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0900000002

第2章 企业发展(1)

中国平安从一家地区性的保险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的金融保险集团,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充满了挫折与失败。当然,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不断开疆裂土的自豪感,以及高瞻远瞩的视野,她所取得的成就,令每个平安入都为之骄傲。

抚今追昔,为了明天取得更大的成功,更应记住昨日所付出的艰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平安所经历的功过是非,都应该认真对待,仔细总结,再造辉煌。

一、“小溪中启航”

中国平安保险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1988年,在中国保险业务恢复十年后,平安保险在深圳I蛇口成立。平安成立时,只有13名员工,总资产只有5312万元。根据央行的批复,平安保险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平安通过引进外资和海外上市,公司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并形成以保险为核心,证券、信托、银行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平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8~1993年,创业期。在创业的前三年,平安便借鉴国外保险行业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了经营者与所有者分离,所有者的资产能够增值,经营者能够按照行业的特点进行运作经营。1991年,中国平安为了公司的发展,将总部由蛇口迁到了深圳市区。截至1992年底,只用了短短四年,平安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就突破10亿元,总资产达11.31亿元。

第二阶段,1994~2004年,发展期。1994年,两家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以超过每股净资产数倍的价格分别取得中国平安5.56%的股份,中国平安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家引进外资股东的金融企业。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后,2002年10月,汇丰集团(HSBC)通过汇丰保险控股以6亿美元溢价认购了平安增发的2.467亿股外资股份,以10%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年,中国平安保费突破500亿元,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是中国平安迈向国际化的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国际化金融企业。2004年6月,中国平安在香港整体上市,至此,中国平安初步筑就了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平台。继成功上市后,中国平安努力打造以国际化标准发展的金融企业,在下一个十年成为国际领先的、以保险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

二、飞速发展

1.引领业界之先

综观中国平安的发展史,无论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引进投资者,还是开发产品、提供服务等方面,都以高瞻远瞩的眼光走在行业的前面,引领业界之先。

中国平安保险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以~种新生事物的姿态向当时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保险企业发起了挑战。公司以国际化为标准,先后引进了摩根、高盛、汇丰集团等外资股东,采用了国际的精算制度、国际的标准和管理体系,引进了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之举,中国平安不仅获得了飞速发展,具备了行业领先的优势,而且使公司具备了国际化视野,为其国际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中国平安在业界领先,还在于它有许多的“第一”。1994年开办寿险业务后,平安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张个人寿险保单——“平安长寿”,揭开了我国保险业新的一页;在2004年,平安万能型险种“智富人生”上市,它的推出使得平安寿险业务的品种更加齐全,体系更趋完整;第一个聘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采用国际标准检验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大陆唯一一家连续十几年按国际标准出具财务报告的金融企业;第一个引入“保险精算”概念,聘请国际精算师事务所参与业务流程控制;第一个建立“两核制”,即核保核赔制度;第一个引进“公司内涵价值”理念等等。

1997年,世界~流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来到中国平安,帮助平安走上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道路。麦肯锡针对中国平安的投资体系提出了策略性建议。麦肯锡建议公司把投资分成战略资产分配、战术性资产分配、投资风险控制三个部分;建议公司的资金统一使用,将投资权限集中到总部,成立结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建议公司停止放贷和实业投资,所有资金投向国债,信托转向清理资产、回收投放到非金融领域的贷款。在这些建议中,仅投资国债一项就给中国平安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全面清收资金的措施,也使中国平安回避了当时经济过热时的高风险,极大降低了不良资产。

这些成果让中国平安认识到麦肯锡的价值,为以后双方全方位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之后,麦肯锡又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帮助中国平安确定了以寿险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并为此设计了完善的投资架构和工作流程,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制来体现导向,使中国平安接受了国际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经过战略调整的中国平安在公司的组织模式、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以及后台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公司由此走上了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之路。

