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100000111

第111章 老子——文人的半个笔名(1)

李耳回到函谷关后,就把《黄帝大经》交给文子看了。文子过去曾从李耳引用此书的零零星星段落中看到一些,只是没有完整地读过。但这次接到李耳送来的这部《黄帝大经》后一看,才知这部《黄帝大经》的原版本已被虫子蛀的斑斑驳驳了,有些地方根本看不清。只是李耳趁着著《道德经》的空儿,参考“书云轩”中保存的书籍,对这部书重新增补、校正,基本上恢复了原貌,但仍有些地方空缺着,那就是说,实在考证不出来,也只好这样了。他如获至宝地读着。

文子是个非常勤奋的人,这些日子他几乎是昼夜苦读,每天晚上只睡很少一会儿,便让仆人准时把他叫醒。他专门向尹喜要了一个仆人,专门在夜里按时叫醒他。有一次,仆人看到文子实在是太辛苦了,晚叫了他一会儿,他醒后把仆人训斥一番,逼的尹喜又给他换了个仆人,只能提前叫醒他,而不能叫醒他晚了。他把时间看得特别珍贵,一方面他要整理跟随李耳这些日子以来记录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也要自己著书。文子觉得人来到世上,能创造财富的应给后人留下些,能著书的更应该写书流传给后人。何况,李耳说的一些话非常简短和深奥,他应该为此作些注释。所以,他争分夺秒地进行这些工作。

半个月后,李耳把著好的《道德经》交给了文子,让他再校订一遍,看与他记录的有没有大的出入。文子又仔细地校阅了一遍,不过他看后,发现李耳还是没有署名,大概是老师还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署名吧!

文子把《黄帝大经》、《道德经》、《文子》这三部书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它们的来源和异同处。特别是他敢于把他自己著的《文子》一书和黄帝、老师著的书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探讨,确实需要有非凡的胆略。一般人是不敢这样做的,文子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决定这样做。特别是李耳的“读书方程式:跪着读、站着读和飞着读”,对他的启发更大,他觉得自己读这部书时是“飞着读”的。他认为自己著的《文子》具有独特的见解,若能让读者或是后人加深理解这两部书的意义,那自然是好的;若是自己写的不对,对读者或是后人不也起个对比或是相反的作用吗?事物有对比,才有鉴别嘛。为此,他把这三部书的异同处摘录了下来。

一、关于“道”的问题。

《黄帝大经》中讲:“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故无有形,大迥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

《道德经》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文子》的书中重复《道德经》中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无形”,认为“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惚兮恍兮,不可为象兮;恍兮惚兮,用不屈兮!”“一也者,无适之道也,万物之本也。”

不同的是:《黄帝大经》提出了“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法度者正之至也。”

《文子》中讲:“以名稽虚实,以法定治乱,以简治烦惑,以易御险难。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

二、关于“无为而治”的问题。

《黄帝大经》中讲:“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形,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

《道德经》中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是李耳的“无为”,文子首先在《文子》书中作出解释:“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又云:“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屈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三、关于“爱民、养民”的问题。

《黄帝大经》中讲:“吾(指黄帝)受命于天,——吾畏天爱地亲民……吾爱民而民不亡。”“故为人主者,……毋乱民功,毋逆天时。”“赋敛有度则民富。”……

《道德经》中讲:“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这段话,常有多种的注释。故用其一的注释引之:百姓不怕镇压,镇压就不起作用了。怎么办呢?‘不要逼迫百姓不得安居,不要压榨百姓无法生活。只有不过分压榨百姓,百姓才不厌弃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当然,李耳还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知,以其智多”。

《文子》中讲:“德一也,有二焉,长养万物天之德,爱养百姓,君之德。”……

四、关于“争与不争”的问题。

《黄帝大经》中讲:“作争者凶,不争亦毋以成功。”“人强胜天,慎避勿当。天反胜人,因与俱行”,“正以待天,静以须人。”

《道德经》中一贯主张“贵柔守雌”,“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文子》提出尚阳之说:“天气下,地气上,阴阳交通,万物齐同。……天气不下,地气不上,阴阳不通,万物不昌。……阳气动,万物缓而得其所,是以圣人顺阳道。……阳减阴,万物肥;阴减阳,万物衰。故王公尚阳道则万物昌,尚阴道则天下亡。……阳气盛,变为阴,阴气盛,变为阳。故欲不可盈,乐不可极。”

