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900000017

第17章 导论 《周易》的现代反思(16)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曾经指出,《周易》的“裁成天地之辅相天地之宜”,具有保持生态平衡的深刻意蕴。麦克尼利等人于1991年列出了一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则,并与《周易》的有关论述进行了对比,说明《周易》的许多思想有助于推动和深化当代的环境伦理学研究。卡普拉也承认,《周易》关于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循环流变过程的思想和宇宙运动节律中隐藏的阴阳两极观念,是其重要力作《转折点》(The TurningPoint)的指导思想之一。其书名便取自《周易》的《复》卦(复卦被一些西方学者译为Tuming Point),其英文版的封面上赫然印着一个《复》卦卦象(彗)。复卦在《周易》中表示阴极复阳、否极泰来的重大转折。卡普拉以之象征当代人类正面临着科学、社会和文化上的伟大历史选择和转折。他认为,只要遵循《周易》所指示的天人协调、“保合太和”的稳健革新之路,人类就可以把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冲突减到最低程度,从而较为顺利地渡过当代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文化危机,走向更加理想的发展道路。《周易》的生态直觉对当代人类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认为,《周易》这部中国文化的伟大经典,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可以为当今人类应对全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启迪。

第一,太极整体观可使我们培养一种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周易》认为,宇宙是以太极为本原的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事物均与其他事物乃至宇宙整体休戚相关。此即《周易》的太极整体观,也就是《易传·系辞上》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蕴涵的宇宙论。《易传·序卦》则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详尽、气势恢宏的宇宙图景。《易经》六十四卦便是对这个宇宙图景模拟所得的一套严整的象数符号系统。《周易》的“三才之道”也表示,天地自然与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整体。

太极整体观启示我们,由于宇宙万物乃是一个森然有序的有机整体,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当然也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人在改造自然时,应摒弃那种让人类走了很大弯路的只顾局部、短期利益的无知行为方式,并进而建立起一种从宇宙整体的观点出发,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现代行为方式,以创造更加理想的生存环境和更加美好的未来。而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21世纪议程》指出,要争取一个更为安全、更为繁荣、更为平等的未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而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作为一个整体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第二,生生不息观可使我们养成以动态开放的观点考虑问题的积极态度。在太极整体观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指出,宇宙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永恒流变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开放、无限发展的有机整体。此之谓《周易》的生生不息观,即《易传·系辞上》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和《易传·序卦》的“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所显示的发展观:大自然以使天地万物无限富有而成就其千秋大业,以促使天地万物日新月异的永恒变通而呈现其卓越超凡的盛大德行,以不断创造新事物的无限过程而表征其永恒变易的无穷生机;宇宙万物永远不是一个有终点、可穷尽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变化日新的动态开放体系,因而它具永远向前发展的丰富可能性和无可限量的灿烂前景。

生生不息观告诉我们,由于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限发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也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悲绝望,因为否极泰来,“物不可穷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以解”。当然,我们反对对人类前途的一切悲观论调,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人类可以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恰恰相反,我们主张人类应该迅速警醒,从容应战,精诚合作,以顺利渡过难关。

第三,天人交泰观启示我们,人类只有与大自然建立起健康的关系,才会拥有天人协和的理想生存环境。《易传》日: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其中的“天地”不应只狭隘地理解为蓝天、大地,而应看作代表宇宙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如天人、男女、上下、泰否、身心、内外等,《易传》以“阴阳”统称之。

这四句话即是说,如果阴阳两方面处于相互交感融洽的状态,则彼此都能亨通兴盛;反之,如果阴阳双方处于相互封闭隔绝的状态,则彼此都将窒息衰败。具体在天人关系上也一样。人需要从天即大自然那里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天需要人充分发挥其天赋的主体性,以使宇宙万物趋于更加和谐的状态。二者若能友好相处,交泰和睦,互动互补,则于双方都有利。二者若不能和平共处,却相互封闭隔绝,紧张对立,则于双方都不利。此即《周易》的天人交泰观。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的全球问题,实质上便是天人之间长期紧张对立的后果,是人把大自然当作可以任意宰割的沉默羔羊而一味征服索取,大自然对人的无知妄为忍无可忍而进行“报复”的必然结局,是传统发展观以物为中心,追求单纯虚假的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周易》的“三才之道”充分肯定入在宇宙万物中居于中心地位,但这决不意味着人可以自恃其特殊地位而肆意妄为,因为“三才之道”同时含有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成员的深刻意蕴。而且,《周易》中的“天地设位,圣人成能”、“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等光辉命题,在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主张人的主体性只能在“天地设位”、“天地之道”、“天地之宜”的范围内进行发挥,即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人可以改造自然,但决不能破坏自然。这样,人的中心地位便恰恰意味着,人须承担一种不可推卸的宇宙责任,把大自然当作一个生命整体来对待,并充分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以其卓越的主体智慧积极参赞天地之化育,融入万物生生不息的滚滚洪流。在此同时,人类便会顺利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无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理想。牛文元、毛志锋二先生指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创造和谐的世界。人与自然的互为调适,协同进化;人与人的和谐共济,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凡此等等,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框架,还原了中外先贤的理想范式。”第四,裁成辅相观要求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在任何时候都要充分发挥人的天赋主体性,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以自己勤奋智慧的双手铸就明天的辉煌。《周易》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等闪光命题,充分肯定了居于宇宙中心地位的人拥有天赋的主体性,他能够刚健有为,在充分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参赞天地万物之化育,使之趋于更加和谐的运行状态。此之谓《周易》的裁成辅相观。