2.多元金融业务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平安现在是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和第三大产险公司,形成了以保险为核心,证券、信托、银行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现在中国平安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除台湾、西藏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截至2006年底,中国平安各类分支机构及营销服务部门近2000个,拥有20多万名销售人员及近4万名正式雇员,拥有超过3,200万名寿险客户和790万名产险客户。中国平安寿险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财险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是目前中国继中信、光大之后的第三大金融控股集团。

在保险业,中国平安寿险业务从零起步,每年保持50%的惊人增长速度,远远超越全行业的发展速度。在保险市场开放度最高的上海,平安与15家中外寿险公司同场竞技,已连续7年居于市场首位。

中国平安从一家总资产5312万元、13个员工的中小企业,成长为一家市值超过4000亿元的全球大型金融机构。截至2007年一季度末,平安总资产为5283亿元,股东权益为878亿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增长到成立初的2725倍、279倍;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96.6%,增速稳居国内同业首位;投资回报率平均值达到15.9%,而不良资产远小于1%,是亚洲资产质量最好的金融企业之一;企业成立以来累计向国家纳税40亿元;盈利能力及年利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2005年8月,英国《金融日寸报》全球超过390万读者参与评选举办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中,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规范、开放的公司运作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世界各地投票者的青睐,荣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殊荣,在中国金融企业的整体排名中位居第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金融企业的品牌实力。2006年11月,美国《商业周刊》首次公布的中国20大品牌排名,中国平安以130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及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荣列榜单第六。中国平安凭借领先的品牌国际化程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荣膺1980~2005中国25大典范品牌称号。

三、整体上市

1.海外上市

2004年6月,平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代码为“2318”,平安由此进入了以保险业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新阶段。平安以集团名义在香港整体上市,意味着中国的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资产首次海外上市,业界普遍认为这显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

平安在海外上市前是兵分两路,在美国和欧洲同时进行了路演。为了吸引国际投资者,平安上市前在世界各国开了100多场推介会,一两支高层团队共约见了400多家国际知名的基金经理,回答了数干个问题。这些基金经理提问非常认真也非常到位,使路演团成员在飞机上也要反复推敲每一个答问的细节。路演结束后,感到压力很大,基金经理们在会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了路演团成员们很大的启发。投资者的热烈反应也让平安的高层始料不及。一本厚达6英寸的招股说明书,被基金经理们翻烂了,他们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分析非常专业也很透彻,对平安的未来成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国内上市

2007年2月,中国平安首次公开发行A股,正式在国内上市。由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到第一家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再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法人持股的多元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成功跻身于全球大型金融企业行列,在中国保险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平安能够在几年之内,先后在海内外一起上市,参与国内外竞争,不仅在中国的金融行业是第一家,而且在中国的上市企业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马明哲认为,集团整体上市,不仅能规避子公司分拆上市可能引发的大股东操纵等风险,而且能保证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统一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验、监督,有利于保持整体的较高透明度,有利于集团根据各子公司发展需求分配集团资本金,平衡各业务发展,降低风险。

同类推荐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 税收的逻辑

    税收的逻辑

    从过去大众普遍对税收和财政预算漠不关心、一无所知,到现在“税痛指数”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可见我们已进入税感时代,财税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几年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财税类时评、随笔文章和接受的一些媒体访谈,延续了作者平实严谨的行文风格和人文视角。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感受到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发生的实质性进步,了解与我们切身相关的财税制度,从而积极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 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与效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与效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在对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典型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形成—识别—效果”的思路展开。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两类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特征分析和动态分析。随后,引入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模糊集合方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识别模型。而后,运用识别模型研究中获得的成果,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科技型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营业收入方面的影响情况。最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归纳总结。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博弈游戏

    博弈游戏

    博弈是一种策略的相互依存状况:你的选择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另一个或者另一群有目的行动者的选择。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游戏规则;作为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著名经济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热门推荐
  • The Country Doctor

