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800000032

第32章 爱孩子要懂得适时放手(4)

欣赏孩子的长处

有一次,我去参加呱呱的家长会,班主任老师会上提出一个问题,家长要在家里多提醒孩子,不能上课总是只顾着照小镜子,个别女同学开始抹口红等。会后,有一位妈妈有些生气地说:“这孩子真是没有一天不让人省心的。”

有一位妈妈叹气地说,自己女儿一回到家就偷偷锁上门,偷偷化妆,书包里还买来一些化妆的书。

另一个妈妈说:“要是我发现了,就把那些破玩意都扔掉。”我抬头一看,这个妈妈自己也化了妆。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十四岁左右时,身心开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也很在意周围的人对他/她的评价。而这时,家长如果方法不合适,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女孩子更是如此,我记得我们当年很喜欢白色的裙子,每个女孩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条白色的裙子。有一个女同学穿着妈妈从县城买回来的,我们极其羡慕,可是班里的一个女老师就在课上点名批评,说她穿着过于暴露,不成体统。一天之内,全校的人都知道我们班有个不成体统的女孩。女孩看到谁都抬不起头,一种阴影埋在她的心底。

正如有一位妈妈说,要把孩子的化妆的“破玩意儿”扔掉。当这种做法实施后,孩子会怎么样?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都喜欢美的事物,而男孩与女孩也一样,有喜欢美的自由和权利。家长的无端干涉会让孩子有两种结果,要么孩子狠狠地扔掉那些家长所认为的“破玩意儿”,要么孩子会和家长做对。

我一个好伙伴,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头发,因为班里同学都说她头发又黑又亮。有一天,她洗完头发正在梳头发。母亲由于着急干农活,看到她正闲情逸致地梳头发,直接说:“每天就知道臭美,明天把头发剪了,也省的浪费时间梳了。”女孩听了后,很是委屈。第二天,果真到理发店把头发剪掉了,剪得很短,我们看到后都惊呆了。直到现在,她说她唯一遗憾的是那个时候把一头秀发剪掉了。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敏感的,他们对美的欣赏也是极易变化的。而如今,五彩斑斓的世界,更是让他们眼花缭乱。看到各种五颜六色的彩妆,女孩们都想尝试,看到炫丽的颜色,男孩们也会喜欢。这时候,家长要合理引导,而不是干涉他们对美的欣赏。

例如,当知道女儿喜欢化妆,而且很擅长时,可以大胆地让女儿在家里化妆,而且赞美女儿的技术。也可以让女儿试着给自己化妆,和女儿翻看时尚杂志,给出不同的审美观点,但不能鄙视或侮辱女儿所喜欢的风格。

但同时也告诉女儿,清纯的美更让人喜欢。

我看过一个时尚达人的记录,说自己少年时,很喜欢往脸上涂喜欢的颜色,有一次被妈妈发现了,她以为妈妈会责备她。但是妈妈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让图从这些颜色中挑选一个涂在妈妈的脸上。从那时起,这位少女就很会搭配各种颜色,由于对色彩的敏感和对时尚的天赋,妈妈鼓励她,给予支持,使得她很快成为时尚界最有潜力的人物之一。时尚达人说,如果妈妈一怒之下,把手中的各种小瓶子扔碎,接着骂一顿,她肯定会愤怒,而且也不会有今天的成果。

也许,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长处,也有这样的天赋,那就在欣赏中让孩子长大,让孩子在你的欣赏中学会选择真正美的事物。我想这样的方法,总比让孩子一生都厌恶美和与家长做对要好得多。

4.放飞孩子也是爱

关在笼子里的鸟飞不高

我们常说,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因为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每次呱呱要离开我去外地上学,我都会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呱呱长大了,他有他的生活了,而且他的生活注定与我的不同。

呱呱在上大学二年级时要跟随老师到日本做一个研究,时间是半年。这半年的时间里,正好有春节。呱呱可以回家,但是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老师决定和几个学生在日本过节。

我在给邻居王大妈拜年的时候,王大妈问起呱呱。我说明原因。王大妈听了后直接说:“你们怎么舍得孩子在外地过节?大过年的,这孩子在外地多孤单?”接着王大妈讲起当年她和儿子的事情。她儿子当年毕业后学得专业很热,很多外企都想要,儿子和大连一家企业签合同。王大妈得知后,立即阻止,并以死做威胁。儿子不得已违约,在当地找了一份国企的工作。

