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900000027

第27章 中国人在华尔街能捞到什么(3)

毕业后,大家都以为凭胡大姐的编程水平,找工作肯定很难。可是没想到她非但找到了工作,而且还闯进华尔街,在一家中型投行的人事部谋到了一个HR的职位。原来那家投行新买了人事管理软件,需要加一些特定的Features(特征),人事部的头儿不懂电脑,面谈时看胡大姐顺眼,而且是学电脑的,便聘用她做助手,试用期三个月。

胡大姐正儿八经地上班了。资料档案的事儿难不倒她,上司稍微一说她便心领神会。如果遇到编程,老样子,把程式带回家,第二天再将老公前晚写好的code(代码),带到公司依样画葫芦打进电脑。三个月试用期一过,上司希望她立刻转正,还答应送她出去修几门HR的课程。正中下怀!胡大姐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华尔街,员工的‘Turnover Rate’(流动性)是各行业中最高的,进进出出平均三年一轮。胡大姐虽然工资不高,却做得得心应手,不知不觉中居然过了15年。而在此期间,她的上司,甚至上司的上司都已经换了好几轮。胡大姐的朋友们也劝她跳槽,那时在华尔街懂点电脑的,每跳一次至少加薪5000美元,加个一两万的也时有所闻。可是胡大姐有跳槽的顾虑,做生不如做熟,不能为了多加几千元钱,把好好的工作弄丢了。所以,当大家聚在一起,她时常说笑:“华尔街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有我是‘铁打的兵’。”这实属奇迹。

眼看再做五六年就可以退休了。不幸,金融海啸来了,危机使公司的境遇每况愈下,这一年来胡大姐忙极了,2000名员工陆续裁了30%,平均每天送走两三个同事,她要准备文件,面对哭丧着脸的员工,又要做好安抚工作,忙得她手忙脚乱,整整一年无法休假。

一天上司给她安排了助手,是个新毕业生,让她好好培训一下。时间过去了三周。那天大清早,她兴冲冲地到公司,却被自己培训的新手告知:“对不起,你被裁员了!”以往这句话都是她对别人说的,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一天!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幸好那时胡大姐的老公总想回国发展,因为公婆年纪大,行动不方便,非常想自己的儿子在他们身边。而胡大姐的孩子也大学毕业,已在纽约自立,不需要他们照顾。恰巧,他老公刚获得国内的聘书,在一所大学做教授,可碍于胡大姐的这份工作,对是否海归的考虑,正处于两难境地。这下好了,反正没了工作,干脆跟着老公一起回家吧。

慢着,当她打开离职的Package,注意到她的遣散费竟然相当于4年半的薪水!在HR干了这么些年,她最清楚了,遣散费应该是每工作一年,给三周的薪水,工龄超过3年再加1周,6年的话就再加2周,以此类推。按胡大姐15年的工龄计,本该:15×3+5=50周,差不多一年的薪水而已。她想,大概是公司开恩,看在她兢兢业业干了15年的份上,特别优厚她吧。

回到家中,胡大姐如此这般和老公一说,他俩跳起了探戈舞,立刻准备打包回国。

可第二天一大早,胡大姐接到了前上司的电话说,由于电脑故障,遣散费的计算弄错了。听到这儿胡大姐的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公司要来“追债”?只听上司解释道,既然双方都签了字,公司绝不反悔。不过假如她选择回去上班,裁员决定作废,并且保证只要公司不倒闭,她能做到65岁退休。

以胡大姐过往的工作经验,她清楚,之所以裁她,完全是因为她的工资比新毕业生高。如果她答应回去上班,新来的毕业生肯定被裁掉。既然和老公已经做了决定,还可以给别人工作的机会,自己又没有任何损失,她便客气地一口谢绝了上司,说全家准备回中国了。胡大姐的上司没辙儿,最后提出一个要求,请她回公司将电脑程序中那个Bug(漏洞)消灭掉。这倒没问题。

第三天,胡大姐去原公司打开电脑仔细一检查,天啊,这个Bug是她自己在15年前“创造”的,更准确地说是抄她老公的。不过,竟然鬼使神差地抄错了一个符号。程序中有一行计算工龄超过15年的员工遣散费,她把那个加法符号写成了乘法:15×3×5=225(周)!

而这些年里,公司裁员的员工中,也只有胡大姐一个人的工龄超过15年,真是因祸得福!

