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100000025

第25章 耳听 心听 神听(3)

李耳没有回答尹喜和文子的问话,而是陶醉在范蠡写的帛书中,边看边摇头晃脑地大声念道:“……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真是写得太好了!”

尹喜走过来,伸头望着帛布道:“写得是不错,这不正和老师您前些日子给我说过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出一辙吗?”

“你瞧瞧,下边说得更好。”李耳又大声念道,“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长。柔而不屈,强而不刚。”

文子纳闷了,这么远的路程,又没有通信,两个人的看法怎么会完全相同呢?“范蠡怎样抄老师的话呢?”他自言自语地说着,连连摇摇头,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

“这叫耳听、心听和神听?”李耳望着文子疑惑的神情,又解释道,“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凡听之之理,虚心清静,损气无盛,无思无虑,目无妄视,耳无苟听,专精积蓄,内意盈并,得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长之之。”

李耳话音刚落,文子就从衣襟下取出刻好的木简,称赞道:“老师,您说得这段话太精彩了!我全给速刻了下来,您看有没有刻错?”

李耳真是佩服文子的这道绝活,看了一下,一字不拉地全刻了下来。“我刚才说过了,对待学习有三种态度,那就是耳听、心听和神听。你俩能不能讲个这方面的故事,算是领会了我这个精神。”

文子首先讲了起来,他讲范蠡过去在卢氏如何行医和收集整理《卢氏本草经》的事,李耳点头称是,连连称赞范蠡对待学习是“神听”。

临到了尹喜,尹喜一下说不出来,用手抓了抓头发,“这样吧,前些日子我到郑国,听我的好友列御寇给我讲过造父习御的故事,我看造父就是神听。”于是他讲了起来:

造父刚开始跟随老师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非常有礼貌。泰豆氏过了三年也没有教给他驾车的技术,但造父对老师却更加有礼貌,更加恭敬。泰豆氏这才告诉造父说:“古诗云:‘擅长造弓的人,一定要先学会造簸箕;一名优秀的冶铁匠,一定要先学会缝皮衣。’你先看我是如何快步紧走的,然后再学我那样快步走,掌握这一功夫后,就可以手握缰绳,驾驭六匹马了。”

造父回答道:“我听您的。”

泰豆氏便在地上竖了很多木头,作为道路,每根木头仅可容得下一只脚,并按驾车步伐的设计竖立木头的位置,让造父踩在木头上行走。

要求他来回快步紧走,而不失足跌倒口造父学习走这条木头路,三天就完全掌握了这种技术。

泰豆氏赞叹道:“你真是太机灵了,竟掌握得如此之快。大凡会驾车的人也都是这样的。早先你在木头上行走,脚步怎样迈动,心就怎么相应地运动。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要使马走得整齐而协调,就要掌握好马缰绳和嚼口的技术,勒得缓慢要适中,既要在心中掌握好调整马的速度,还要支配好你握缰绳的手,与之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在内得之于心,而在外也合乎马的脾气,因而能使马车行驶起来进退合乎标准,旋转拐弯合乎规则,上路跑向远方的目的地,而气力还绰绰有余。真正谙熟驾车技术的人,应该是得之于马嚼口,而应之于马缰绳;得之于缰绳,而应之于手;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的。能做到这样,那么驾车时就可以不用眼睛去看,不用马鞭去赶马;而是心中悠闲自在,身体端端正正,手中的缰绳不乱,而且二十四只马蹄没有一点差错,回旋进退,一举一动都合乎音乐节拍。然后即使车轮在外面,再也没有空地可容车轮;马蹄之外,再也没有余地可容马蹄,也不会感到山谷如何险阻,原野如何平坦,这在驾车人看来都是一样的。我的驾车技术讲完了,你记住吧!”

在尹喜转述完列御寇收集的“造父学车”的故事以后,又引起了李耳对列御寇的回忆。他对列御寇非常熟悉,有一年深秋,列御寇去看他,只见列御寇穿着像叫化子一般的衣服,两个袖子像被狗咬过,紊紊拉拉掉着,裤子也破了,露出流着血的膝盖。李耳见了实在于心不忍,就找了一套衣服送给他,他道谢一声便穿上了。李耳看他饿得面黄饥瘦,又端出食物给他,谁知他只吃了半饱,就把食物收放到一个竹筒里,说道:“这顿不能吃得太饱,给下一顿留些吧!”他收拾完食物,又向李耳伸手。李耳当是食物不够,又想取些给他,被列御寇挡住,“我要的不是食物,我要的是——”他指了指李耳的口。李耳恍然大悟他知道列御寇有一个习惯,哪怕觉不睡,饭不吃,只要给他讲个故事,他马上就会记下,而且把它看得比吃饭和穿衣都珍贵。李耳便说:“我知道你是个故事篓子,你先给我讲个故事,我再给你讲。”于是,列御寇舔了舔嘴角,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学艺的故事:

