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900000004

第4章 导论 《周易》的现代反思(3)

南宋时,程颐、张载、邵雍三家易学广为流传,而以程氏易为主导。象数易学也是通过程朱学派而得以发展的。如程颐的再传弟子朱震(1072~1138)对象数易学的整理,朱熹的好友和学生蔡元定(1135~1198)及其子蔡沈(1167~1230)对河图洛书的阐发。朱熹则集前代易学之大成,以程氏易为宗,建立了自己的易学体系,影响极为深远。杨万里(1127~1206)兼容程颐、张载易学,作《诚斋易传》,多以史证《易》。陆九渊(1139~1193)的大弟子杨简(1141~1226),继承程颢、陆氏易说,以心解《易》,作《杨氏易传》和《己易》,创心学派易学。功利学派的薛季宣(1134~1173)、叶适(1150~1223)等人也研究易学,提出河图、洛书为古代地图、地理志等新观点。

元明两代程朱理学立于学官,宋学终于取代了汉学。朱熹的《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成为官方易学范本,出现了大批注释这两本书的作品,如宋末元初胡一桂的《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和《易学启蒙翼传》,其子胡炳文(1250~1333)的《周易本义通释》,其学生董真卿的《周易会通》,都阐发朱熹易学。明朝胡广(1370~1418)奉明成袒之命编撰《周易大全》,即以胡一桂之书为蓝本。《周易大全》的颁布,使朱熹易学取得统治地位。

由于朱熹易学并不排斥象数易学,使元明两代的河洛之学和邵氏先天易学皆有所发展。元代大儒吴澄(1249~1333)多本朱熹易学,又主取象说,著有《易纂言》等。许多学者提出各种图式以解释《周易》,形成易图学。易图学是宋代图书之学的新发展。元代道教大师雷思齐(1230~1301)上承刘牧、邵雍,继宋代张行成之后,主有数而后有象,推衍出许多图式,属数学派。

俞琰(1258~1314)、张理和萧汉中等人则主有象而后有数,发展了象学传统。到了明代,象学派成为主流,他们主取象说,又兼论理和数,同程朱派的取义说展开论争,来知德(1525~1604)为其代表,著有《周易集注》。其后,方孔熠、方以智(1611~1671)父子的易学对元明以来的象数易学作了一次总结,是象数易学的又一高峰。

相反,元明义理学派多因循程朱,不敢疑义,创获不多。到明代,才有薛暄(1389~1465)、蔡清(1453~1508)、罗钦顺(1465~1547)、黄佐、王廷相(1474~1544)等倾向于气学派易学,湛若水(1466~1560)、王畿(1498~1583)等倾向于心学派易学。明代中叶以后,又出现了以禅解易的风气,以方时化、徐世淳、苏溶、真可(1543~1603)、智旭(1599~1655)等为代表,以智旭的《周易禅解》为代表作。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则尊奉唐代药王孙思邈(约541~682)“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之说,依据易理阐发医道,著《医易义》等。明术清初大思想王夫之(1619~1692)则站在气学派的立场,继承宋明气学派象学派传统,修正了程朱义理易学,批判了心学派、数学派学,对宋明以来的易学成果作了一次历史性总结,写下了许多学著作,标志着宋易的巅峰和终结。后来,康熙(1655~1722)命李光地(1642~1718)编撰《周易折中》,乾隆(1711~179说,虽无创见,但说明宋易仍居官方正统。

清代在学术上是从修正宋易而走向复兴汉易的时期。在力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的影响下,明末清初一批学者从考证和辨伪角度清算宋易中的象数之学,揭露它与道教易学的联系,批评朱氏易宣扬图书之学的错误,黄宗羲(1610~1695)、黄宗炎使注重文字训诂和历史考证的汉学再次兴起。惠栋(1697~1758)是清代汉易的倡导者,作《周易述》、《易汉学》等,唯汉易是从,未有创新。张惠言(1761~1802)专攻虞翻易学,试图恢复之。焦循(1763~1820)作《易学三书》,主张会通各家易说,试图创立自己的体系。清代易学不重义理,笃信汉易,理论思维方面极少建树,是古代易学发展的一个低谷。

及至近现代,由于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国人视野的开阔,使易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现代易学可大致分为注释派、考证派、阐发派、科学派。当然,各派之间多有融会,而不是壁垒森严。

注释派偏重于注解《周易》,沈竹扔、尚秉和(1870~1950)、高亨(1900~1986)为代表。尚氏的《周易尚氏学》集象学之大成。高氏的《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传今注》主张经传分观,少谈象数,为此派扛鼎之作。

