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过日子总免不了要买东西——墙上挂的画呀、小道旁摆的樱花草啊……但是,把你购物所得到的快乐和你所付出的代价相比较,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要知道,并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都能使我们快乐,而只有我们喜欢的东西才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2)时常优柔寡断。
悬空未决的问题缠身往往会影响你的工作,使你在能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里变得心不在焉。关键不在于你是否有问题要解决,而在于它们是不是你一个月或一年前就已经有的老问题。如果是长期以来一直没解决的问题,那么它们消耗了你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你至少应该解决一些这类老大难的问题,使自己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
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其实完全可以缩小你的选择面,迅速做出决定。
果断干脆至少可以在生活的某一方面使你受益匪浅。
(3)不敢打断别人的话头。
过分地谦恭有礼也会消耗你的时间。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谈话的对方明知道你马上就要去赴约,而且就要迟到了,还是没完没了,一刻不停地讲着。你应该会客气地打断对方的话头:“对不起,我实在不得不告辞了。,’这虽然使对方扫兴,但比起你心烦意乱、如坐针毡地继续听下去要好得多。
(4)无节制地看电视。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在美国普遍家庭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7小时以上。虽然看电视是一种人们开心解闷的消遣,但是太耗费我们的时间了。为了避免那些毫无意义的节目,最好的办法是事先看看节目预报,挑选那些你感兴趣的节目,而把省下来的时间更有效地加以利用。
(5)做事没有计划。
攻读一个学位要多长时间?完成一项工作要多少时间?你能照料多大面积的菜园?你有多少个晚上能用来参加社会活动?你还想做更多的事吗?精心地制订你的计划是减轻负担、节省时间的关键。
(6)东西摆放杂乱无章。
让你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把锤子或一个订书机,一直看上半小时,那简直是活受罪。不论你住的是阔气的十个房间的别墅,还是简陋的单间公寓,在找东西上都浪费了很多时间。“物有其位”确实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有益的格言。
杂乱无章就意味着浪费时间。我们应该把东西安放得井井有条。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
(7)不注意维修和保养。
一个电视广告曾建议人们及时更换汽油过滤器,这样就可以不必更换你的汽车发动机了。虽然这要花费点时间和金钱,但不这样做就意味着将来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所以,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要精心保养。水龙头漏了就快点找人修,免得到最后还得挖沟刨墙。好好保护你的牙齿,这样就可以不必日后在牙医候诊室里等得心烦意乱了。
(8)让时问在等待中白白消逝。
生活中有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等待中了。等待的确是白白浪费时间,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超脱了日常的繁忙而得到的一份额外的时间馈赠。养成随身携带钢笔、明信片和邮票的习惯。当你在医院候诊室等着看病时,就可以利用这一小时的时间给朋友们写信,或带一本书看。你也可以带着一个笔记本。这样,当别人无聊地一遍遍翻着旧杂志的时候,你的一部著作说不定就在这里诞生了呢。
(9)空想明天。
我们的生命时常消耗在对明天的期待上。这样,我们就忘记了要好好利用眼前的时光。而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为什么因焦急地盼望下周或明年就不珍惜现有的时间?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现在是联结过去和将来的重要环节,我们就能更生气勃勃地利用眼前的光阴了。我们真应该说:“谢谢你,今天。”
(10)不会积极拖延。
拖延是一种回答,它会使我们更聪明,更有造诣。
一个积极拖延者在碰到不感兴趣的事务时,常常会采取这样一种措施:先做其他事,把不想干的活儿留到再也没有时间可拖的时候才处理。
对这些人来说,拖延是一种产生社会效益的能力。首先,它把人的更为充裕的才艺引入了另一个值得花时间花精力的领域;其次,它使人们屈服于一种义务感紧迫感,从而激发他们一鼓作气去完成他们实在躲不过去的乏味工作。
积极拖延还使我们吃得更好一一将某些事“放一放”,使我们有可能实现一种良好的“家庭烹调”,那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拖延也帮助我们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父母亲们可以从干不完的:T二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呆在家里有很多好处:信,有时间写了;电话也可以打了。我们因此得以维系和重建许多亲情和友情。
积极拖延还有另一个好处。它使人们能在下决心之前获得更多的信息;它把一些棘手问题搁在一边,通过时间的变迁,这些问题也许会自己得到解决。
此外,当有人想把某件事强加于你时,拖延也能给你提供一个现成的借口:“我很愿效劳,但是我真的不得不……,’那些善于拖延的人比不会拖延的人更具有战略优势,因为他们总是更从容不迫。
信念9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拖延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拖延。任何事情想到就去做!立即行动!