在当今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挑战之时,《周易》的裁成辅相观鼓励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主体智慧,我们没有理由消极待毙,无谓叹息,而要迅速奋起,齐心协力,以尽快超越当前的生存困境。

前面我们提到的《老子》、《庄子》、《圣经》、马克思、海德格尔、罗马俱乐部等的思想,以及20世纪70年代启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当今风起云涌的超越人类中心论的急切呼声,波澜壮阔的绿色浪潮,日益增强的环境意识,等等,都是人类发挥其裁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即由以物为中心,追求单纯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转向以人为中心,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五,节以制度观警示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理智,保有恰当的节度,尤其要珍惜有限的资源,要懂得节约和知足。《易经·节》日:“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说,保有节度则会万事亨通,若以保有节度为苦,则诸事不利,不必占问。《易传·彖·节》进一步阐发说:“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即是说,以谈笑自若的大将风度蹈艰赴险,以随时使自己居于恰当位置的自觉意识保持节度,以居中守正的刚健气魄创造亨通;大自然正是因为保有节度才使四季得以形成并各有成就;人类也应效法大自然的这一美德,随时使自己保持节度并形成严格制度,这样就不会伤财害民,而共同臻于理想胜境。此之谓《周易》的节以制度观。

人类今日所处的严峻境遇,主要导源于:人类在近代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风驰电掣、凯歌前进之时,为一时的表面顺利冲昏头脑,没能保持清醒的理智,没能保持应有的节度,没能保持自己于恰当的位置,没能居中守正以处时势。因此,可持续发展观与《周易》的节以制度观都主张,人类若要摆脱目前的困境,便要首先学会节制,要认清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并要时刻“思不出其位”,要随时使自己保持节制并形成严格制度。

大自然的负荷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为了使人类拥有更高的生存质量,为了使人类能有更理想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须要时刻告诫自己:节制!节制!再节制!!!正如颜孟坚所说:“人类需走‘多节制’的发展道路”,“要节制一切不利于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将未来人类社会建成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节制性新社会。”第六,敬畏无妄观提示我们,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万事顺遂之时,要自觉保持谨慎戒惧的正确态度。《易经》日:“终日戒”,“无妄,元亨,利贞。”《易传》日:“敬慎不败”,“惧以终始”,“庸行之谨”,“敬以直内”,“恐惧修省”。这几句精辟的格言蕴涵着《周易》的一个重要思想——敬畏无妄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谨慎戒惧的态度行事,尤其是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和在日常小事中更要如此,并要随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使之常常保有敬畏无妄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亨通吉利。

人类目前所处困境,便是由于人类在取得改造自然的阶段性成就之时忘乎所以,骄傲自满并进而骄纵专横、肆意妄为造成的。人啊,痛定思痛,浪子回头,为了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须要尽快学会对大自然的敬畏无妄,心存感激,须要尽快使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转化为行动。

第七,保合太和观启示我们,要把大自然当作一个高度和谐、完美神圣的有机整体,尤其是人要把自身看作是宇宙万物中的一员,切不可自恃其一点可怜的主体性就夜郎自大,为所欲为。《易传·彖·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是说,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运行变化,是要使宇宙中的万物万事都能各尽其性,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生命整体,这样便更有利于万物充分发展;大自然之所以不断生成天地万物,只因为它要使天下万盔方都繁荣昌盛,幸福安宁。此之谓《周易》的保合太和观。

保合太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警示我们,须要把大自然当作是一个高度和谐、完美神圣的生命整体,尤其是人要把自己看成是宇宙万物中的一分子,切不可自恃其可怜的一点主体性而对他物反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哪个时代、哪个地区的人能保合太和,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完美神圣,他们便会安居乐业,和平安宁;反之,他们一定躁狂不安,疲于奔命。尤其是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尴尬窘境,实乃人类长久以来不能保合太和却肆意妄为所获得的报应,是人类在自作自受。正如叶文虎、陈国谦、涂又光诸先生所说:“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其相应的新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才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人是有理性、重感情的动物,决不会听任人的主观意志和环境的自然规律各行其是。人类本着和谐意识,自同于人与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让保合太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灵光普照全人类!让我们共同重建“万国咸宁”的新世界!

