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到机关时,才二十二岁,大学生。在那时,真够气派的。领导当然重视,一进来,就让他做了秘书。
梁秘书果然称职,四年中文本科没白学,写起报告、总结、典型材料来,洋洋洒洒,又快又好,深得领导赏识。领导是南下老干部,炮筒子里爬出来的,文化水平当然低点,他心里常想,单位一日不可无我,我可一日不可无梁秘书啊。因而对梁秘书宠爱有加。梁秘书受此礼遇,心里十分感激,但他清楚,这一切都来源于手中的这支笔。他想,只要自己苦练内功,让笔锋更为锐利,那前途还不是如花似锦?
梁秘书就勤学苦练,几年下来,笔力果然锻得炉火纯青。领导更加喜欢,大会小会总不忘表扬激励他几句。于是,“笔杆子”的美誉,就在机关权威地树起。
几年后,领导退线,新领导上台,该升的升,该贬的贬。办公室人不多,一个老主任,南下领导当年的勤务员,早就该让位了;一个以工代干的小青年;一个打字员;还有一个就是老梁。大家都以为老梁是众望所归的主任人选。但新领导却没有提他,还是让他做秘书。新领导眼他谈话说:老主任革命几十年,没功劳有苦劳,还是让他干到退休吧,反正也快退了,主任位置迟早是你的,你就安心给我做秘书吧。老梁一想也是,就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琢磨新领导喜欢的文风,没多久,又赢得了领导的喜欢。
后来老主任总算退休了,领导没有食言,提老梁当了办公室的副主任,主持工作。办公室同时引进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做秘书。学生刚出道,笔力嫩着呢,加上没摸透领导的性格,写出的东西乱七八糟,改都没法改。领导就常让老梁操刀重来。为静心写材料,老梁就常常不坐班,躲在家里写。机关办公室事多,头儿老梁不在,办起事来就不方便。领导考虑了一下,决定成立一个行政科,让那以工代干的小青年负责,以此来减轻老梁的担子。平时办公室的工作,就让那学生顶着。于是,主持工作的梁主任,实际上又回到了秘书工作岗位。
过了几年,领导提升了,又来了新领导。新领导一到单位,就握住老梁的手说:笔杆子!久仰久仰。他了解了一下办公室人员的情况,发现这秘书岗位,少了老梁还真不行。加上他觉得那学生做得还不赖,于是干脆就提他做了主任。老梁呢,还做秘书——谁叫他是笔杆子呢。
笔杆子老梁从此就成了机关雷打不动的秘书,从叫小梁一直到叫老梁,几十年光阴,全在那方格纸上度过了。看到办公室的同事一个个走出去,升上去,老梁心里当然有想法。有时听到别人恭维他是笔杆子时,他恨不得把手中的钢笔折成两段。但他工作起来还是一丝不苟,写起材料来依然花团锦簇,他不为别的,为的只是保住那“笔杆子”的名节。
有一天,老梁在翻杂志时,看到一则故事:一个车技很好的司机,几十年来一直给领导开车,总提不上去,而车技差的,都被领导派去做行政工作了。后来司机故意开了几次险车,领导觉得不安全,就让他做后勤处处长了。老梁于是受到启发,此后给领导写讲稿、写总结时,总是前言不搭后语,条理不清。领导提醒甚至批评了他几次,他依然如此。领导便想:梁秘书只怕是老了,思维呆滞了,正好,机关要精简一批人,何不把他简掉呢?
于是做了几十年秘书的笔杆子老梁,就理所当然地被涮掉了。这个结局,是老梁所没料到的。看了堆得几个人高的自己写的材料,老梁不服,他就气呼呼地抱着材料到处去上访,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上级领导看了他那样子,说:你哪是什么笔杆子啊,你简直就是一个疯子!
后来老梁果然就疯了。疯子老梁成天在机关转来转去,嘴里不停地喊:我是笔杆子,我是笔杆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