列子拜老商氏为师,与伯高子交友,学得了二位先生的道术,驾御风云返回。有个名叫尹生的人听说了,便去伴随列子居住,好几个月都不回去探望自己的家园。他趁机向列子祈求道术,跑了十回,但十回都得不到列子的真传。尹生满腹怨恨,请求离去,列子又不表示意见。尹生返回家中,过了好几个月,他想学道的念头实在难以打消,于是又前去跟列子。列子问:“你为什么来来去去这样频繁?”

尹生回答道:“以前我向先生请教,您不肯相告,我当然对您心怀不满。现在我的怒气消了,因此又回来找您啦。”

列子道:“从前我还以为你通达事理,没想到现在你竟浅薄到这种地步?坐下,我要告诉你我从先生那儿学来的东西。自从我事奉先生,与伯高子为友,三年之后,心中不敢存念是非,口里不敢言说利害,才得到先生斜看一眼罢了。五年之后,心中转而有意识地思考是非,口里转而有意识地言谈利害,先生才开始松下面孔对我笑笑。七年之后,任凭心中所想,更加没有是非,任凭口里所说,更不涉及利害,先生才开口让我和他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放纵心思去想,放纵口头去说,也不知道我的是非利害是什么,也不知道别人的是非利害是什么,也不知道先生是我的老师、伯高子是我的朋友,内心的存念和外界的事物一切都穷尽了。”

“这以后,我的眼睛作用像耳朵,耳朵的作用像鼻子,鼻子的作用像嘴巴,全身各部位没有什么不相同。于是心意凝聚,形体消散,骨骸血肉与自然融为一体,感觉不到身体所倚靠的,脚下所踩踏的,任凭风吹而东西飘荡,就像一片树叶变成干枯的谷皮一样,竟然不知道是风乘着我,还是我乘着风呢?”

“而你如今在我的门下求学还没多少时问,就再三地怨恨遗憾。这样的话,你小小一个身躯灵气也不能接受,你短短一节骨头土地也不肯承载,想要乘风凌空,怎么能办得到呢?”

尹生听罢,十分惭愧,好久连大气也不敢出,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李耳在尹喜刚把“造父学车”的故事讲完,就接着把列御寇学艺的故事续着讲。他讲完后加重语气道:“我看列御寇学艺的事,正是由耳听、心听到神听的。你们两个说是不是这样?”

“是的!”尹喜和文子都点头称道。不过仍觉得老师既然说出学习的“耳听、心听和神听”的经验之谈,一定有他亲身的体会,不然不会这么深刻而富有哲理。于是,两个人又问:“老师,您能不能把您学习耳听、心听和神听的故事给我们讲讲?”

“我过去那学习的事,早成了陈芝麻烂豆子,不值一提了。”李耳拉着自己的白胡子,在牵(谦)须(虚)!

这话一下提醒了尹喜,他马上从桌子上拿起自己过去整理的《李耳随行录》道:“我刚才真是舍本求末,这上面不是记着老师的神听之事?”又对文子说,“我念几段,你听听。”

七岁的李耳就要离家到较远的书塾去读书,他妈妈益山女别提有多难过了。一大早起来,她就为儿子烙煎饼、煮鸡蛋、缝书包,当这一切都做好后,准备去叫李耳起床吃饭,可是一想到这些天来,真把他忙坏了,就让他再多睡一会儿。等了好一会儿,看着太阳老高了,心想再不叫,恐怕赶路就来不及了。谁知她刚站起身来,就见李耳背着一捆草回来,连忙上前去接,嗔怪道:“谁叫你早上起来去割草的?”

“我要去上学了,也不能让妈妈太辛苦!”李耳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我就割点草喂牛,替妈妈减轻一点负担。”

“真是我的好儿子。”益山女放下草捆,拉着儿子的脸亲着,眼泪不由得掉了下来。真是穷人冢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小就知道疼爱妈妈了。

李耳看到妈妈哭了,连忙用手给妈妈擦眼泪,“妈妈,我上学去后,您在家里要注意身体,要是累得实在干不动了,就等我抽空回来帮着您干。”

“孩子,你上学时千万不要挂念在家的妈妈。”益山女拉着李耳的手叮嘱道,“上学可是你这辈子的大事,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多识几个字,就等于帮着妈妈在家干了一件大事,听懂了没有?”

