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200000003

第3章 谁能做空股市(2)

目前,中国的监管条例、规章制度及各种监管机构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奇不有,但其效果如何人们则心知肚明。为什么?一则由于监管成本的存在,监管者对股市的监管并非无所不在;二则政府监管机构仅是一种集合名词,它都得具化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如果对监管者的约束不力,他们同样可以与被监管者合谋掠夺社会财富。怪不得民间有流传,说以往的监管机构是中国股市最本的“黑庄”;三是中国股市的违法乱纪行为为什么会越来猖獗?一个案件要比一个案件大?其作案手法越来越无不用其极?最关键的是现行的制度安排,处罚的额度远远低于其违法乱纪行为所获得的收益,甚至可以说,股市违规是获得暴利的最佳途径。因为,由于监督成本过高,合谋违规的行为查不胜查(除非特别恶劣)。中国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多有劣史(只要看看这些公司刊登出的、吹得神乎其神的公告就知一二了,而且据说中国的企业与公司常常是有几本账的,来什么人就拿什么账给他们看),但受到处罚的又有几家?再者,即使被查出要受到处罚,多是九牛一毛。正如有人所言,在中国股市的罪与罚的天平上,一面坐庄投机、造假欺诈日进万贯,目前连对付它的一张像样的法网都没有,另一面是如巴掌打蚊子一样的罚,或称另一种方式鼓掌。现行的证券制度安排对违法者不仅不具有威慑力,反之,还有纵容人们违规犯法之嫌。也就是说,国内现行的证券法律法规多不胜数,但是这些制度都没有能够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之利益,相反,这些制度则是“逼良为娼”,使得证券犯罪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民众怎会对股市有信心?

还有,一方面中国证监会法力无边,在证券市场中无所不能,它可以把触角伸到市场每一个角落。但另一方面它无所作为,对一些显而易见的证券犯罪无法或无权处置,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对整个证券市场的权力制衡机制。一个没有制约与残缺的权力要履行其职责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重整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要整顿与规范中国股市.现在要做的是:重新界定股市的政府功能,即政府的出现仅仅限定在政府对市场竞争的协调功能上,如有足够的权力来界定与保护私人产权,有效地执行合约,形成对掠夺个人权利的约束。打破国有机构对股市的垄断,形成股市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调整现行的证券法律与法规,对股市上的证券犯罪者、对证券交易中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对于那些敢以身试法者,不仅要严加监管,而是要有一处严查一处,有一处严厉处罚一处,要处罚得他们倾家荡产,要处罚得他们永世不敢在证券市场为非作歹。要打破三大证券媒体对证券市场信息的垄断,在市场的竞争中形成有效的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督机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掠夺,重拾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如果政府仍然走以往那种出台“利好消息”的老路,那么中国股市不仅走不出其困境,而且随后所出现市场的风险也得由证监会来承担了!

(2002年11月)

从东欧转轨看股市未来发展

目前,尽管年初掀起的中国证券市场大辩论已经偃旗息鼓,但人们对证券市场未来发展与趋向的探讨和研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之,它更是激发了人们对此问题深入的反省与思索。人们可以看到,一种器具,一种技术的引进,很快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一种制度安排的移植或一个市场体系的建立,即使在他处行之有效,但到另一个地方则可能难以成行,甚至于会扭曲地发展,为什么?现在我们要问,一种制度安排、一种市场体系能够移植吗?如果能够,其途径、方式又如何?如果不能,制度变迁又何以可能?而且任何一种制度选择就如同人生的历程一样是惟一的、是不可逆的。人们选择了一种制度安排,就不能选择另一种。制度的孰优孰劣永远只能在备选方案中,而不是在人们实际行为中。因此,只有借鉴他人的经验或教训,才可算是一种可比较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转轨。尽管转轨各国的初始条件不尽相同,但基本体制的实质是毫无二致的。不过,在转轨的过程中,各国所选择的方式、路径不同,最后的结果则轩轾相异。在此,我们以波兰和捷克的证券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情况作点比较分析,并从中引伸出一些有意义的启不。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在产权界定清楚和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人们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金融证券市场则是其理论最好的例证。因为,在发达的市场体系中,大多数证券交易发生在理性、成熟的当事人之间,证券发行者和购买者都可广泛地利用私下协议来实现效率,如公司章程、中介担保及各种形式的合约等。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仅任何经济活动都是要花成本的,且合约履行成本昂贵,许多国家的法庭资金匮乏,法官缺乏动力,不懂得如何适用法律,不熟悉经济问题,甚至还会有可能出现腐败。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仅交易费用为正,监督合约履行的第三方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保证合约的履行,从而导致了市场失败。这也就是科斯所指的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原因。