考证派偏于考证易学的有关问题。杨树达(1885~1956)的《周易古义》通过考察《周易》在古文献中的引用情况来显示其古义。于省吾(1896~1984)的《双剑够易经新证》、闻一多(1899~1946)的《周易义证类纂》在考证的基础上注解《周易》。余永梁、钱穆(1895~1990)、李镜池、顾颉刚、钱玄同、屈万里(1907~1979)、陆侃如、汤鹤逸、李景春、任继愈、沈瓞民、冯友兰(1895~1990)、张岱年(1909~2004)、王世舜、李汉三等,考证了《周易》的作者和时代。章太炎(1869~1936)、吴承仕(1881~1939)、刘师培(1884~1920)、黄元炳、高明、黄庆萱、王忠林、李申等,考辨了一些易学专门问题。郭沫若、胡朴安(1878~1947)、屈万里、平心、黎子耀等,则从《周易》探讨古代历史和社会风俗。罗振玉(1866~1940)、王国维(1877~1927)、董作宾、郭沫若、于省吾、唐兰、王襄、容庚、商承祚、杨树达、胡厚宣、陈梦家(1911~1966)、裘锡圭、叶玉森、胡光炜、吴其昌、丁山、饶宗颐、孙海波、李孝定、严一萍、沈之瑜(1916~1990)、王守信等,对甲骨卜辞进行了考辨。张政娘、徐锡台、丁骗、张亚初、刘雨、管燮初、徐中舒、陈全方等,考证了《周易》卦象与古代数字卦的内在关联,多认为易卦源于数字卦,殷商已有筮法和重卦,《世本》“巫咸作筮”之说并非无稽之谈,重卦非始于文王。韩仲民、严灵峰、刘大钧、于豪亮、黄沛荣、李学勤、霍斐然、张立文、廖名春、王葆珐、陈鼓应、楼宇烈、许抗生、陈来、王德有、邓球柏、魏启鹏、裘锡圭等,研究了帛书《周易》的有关问题。濮茅左、廖名春、萧汉明、何琳仪、郑万耕等,探讨了楚简《周易》的相关问题。

阐发派偏重于阐发《周易》义理及其与哲学、宗教、文化、政治、管理、文艺、中医等的内在联系。杭辛斋(1869~1924)作《易楔》、《学易笔谈》等,欲融古今中外于一炉。朱谦之(1899~1972)、周善培、苏渊雷(1908~1995)、熊十力(1885~1968)、方东美(1899~1977)、金景芳(1902~2001)、牟宗三(1909~1995)、黄寿祺(1912~1990)、程石泉、罗光、南怀瑾、刘百闵、杜而未、高怀民、朱伯嵬、宋祚胤(1918~1994)、萧蓬父、徐志锐、唐明邦、余敦康、刘纲纪、吕绍纲、周继旨、周止礼、刘长林、罗炽、张善文、戴琏璋、胡自逢、徐芹庭、龚鹏程、曾春海、朱高正、程兆熊、林丽真、唐华、陈瑞龙、吴康、于纫兰、周林静、戴君仁、林汉仕、朱维焕、傅隶朴、简博贤、何泽恒、李焕明、林政华等,在易学上各有发明。

科学派着力于探讨《周易》与现代科学的内在关系。以严(1854~1921)、沈仲涛、薛学潜、刘子华、丁超五、潘雨(1925~1991)、董光璧、王弼卿、王寒生、江公正、黄汉宗、凯旋、沈宜甲、李树菁、徐道一等为代表。他们受启于18世纪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6)对易卦科学中的进化论、遗传密码、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相明,但多限于以现代科学比附《周易》,而少见有以《周易》理推进科学进步之成果。这方面较好的著述当为董光璧的《易学科学史纲》和《易图的数学结构》。现代哲学家张岱年就此指出:

“《周易》的一些基本观点,对于自然的奥秘有所揭示,因而能给然科学家以重要的启迪。”

四、《周易》在国外的传播和研究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周易》在国外也早有传播。有学者认为,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和古印度就已经有文化交流;殷商末期,《连山》八卦图即已传到希腊一带;殷商末年,商纣王叔父箕子去了朝鲜,被周武王封为朝鲜侯,箕子在朝鲜以礼仪教导百姓;春秋战国或者更早,中国和日本已经有文化往来,如徐福东渡之说。这些说法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周易》在东方和西方各国的传播和研究概况。

