启发其深思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教子之道堪称后世典范。《论义务》是西塞罗写给他在雅典学哲学的儿子的书信,阐释“义务源于美德”的主题。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列举了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教导人们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包括了西塞罗对自己实际国务活动的深刻体悟和对数百年罗马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剑脊

    剑脊

    注:非无限,非系统,非魂穿!剑道之途,道阻且长,吾将上下而求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随身带片原始森林

    随身带片原始森林

    养养花,弄弄草,喝喝茶,逗逗猫。这是一个宅到发霉的绿植店小老板,随身带着一片原始森林,窝在小店里的悠闲日常。在森林里,他从一棵野草,变成了万树之王。在现实中,他改良的品种震惊世界,遭到了各界大佬的争相哄抢!
  • 重生康熙王朝之我是废太子

    重生康熙王朝之我是废太子

    回家给老东西过六十大寿,救了个女的。救就救吧,咱挨撞了。撞就撞吧,还重生了。重生就重生吧,还是个废太子。叫我如何是好?
  • 孕产妇优生一点通

    孕产妇优生一点通

    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充足的备孕对孕妇以及胎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选题旨在对女性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宜忌等进行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点就通,给每一对夫妇以贴心、细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我才是最强主角

    我才是最强主角

    陈玄穿越了,本以为像小说里的主角那样,凭着狂拽炫酷吊炸天的金手指纵横异世,坐拥无尽权势和万千美人。不料他没有金手指,有的仅仅是感应到其他穿越者的存在。陈玄发誓,一定要成为最强的主角。没有金手指?那就去抢!不对,穿越者怎能说是抢,那叫借。火域主宰的火源之力,能变废为宝的神秘星海,至高武神的传承……陈玄选择全都要!
  • 独家盛宠:腹黑影帝有点甜

    独家盛宠:腹黑影帝有点甜

    本文1v1双洁,宋音离是校友圈出了名的坏女人,人人都说她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抛弃相恋八年的草根初恋男友温良玉,并凭着姿色搭上了著名影帝路青川。作为一个资深坏女人,宋音离混迹娱乐圈三年,接的角色也全都是恶毒的女二号。……外界一直传言路影帝不近女色,是个十足的美男。但只有宋音离知道……这男人……。某日,影帝搂着娇妻出现在娱乐新闻头版头条。他眉目俊朗,姿容卓越,薄唇缓缓的勾起,一身西服勾勒出完美的身线。惊爆!影帝路青川隐婚两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再生花的秘语

    再生花的秘语

    国际心理协会研究员袁洁宁意外收到出价100万的匿名委托,去给一个名叫莫离的孕妇做心理疗愈。当她乔装成莫离好友的表妹进入其生活,对这个童年经历了重创的患者开展治疗时,却意外发现莫离自带回了外婆的遗物——紫檀鲁班盒盛装的一株残缺奇异植物后就一直在做一个梦,而藏在莫离枕头里的梦境记录仪破译出的信息显示:这绝非一个单纯的梦境,而是一段被埋藏在潜意识的记忆。这是谁的记忆?残缺的奇异植物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会残缺?天价委托者到底是谁?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将在斯坦福大学国际心理协会的地下室里被一一解开。文案仅为故事索引,并非全部。本文是心理悬疑爱情小说,属治愈系情感文。在心理疗愈的过程中:享一段死生契阔的爱情,揭开再生人轮回转世的秘密,见证一个女孩的艰辛成长。每晚8点前更新3000+,周末不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