按照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任何制度安排都可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无论你是选择市场、企业及政府,还是选择政府管制、司法程序,关键问题在于在各自的约束条件下其运作方式交易费用的高低。其所选择的方式不同,实际的结果殊异。在东欧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波兰与捷克证券市场的发展则是检验科斯理论最经典的例子。

在两个国家的证券市场转轨过程中,从初始条件上来说,两个国家在性质上基本相同,而且在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优化及市场自由化的程度等方面捷克比波兰还略胜一筹。但是,由于两国的制度选择不同,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迥然相异的。

建立金融市场是两国经济转轨最为重要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两国都通过或修订了各自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但捷克官员直言不讳地反对政府干预,如捷克总理克劳斯说:“我们知道在转轨最初期就必须实行自由化、放松管制和私有化,即使我们可能面对一个相当脆弱而不完全有效的市场,改革的理念至少对我来说很简单:用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哲学做你做的一切。”而波兰改革的倡导者巴尔采罗维奇则说:“政府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掌握的信息条件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能区分出政府所能胜任的领域和其自身不能胜任的领域。正是两国这种理念上的差别,反映在法制履行上差别更大,波兰采取的是严格行政监管的立场,而捷克施行的是自由的司法履约方式。

而这不同的理念贯穿在具体的法律细则和运作机制中的表现是:从证券监管的主体来说,波兰的监管主体是独立的证券委员会,捷克则没有这样的委员会,而是由财政部资本市场监管办公室负责市场监管。从监管的对象来说,波兰的证券监管大多通过对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的严格监管来实施。例如.,波兰对经纪人的监管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许可证发放条件和考试规定,经纪人应从事委员会认定的“诚信交易”,否则可能会被吊销许可证。证券委员会也有权审核经纪公司账户,经纪公司必须披露所有权结构,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发行证券,在组织和财务上与持股银行分离。而捷克的委员会不仅没有吊销许可证的实权,也不必对经纪公司严加监管。对于投资顾问公司、共同基金及托管银行,波兰多年来一直采取了严格的监管,如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而捷克这方面规定则阙如。

最为重要的是,波兰对证券监管实行了监管当局行政执法的方式,而不是司法执法的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发行人和内部人剥削投资者猖獗的证券市场,法庭没有足够的激励来惩罚证券交易中的欺骗行为,而由一个独立的、有实权的证券监督委员会来监督执法,既可以降低对违法者调查的成本,增加对执法的实施的激励,还可以确实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潜在的成本是由于这种执法者有动机去发现违规而采取过度严厉的做法使无辜者受到惩罚。但捷克强调的司法执法,结果是执法激励较弱。

结果是,在波兰较强激励的证券委员会实施严格的证券法规下,波兰的证券市场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公司外部融资环境越来越便利,而侵吞投资者利益的现象较少发生,波兰证券市场的质量也获得了肯定的评价。与此相反,在捷克,由于实行自由放任的监管政策,从而导致了证券市场衰退,公司在市场的融资环境越来越差,以至于剥夺投资者权利的行为猖獗,如东欧证券市场特有的“挖空”(tunnelling)现象盛行。这里所谓“挖空”现象是指投资私有化基金的经理持有一家私有化公司的股票,他们与该公司的经理协议创建一个由双方共同控制的新企业。然后投资私有化基金可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将它持有的公司股票出售给这家企业,从而侵吞投资私有化基金股东的利益,该公司也可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将它的部分资产和产品出售给新企业,从而侵吞该公司少数股东的利益。也就是说,公司经理与其大股东通过双方协议而获得利益,但牺牲了公司和投资私有化基金少数股东的利益。这也就是中国股市目前十分流行的“老鼠仓”行为。

正因为这种“挖空”行为的猖獗,使得投资者对捷克的证券市场完全丧失了信心,整个证券市场的存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1995年布拉格证券交易所有上市公司1716家,但到1999年初下降到301家,暴跌了80%以上。而且即使是剩下的301家中至少有近20家是资不抵债的。同时,布拉格证券交易所50种主要股票指数的总市值下跌了60%以上。经纪人也由1997年的1486个,减少到1999年初的358个。1998年8月,俄罗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捷克证券市场几乎崩溃,但波兰的股票指数仅比1996年末下跌了13%。两者孰优孰劣就显而易见了。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到,波兰证券市场的成功关键在于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以行政执法代替了以往司法执法,把信息披露的透明化和对中介人的监管作为重点,从而严格防止了证券发行者和金融中介对外部投资者权利的剥夺,保证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