“听懂了!”李耳朝妈妈重重地点了点头,娘俩吃过饭就上路了。

益山女带着李耳走过两个村庄,前边就是他姨妈益今今联系的那家书塾了。谁知这时天突然变了脸,刮起了暴风雨,益山女就拉着李耳跑到附近的一栋屋檐下避雨。原来这是一家书塾,一位老先生正领着十几个学生在作诗。墙壁的石板上写着题目《风雨》,这位老先生正摇头晃脑地写着他吟出的诗,在做着示范:

风吹涡河千层浪,

浪浪波涌百花撒;

雨打沙洲万点窝,

窝窝垒起十堆沙。

老先生对自己作的诗十分满意,脸上不断露出得意的神情,用手指着石板解释着,学生们都异口同声赞颂老师的诗作得好。

李耳虽在外檐下避雨,一听到读书声就深深被吸引住了。他睁大眼睛朝屋内的石板上看去,看着看着眉头紧皱起来,伸出右手蘸着唾沫在自己左手心划着,划着划着不由得脱口而出:“这首诗作的不对,我要给他改改!”说着就要冲进屋里。

益山女赶紧拉住他:“你这孩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老师作的诗能改吗?”

李耳挣脱了妈妈的手,“他作的不对,为什么不能改?”

“走!”益山女狠狠地对李耳下着命令,“快走,不然你就要在这里闯乱子了。”她强拉着李耳要走。

李耳噘起小嘴,拖着屁股不走,“妈妈,您这是怎么了,难道上学看到不对的诗就不能改吗?”老先生听到屋外有人喊闹,走了出来。看到这个孩子清秀端正,气宇不凡,刚才说的话,他也全听到了,就问:“你说这诗作的不对,需要改动,你敢改吗?”

“怎么不敢改?”李耳蹭蹭走进屋内,拿起石笔,伸手就去改诗。由于个子低,手怎么也伸不到写诗的地方,于是就从屋外搬了块石头,垫到脚下,才够得着改诗。片刻他把这首诗改成:

风吹涡河重重浪,

浪浪波涌层层撒;

雨打沙洲点点窝,

窝窝掀开粒粒沙。

老先生被这孩子勇于改诗,而且改得这么好所折服,连忙拱手问道:“你说为什么要这样改?”

“您这首诗,写得太实了。”李耳伸手指着改动的地方,“您把千、百、万、十嵌进诗中,本意是不错的。可是要有人按数字去数,您能说准确吗?何况诗要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不能写的那么死。老师,您说我用重重、层层、点点、粒粒代替数字好不好?”李耳这时瞪着浓眉下的问号眼,骨碌碌转着,“改得不对的地方,请老师指出!”

“改得非常好!”老先生击节称赞,“没想到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文采,真是不可思议,何况你还有这种敢于改老师错的精神!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没有见过一个人能这样做。了不得!了不得!”于是,详细询问了李耳的情况,李耳如实作了回答。

在一旁的益山女连忙向老先生谢罪道:“老先生,这孩子不懂事,冲撞了您,请您不要见怪。”她拉着李耳要走,“他是狗咬星星,不知稀稠:”

老先生从益山女手中拉过李耳,紧紧抱在怀中,“这样的学生真是难得,我教他教定了。”于是,把李耳安排到一个坐位上,又拍了拍他的头,“这孩子,恐怕将来我都教不了他!”

就这样,李耳在这位老先生的指导下读书了。

李耳在这位老先生的指导下,读书很用功,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不但自己读书,还把学到的东西,教给村里的其他小伙伴。每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总是把村子里穷人家的孩子招到他家念书。

同类推荐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一种论域划界的多维审视

    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一种论域划界的多维审视

    该书从较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科技伦理,认为凡是科学技术本身或者科技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引发的所有关涉道德、义务、责任、价值等方面的问题均应属于科技伦理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考察科学技术的伦理全貌,试图建立一套并列关系的论域分类体系,试图用科学技术本身为参照系,衡量科学技术与各种伦理问题涉及领域的关系为逻辑,尝试对科技伦理的不同研究领域进行了划分,共划分为本体域、主体域、客体域、学科域、工程域和管理域六个部分。希望这种观察能够准确梳理、表达和评价当代科技伦理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创新性的观点和意义,给人以有益启示。
  •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
  • 美学讲稿