——比尔·盖茨从今天开始行动
无论干什么事情,只停留在嘴上是不够的,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投身慈善事业的切丝黑尔姆夫人曾向朋友谈及她的成功之道,她说:“我发现,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刻动手去做,空谈无益于事!”切丝黑尔姆夫人的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不注重实干的人最令人反感,成功也永远不会光顾这种华而不实、说而不干的人。如果切丝黑尔姆夫人仅仅满足于她动听的演讲,陶醉于她那美好的计划之中,她自然就永远也不可能超出言谈的范围,她就只不过是一个空谈家而已。人们也就不会相信她所说的一切。但当人们亲眼看到切丝黑尔姆夫人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她的计划时,人们才赞同她的观点,才乐意援手相助。
正如一位著名的西方学者所说:“最大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也不是那些把一切都设想得尽善尽美的人。而是那些最脚踏实地去干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平均每天工作17个小时,还使得10位秘书也整日忙得团团转。为了提高弛缓的政府机构工作效率,丘吉尔还制定了一种体制,他给那些行动迟缓的官员们的手杖上,都贴上一张“即日行动起来”的签条。
今天最有潜力,最有价值。只有今天,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只有今天,才能描绘意想中“明天”的画卷。“努力请从今日始”,应该成为我们的行动格言,应该用智慧开掘今天的宝藏,用汗水开发今天的生活。“努力请从今日始”不仅是人才成功之道,而且是任何有作为的人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建树的重要条件。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柯罗请教。柯罗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
“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你一定要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
“努力请从今日始”,不要想着明天再补。许多人也知道时间珍贵,可总是抓不住,这是什么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往往只寄希望于“明天”。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向后“支”时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所以,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这样在自我安慰中悄悄地跑掉了。他们干一番事业的愿望总在设想阶段。好像一粒种子,在手里老是掂来掂去,总没有机会播到泥土里,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最后种子也坏了,再也种不下去了。正如《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讲:“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一位哲人说:“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
为什么人们对于现状明明不满意,可是却不愿意努力去改变呢?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任何改变都会把他们带向另一个未知,而大部分人对于未知多抱着一种恐惧的心理,唯恐它会带来预料不到的痛苦。无怪乎大家都不愿拿出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事业,那么,就得抓紧时间,把握现在。如果你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尝试如下步骤:
①写下四个已经拖延很久但得马上拿出来的行动。也许是找工作、减肥、戒烟、跟已经绝交的好友谈和,或重新联络一位老朋友。
②在这四个行动之下各写下这些问题:为什么我先前没有行动?是不是当时有什么困难?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你认识踌躇不前的原因乃是跟去做的痛苦有关,因而宁可拖延。如果你认为这跟痛苦无关的话,那么不妨再多想一想,或许是这个痛苦在你眼里应该微不足道,以至于并不认为那是痛苦了。
③写下你拖延那四个行动而觉得快乐的理由。例如你认为应该减肥,那么又为什么吃下三个汉堡、一大包薯条和半打可乐呢?是不是你觉得无法做到为了减肥而得忍受少吃的痛苦,而吃这么多高热量及高脂肪的食物的确能使你快乐,以致你迟迟不拿出行动?你若是希望能有长期效果的改变,那么就得找出能使你快乐而不会有反效果的新方法。这样才能使你明白什么才是你追求的目标。
④写下如果你不马上改变所会造成的后果。如果你不停止再吃那么多的糖分和脂肪,那么会怎么样?如果你不停止抽烟,后果会如何?如果你不打通认为应该打的电话会怎样?如果你不每天运动的话,对健康会有什么影响?两年、三年、四年及五年后会生出什么样的毛病?如果你不改变的话,在人际关系上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自我形象上会付出什么代价?在钱财上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对这些问题你要怎么回答呢?可别只是说“我得破点财”或“我会变胖”,这种回答是不够的,你得找出能使你感到痛苦的答案,那么这时痛苦便会成为你的朋友,帮助你推向另一层次的人生。
⑤你要写下那四个行动后的所有快乐。你要写得越多越好,这样才会鼓起你的劲,想掌握自己的人生,这时你可能会很兴奋地说道:“我将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了;我将对自己更有自信了;我将会更健康;我的人际关系将更好;我在各方面将会做得更好;我的人生从现在开始将会比以前更好,并且一直延续到两年、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之后。只要我真采取行动,就必然能实现所作的梦。”
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设我们今生今世还有六个月的时间,还会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吗?如果不会的话,我们最好尽快调整自己的生活,现在就去做自己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相对而言,我们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在时间的长河中,30年和6个月是相差不多的。我们全部生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因而在任何方面拖延时间毫无道理。鼓起勇气去干一两件我们一向回避的事情:一个勇敢的行动,可以消除各种恐惧心理。不要再勉强迫使自己“干好”,因为“干”本身才是关键所在。
⑦晚上睡觉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劳的感觉。不要以疲劳或疾病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我们会发现,当疲劳或疾病失去其意义时,也就是说当它们不能成为我们推迟做事的理由时,导致拖延的因素会“奇迹般地”消失。不要再使用“希望”、“但愿”、“或许”等词,因为这些词会促使我们拖延时间。每当我们发觉自己的话里又出现这几个词时,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话。例如,应该将“我希望事情会得到解决”改为“我要努力解决这件事”;将“但愿我心情会好一些”改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将“或许问题不大”改为“我要保证没有问题”。
人生短暂,不容蹉跎,你在人生中真正能抓住的时问就是现在、就是今天。
克服办事拖拉的习惯
办事拖拉是不少人常见的毛病。“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要想不荒废岁月,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克服拖拉的习惯,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拖拉者的一个最大退路,是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经常听到一些人这样说:“要是再有一些时间,我肯定能做得再好点儿。”而事实是,许多事情是很早就部署下来的。
拖拉也有一些非情绪方面的原因。如:目标不合理、没定期限、应承过多、时间安排过于紧张、没有余地,等等。
拖拉者的一个悲剧是,一方面梦想仙境中的玫瑰园出现,另一方面又忽略窗外盛开的玫瑰。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仅是幻想,现实的玫瑰就是“今天”。拖拉所浪费的正是这宝贵的“今天”。拖拉的恶习往往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后果,它会给我们至少带来如下危害:
①问题成堆。明日复明日,本来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可总是拖延,成为一个紧迫问题,在我们最紧张的时候来抢我们宝贵的时间。
②陷入焦虑。拖拖拉拉,自以为“临期突击是完成任务的妙法”,结果,时间压力给人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焦虑,天天在着急上火中生活。
③计划失效。一些人表面上也像个实干家,为自己确立目标制定计划,但很少去落实。这漂亮的美好的计划,会使人毫无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