1.《周易》在东方各国的传播和研究

由于地缘关系,《周易》在东方各国的传播和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以50万大军平定了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象郡即涵盖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国文化随之传人越南。秦末汉初,曾经参加秦军南征的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乘秦末中原动乱而割据南海、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国(公元前207一前112),自立为南越武王。赵佗(?~前137)在位期间,大力促进汉越交流,加快了中国文化的传人,史称“甚有文理”,“文教振乎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派兵征服南越。东汉光武帝时,12岁就能明《易》的任延等汉朝派出的地方官在越南“建立学校,导之礼仪”,越南开始正式接受儒家思想。东汉末年,大量中原儒士避乱越南,其中就有著名文字学家、《释名》的作者刘熙,易学家许慈等人,这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传入越南的历程。许慈由此将郑玄易学传人越南。到公元7世纪前期,越南开始大兴文教立国之风,这就大大加快了儒家经典(包括《易经》)在越南的传播进程。唐代开始,越南地区的人也可以来中国参加科举。爱州(今越南和平省一带)人姜公辅、姜公复兄弟先后考中唐朝进士后,更加激起社会各界研习儒家经典的兴趣。1010年,前黎朝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建立了李朝,1054年定国名为大越,开始走向儒学立国之路。1070年,李圣宗继位后下旨,尊奉孔子学说为国教,开展修建孔子庙、祭拜孔门圣贤等活动。1075年,李仁宗开始进行首次科举考试,次年设立国子监。1126年,以儒家五经作为越南国教。1195年,李高宗首次举办儒佛道三教考试,选拔通晓三教的人才。1227年,陈太宗又举办了三教考试。1253年,陈太宗开始设立国学院,以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的教材。1428年,黎太祖又设置五经博士,并实行科举制度。1467年,黎圣宗命颁五经官版于国子监。1472年,黎圣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科举取士,考试科目中有三道题与《易经》有关。1499年,应试者竞达五千多人。1734年,黎纯宗命印五经颁布天下,王亲制序文。

同类推荐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由伯兰特·罗素著的《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在此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凯勒在书中剖析了行义就是惩罚罪恶、行义会带来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等错误观念,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凯勒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更重要的是,凯勒指出,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本书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虽然篇幅不长,却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内容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热门推荐
  • More Bab Ballads

    More Bab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随勇尊者经

    佛说随勇尊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佩带我穿越

    玉佩带我穿越

    李懿轩本是普通学生,从小和外婆相依为命。但是自从遭到车祸刺杀最爱的人死在身边时,让她接触到了这个神秘的一面。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一座能够在天空漂浮的岛屿。激活神秘血脉,家族的秘闻。能够修仙的功法,长生不老药,能够留下人最后一口气的棺材。拥有着穿越的能力,在万千的世界中完成任务,顺便泡泡妞。
  • 2014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4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本书从2014年全国公开发表的数万篇微型小说沙里淘金,精选而成。这本书的作品代表了本年度微型小说的最高水准,作品或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或针砭社会中的假丑恶;或充满哲理,或诙谐幽默,或夸张变形;既有文坛大家的作品,又有专门从事微型小说创作的作家的作品。作品既有可读性,又耐读,融艺术性与可读性为一体。
  • 巨星老公,轻点撩!

    巨星老公,轻点撩!

    “夏无忧!小爷我都被你看光光了,你得对人家负责!”他欺身上前,一双勾人的桃花眼闪呀闪。“负责?负什么责?!我是为了救你好吧!”她无奈地摊摊手。“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小爷我只好以身相许咯!”“噗!这位男神,请自重!”她不过是随手从大街上捡了他,他却死乞白赖地跟着她缠着她非要把她娶回家!躲?躲不起!逃?逃不掉!索性她一路打怪升级,变身金牌大编剧,转过头来包养他!
  • 遇见你的这一天

    遇见你的这一天

    三年前,全娱乐圈最不公认的情侣终于分手了,全娱乐圈都沸腾了。为此,男方的粉丝为了庆祝偶像单身,在微博抽奖,在酒店大摆宴席。三年后,双方被传出了#全娱乐圈最不公认情侣疑似复合##全娱乐圈最不公认情侣疑似酒店幽会##全娱乐圈最不公认情侣疑似手牵手逛街#……顿时娱乐圈又沸腾了,男方粉丝匆匆跑到偶像微博下追问,未果,又跑到女方微博下开始谩骂。一天后,女方回应,我是长的不漂亮吗?要挂在他这一颗树上?至此,男方粉丝才安静了一会。结果两天后,男方回应,未复合。粉丝高兴了,看到下一句,粉丝直接裂开了。男方:还在追求中。娱乐圈再一次沸腾了。与此同时,另一边,女方被男方非常粗暴的抱在怀里,女方很幽怨的声音传出来“莫亦,我真的很后悔遇见你。”男方笑的很温柔“但我不后悔遇见你。”黑料女王vs双料影帝
  •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一生孤修

    一生孤修

    孤单的修仙者在各地游历,但是这位修仙者修的仙十分特殊——孤修,孤修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修仙者前辈对这个年轻的修仙者说:你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不让你会死。
  • 本色

    本色

    《本色》作者夏昌铭常常对自己说,不必求得名利,不必求得爱情,不必求得伟大,但求进人生活的深层,默默追求平实的理想,用真实的自我来承接生命的原色,在悲壮的祭祀中埋葬丑恶的事实,凛然无畏地去解读人生,创造人性的真善美,从而证明风雨人生永远超过昏愦的残喘。不管我将跨越多么漫长的黑暗……点亮我心中的明灯,那就是天堂。那么《本色》的主角本色又是如何呢?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