    美学讲稿

    20世纪80年代,易中天在武汉大学讲授美学。在以自由著称的武大,他的精彩课堂吸引了各个院系学生慕名来听,流连不去,终成一座难求的传说。《美学讲稿》便是这一传奇课程的讲稿集结,根据易中天多年教学经验以及课堂实况加工撰写,保留了风趣口语的同时,补充了大量页边注。体系井然清楚,观点自成一家,兼具专著、教材、演讲之特点,引人入胜,可供广大文学、艺术及美学爱好者阅读、赏析。书后附有《西方古典美学史纲》《中国古典美学史纲》和《西方现代美学史纲》,实际上是三部浓缩的美学史,三张脉络明晰的美学地图。相比其他大家如朱光潜、宗白华、叶朗等的美学作品,《美学讲稿》因成书较晚,故而更加全面;因面向大学生,故而更有条理;因是课堂实录,故而格外轻松易懂。
  •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本书对孙中山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资源、知识构成以及孙中山为实现其思想所进行的学术探索和革命实践,做了全面的论述,勾勒了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形象,其中的挖掘了海外文献以及档案材料,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见解。作者认为,孙中山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科学等资源,形成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天下为公”思想,彰显了博爱的精神。
热门推荐
  • Glaucus or The Wonders of the Shore

    Glaucus or The Wonders of the Sho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爷快点到本仙女碗里来

    王爷快点到本仙女碗里来

    穿越成一无所有农家女?江晓晓表示:本仙女不怕!极品亲戚?哪凉快哪呆着去!配角炮灰?别挡本仙女发财!什么?你是王爷,权倾朝野?还想娶本仙?呵呵,本仙女上能入天,下能入地,你,拿什么当聘礼?某王爷:仙女是吧,来本王怀里。江晓晓:王爷了不起么?来本仙女碗里!
  • 哈尔滨的愤怒

    哈尔滨的愤怒

    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江泽民在中纪委八次全会上的讲话。哈尔滨是座英雄的城市,是第一个夺取并建立红色政权的省会城市,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于一九四六年的春天,铅灰色的市政府大楼座落在道里区,被两条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大街——尚志街和兆麟街拥抱着。市长们办公的小楼与李兆麟将军被害地近在咫尺,而李兆麟身中七刀的躯体就在隔道的大屋顶建筑的大院里停放过。
  • 近身强兵

    近身强兵

    他是华夏的超级兵王,因为兄弟他隐退江湖,也因为兄弟他重回都市。他从不主动找女人,身边却从不缺女人;他从不主动敛财,财富却像洪水一般将他包围;他从不想着变强,却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
  • 心之港湾系列2:真爱赌约

    心之港湾系列2:真爱赌约

    当风骚外向的女记者遇上沉默内敛的法国男。倡导小赌怡情的记者克丽根·勒什奉命采访富有的反赌卫士亚历克斯。在她的想象中,对方应该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谢顶老爷爷。然而这位受访者显然头发茂密,而且浑身无一处不散发出迷人气息。一场有趣的脱衣扑克游戏,让他们解下层层衣衫的同时,也让他们看清了对方层层自我保护之下的真我……有个词叫作“异性相吸”,然而真的可以用在这两个性格和经历千差万别的人身上吗?
  • 完美田园人生

    完美田园人生

    在帝都闯荡多年的陈牧终于回到了农村老家,采药,捕鱼,种菜,养小动物,这样的生活倒也无忧无虑,悠然自得,陈牧原本打算就此度过他的孑然一生。。。。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一个端庄美丽的女人和一个宠萌可爱的小萝莉突然降临家中,自那天以后,寂静的生活被打破了,陈牧的苦逼日子将再一次到来。。。 ~~新书《完美画家》已经发布,关注一波啊!!!
  • 教你学雪橇

    教你学雪橇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海神话映照现实

    山海神话映照现实

    《山海经》一部古代地理杂志但其中……记载着许多不可思议的生物有一些在现代社会仍能找到原型而有的,令人惊叹却觉得是古人虚构的生物罢了但……真的如此吗?传说中的神话,真的不存在么?本故事纯属虚构,存在于另外一个平行世界
  • 深宫造作日常

    深宫造作日常

    身为庶女,亲父嫡母满怀心机,云绾容唯有靠自己。一朝进宫,誓要摆脱控制活的精彩!后宫阴私不断,四妃九嫔手段层出不同,云绾容见招拆招其乐无穷。谁说帝王无情?她偏要成皇上心尖尖里的人!且看她斗宫妃、俘君心,万千宠爱于一身,步步风华问鼎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