五、关于“重识尊士”的问题。

《黄帝大经》上讲: “王天下者,轻县国而重士……贱财而贵有智……”,“不用辅佐之助,不听圣慧之虑,而恃其城郭之国,怙其勇力之御,是谓身薄”,故“士不失其处,任能毋过其所长。”……

《道德经》中,要求人们“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要做到这“三绝”,就要“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什么是士,文子首先定出士的标准:“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乡邻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矣。”

李耳是极力反对礼的,认为它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文子》书中,一方面肯定了道德高于仁义,一方面又认为仁义也有一定的价值,故云:“物生者道也,长者德也,爱者仁也,正者义也,敬者礼也。不畜不养,不能遂长;不慈不爱,不能成遂;不正不匡,不能久长;不敬不宠,不能贵重。故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民之所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文之顺也,圣人之所以御万物也。”又日:“诚使天下之民皆怀仁爱之心,祸灾何由生乎?”“仁者人之所慕也,义者人之所高也。为人所慕,为人所高,或身死国亡者,不周于时也。故知仁义不知世权者,不达于道也。”但文子毕竟属于道家,最后又强调指出:“循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义,仁义立而道废,纯朴散而礼乐饰。”

六、《关于治国用兵》的问题。

《黄帝大经》中论述了君主如何法天则地,顺四时之度,应动静之变化来制定治国策略。君主应该根据自然法则以审察人事,去掌握六柄(一日观,二月论,三曰动,四日转,五日变,六日化),审视三名(正名——名实相符,奇名——名实不符,无名——不讲究循名责实)。认为“六柄备则王”,“三名察尽知情伪而不惑”,按照这个道理去治理国家,就会“有国将昌,当罪先亡”,把国家治理好。

在用兵上,《黄帝大经》中特别重视政治策略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从整体上来考虑战争,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条件果断地作出决断,特别强调决策的重要性,认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道德经》中提出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李耳的“君主治国之道”就不再赘引。

《文子》中提出:“凡国之存亡有徵:有衰国,有乱国,有亡国,有昌国,有强国,有活国。所谓乱、亡之国者,凶虐残暴不舆矣;所谓强、活之国,威力仁义不舆焉。”并强调指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遵俗。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矣。”

李耳在“以奇用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异为奇”,以奇制胜的重要策略。云:“先为不可胜之政,而后求胜于敌,以未治而攻人之乱,是犹以火应火,以水应水也。同莫足以相治,故以异为奇。奇,静之躁;奇,治为乱;奇,饱为饥;奇,逸为劳;奇正之相应,若水火金木之相伐也,何往而不胜。故德均则众者胜寡,力敌则智者胜愚,智同则有数者禽无数。”

这就是后世人们为什么把黄帝和老子的思想放在一起,称之为“黄老思想”或“黄老哲学”。因为他俩的思想体系同出于“道”,所以,也把黄老思想放在一起称“道家学说”。文子著的《文子》一书,对tt道家学说”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对“道家学说”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贡献最大的却是后来庄子著的《庄子》一书了。所以,有时也把“道家学说”称为“老庄思想”或“老庄哲学”。

李耳著完了《道德经》要到秦国去考察,这是他刚来函谷关时就给尹喜讲明了的,只是尹喜把他强留下来著《道德经》。现在《道德经》已经写完,他便告诉尹喜说要到秦国去,一是考察秦国,为他的下几部书《xx经传》、《xx经说》、《xx经说》准备素材;二是为了答谢尹喜在这里的厚待,他要到尹喜家乡终南山下的楼观台讲经,传授他的学说,同时在那里完成他的这几部著作,因为在列《道德经》大纲时,由于灵感的闪动,这几部书的提纲也已列了出来。

尹喜听后欣然答应,到他家乡讲经正是求之不得的。所有前去的一切都准备好了,还让他的夫人柳柔婵陪同前去,以便照料李耳的生活。并对李耳提出了一个要求,想把李耳著经时亲手刻的原简本用特殊的方法保留到函谷关,流传给后世。李耳答应了他的这个要求。因为在李耳著经的同时,尹喜组织了一些人重刻了几部《道德经》,李耳便带上其中的一部前去西行。

但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李耳著的《道德经》还没有署名。

在尹喜和文子再三的督促下,李耳深思了好长时间才说:“如果你俩硬逼我为这部书署名的话,那就署上半个笔名吧!老子口口,你俩看这样行吗?”

