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900000021

第21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4)

十二消息图:清代易学家惠栋于《易汉学》中,依西汉易学家孟喜的卦气说,制有卦气图。当代易学家朱伯嵬取其中之义,制作了十二消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把四季、二十四节气、震离兑坎四正卦(后天八卦方位图中四个正方向之卦)的二十四爻以及复、临、泰、大壮、央、乾、媚、遁、否、观、剥、坤这十二消息卦(又叫十二月卦、十二辟卦)纳入到一个整体框架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世界图式和独特的认知模式。

而这只是孟喜卦气说的一小部分。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去看《新唐书》卷二十八上,其中载有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依据孟喜的卦气说制作的卦气图。它是把二十四节气、农历十二月中节、四正卦的二十四爻、分为辟(君)、公、侯、卿、大夫五组的其余六十卦以及七十二候(鸿雁来、草木萌动、雷乃发声、虹始见、水始冰等七十二种物候现象)纳入到一个整体系统中,是一个欲容浩渺乾坤于一体的认知图式。而实质上,在《周易》象数思维看来,这个图式还可以无限扩充,以至于东南西北四方、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角亢氐房等二十八宿、扬青并徐等十二州、初明上弦等月相、黄钟大吕等十二律吕、木火金水土五行、肝心肺肾脾五脏、仁义礼智信五伦等,都可以顺利纳入。

可见,《周易》象数思维囊括宇宙人生于一炉,其影响波及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天文借象数显示星移斗转周期,地理借象数标志分野坐标系统,历法、物候借象数描述自然阴阳变化之节律,中医、气功借象数总括天人一体之运化,古代乐律借象数表征律吕损益之法则,哲学借象数“推天道而明人事”,道教借象数炼丹修证以求羽化登仙……因此,可以说,不了解《周易》的象数思维,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

《周易》以其独特的象数思维建立了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套完整的有机符号系统,开创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象数思维方式。

象数思维虽然在今人看来有笼统性、模糊性、神秘性等这样那样的弱点,但中华古人正是用它创造了举世惊羡的灿烂文化,其中有些文明成就至今仍放射着绚丽异彩,如中医、四大发明、故宫、编钟等。因此,拨开历史迷雾,深入研究象数思维,认真分析其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番综合创新,仍然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课题。我们已经到了一些以象数符号系统与现代科学成就(遗传密码、天文等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结合研究的成果,这使我们看至了希望。虽然其中有的成果尚有简单比附、牵强附会的弊端,有待完善,但毕竟是一种可贵的尝试。让我们共同期待象数思研究的新成果、新境界!

《易传·系辞上》日: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可见,《周易》的象数思维试图以“象”和“数’’两个密不麓可分的工具去模拟、把握宇宙人生的运动过程及规律,从而为人生提供重要指导。而《周易》主张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富有日新的和谐整体,这就导致象数思维必然要从整体的、变易的角度去把握宇宙这一变动不居的完美整体,于是便有《周易》的整体思维、变易思维。而要把握一个变动不居的完美整体,就不能以分析的形式逻辑去把握,而应以综合的顿悟性的直觉思维、类比思维去把握。把握宇宙运动过程及规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生提供指导,这便是一切以人为本的主体思维。

整体思维即以普遍联系、交泰和谐的观点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不仅把宇宙万物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完善和谐的有机整体,而且把每一个具体事物也视为是一个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密切关系的具体而微的有机整体。《周易》的整体思维是其象数思维的必然要求,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宇宙论上,《周易》认为,宇宙是一个秩序井然、和谐庄严的有机整体。在前面,我们曾称之为“太极宇宙论”、“太极整体观”。“太极”是《周易》的最高范畴,是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由它而生,依它而长,据它而存,以它为归。宇宙万物在“太极”之中“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共同构成一个秩序严谨、高度和谐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体并不是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那种混同一体的所谓整体,而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待的东西(两仪)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构成的生生不息的和谐整体。

阴阳两种物质还可具体分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种物质(四象,如四时之春夏秋冬、方位之东西南北)和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类物质(八卦)。《易传·说卦》即详细说明了这八类物质的具体内容。这是一个建立在象数思维基础上的宇宙分类系统,它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看作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对应系统。《易传·序卦》在说明《易经》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内在原因的同时,表明了它的世界观,即认为宇宙万物以至社会人生是一个秩序严谨的动态和谐整体。

其次,在天人观上,《周易》认为天与人是一个友好相处、交泰和谐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天人交泰观”。

《周易》的“三才之道”、“裁成辅相”,在充分肯定人在宇宙万物中居于中心地位、人有天赋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在主张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人的行为应遵循“天地之道”,符合“天地之宜”。因此,人万万不可自恃其特殊地位而骄傲自大,以至肆意妄为,而应自觉承担起大自然所赋予的重大宇宙责任,把大自然看作一个完美和谐的生命整体,并进而充分发挥其天赋的主体智慧,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积极参赞天地之化育,裁成辅相万物的运行,努力融入宇宙运动的滚滚洪流,使之奔向更加光明的前景。与此同时,人便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自身的充分发展,天与人也就成为一个友好相处、交泰和谐的有机整体。