6.满世界游走的华尔街精英

华尔街是世界金融界的领头“羊”。一般来说,只要在华尔街干过五六年,有了Hands-on(实战)经验,掌握到‘Cutting-edge’(最尖端)、‘State-of-the-art’(最先进)的技能,到了哪儿都能混饭吃。如果经验超过十年,那就更是个香饽饽了,哪儿都欢迎他们去“传经送宝”。那些项目短则三个月,长达三五年,通常由雇主提供来回机票。假如一个项目三个月,雇主会定好宾馆恭候。长期项目住房有津贴,每年至少一个月假期,底薪一般比华尔街高,不过多半儿没有奖金。做那些海外项目好似“公费旅游”,特别适合单身贵族,好些人都乐此不疲。

我在Bankers Trust(银行家信托)的老同事马利欧,就是这样的主。马利欧是多伦多人,意大利后裔,在华尔街干了10来年,专做各种Exotic(怪异)的衍生证券,任何证券他都能打包出售。他曾说过,只要能卖,他能把老大妈包装成18岁的大姑娘,卖个好价钱。真可谓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他曾神秘地告诉我,次债的概念就是他发明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有了忽悠的资本,马利欧便到世界各地边工作边游历,做怪异的金融产品顾问。大概是怪异的金融产品做惯了,他一直梦想找一个富有异国情趣的老婆。

马利欧应聘了华尔街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专门负责承包海外项目,将华尔街的产品介绍到其他国家。可能受好莱坞爱情经典片《北非谍影》的影响,他选择的第一个项目在卡萨布兰卡,那儿有个银行需要做一个期货对冲金融产品。

结果令他大失所望。

按理说,卡萨布兰卡是北非的政经中心,怎么想都不会差到哪儿去的。下了飞机后,银行的一个副总亲自接他进城。从机场开车到城里的路上,简直荒凉得不可思议。进城后一瞧,死城一般,街上一片破败,垃圾堆到膝盖那么高。银行副总安排他住在城里的宾馆,据说是最好的,可连空调都没有。

马利欧很不甘心。一天下班后,他慕名到Rick‘s cafe,电影中那个浪漫的酒吧间。店面倒还在,但见里面灯光昏暗,只有几幅电影剧照挂在墙上,根本不是想象的那么回事。酒吧里,别说姑娘了,一个女人都没碰上。还没等合同期满,他只待了一个月就逃了回来。

后来,马利欧接了一个为期六个月的巴哈马项目。他曾去巴哈马度过假,总觉得没玩尽兴,这个小岛太吸引人了。私人飞机频繁地起起落落,飞翔在天空。蓝色的海洋上白色游艇无数。奔驰、宝马已经不算什么了,像奥斯顿·马丁那样的豪华跑车更是随处可见。当然啦,马利欧最感兴趣的还是美女,无论是酒吧、海滨沙滩,还是赌场,看见的尽是美女。

现在好了,在巴哈马既赚钱又游玩,还能找美女老婆,岂不三全其美。不过很遗憾,他在那儿一夜情倒是不少,过后便一拍两散各走各,没有人跟他私订终身。

找不到老婆那就找钱吧。他去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城市杜拜。钱倒是赚了一大把,但没地方花。街上女人也不少,可就是分不清哪一个是姑娘,哪一位是大嫂,每个女人都裹得只露出心灵的窗户。更可怕的是,如果多看她们两眼,立刻会感到警惕的目光向你扫来。后来那儿的同事警告他,勾引杜拜的女孩,是会被她们家族的人追杀的。

于是他收起花心,一心工作。公司里的同事跟纽约一样,全都来自五湖四海。当地人似乎都不用干活,只有老板是当地人,不过一整天不是倒地三拜九叩,就是拿出可兰经祷告;还不时地Fasting(禁食)几周。有一次,他正向几个老板汇报工作,突然,他们每人拿出一张地毯,齐齐趴在马利欧面前,他心想,就算他是人中之杰,可也不用拜他呀。看在钱的份上,马利欧在杜拜做满六个月,下班后就只有到酒吧去消遣,但感觉就像在纽约,酒吧里不是自己的同胞,就是Gay(同志),闷得就只剩钱了。

两年前,马利欧又去了印度,公司在孟买的郊区,这次还真遇上了心仪的姑娘,是他的助手,跟着他学华尔街“猫腻”的。这位印度女孩儿也对马利欧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当女孩儿带马利欧去见父母时,却遭到她父母的反对,说马利欧一看就像个花花公子,西方白人不会轻易订终身的,肯定只图新鲜,玩玩而已。但马利欧是个能把死人说成活人的主,女孩儿被他花言巧语说得不能自已,毅然不顾家里反对,一头住进了马利欧的宾馆。