仅从以上《周易》的几点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关联,我们便可以看出《周易》作为中国文化巨著的深厚底蕴,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典籍在现代引起广泛关注的内在原因,了解传统文化潜含的丰富营养和无穷力量,并不由得惊叹人类先哲的超凡先知。而这对于当今人类成功回应日益严峻的生存挑战,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我们深信,曾经以自己智慧的双手创造出《周易》、《米洛的维纳斯》、万里长城、阿波罗计划的人类,一定能迅速超越当前的生存困境,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前面我们提到的马克思、海德格尔、汤因比、罗马俱乐部等的思想,以及20世纪70年代启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当今超越人类中心论的急切呼声,波澜壮阔的绿色浪潮,波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等等,我们分明已经听到了人类复兴的壮丽交响,看到了人类理想的灿烂曙光!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之一,也是在国内最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在文字之间体现了叔本华的人生观。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研究

    该书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想,主要回答三大问题:其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什么?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原理。其二,如何用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反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构成了现代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真实内涵。其三,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回应当代的现代性思潮?这凸显了全球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和中国现代性的时代特征。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这里有个人讲述的故事和魏斯博士的教导,这些都为根本地、永久地慰藉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提供了可能。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曾有过多次生命经历,只是被心灵的插曲隔开而已,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可能就会消解,我们将焕然一新。或许当我们沿着灵性之路循着自我的目标前行时,也能为当下的自己带来更多的平和与喜乐。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热门推荐
  • 唐三藏西游厄释传

    唐三藏西游厄释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越绝书

    越绝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念情深,傲娇前任不好惹

    一念情深,傲娇前任不好惹

    他的温柔,是每个女人都想攀的高枝,可唯独她的真心,他迟迟不及。陆家有两个女儿,一个亲生的,一个捡来的。捡来的那个,蛇蝎心肠,夺走了她的爱人,毁了她的家,幸好她遇见了她的远钧。一朝误会,分隔数载。陆黎再次归来,她的远钧,身边已有良人。那个良人不是别人,正是最初的最初,夺她爱人,毁她陆家的宋姗姗。如今她妩媚动人,骄傲颔首:“陆黎你看,即便是那么爱你的男人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依旧选了我。”
  • 有眼无敌

    有眼无敌

    秦胜的右眼因为触电变异了!变异主方向是看见过去,这让他透过时光,看到了数之不尽的大小秘密。毫无头绪,没人能破的离奇命案真相;挥手之间,让江河倒流的绝代武道高手;深埋地下,不知多少岁月的惊世远古宝藏;形态万千,跨越时空而来的狰狞恐怖怪物。甚至看到了消失的文明、沉没的陆地、飞天的神魔、破碎的星辰……所有的过去秘密,全都在他右眼视野内,清晰重现!……(本书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对照,新人新书,扣求推荐订阅!)
  • 冤家是怎样炼成的

    冤家是怎样炼成的

    颜承武先生,这是我给你生的儿子,不用太感谢我。落款是:孩子娘。啥?这孩子是我的?那——孩子的娘是谁?
  • 玲珑妖后:相公的养成计划

    玲珑妖后:相公的养成计划

    一个是世家公子,一个是玲珑阁主好像没有交集的两条线忽然碰撞在一起,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呢?慕容公子说:我真不敢惹她呀
  • 经济法

    经济法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精品系列教材:经济法》既系统全面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的介绍,做到简明扼要,阐释清晰,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论述系统而又重点突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精品系列教材:经济法》在内容上力求反映我国经济法制建设和经济法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内容设计上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先介绍基本知识,再用知识拓展和知识链接的形式。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讲行剖析,结合同步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 宋南

    宋南

    极其诡异的宋朝故事转折,粗暴而血腥,颇为出乎传统框架之外。北方凛冽的寒风催促铁蹄南下,文化的巅峰时代,低不过野蛮的蝗虫式扫荡。俱往矣,却来到离国万里的南洋半岛,虚无的时空里,有怎样的向往,可留下故国丝丝牵绊的荣耀?孤独的游子在今生它世,重复淡淡的寂寞,与平静。
  • 盛夏安澜

    盛夏安澜

    寒门女凭中医之长独开生面,成为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他眼里闪过一丝玩味,目光炯炯地盯着她,反问道:“噢,我的为人,在你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说说看!”她硬着头皮,闭上眼睛,说出本能的判断:“冷硬,无情,眼里只有利益的资本家!”他皱了皱眉头,压住心里的不快:“你难道就不会把我看成是,可以点亮你生命的人!”她望着他,眼神清澈沉静:“我立誓成为绝望中的病患心底最后的希望,你,如何点亮?”
  • 嫌疑人

    嫌疑人

    柳三钱皮贩子老乔在牙齿掉光后,依然能清晰地说出柳三钱当年走进褡裢坡时的破落相。柳三钱光着脊梁,背着个行李卷,本来行李卷上裹着一块塑料布,但长途跋涉让他来不及整理,以至于塑料布像面残破的白旗在背后飞舞,烂被褥也被雨淋得精湿。柳三钱穿着破单裤,脚下的鞋张着蛤蟆嘴。他身后跟着两个男孩,身上也都破烂得不行,雨浇过的头发像两蓬秋后的乱草。皮贩子老乔从卢三家出来,胳肢窝下夹着一张黄狗皮,狗尾巴从旧雨衣下甩了出来。老乔在雨中停下来看着这三个人,猜想又是外来的逃荒客。柳三钱走到三岔口不走了,木讷地站在原地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