文子首先反对说:“书是您李耳老师著的,为何不署上真名呢?您瞧,我是您的学生,依葫芦画瓢写了这部书,都署名文子,老师您大概是在谦虚吧!”

李耳扯了扯自己的白胡子,说:“我不是在谦虚。本来我并不愿写书,是尹喜强留我写书的,这已违背了我的本意,现在又要署上我的真名字,更是违背了我的本意!所以,要用半个笔名代替。”

尹喜觉得不应强人所难,但弄不懂老师何要署这半个笔名,便问道:“老师,我实在弄不懂这半个笔名的含意,能给我和文子提示一下吗?”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老子大讲堂

    老子大讲堂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为历朝历代的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的辩证观则提升了道家管理理念的深刻性,为人们提供了变通了决策艺术。“无为”是老子处世哲学的一个至高点。“无为”不单是做人或生活的原则,更有帝王“南面之术”即今天所说“领导学”的意义。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荒废国度

    网游之荒废国度

    因举报队友打假赛,而被俱乐部打入冷宫的职业选手李维,心灰意冷的告别了职业生涯,进入了由梦乐园精心打造的一款集领地争霸、RPG冒险等多重元素综合的虚拟游戏。——《荒废国度》原本只想争个小领主当当,挣钱养活自己。直到有一天,李维发现原来魔法并不是这世界的第一战斗力。挥动大剑的圣骑士抵不过一具铁皮傀儡。法力强大的魔导师比不上一座魔能火炮。地狱的战争武装,天界的仿真机械……更是连巨龙都被打得俯首称臣。直到有一天,李维发现自己所占据的一座小岛好像也很不一般……
  • 仙凡命途

    仙凡命途

    命理天道,生而无极,仙凡路阻,道本无名。逍遥天下,飘零一世,到头来空如一梦,莫不如玄之又玄,道至有道
  • 你在高原5:忆阿雅

    你在高原5:忆阿雅

    《你在高原(共10册)》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系列之一。《你在高原(共10册)》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就局部细节上,哪怕是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又都纤毫毕现。这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众多的人物,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一地域的面貌,而在具体的细节刻画和人物摹写上,又细致入微、生动感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替身王妃

    穿越之替身王妃

    大燕王朝,巨鹿王城。彼时的燕皇是年轻有为的萧元吉。在他的后宫中,又数个女人。对于这些,他俱是当作玩物。可唯有一个,却是令他觉得特别,此女名叫赵离歌。这宫里的女子,唯有她,敢于直言,敢于顶撞他。本来,他对她是无可无不可的,可渐渐地,觉出她的见解不凡,凡事他倒是喜欢问上她一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魔神和黑暗世界

    上古魔神和黑暗世界

    几万年前的怪物突然从地心苏醒,那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可怕怪物。然而这还没完,魔界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进攻,黑暗世界又将迎来腥风血雨。
  • 洛克世界

    洛克世界

    草根的人生,一路狂飙,爱恨情仇,一笑了之。我快要死了,但是我不想死,我要活着。
  • 江山凰途

    江山凰途

    第一次见面,她就坑得他差点儿枉费十年寒窗。后来相识,她坑人乐此不疲,他被坑甘之如饴。他说他委屈,她理直气壮,明明是你觊觎本公主已久!他点头,是是是,为夫悔不该当初见色起意。她挑眉,后悔了?他点头,若早知你是我相守一生的人,一定早把你娶过来,只嫌一生太短。
  • 奈何大神太倾城

    奈何大神太倾城

    作为一个游戏宅女,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穿越到自己沉迷的游戏当中去了。很巧,她......穿越到刚出来并且非常火爆的一款叫“仙逆”的网游中了。还有很巧的是她好像小一不心开挂了o(* ̄▽ ̄*)o游戏最重要的是啥?装备占主体有莫有!她似乎非常的被幸运女神附身了,最直观的感受是装备什么的:要啥有啥!于是乎...她厉害了 【粉丝群】:76425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