不过,这印度女孩知道马利欧不是省油的灯,想要彻底征服马利欧,就必须先征服他的胃,好像是张爱玲总结出来的秘诀。因此,这位印度姑娘天天给心爱的人做拿手的印度餐,还时常回娘家学它个几招。她父母眼看他们既成事实,也就睁一眼闭一眼随他们去了,只是隔三差五地催他们结婚。

对于天天吃印度餐,一开始马利欧为礼貌起见还勉强应付着,时间一久便忍无可忍。一天他走在大街上,一阵风把一张纸吹到他的脚边,他瞟了一眼,竟然是麦当劳的广告,口水立刻流了出来。仔细一看,店面远在孟买。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叫了一辆的士直奔孟买。结果连孟买的汉堡包也是印度味儿的。马利欧实在无法忍受印度餐的咖喱和辛辣,合同期满便依依告别了那姑娘,却被姑娘的父亲扇了一记辛辣的巴掌!

马利欧折腾了十来年,前后去过八九个国家和地区,也算跑遍了半个地球,至今依然单身。前些日子他回多伦多,将被公司派往台湾。那个项目至少要做两年。他又兴致勃勃了,估计这次找老婆该有戏了吧,不知道有多少台湾人想着美国的绿卡。

7.谁会被最先炒掉?

对于华尔街来说,人力资源是公司成本中最大的一块。也就是说,纽约职位将会大量地转移到第三世界,而凡是能在家中上班的位子,那更是都将率先外包。

我在瑞信时,部门里有一个“第一线支援小组”,专门负责管理公司的全球证券交易系统。只要世界各地的股市还开着,组里的员工就必须全天候命。因为这套系统供瑞信全球的交易员使用,不能有任何差错。纽约有次大停电,这个系统只停止运行了10分钟,备用的系统就开始运行了。可就是这短短的10分钟,使公司失去上千笔交易,损失了100多万美元。

那个组里有个菲律宾人,也是华裔。大概是因为他在马尼拉出生,爹妈给他起名马尼拉。马尼拉留学美国,一毕业就进入瑞信,可谓顺风顺水。起先他和电视剧《老友记》里那几个年轻人一样,在曼哈顿租了一套公寓,跟两个同学合租。后来,他结了婚,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便陆续将那两位同学一一“赶”了出去。又过了几年,收入不低了,他再也不甘心租房而住,而且还想买个大房子,实现美国梦嘛。但曼哈顿的房价绝非工薪阶层所能负担,于是,只能以时间换空间,在纽约上州(郊区)买了一栋大房子。搬进新居不久,马尼拉请我们公司好些同事去“闹新房”,笑脸上荡漾着幸福,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美国梦不就实现了吗?

是的,他的美国梦似乎是实现了,可“好日子”也到头了。他每天5点不到就得起床,先开车到住家附近的火车站赶头班火车进城,到了曼哈顿再换乘地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使用了三种交通工具,每天上下班的路上用去四五个小时,正常工作需要10个小时。象征着美国梦的家,反倒跟旅馆似的。如果半夜三更电脑系统出意外,他还必须开车往曼哈顿赶,生活简直一团糟。

出于无奈,马尼拉跳槽了。

一天在公司的餐厅里,他大老远就笑嘻嘻地招呼我,坐定后兴致勃勃地告诉我说,他找到了一份好差使,是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工资猛涨3万美元不说,还可以在家上班,属弹性工作时间,干好了奖金还大大的。

新工作对马尼拉来说的确太合适了,太太可以安心外出上班,他可以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以往10个小时的工作,手脚快点5个小时就干完了。就算电脑系统晚上有意外,电话、电邮两个多小时也就搞定了,毕竟夜晚不用交易。出了问题,只要第二天上午9点半华尔街开市之前解决问题即可,也就无须半夜开车外出。既享受了天伦之乐,又能赚大钱,简直其乐无穷!我真替他高兴,还让他别忘了哥们儿,如果有合适我的职位,别忘了引荐。他满口答应。

后来,马尼拉工作的对冲基金公司生意兴隆,也做起了全球的证券交易,跟瑞信一样,马尼拉晚上也要支援了。真有点儿好景不长的感觉,好日子好像又要到头了。幸好,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久,公司决定在亚洲设点,而且就在他的老家菲律宾。马尼拉的老板知道他从菲律宾来,便任命他为菲律宾部技术主管,全权放手由他负责建立菲律宾的技术架构,包括建立全套的网络系统,招新人和培训助手。那段日子,马尼拉老家、新家飞来飞去,在菲律宾老家俨然半个老板当家做主。虽然忙得头昏眼花,一个月老婆孩子见不到几天,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一旦菲律宾部顺利运行的话,他就轻松了。于是,他忙得不亦乐乎。