《易传》日:“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这就是说,任何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双方能相互交感、友好共处,则双方都能亨通兴旺;反之,如双方相互封闭隔绝、紧张对立,则彼此都将窒息凋敝。人与天一样,也是相互需要、不可分离的。人需要从天那里获得生存并发展资料,天需要人充分发挥其主体智慧以促使宇宙万物走向加和谐的良好运行状态。在这里,人作为大自然中唯一具有性的存在,就要正确发挥其天赋的主体性,主动与大自然建立起一种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即要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把人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交感融洽的和谐整体,而不要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才会使人的生命质量日益提高。

再次,在社会历史观上,《周易》认为人类社会及历史是一个秩序井然、和谐发展的动态系统,每个人作为社会一分子不应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适当位置,以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谐。

《易传·序卦》在说明宇宙是一个森然有序的有机整体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秩序严谨的和谐系统,其中“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一句还指出了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历史进步的核心要素——礼义。《易传·象·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为了维护社会系统的稳定和谐,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每个人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要超越本位,而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职尽责。此即《易传·象·鼎》所说:“君子以正位凝命”。

但《易传》并不是主张无条件地维护社会稳定,恰恰相反,它主张在社会到了极度腐败阶段时,要进行一场顺乎天理、合乎人心的社会革命,使社会系统进入旭日东升的全新发展阶段,从而推动历史的进步,诚如《易传·彖·革》所说:“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最后,《周易》有一套模拟宇宙万物(包括社会人生)的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完整的象数符号系统。而且,在以象数思维运用该符号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时,也是以普遍联系的整体观点进行的。《易经》的六十四卦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由其中任何一卦都可变为其余六十三卦。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也是一个整体,其中六爻之间有时、位不同和中、正、比、应、承、乘等关系。而且,即使其中一个爻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全卦变化,变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卦。

在社会活动中具体运用《易经》之时,更要对其中所用一卦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多种关系作全方位的深人考虑,把该卦与现实事件当作一个整体来认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该卦所蕴涵的意旨,正确发挥《易经》的指导作用。

清代康熙时,噶尔丹叛乱,进犯乌兰布通。康熙欲征伐之,就命易学家李光地预测吉凶。李光地起得《复》卦上六爻辞,日:

“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李光地看到这些大凶之辞,吓得大惊失色。而康熙却非常高兴,笑着说:“今噶尔丹背天犯顺,自蹈危机,兆乃应彼,非应我也。”于是他御驾亲征,不久凯旋,正如他的判断那样。李光地不能把《易经》与现实中的多种因素联系起来作通盘考虑,以《易经》卦爻辞之“凶”为“凶”,于是便大惊失色;康熙则能把《易经》看活,能把《易经》之辞与现实事件联系起来作全方位的整体把握,得出“凶”乃应彼、我则为吉的正确结论。

从上节我们所举的三个占筮实例中,我们也已看到,只有在对求得之卦的卦象、卦辞、卦义等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断,并把卦象与现实事件、生命阅历等密切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占断者需要有精深的易学素养和敏锐的直觉体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为社会人生提供有效指导。否则,便会为一些局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无法正确判断以启迪人生。

整体思维在中国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是其典型的文化结晶。它要求从普遍联系、交泰和谐的观点看待一切,这无疑是可取的,但它同时又可能导致求同、调和、僵化的思想观念;它可以调和各种矛盾,巩固国家统一,也可以扼杀民众的斗争性、独立性,为专制统治提供服务;它可以让人适应外部世界,也可以削弱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形成内向、过度认、依赖的不良民族性格,缺乏开拓、竞争、独立的可贵精它可以让人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世界,也可以使人满足于统、模糊的认识而自以为是,缺乏精确、细致的科学精神。我们天研究整体思维,就是为了摒弃其消极倾向,发扬其积极方面。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波格丹诺组织形态学、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贝塔朗菲与芝加哥学派的有相体理论与一般系统概念的不断确立和传播,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的第三、四次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一系列新型理论和学科,如信息论、控制论、一般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系统学——系统科学形成了。作为一组横跨数学、物理、生物等各学科领域的学科群的共同体,系统科学虽然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概念、方法、体系,但它为我们贡献的作为现代整体思结晶的系统智慧却已日益深入人心,日益成为现代的主流世界即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E.Laszlo)所说的“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

作为系统科学精髓的系统智慧(或日系统思维),要求从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联系中去准确把握系统整体,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可调性是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对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基础上,再对系统实现整体把握;在肯定系统整体的和谐统一的同时,又承认其中各要素的独立性;在主张系统与环境的健康交流、和平共处的同时,又肯定系统的主体性。

系统智慧的这些优点可用来弥补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缺陷。

以现代系统智慧与中国古代整体思维进行比较研究和优势互补,无疑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进程,也将使我们的《周易》研究取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三、变易思维与通权达变