王大妈幸福地说:“你想啊,我就这样一个儿子,儿子也孝顺,现在年龄大了,儿子在身边,这就足够了。要是当年跑到外地工作,这见一面多难啊。”王大妈说:“养儿能防老嘛。对了,还有一次,单位要派他去什么南美洲做项目,说在南美洲做完项目,回来就可以当主任,我一听就不高兴了。

南美洲多远啊,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的,他还见不到了呢。”

王大妈的儿子在聊天中说,单位要改制,年纪也大了,熬几年就退休得了,“母亲年纪大了,不能对她发火,自己一点微薄的工资不够养活全家人,妻子唠叨着,母亲也唠叨着,孩子天天也喊着要买这个,买那个。这日子过得……”

王大妈的儿子一辈子都留在本地,至少在他妈妈有生之年。王大妈的儿子我也经常见。每次看到他不舒展的表情,我们只有心里暗自为其感到可惜。

如果王大妈当年不阻止儿子到外企工作,他也许能成为今天中国某区域的代表人;如果王大妈不阻止他去南美洲做项目,他也许会得到更多,至少脸上的笑容会多些。

是的,我们中华子女一定要孝敬父母,但为人父母者切忌不可以“孝”阻止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呱呱在日本打来电话,说和老师同学过得很好,并嘱咐我们一定把他的祝福送给亲戚们。呱呱远在外地,但他心系着每个爱他的人。孩子如此快乐,能发展自己的事业,这对父母不也是更好的回报吗?

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家里就一个孩子,担心孩子在外面受到雨淋,遭到风吹,为了孩子好,那就索性把孩子留在身边,时刻守护着,父母守护孩子,守护的是什么?这样的做法如同把孩子关在一个设置好的“笼子”里,孩子再飞也只能在这个笼子里飞。可这样的结果,对孩子和自己都是一种伤害。

我也想让孩子在我的身边,时不时地和我聊天,时不时地和我争论,也期待着有一天,呱呱结婚了,也有孩子了,一大家人幸福地吃着饭,聊着天。

是的,这是每个老人的期盼天伦之乐。可是我不能为了自己的这个幸福的梦想,舍弃呱呱现在的快乐和幸福。我不能把呱呱关在家里,让他陪我过节,那样,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去日本学习的机会;我不能在呱呱报考大学时,为了让他多陪我和先生,就选择我喜欢的专业和大学;我不能因为爱呱呱,而把呱呱推向自己不喜欢的笼子里。

我们单位每年都会有新同事加入,前两年的几个年轻的同事中,有两个男孩的表现截然不同。男孩丙很阳光,思维也灵活,每天与大家相处融洽,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男孩丁则比较沉默,每天进办公室不和任何人说话,只喜欢在自己的博客上抒发感情,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在几次接触后,我了解到,男孩丙是外地人,他的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他多动、多问、多和人交流,男孩子要多闯一闯;而男孩丁,是本地人,父母希望他留在本地,这份工作是他爸爸托了好几层关系帮他找到,原本他是被保送上研究生的,结果他父母非要他先工作。男孩丙和男孩丁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可由于父母的观点不同,放飞的孩子感到很快乐,很有成就感,而被关在笼子里的孩子,感觉不到快乐。两年后,男孩丙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研究生,而男孩丁早已忘记了他之前的梦想。

在欢送男孩丙时,我对丁说:“你也可以试试。”丁无奈地说:“我没丙这么潇洒,有爸妈看着,我飞不高了。”

男孩丁才二十五岁,这么年轻就沉重地说自己飞不高了,他的内心已经完全给自己下了判决书。我不知道他的父母听到了会做怎样的感想。也许有人会反对我的看法,会说,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孩子留在父母身边,父母可以随时照顾孩子,父母是最无私的,这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家长朋友们,试想,孩子的身体在身边,可是孩子的内心不高兴,不快乐,父母这样的好意却办了不好的事情,而且这种不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怎么可能一辈子陪着孩子?当我们年老离去时,孩子还年轻,他怎么度过余生?朋友们,如果你爱孩子,就放开你的双手,让孩子展开翅膀飞翔吧,我想,当你看到孩子幸福地生活时,你也会更幸福。