那么这些经验对中国股市未来发展有何启示呢?纵观中国股市10年来的发展历程,一方面,管得过多,在以往,凡证券市场的事务,无论大小,政府部门无不涉及,管上市配额、股价高低、股权结构等;另一方面,又管得太少,如上市公司的质量、证券市场的违法行为、机构投资者的异动、证券市场的监管等。一句话,政府监管工作完全错位。另外,证券市场体系是不能完全移植的,在欧美发达市场体系下完全适用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下或许不一定适用,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中国的约束条件创立适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安排。比如,证券市场的司法执法是发达市场体系下证券监管较盛行的方式,但目前中国的情况是,执法人员素质过差、能力过低,司法执法成本过高,政府对司法执法过多干预等,而对证券市场采取行政执法不失为减少这些弊端的有利途径;还有,加强对中介人的严格监管,以严格的法规防止发行人及中介人对投资者的掠夺,这是保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这些都指出了中国股市未来发展之路。

(2001年5月)

股市有投资价值吗

近两个星期来,国内股市大跌,市价总值一下缩水几千万亿元,于是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言,中国股市有投资价值的只有12家公司。听到此言,国内的股民及上市公司一定急红了眼,中国股市目前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怎么会只有12家公司才有投资价值呢?此乃狂人之语,不可信也。其实,正如有香港权威人士指出的那样,中国股市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高风险、透明度低、监管不力、政府指令朝发夕改、投资者防不胜防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要找到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确实不易。也就是说,尽管国内股市近两年来牛气冲天,并登上世界股市增长率的榜首,但这多是政府为了国有企业上市圈钱炒高股价的结果,并非是上市公司业绩使然。因此,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内股市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多少投资价值,何也?

同类推荐
  • 精明女人的消费观(财蜜eMook)

    精明女人的消费观(财蜜eMook)

    一说到精明消费,就是要像男人一样买东西:精准定位、目不斜视、干脆利落、提起就走——分分钟搞定,省时省力,貌似还省钱。 得了吧,这种所谓“精明”的消费,怎能跟女人买东西的各种强大逻辑抗衡。女人千奇百怪的消费观,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 彪悍的妹纸,玩的就是渣范儿;剁手党妹纸,要的就是边喊剁手边用脚下单的热乎劲儿;至于精明消费的姑娘,那是把钱和生活品味能完美平衡的女神;当然还有一种,千帆过尽、返璞归真,断、舍、离之后,要的就是境界。 说白了,消费观体现的就是价值观。这世界变化这么快,作为一年到头三观被毁无数次的青年,读这期周刊,不过是再被毁一次而已。
  • 如何和老板谈加薪(财蜜eMook)

    如何和老板谈加薪(财蜜eMook)

    人在职场飘,钱多少是道绕不开的槛。跟老板谈加薪,往正规了说叫个人价值诉求,往随意了说就是需要个认可,本质上就是“谈判”。既然是谈判,就由你和对方手中的筹码来决定结果。所以呢,别担心,想加薪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加薪也不必甩脸走人。温馨提示:所有的跳槽都是源于更好的机会而不是赌气。本期会有“工资班”的资深财蜜帮你弄明白自己的工资单构成;也会有妹纸指路如何摸清薪酬水平好谈判;更有多位加薪狂人分享她们正常的、疯狂的和歪打正着的加薪经验。 你和老板都在相互试探,寻找雇佣关系的最佳模式。所以,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你身后有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百态千姿的职场女斗士走过的路……
  • 受益一生的投资计划

    受益一生的投资计划

    本书全面介绍了最实用的投资工具和高效的理财思路。从股票、基金、债券到期货、房产、保险和外汇等,涵盖了一个人一生最主要的投资方向。书中所提供的投资方法切实可行,同时还提供了简单的投资技巧和大量生动真实的投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这本书将彻底改变你的财富积累方式,让你的投资更安全理性,百万梦想不再遥远。
  •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本书从理财的心理准备及理财的实际操作两方面对个人和家庭理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面地讲述了理财的各种方式、方法,为投资者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兼容,各种实例的穿插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延续了以往理财类图书的理论基础,更深入贴近实际,包含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应如何操作、如何规避风险。本书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理财方向,并辅以各种典型事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