变易思维即以变化、动态的观点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周易》最为显著的思维方式,因而司马迁说: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周易》的变易思维首先反映在它的书名上。《周易》简称《易》,其基本含义即为“变易”。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其《周易正义·卷首》中说:

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

因此,《周易》又叫《变经》(见阮籍《通易论》),英译为The Book of Changes(变化的书)或The Classic of Changes(变化的经)。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老子在2500年以前写下的《道德经》和今天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思考有关“系统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们试图解决未来的许多难题面临诸多挑战时,指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状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当我们对于我们个体及人类这个物种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能如何改变或改善。
  •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根据路易斯的生前挚友,英国哲学家、批评家与诗人欧文·巴菲尔德(1898-1997)的判断,20世纪最“牛”的牛津人C.S.路易斯 (pgsk.com,1898-1963)拥有三重身份:“杰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文学批评家”,“高度成功的小说家”,以及“通过文字与广播深入人心的基督教护教家”。其中,身份之二以《纳尼亚传奇》最闻名遐迩;身份之三以《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最发人深思,也令人捧腹。然而,他最重要的第一重身份——文学批评家——在英美国家却“很遗憾”地被后两者过于普及的光芒“淹没”了;当然,2010年之前,汉语语境对于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思想价值更是完全陌生。本论著旨在填补这份空白。
  • 秘·见

    秘·见

    生命何其神秘,其本源到底是什么?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欲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无欲则刚?信念和觉知又是从何而来?这是一组追求生命本质的谈话,带你进入更深的领域,探寻神秘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告诉世界我能行2:规避最容易犯的38个成长错误

    告诉世界我能行2:规避最容易犯的38个成长错误

    有位哲人曾说:人的一生,要走很多路,但关键的就是几步,特别是在年少的时候,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格最为重要。有些弯路不要去走,躲开这些最容易犯的成长错误,就会缩短走向成功的距离。让我们轻轻打开李洪本编著的这本《告诉世界我能行2:规避最容易犯的38个成长错误》,面对成长中最容易犯的38个错误。告诉世界我能行,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更多的是我们的实际行动。
  • 我愿给你最好的时光

    我愿给你最好的时光

    本书旨在传递,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
  • 我和你的锦时年华

    我和你的锦时年华

    1979年,白姓商人于A市市中心投建一所高中,命名锦时。正经国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阶段,新建学校饱受热议,第一批学员仅为A市中心部分。…随着教育受到重视,锦时重修校园,另设大学部。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锦时成为贵族学校。另为推动教育,出身平民的成绩优异者亦可入学。…而在这里,将要开启属于它的故事。…嘘,不要说话,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 中外笑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中外笑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古穿今我妻太强大

    古穿今我妻太强大

    异世嫡女穿越现代孤儿,无意发现空间体与前世某样东西有关。
  • 齐东野语

    齐东野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细读红楼,掩卷思之惊采绝绝的黛玉,不该迷恋一个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应有一个疼她惜她,有能力护卫她的人弘昼,雍正第五子,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荒唐之下却蕴含深情不争皇位,不在乎名利,在乎的只是那颗真挚深情的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带给黛玉幸福美好的人生窃以为,黛玉恋上宝玉,只是因大观园中刀光剑影,宝玉是个尚有情意的人,情窦初开的黛玉才会喜欢上了他,若是在黛玉年幼之时,身边多了一个真正懂得疼惜自己的人,她曾经历的悲剧命运,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呢?当命运之轮在开始初期就发生了变化,黛玉是否能少一分忧思,多一分快乐?且看竹子带给大家一个别样的红楼故事。
  • 乾界传纪

    乾界传纪

    《乾界传纪》「棠焌薔●著」简介:乾界三万位面世界、万族与异魔的较量、万族内部的较量!万族无数生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众生终于迎来乾界的生命体化身白哲,白哲化解了万族矛盾,并创建了三万位面隔绝万族,本故事主讲万族与界主的故事。——《乾界传纪》
  • 凤后天骄至尊傀儡师

    凤后天骄至尊傀儡师

    燕国的世子又疯了,本就痴痴傻傻,落水后,发烧烧坏了脑子,虽然不傻了,但是变得暴虐喜怒,一不高兴就杀人,皇城之中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不小心命就没了。当事人很无奈,她明明很好说话的,她是个好人,她一直坚持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呀,怎么没人相信呢。众人:先把你手里的刀放下,顺便把你踩在脚下的人松开。当得知世子是唯一一个可以拯救天下的人,燕国皇城的人都疯了,众人泪流满面:天要亡我呀!第一次被人堵门是找她帮忙,第二次被人堵门是送东西,第三次被人堵门是帮她……第N次后,某女:你要是喜欢我家门就直说,大不了送给你;某男一头黑线。(女主有挂,一路虐渣渣
  •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文史学者刘梦溪的学术精选文集。全书以现代学术和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为论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