天高任鸟飞

大家可能还记得有这样一首歌《我是一只小小鸟》,当时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天天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哼哼,总是觉得自己就如同天空中的一只小鸟,总是想飞得再高些,再高些。我记得当时报考学校时,我很想去更远的地方,我母亲有些不同意,她说一个人到外地挺孤单的,就报考近一点的学校吧,出来当个小学老师挺好的。我却很固执,没有听母亲的话,反倒是父亲的话坚定了我远飞的心。父亲说:“去吧,能去多远就去多远。”后来我母亲告诉我,我父亲经常开导她说,孩子有自己的事情,不要阻止孩子。

听到母亲对我说这些时,我热泪盈眶。因为我一个人在外地求学时,很多次都非常非常想家,想念母亲做得炖菜,也想念父亲给我调好的收音机频道让我听。而今,父母虽然年老,我也可以经常回去看望他们,但我想我飞得再高,我的根还在父母这里。

我父亲有一次听我说呱呱要去外国学习,他就几次嘱咐我:“不要阻拦孩子啊,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能去几个就去几个。飞得高,他才看得远,才能做大事嘛……”我听后,连连答应。一位老人,一个没有上过多年学的老人能这样明白道理,我深感父亲的智慧。

我们常说“天高任鸟飞”,很多家长也天天这样说,可是真正到自己孩子身上时,他们有那么多的理由,有那么多的不舍得。

我当年是在老家农村读的小学和初中,很多同学毕业后有的跟随亲戚去做生意,女孩大多是学裁缝,男孩大多学做木匠。没过两年,时代发展了,裁缝也越来越少,木匠也越来越少。其中有一个女同学和我关系不错,她当年学了点裁缝技术后就跟随表姐到南方服装厂打工。等到嫁人的年龄时,父母逼着她回家,无奈下她只能回家,自己在家做做衣服,慢慢自己也加工一些儿童衣服。前一阵子和我联系,说要到本市看看。我见到她后,发觉变化真大。

女同学笑着说:“你看看,这变化大吧。我都认不出你了。”我说这都几十年了,变化肯定很大。几句寒暄后,女同学说她有个很大胆的想法,想在老家开个小服装厂,不知道现在开始会不会晚。我问她为什么会觉得晚。

女同学一声叹息地说,当时她在南方打工时就想在那边一直做,然后开个店。当时南方的服装市场发展很快,要是做起来现在都能开好几十个连锁店了呢,和她一起打工的几个姐妹现在都有自己的服装厂。结果父母逼着让她回去,一结婚,全是给家里人做这个,做那个,现在孩子大了,自己想做点事情。

女同学羡慕地说:“在老家的几个姐妹,也就你行,读了这么多书,也圆了自己一辈子的梦。你看看我,现在想飞也飞不动喽,老胳膊老腿了。”

我问同学:“孩子现在做什么呢?”女同学说:“我孩子都大学毕业了,比你结婚早嘛。我自己一辈子没飞出去,我可不能让孩子也这样。大学一毕业,我就告诉他想去哪就去哪,能飞多高飞多高。说是和几个同学去深圳了工作了,做什么理财师,设计师的,我也不懂。他有事情做就行。这离家也挺远。不过现在交通这么好,想去就去了,不像咱们当年,去个县城骑自行车都要半天……”

听着女同学侃侃而谈,令她唯一骄傲的事情就是孩子飞得比她高。

我无法问同学是否埋怨父母逼着她回来。因为再埋怨,几十年也已经过去,再埋怨,面对老人当初的好意又能怎样?

虽然这个故事已经很遥远,时代也已经很发达,可是现在仍还有很多的家长观点没有变,他们用一成不变的观点来对待孩子的未来和事业。我这里说的让孩子飞,并非单独地让孩子飞向大城市,飞向国外,而是要让孩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我有一个研究生同学,毕业后可以去一家私企工作,可是父母认为私企的工作不稳定,“说不定哪天公司就倒闭了”。父母在商议下,父亲决定自己提前退休,让女儿在单位有一个职位。而女儿所要做的工作完全不是毕生所喜欢,每天感觉只是枯燥而无趣。而几年后,时代发展了,事业单位也改革了,很多职工面临着被裁员。我的同学也正好是被裁掉的一个。我们抛开其他任何因素,单单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框定。父亲为了女儿好,让女儿有个安稳的工作,免受拼搏的劳苦,可是这样的小馅饼,解决了暂时的饥饿,但不能解决孩子的一生,也未必能让孩子一生感到快乐和幸福。