同类推荐
  •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一段辉煌的背后,都有血汗、泪水、艰辛和失败。本书是一部着眼经济、落笔人生、弘扬创业、宣传励志的书籍,它可以见证企业家们从一个专业的经济工作者向宣传思想工作者转变的心路转折,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撬动”了企业家们对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初衷和工作理念。
  •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区块链自提出至今已经历10年的发展,而在大众眼中,它似乎仍是加密数字货币的衍生概念,始终与“币圈”捆绑在一起。实际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本书在阐述区块链技术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以通俗化的方式全方位介绍区块链技术在中国金融、商业和生活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其未来跨界融合的趋势。
  • 熊彼特经济学(全集)

    熊彼特经济学(全集)

    本书为创新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著作集,含《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三部经典著作,熊彼特在其作品中指明了立足于长远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破坏式创新”理论,从经济转型到宏观调控、从企业创新到企业家精神——他为世界性经济衰退开出了治标治本的“药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是作者多年来对“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大量思考、观察和研究后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基于创新理论提出了资本主义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社会主义行得通,资本主义可以自动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
  • 中国经济大讲堂2

    中国经济大讲堂2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热门推荐
  • 豪门竹马恋青梅

    豪门竹马恋青梅

    她五岁时:“喂,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他没回答,只是摇了摇头。她十岁时:“喂,你喜欢我吗?”他还是没回答,又摇了摇头。她二十岁时:“喂,我不喜欢你了。”他却一把抱住她,说:“我不喜欢你,我爱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甜宠文
  • 冷皇霸爱:第一宠妃

    冷皇霸爱:第一宠妃

    苦命女子穿越成为平民百姓,寄人篱下可怜兮兮的,命运让她认识了情设意合的人,可半路杀出个强权的一国之君,霸道地抢了她入宫,成为君王最爱的心尖宠……
  • 黑色豪门:错惹冷情首席

    黑色豪门:错惹冷情首席

    那夜意外,她夫亡子散,身伤心死,被婆婆逐出家门!孰不知,三年后,“死去”的丈夫神秘重生,亲手毁她名销她户。而她华丽归来,欲二入豪门高调夺子!岂料物是人非,他宣布订婚,她也觅人另嫁……一场意外聚会,盯着“亡妻”妖娆转身,携着别的男人,带着他的儿子优雅的消失,他的眼里不禁再次燃起熊熊火焰……
  • 花落满枝丫

    花落满枝丫

    她本是仙界法力最强大的女仙,却因为触犯天庭戒律,被毁去记忆、剔除仙根、打入凡间。孰知,在凡间,她遇到了腹黑狡诈的容白,遇到了可亲可敬的凉初,遇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这究竟是一场幸运,还是一场劫难?且看她如何过五关斩六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指掌天下!
  • 沥甲

    沥甲

    大漠黄沙。边玉山从大漠里走来,只有他一个人,只有一匹黑马。老马嶙峋,瘦骨上挂着一壶酒,一柄剑。剑鞘斑驳,却有点点的殷红血迹。这是一把杀人的剑。饮敌枭首,伴有淡淡的血腥。
  • 修爷太温柔

    修爷太温柔

    前世惨逝,魂归死后三年,作为一只资历八年的阿飘,谈樱对自己的新身份有点不太满意——顶着一张十七岁的少女脸,实在不好明目张胆的作“奸”犯“科”。这不前脚刚削爆男人的蛋蛋,挖掉两眼珠,后脚就被叱咤京都威风凛凛的段家少爷逮个正着。从此,屁股后头多了只色胆包天、阴恻恻的大尾巴狼,甩都甩不掉!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呢?……严霂说,段修与这个人明明极其强大,却有个致命弱点。他的弱点死后,带走他的灵魂只剩一具躯壳,灵魂偶尔会软弱的像一滩泥。软弱后是冥顽不化,百毒不侵,失了为人的乐趣。忽然有一天,他的世界再次繁花似锦。“你忘了我也罢,总归走不出我的心。”……风是树的,云是水的,你是我的。——修与致谈樱这是一个情痴竹马连蒙带拐娶回变了小态的青梅仙妻,从此过起没羞没躁惩“奸”除“恶”的小日子的故事。甜宠,1V1,强强。
  • 女权世界的偶像

    女权世界的偶像

    这本书不能写了,要开新书了,对不起大家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