    The Country Do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现代家庭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生活中的常识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把浩渺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一个小常识中,从科学性、便利性、大众化的角度精心编辑,分门别类地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常识,如食品选购、食物禁忌、食品营养、家庭医疗、电器使用、美容等等。通过了解这些常识,可以让您在居家过日子中,掌握一些生活的诀窍,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 残王帝妃

    残王帝妃

    1V1,前期女主宠男主,后期互宠,疯狂撒狗粮,不虐感情线。二十岁以前,叶宁是万民敬仰的保护神,最有可能被立为储君的优秀皇子;二十岁以后,他是受尽嘲讽的残废傻子,从此无缘皇位,天煞孤星。二十岁以前,他得母后宠爱,兄弟艳羡,二十岁以后,他有帝枫。被困奇诡阵法?没事,她会破;身中上古奇毒?没事,她会解;想要一个世子?没事,她会……不!她不会……恢复正常的宁亲王一本正经:“王妃,本王知道,你会。”女主从头到尾都是最强者,偶尔可能看上去不是很特别强,是因为她的初衷是为了“视察民情”,要低调。男主成长型,智商前期特别容易掉线,后期与女主相当。由于女主身份的特殊性,本文涉及人族:帝王将相,平民百姓;异族:上神真仙,妖兽冥鬼。PS:1.本书承诺永不上架;2.本书暂不更新,空空在改隔壁快穿《帝凰倾歌》,感兴趣等空空改好提交解禁再收藏哦。
  • 游戏入侵诸天

    游戏入侵诸天

    诸天万界之神方恒临终前手握一颗繁星,嘿然笑道:“吾将毕生所学注入其中,得此物者继承吾之神位,也不知道会便宜哪个幸运的家伙。”......“老子终于不用再做这个无聊透顶的神啦!”
  • London in 1731

    London in 173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的小公举

    总裁的小公举

    她任性骄纵,她奢侈挥霍,那又怎样?就是有人乐意宠着她,纵着她,由着她。江菀菀看着为她捏腰捶腿的男子,眯着眼睛问道:“顾陌你怎么这么贱骨头?”人人闻而怕之的商业奇才顾大公子一脸深情款款:“能够为菀菀服务,是我的荣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卿本妖娆:王妃要休夫

    卿本妖娆:王妃要休夫

    地产大亨嫡女一朝魂穿西凉,替了那悲催的萧家二小姐为质异乡。从此,纯良不再,御姐归来。苦逼的质子生涯玩转一出暧昧温情折子戏,倒也快哉。传说,他为她冲冠一怒,兵临城下,刀戟厮杀,生死无话。传说,她最终却向他奉上一纸休书,这一世夫妻缘尽于此。若爱,一生一次一个人;否则,她宁愿什么都不剩。凡此种种,成就了一段惊艳史册的蚀骨霸爱!是否这样的美好,也只是传说而已?她到底是王倾了心的人,抑或只是他浩荡棋局上的一颗子?自她踏入历史的那一步起,便注定了传奇。后人试图从稗官野史之中窥见关于这位王妃的只言片语。《后妃列传》:“但凡打着七王妃的名号行事,我便容不得屈居人下的,这便是我萧卿君的职业操守!”“唔,唯‘伺候枕席’一事,爱妃宜再精益求精些。”“谁精找谁去。”“可本王只对你的身体感兴趣。”《嘉靖本纪》:“皇上,皇后遣了六院妃嫔,后宫六院沦为空城。”“唔,遣了便遣了,皇后难得拈酸吃醋一回,自是要尽兴。”“皇上,皇后领了十万大军对阵军前,末将攻是不攻?”“唔,叫我三十万大军降了便降了,要让她笑颜依旧,若只需烽火戏诸侯,倒也简单。”“皇上,皇后挺着大肚要孕走他乡。”……“皇上?”皇上已然一阵青烟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