父母都舍得爱孩子,可是却不舍得让孩子飞翔;父母舍得给孩子任何自己拥有的,却不舍得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飞翔。家长朋友们,放飞孩子同样也是爱。让孩子在自己飞翔中寻找自己的归宿,让孩子在飞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5.孩子的成长远大于家长的意愿

发挥孩子的潜能,而不是限制

发挥孩子的潜能,几乎成了现在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和几个家长聊天中得知,他们普遍认同专家的观点,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家长要在孩子儿童时期多挖掘,否则会耽误孩子一生。

是的,这个观点不错,因为确实有这样的证据。美国科学家米德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指出,现代人的潜能只用去6%,还有94%未被利用。

同类推荐
  • 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男孩带给父母的挑战要大得多。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男孩仿佛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们的脑子里总是装满了千奇百怪的想法,并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男孩向来被人们和社会寄予厚望,随着一天天慢慢长大,他们身上的担子和压力也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责任和压力,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结合男孩的身心特点,分析了父母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男孩教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给父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是父母培养优秀男子汉的好帮手。
  • 怀孕知识百科

    怀孕知识百科

    孕育健康宝宝,科学实用胎教!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怎样轻松、平安、顺利地走过孕育小宝贝的生命历程?孕期中,你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本书是一本较全面的怀孕百科全书,内容包括孕前准备篇、孕育篇、分娩篇和产后篇等四篇。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写给父母的教育枕边书》的最大受益者是以下的人群:刚刚面对教育问题的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的父母与老师: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父母与老师;正在为孩子的某些问题焦虑的父母与老师;试图与孩子建立最亲密关系的父母与老师。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语:“要理解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飞翔!
热门推荐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人渣

    人渣

    张天宝突然死了。张天宝是连同自行车从几十米高的公路上摔下悬崖而死的。那天是9月20日早晨。星期三,天下着毛毛秋雨。发现张天宝尸首的人是一位卖菜老头。那天卖菜老头跟往日一样起了个大早。当他挑着菜篮匆忙来到离N市只有10公里的庙咀转弯处一条乡村公路上的时候,他内急忍不住,放下菜篮到公路边撒尿。当他射下悬崖去的时候,他惊恐万状地望见了血肉模糊的一具尸首。死者被摔得脑浆迸出,断肢缺腿,鞋飞裤破。卖菜老头惊叫了一声“妈呀!”,尿湿了一裤裆。
  • 不当霸主好多年

    不当霸主好多年

    世界的霸主,我从不稀罕。能让我稀罕的只有你一个
  • 身心的安住:广学

    身心的安住:广学

    本书分为佛教的理念、心的管理、如何日日增上等三卷,讲述佛学的普及性知识,如人间佛教与其他佛教的异同,宗教人的共识等,虽然编辑有条理和系统,但每篇文章依然保持短小精悍的风格,又结合社会、人生的种种问题谈身心的修养,可以寓佛教文化于励志中。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红颜剑

    红颜剑

    两个人,两把剑。两个年轻的人,两把年轻的剑。君子红颜本是人人羡艳的神仙眷侣,成婚之日,高朋满座,宾主相宜,奈何一夜之内鲜血浸染了名剑山庄的整片天空?是她包藏祸心想要抢夺名剑?还是受制于人无奈为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君子剑。七年之后,一场血案让听雨楼重现人世。他搅乱这江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他悔了,悟了?还是他不甘,不愿?这瑰丽的江湖啊,处处是生门,处处也是死地。什么才是他想要的?她爱的到底是谁?遗失在山谷的红颜剑静静的等待着她的下一任主人带它完成君子红颜的千年之会。
  • 第一弃后

    第一弃后

    她是窄巷之女,被太子夺爱与青梅竹马分开。后被奸人设计废除皇后之位打入冷宫,殊不知这一切均在她的算计之中。一代弃后,统帅六宫,造惊世传奇。
  • 穷人与富人的50个思维差异

    穷人与富人的50个思维差异

    富的品质、富的欲望、富的理由……认识富有,把握富有,创造富有,驾驭富有。富有的人们都一样,有着卓越的胆识和实践的勇气,而贫穷的人每天只能望着别人的富足而催眠自已。其实,真正从梦想到现实。只是思维上的一小步距离。
  • 闹武仙途

    闹武仙途

    千众狂魔欲噬仙,万劫真我闹翻天!在这个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妖孽屁事多,人精满地走的世界,我特么该如何生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