    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

    本书以简洁、轻松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理财的方法和诀窍,从储蓄、债券、基金、保险、股票、外汇、期货、信托、黄金、房地产、典当、收藏、创业等不同层面阐述了理财的具体内容,旨在帮大家建立理财意识,掌握理财方法,教你将手中的财富快速稳健地升值。本书是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理财工具书,它就私人理财问题,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一并且结合多年的理财经验,给读者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当明恋已成往事

    当明恋已成往事

    有些人的出现不是为了救赎你,而是为了让你学会救赎自己。
  • 虫群法则

    虫群法则

    (新书《神话宠物》已发布)西斯特姆,音译自system,翻译成中文为系统。忘记了名字的他,醒来之后成了一只名叫西斯特姆的小蚂蚱,一蹦能蹦好几米远的那种蚂蚱。十几天过后,就在他适应了蚂蚱的生活,蹦跶的欢快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天空中落下了一片枯黄的树叶——秋天来了。……这是一只秋后蚂蚱带着一窝蚂蚁种田的故事,故事始于利尔特森林的一个十分平常的夏末初秋时节……读者群:473051046
  • 倾世倾城,倾我所能

    倾世倾城,倾我所能

    前世一位王牌特工,才貌双全;今生一名废柴少女,人人唾之;命运交织,锋芒毕露。邂逅命运的旅途,遇见挚生所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山美男。为解开身世之谜,闯荡天涯,真相正一点一点地被揭开……
  • 快穿2g

    快穿2g

    夭月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坑爹系统,被送去无数大人物落魄潦倒的时候。夭月的任务,就是用系统赋予的技能,阻止他们黑化祸害苍生,帮助男神们成就一番霸业。最重要的,还得让各路男神死心塌地的爱上自己,心甘情愿的与自己结为夫妻,这样才算圆满完成任务,否则,就会留在世界里永远出不来。为了离开这个坑爹系统,夭月挖空心思开始了不断的撩大佬,睡男神,撩男神,睡大佬,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艰难(piaohan)人生。。。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什么男神,什么大佬,所有的一切竟然都是某人布下的一个局……夭月怒了:“你耍我?”某人唇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不先被你睡个够,怎么让你负责?”(1v1,宠宠宠)
  • 风格的要素:汉英对照

    风格的要素:汉英对照

    《风格的要素》是作者在1918年完成的,从那时起本书就成为英文写作方面的经典必读书,几乎每个美国人人手一册。《风格的要素》中确立的精确无暇的英文写作规则,对提高美国大、中学生的英文写作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1918午由纽约一家出版社出版。此书短小精悍,容量巨大,涵盖了母语为英语的人写作和语法上常出的错误,也清晰地解释了一些语法书中很难找到的语言现象。
  • 小仙难当

    小仙难当

    -姑娘,城南有人闹事!黑无常大人叫你赶紧过去!-姑娘,城北的那个狐狸精又祸害人了!-爷,李大妈想孙子了!姜晓霏看着手机里一条又一条的消息,默默的放下手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群人难道不知道,高考生才是最大的吗?!明天就要考的《琵琶行》还没背呢!就不能给她留点睡眠时间?三皇五帝,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她一个都不是,就不明白芝麻大的小神仙,怎么就这么多的事需要她办?①新入职小神仙x不知名神兽②日常解决邻里矛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转炼魔心

    九转炼魔心

    繁华的都市,平淡的山村。被村里人视为灾星,八岁开始乞讨为生,十一岁之后觉醒心魔。以人性的弱点在只有仙佛的传说中,练就一颗九转魔心...
  • 二人转的万界之旅

    二人转的万界之旅

    (别看我说的是两人转,其实只有一个人)前期文笔比较废,写什么都感觉不行(┯_┯)
  • 仙魔在天

    仙魔在天

    天地初始时,仙界、魔界、妖界、人界、冥府纷呈而立,又彼此贯通,人和妖均可飞升成仙,仙又会被贬为人或堕入魔道。如被贬为人,则在凡间历尽千辛,身死后魂归冥府,清算罪孽,受那轮回之苦;而一旦从仙神堕入魔道,则永世为魔,永失仙神之金甲羽翼,永受四界冥顽业火的炙烤,直至神魂消弭,永陷沉眠。于是,那些堕入魔界的魔物们为了不陷入无知无觉的沉眠,或者为了有一天能如重生般觉醒,重握天地间无上的法力,成为超越仙神的存在而做着法门繁多的尝试。而这一天,终于来临……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